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第225节

  “郑景铄?”

  李象不解道。

  “老朽来自天下五大姓,在齐州也有一亩三分地,皇长孙问我要钱?”

  郑景铄觉得搞笑,竟然有人敢向荥阳郑氏伸手要钱。

  “郑族长的意思是,你的面子值钱,不用给钱就让我放人?”

  李象明白了,被逗笑。

  “致仕已经是老朽的诚意,皇长孙莫要过分。”

  郑景铄淡淡道。

  “大门在那边,不送。”

  李象指着大门的方向道。

  “皇长孙莫要后悔。”

  郑景铄平静离开。

  与之而来的两人冷哼两声跟上。

  李象摇头失笑,总有人太把自己当作一回事了。

  “皇孙,郑景铄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但会不会把郑氏得罪死?”

  徐慧从一旁走出,刚才她没有陪李象露脸。

  “这像是你说的话?”

  李象讶然望向徐慧道。

  “啊?”

  徐慧不解,摸了摸鼻子。

  想了想,没明白李象的意思。

  “你这么聪明的人,现在才顾忌这些?”

  “敢将郑安伯停职扣押,就不怕得罪死郑氏。”

  李象敲了下徐慧的小脑袋。

  谁不知郑安伯来自荥阳郑氏啊。

  但那又如何,他还想和李世民对掏呢。

  现在拿下了郑安伯,再对刺史府的官员压一压,刺史府差不多就是他做主了。

  权万纪和薛大鼎看样子是想战后重建的,先用用他们,看他们什么情况,不听话的就找魏叔玉弹劾。

  两人身为上级都搞不定郑安伯,就因为对方来自荥阳郑氏?畏手畏脚的。

  徐慧吐了吐小舌头,缩了缩脖子。

  确实,都得罪了,不怕得罪更深。

  再者就这样放了郑安伯,别人还以为李象怕事。

  次日,李象又没第一时间去刺史府,又借着考察的名义闲逛。

  这次不仅和徐慧,刘倩和柳金花也一起。

  早上的时候,刘倩水土不服恢复过来,说要逛逛历城。

  “这历城确实是比不上长安城,不过也有它的特色,水饺好吃。”

  刘倩捧着一份刚买过来的水饺,一边吃一边逛街。

  徐慧和柳金花都有些矜持,但奈何她直接塞进嘴边,只能红着脸边走边吃。

  “那边怎么围了这么多人?”

  刘倩指着不远处道。

  “去看看。”

  李象也注意到情况。

  走近一看,是一家米行的。

  之所以那么多人围观,是门口贴了张告示。

  即刻开始,王氏米行将从一斗米十文钱,上升到一斗米十五文钱。

  足足上升了五文钱!

  “怎么突然涨价?”

  “齐王造反不都过去这么久了吗?”

  “你们王氏米行也太黑心了吧,今年一直涨,一直涨。”

  顾客们议论纷纷,怨气很大。

  “诸位客官抱歉,抱歉,非在下之愿,是运输道路被豆子冈那些盗匪断了,最近都缺粮,嫌贵的先去其他米行买。”

  有个中年掌柜站出来说话,很快平复了顾客们的情绪,遣散了他们。

  “又是豆子冈那些盗匪!”

  “他们真该死,不干正事,净是搞破坏!”

  “昝君谟、梁猛彪那些反贼都是逃去那边,你还想那边能干好事?”

  顾客们骂骂咧咧离开。

  “齐州的米价这么贵?”

  李象不确定道。

  他依稀记得,京城的米价没这么高。

  “京城的米价四五文钱一斗,这里比京城高,说是因为齐王造反耗光了义仓的粮食。”

  刘倩前些日子负责买菜,知道情况,也问了下情况。

  州府的粮食储存和管理有一套严密的体系,主要有正仓、义仓、常平仓。

  正仓是储存租庸调征收的粮食和布帛,属于朝廷财政储备,供应州、县官员俸禄等。

  义仓是备荒专用按亩征收,专用于赈灾;常平仓是丰年高价收购粮食,荒年低价出售,稳定市场。

  贞观年间,各州常平仓几乎都是摆设,甚至有些州府改用他用,只有正仓和义仓正常使用。

  据李象所知,是正仓被齐王挥霍光,州府的官员把义仓搬去了正仓,说成义仓被用光。

  李象等人又逛了会儿,发现又有郑氏米行、房氏米行、杜家米行相继涨价。

  不仅如此,如盐之类日常生活用品,皆纷纷涨价。

  “皇孙,事情不简单。”

  徐慧意识到问题,提醒李象。

  “我知道。”

  李象颔首,深有同感。

  无灾无难,却诸多商品涨价。

  这应该是郑氏的报复,对他发难了。

  “你们这群混蛋,想钱想疯了吧!”

  有人不满,和商户大骂,差点大打出手,最后被人拉开。

  随着各商行涨价,城中慢慢有怨气升腾起来,百姓的戾气也变得更大。

  仿佛随时要被点燃,下一刻就要干架一样。

  “听说和郑司马有关。”

  “我也听说了,新任刺史对郑司马停职扣押,引起荥阳郑氏不满,于是联合其他世家涨价。”

  “新任刺史真不是个东西,上任以来不是驱赶八十岁老妪,就是惹得柴米油盐纷纷涨价,好事没见他做过一件。”

  “狗刺史,滚出我们齐州!”

  最后一句,是个年轻人愤愤之下大声咆哮。

  然后,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像是被人点了哑穴,因为他看到李象路过。

  等人走远,他才回过神来,只觉得后背被冷汗打湿。

  “刚才,那个,是不是新任刺史?”

  同行不解,纷纷望向李象离开的方向,表示不知。

  历城里能认出李象的人不多。

  “李象......”

  刘倩担心地望着李象。

  “没事,你们先回去,最近出门记得多带几个护卫。”

  李象笑了笑,他得去刺史府一趟才行。

  那些世家也是厉害,半天就将城中百姓的怨气点燃。

  看刚才那个年轻人的样子,好像要找他干架一样,怪吓人的。

  “你也注意安全。”

  徐慧叮嘱。

  李象很快回到刺史府。

  刚坐下,权万纪和薛大鼎就到来。

  “我就说世家会报复,现在信了吧?”

  权万纪黑着脸,带着几分冷嘲热讽的语气。

首节 上一节 225/4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