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第214节

  “他这样做是爽了,可齐州还怎样战后重建?百姓还如何恢复生养?”

  权万纪继续吐槽,心里越发不满,越发朝廷派错人下来。

  “我们再想想如何破局吧。”

  薛大鼎叹息一声道。

  地方和中央不同,齐州又刚刚经历战乱。

  百姓不信朝廷,世家子弟掌控局面,官里官外都是他们的人。

  “他迟早要求到我们!”

  权万纪冷哼一声,回了值房。

  别驾和长史汇报工作后,理应到长史汇报。

  只是李象从上午等到下午,人都没有过来,直到临近放衙。

  “皇长孙恕罪,着实是最近战后重建,公务太多,忙到现在才稍有闲时,当即就赶了过来。”

  郑安伯笑着将一堆奏章放在李象的案桌上,目光落在李象身上,想看看李象等那么久恼羞成怒的样子。

  但可惜,他失望了。

  “郑司马辛苦了,明天再来汇报吧。”

  李象伸了个懒腰道。

  一开始等不到来人,李象确实有点恼火。

  但是吧,他来齐州,又不是奔着工作来的,不能忙更好啊。

  “皇长孙不着急?”

  郑安伯见李象如此,不淡定了。

  我那么期盼,那么期待,你就这个反应?

  “是挺着急放衙的。”

  李象胡乱收拾一下桌面就起身。

  在京城的时候,无论是当监军,还是侍御史,都很少到点放衙。

  今日新官上任,这才忍到放衙才走,明天肯定提前走。

  郑安伯嘴皮子动了动,这下真的不会了。

  他看着李象离开的背影,又特意走到别驾和长史的值房,两人都还在值班。

  京城来的这两位兢兢业业,恨不得所有时间都投入战后重建,新来的这位皇长孙不应该更胜才对?

  齐州是你的啊!

  回去的路上,李象乘坐刺史专属车架。

  “看,刺史的车架!”

  “是那位小霸王,肯定是他!”

  “狗日的,欺凌老幼,滚出我们齐州!”

  有人嚷嚷,对刺史车架指指点点,更有人扔出的东西。

  啪的一声,臭鸡蛋砸在马车上,坐在前面的薛仁贵腾的一下站起。

  “何人暗器?”

  “刺杀皇长孙,视如造反,死罪!”

  薛仁贵握住佩刀,虎视眈眈扫向街道上的每一个人。

  听到造反和死罪,激动的百姓顿时消停,手中的烂菜和臭鸡蛋连忙藏起来。

  再看到威武不凡的薛仁贵,怨气来得快也去得快,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车厢内的李象听得真切,眉头直皱。

  愚昧的百姓。

  很快,李象回了齐王府。

  隐约间,李象注意到王府周围有人鬼鬼祟祟。

  没多时,青色穿着的徐慧出现,手里一如既往捧着本书。

  “这些是刺史府的各官员的简单信息,都是来自本州或领州的世家。”

  徐慧递给李象一份调查报告。

  她今天不仅安排人为李象正名,还让他们打听州府官员情况。

  虽然情报过于简陋,但也好过没有,能初步知道他们的情况。

  “有心了。”

  李象愣了下,笑着接过。

  他没吩咐过徐慧,徐慧已经帮他调查。

  一天时间能调查到这么多情报,挺不简单的。

  “我还发现,有陌生人鬼鬼祟祟在王府徘徊,是不是要劝他们离开?”

  徐慧问道。

  “不,乱棍轰走。”

  李象想了想道。

  “不施以仁政?”

  徐慧大感意外道。

  现在外面都是说李象的坏话。

  再如此粗暴赶人,舆论肯定更加可怕。

  “对君子要仁政,对小人要王霸,他们才会又敬又怕。”

  李象沉声道。

  顺便说了回来被臭鸡蛋砸的事。

  “那,好吧。”

  徐慧表情怯怯,但没反驳,有些人确实要打怕才行。

  “再过两天奇水帮他们就会到来,到时候肮脏的事你就交给他们办。”

  李象见她如此,拍了拍她纤细的肩膀。

  方秋白被李象勒令来了,只是他们人多,都是徒步,速度慢。

  徐慧点点头,心里松了口气,紧接着心底流出一股暖流,感觉被信任和关爱。

  “对了,皇孙,田松德找到了。”

  薛仁贵突然说道。

  之前李象让他安排人去黔州找一个叫田松德的。

  前些天有消息传回,但是李象还没有到齐州,他忘了告知。

  “让他来齐州,就说我有发财大计交给他。”

  李象想了想道。

  他原本是想让田松德帮忙在黔州置办产业。

  但他现在被迁到齐州,暂代刺史一职,未来至少一年都在这里。

  田松德是个聪明人,调过来说不定能用得上。

  “是。”

  薛仁贵下去安排。

  没多时,小三子过来,说是做好了饭菜。

  昨天刚到太累了,众人随便吃了点就休息,今日才庆祝新迁。

  众人举杯,祝好未来,欢声笑语。

  与外界的猜忌,紧张,完全不同。

  又是一天。

  李象比昨天更晚到刺史府。

  故而饶了下路,让郑安伯到值房汇报工作。

  呵,还以为他真的不急,昨天不过是见那么晚假意做给我看。

  郑安伯对于李象亲自到来喊话进行猜测,很快觉得李象表现的不急都是做样子。

  接着,李象又接见了六曹参军的每一人。

  刺史府刺史、别驾、长史、司马都是一人,六曹参军不超过两人,其下职位更多。

  两天工作汇报总结下来,就三件事。

  战后重建。

  没钱。

  安抚民心。

  合起来也可以是一件事:齐王造反,霍光了刺史府的所有钱财和粮食,现在没钱修建齐王造反带来的破坏。

  至于安抚民心,一众官员认为,战后重建成功,民心也就恢复。

  所以归根结底,就是没钱。

  李象召开了会议,讨论一个话题。

  “都说说吧,集思广议,钱怎么来?”

首节 上一节 214/4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