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第233节

  他脾气收敛了许多,态度也放低许多。

  昨晚狄仁杰将他们抓回牢里的时候,没有特意将他们分开关押。

  是故意为之,也是因为他们人太多,牢房不够分得太远。

  昨晚王氏族人相互坦白过,确实两年没纳过税。

  而且那最先被点名的五人,都涉嫌谋杀。

  两年偷税漏税怎么判还不知,但最低也是补交,罚款。

  但那五人要是深入追究的话,死是肯定的了。

  “长清县县令是你王氏的人?”

  李象没和他客套。

  “对,我儿子。”

  王子默点点头道。

  “立即对长清县发布公文,县令受其父偷税漏税影响,停职接受调查,县丞暂代县令一职,县尉暂代县丞一职,主簿暂代县尉一职。”

  李象向一旁的书吏员吩咐。

  “等等,皇长孙,我们聊聊。”

  王子默连忙喊停,想和李象谈谈。

  他感觉李象这条文书下去,其子的县令一职就要丢了。

  谁都知道李象四天就拿到三司的批复,可怕的影响力证明,敢将人停职他就有能力将人免职。

  县丞暂代县令,县尉暂代县丞,主簿暂代县尉......李象这是默许他们都往上升一升。

  会不会听李象的命令不好说,但肯定会立即让其子接受停职,而且很有可能不会在卖面子。

  在实质的权力面前,所谓的交情恐怕不值一提。

  “先拟好文书。”

  李象让王子默坐下谈。

  王子默心中一叹,知道是撞到铁板了。

  “王氏愿意补偿税务,并合理赔偿该赔偿的。”

  “王氏的所有产业都下降到涨价前的价格,保证不会再升。”

  “愿意上交足够赔偿,保涉事谋杀的族人一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他一连做出三个让步,说完仿佛老了很多,腰板不自觉弯曲了些许。

  “合理赔偿?那钱怎么能到我手里?”

  李象冷声道。

  一旁的书吏员也是讶然抬头,但很快装作没听到低头。

  王子默愣了愣,随即一阵阵心惊。

  公事公办的皇长孙不怕,怕就怕不仅公事公办,还借着公事公办敛财。

  “皇孙要多少?”

  王子默直接问道。

  “补税,罚款是公事。”

  “这些天我因为你们茶饭不思,夜不能寐......王氏一半的家产。”

  李象缓缓道。

  补税和罚款得充公,不然无法落实王氏罪名,被他们事后翻案。

  而对他的补充则私下进行,不能落人把柄。

  老规矩,用黄金交易。

  “一半?”

  王子默惊得瞪大眼睛。

  他猜到李象会狮子大开口,没想到开这么大的口。

  “嫌少?”

  李象眉头一皱道。

  “太多了!”

  “皇长孙,莫要过分了!”

  王子默满头黑线,惊怒交加。

  “什么?你要用一半家产行贿我?”

  “小千,你刚才都听到了吧,要替我作证!”

  李象大惊失色,望向一旁的书吏员。

  “啊?啊?对,对,王族长要行贿皇长孙,我刚才有听到!”

  书吏员愣了愣,差点没反应过来,连连点头。

  说完,不忘擦了擦额头,好险。

  “带下去!”

  李象朝外下令。

  “等等,等等,我愿意,一半就一半。”

  王子默惊怒交加,但卫兵已经进来,他只能先妥协。

  但李象没有理会他,让卫兵抓下去关起来。

  李象是有原则,他不会在衙门拿钱。

  更不会在外人面前索要。

  当天中午,一份份相同的公告张贴在历城的各处热闹地方。

  王氏所有产业存在偷税漏税行为,在刺史的英明要求下,所有王氏产业恢复年初价格,并承诺今年不再涨价。

  消息一出,当即就让城里的百姓震动了又震动。

  恢复价格够让人震惊了,而且还是恢复年初的价格。

  要知道,年初的价格是五文钱一斗米,而关门前是十五文钱,没涨价前是十文钱。

  “真的假的?”

  “皇长孙还做了这样的好事?”

  “假的吧,说不定就是做做样子,明天就涨回去。”

  有人不信,对李象充满怀疑。

  “皇长孙人其实很好的,他上任以来没有为难过百姓。”

  “都是有些坏人以讹传讹,故意抹黑皇长孙。”

  徐慧安排的人开始发挥作用。

  奇水帮的帮众也在挽回李象的名声。

  但相信的人不多,很快就被人怼回去,表示李象信不得。

  “信不信得过,现在去王氏米行看看不就知道?”

  当下就有人往王氏产业走去。

  但在公告贴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反应过来,早就跑过去购买。

  都担心过一两天就涨价,都想着多买些回去囤着。

  十五文钱一斗的日子,谁都不想再过。

  只是片刻时间,王氏米行商铺的米就售光。

  紧接着,王氏的布行和盐业等等,都相继售光。

  “看吧,我就说是假的,才刚开门就售光!”

  有人看到如此,当即就开始批判李象,说是做样子。

  回到王府的李象也很快收到消息。

  “涨价涨怕了,都怕再涨价。”

  李象感叹,思考对策。

  当前只有王氏降价,相对来说是杯水车薪。

  只有让所有,或者是大部分降价,才有可能恢复所谓的民心。

  “要不施行计划经济,每人每天只能买一斗?”

  徐慧正在一旁看书,闻言说道。

  “可以让王氏的照办,但作用不大。”

  李象想了想,摇摇头道:“还得是让所有物价下降。”

  买了的人能离开回头又买,没那么多人力物力监控着。

  徐慧想了想,觉得也是,低头帮忙思考对策。

  “徐慧,要不我在刺史府给你弄个文职?”

  李象突然说道。

  徐慧有才,这是无需质疑的。

  他有时候在刺史府头疼,不知该和谁商量好。

  如果能将徐慧安排在身边,有事情就和她商量,不惜是个好办法。

首节 上一节 233/4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