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85节

  李师师心中不满,说道:

  “人家如今是解元,春闱过后就是状元了。”

  “嘿,女儿,不是娘给你泼冷水,清河县里出来的书生,想中状元,那是千难万难!”

  李师师心中不满,不想和李妈妈说话。

  “小蝶,我们上楼。”

  小蝶忙跟着李师师上楼。

  李妈妈冷着脸道:

  “就算他武松中了状元,想上你的楼,须得万金铺路!”

  回到楼上,李师师迫不及待打开武松的诗文。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这一次,武松用的是南宋诗人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

  这首词,是陆游写给他老婆唐婉的。

  陆游和妻子唐婉感情很好,他老妈看不下去,陆游被迫离婚。

  后来,陆游和唐婉偶然再遇,心中思念悲哀,所以写下了这首词。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读完后,李师师感觉悲从心起,恨不能马上去见武松。

  “武解元的词真是...让我心碎。”

  李师师拿起丝绢擦眼泪,身体软软倒在床上,眼前又浮现武松那伟岸的身躯。

  “娘子,别哭了,小心被妈妈听到。”

  李师师抱着枕头,说道:

  “武解元一定要考中状元,一定要中!”

  小蝶叹息道:“娘子,就算武解元中了状元,还需万金铺路呢。”

  “待他中了状元,何愁没有万金之资!”

  小蝶点头,想想也是,中了状元,就是宰相的储备库,万两黄金算什么。

  “武解元一定可以中状元的,娘子宽心。”

  李师师用力点头,她对天祈祷,希望武松中状元。

  时间过得很快。

  省试前一个月,所有考官进入贡院隔离。

  省试的时间也很快就到了。

  武松收拾东西,带上笔墨砚台镇纸,用一个布包装着。

  除了文具,还需自带油灯和肉饼干粮。

  从客店出来,武松缓步走向贡院。

  走到半路,林震从后面追上,还有几个恩州府的举人。

  “武大哥,你可有把握?”

  林震看起来很紧张。

  其实武松心里也没底。

  来之前,对知县张知白夸下海口,说必中状元。

  对潘金莲、武大郎也是这么说的。

  可真到了这里,才发现北宋真是人才辈出,聪明人太多了。

  庐陵欧阳雄、临川陈欢、眉州李成筹,还有那个王禄,都是劲敌。

  特别是那个神秘的李杰,开封府的解元,实力非常强。

  见武松不说话,林震叹息道:

  “连武大哥都不敢说必中,我等怕是难了。”

  其他几个举人也跟着叹息。

  武松拍了拍林震的脑袋,说道:

  “小老弟,不可妄自菲薄。”

  “我们恩州府确实不如其他地方,那是以前。”

  “只要我们考得好,以后我们恩州府也是文风鼎盛之地!”

  这话虽然鼓舞人心,但林震他们心里有数。

  这个担子,他们挑不起,只能武松担着!

  “只求武大哥高中一甲!我们也沾沾光。”

  武松笑骂道:“贼猢狲,老子先中省元,再中状元,要连中三元!谁说进一甲?”

  一甲进士有状元、榜眼、探花。

  武松志在考第一,而不是进前三。

  林震嘿嘿笑道:“武大哥敢说就好。”

  众人哂笑,觉得武松太自大了。

  到了汴京,他们才知道什么叫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

  优秀人太多了,真的太多!

  就算是武松,到了这里,也显得有些平庸了。

  “别废话,考完就知道了!”

  贡院到了,武松把考试凭证递上。

第67章 进入贡院,省试开始

  交了凭证后,例行搜身,防止夹带小抄。

  检查完毕,确定没有问题,武松缓步走进贡院。

  里面的号房很多,武松按照自己的考生号,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号房。

  就是一个小房间,上面是瓦片,底下是一块可移动的板子、一张凳子、一个马桶。

  武松走进去,把一块板子拿起来,放在高处,变成了桌板。

  这块板子,白天考试的时候,算是桌板;晚上睡觉的时候,算是床板。

  此外,头顶还有一块板子,上面放着一床被子。

  非常简陋,比火车站的小旅馆还要简陋,还不如网吧舒服。

  武松心中暗暗吐槽。

  特别是武松身材魁梧,往里面一坐,几乎塞满了。

  考试在明天,武松把东西放好,便从号房出来活动手脚。

  “阁下想必就是清河县武松吧?”

  身后突然传来一道温厚的声音。

  武松回头看时,却见一个锦衣公子、腰悬羊脂玉,看起来非常贵气,自带一种天生的傲慢气质。

  “在下武松,请问阁下如何称呼?”

  此人就是开封府的解元,神秘的贵公子:李杰!

  “原来是李公子,早闻大名!”

  李杰呵呵一笑道:“不如武解元,景阳冈上打死猛虎,登仙楼上把辽国皇子丢进汴河。”

  “读书人为民除害、为国分忧,那景阳冈的大虫吃人,该杀!那辽国皇子是祸害,该打!”

  李杰赞叹道:“久闻河东多壮士,果然不假。”

  武松淡淡一笑,拱手一礼,自在巷子里闲逛。

  开考之前和考完后,考生可以从号房出来走动。

  但是只能在自己的考区走动,不能乱窜。

  毕竟8千多人参加考试,如果允许乱窜,就得乱套了。

  到了黄昏时分,锣鼓声响起,所有考生回到自己的号房。

  武松也回到狭窄拥挤的号房坐定。

  贡院的差役走出来,几个人扛着一个大茶桶进入巷子,一大缸热水。

  差役给每个考生一个茶壶、一个茶盏、一份茶叶。

  茶壶、茶盏是青瓷材质,茶叶是红茶,因为没到清明时节,新茶还未上市。

  差役到了武松前面,武松微微弯腰起身,恭敬地接了茶壶、茶盏、茶叶。

  然后小心坐下,打开茶壶,把红茶放入壶中。

  差役接着往茶壶倒热水,然后离开。

  武松正襟危坐,看着红茶泡开,缓缓倒了一杯茶,七分满。

  所谓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倒茶只需七分满!

  拿起茶盏,武松慢慢饮茶。

首节 上一节 85/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