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第245节
“今天时日不早,大家回去可以奔走相告,明日巳时刺史府门口集合,我带大家去解决问题。”
李象继续说道。
又是被一阵怀疑,最终李象保证再保证,才将他们打发离开。
众人都是松了口气,紧接着纷纷望向李象。
“房县令进来。”
李象转身就回去。
口都干了,喉咙要冒烟。
回到值房,享用徐慧递上来的茶水,这才稍微好转。
房东海也跟了上来,不过他还没有说话,狄仁杰等人就风风火火赶来。
“皇孙真有办法?”
薛大鼎紧张望着李象。
“有没有办法你们明天就知道。”
李象摆摆手,示意他去忙他的事。
“房东海,把百姓引到刺史府,是不是觉得我不能将你免职?”
李象望向房东海,冷声道。
“皇孙息怒,真不是下官有意为之。”
“下官也头痛牛得了怪病的事,但无奈就是找不到办法。”
房东海哭丧着脸道。
“自己写份检讨再走,若往后再有类似的事,上传中枢,最低也是降职。”
李象深深望着他道。
一方主官和其他官不同,免职程序更麻烦。
而且现在地方的耕种问题还没有解决,免职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
“谢皇长孙。”
房东海叹了口气,作揖要离开。
不过很快又回头:“皇孙真有办法?”
李象没有回应他,指着隔壁的房间,让他去写检讨。
等人走远了,徐慧满怀担忧地道:“真的可行吗?”
当天,李象的承诺如同飓风一样,传遍一州七县,快得让人觉得可怕,百姓是真的奔走相告。
一时间,不仅是各地的百姓震惊,连各世家也震惊得很。
“他真有办法?”
郑景铄询问一旁穿扮奇怪的女异人。
看其肤色和瞳孔,不像是大唐人,可能来自遥远的西域某国。
“绝无可能。”
女异人用不熟练的调调回应郑景铄的询问。
“那就好。”
郑景铄颔首,接着起身离开。
出了房间后,他喊来族内的几名卫兵。
“杀了。”
女婿的事让他明白,只有死人才真的保险。
也不知道女婿死前有没有透露,但他的死让他安心许多。
次日,天才蒙蒙亮,刺史府门口就有百姓等着。
等到了巳时,已经人满为患,数百人之巨,官员想要挤进去都难。
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攻打刺史府,但都是来看李象怎么解决问题的。
有些人是天没亮,就从各县赶来,一大早就在城门外等着。
第149章 皇孙下田,便民神器
李象从没有早到的习惯。
所以当他巳时到刺史府的时候,被吓了一跳。
密密麻麻的人,连偌大的街道大路都被挤满了人,估摸几百人。
这么多人见证,要是没将问题解决,恐怕会引起民愤,被生撕都有可能。
“怎么不走......”
徐慧和李象同乘马车,见李象离开车厢这么久都没有声响,跟着钻出来。
看到这么多人后,顿时哑然,久久不能语,随即心头升起忧虑,怕李象的计划不能如愿。
“皇长孙在这里边!”
突然,有人认出李象,指着李象的马车。
一时间,数百人朝李象这边涌来,吓得马儿惊鸣,车上的李象和徐慧都差点摔倒。
“不要激动,全部站好,我现在就带你们去解决问题。”
李象一手扶住车厢,一手抱住徐慧。
薛仁贵等人早就在刺史府门口等候,见到李象的马车后他就带人挤过去。
当下差点发生混乱,好在他暴揍了几人后,才冲到最前面,警告好几下,才终于消停。
好在不是闹事,不然什么情况真不好说。
“大家跟上,不要急,小心踩踏。”
李象喊了两声,才抱着徐慧回马车。
“太吓人了,曲辕犁真能行吗?”
徐慧红着脸从李象怀里离开。
她是第一个知道理想解决问题之法的。
牛得怪病还没有找到根源,又不能错过秋耕。
故而退而求次,改造了新的犁具出来,到达相似成果。
“你也看过试验,难道没有信心?”
李象笑呵呵道。
他信心十足,毕竟是后世的智慧。
徐慧闻言,微微颔首,但依旧有些担心,犹豫了下,凑到李象旁,似乎这样更能让她安心。
李象的马车在前面走,身后几百个百姓跟着。
随着队伍走起来,更多人跟上。
好奇的,看戏的,更多的是真的想知道解决之法。
错过秋耕,明年就会饿肚子,辛苦一年赚到的钱,就全部得给地主了。
“我们也去看看。”
郑景铄等好一些世家族长也好奇。
他们恨不得李象被挤出齐州,对如此大事很动心。
引起这么多百姓,最好中途发生些事,让李象有去无回。
郊外,农田。
不是所有百姓都凑去刺史府看热闹。
依旧有不少一家数口人在农田上忙碌着,以人为牛耕种着。
以人为牛的意思是,家里只有一条牛的,就让一名青壮力当牛在前面拉着。
很牛马的行为,但却实用。
到了农田,就不再合适坐马车,李象和徐慧下来。
薛仁贵等衙役,和历城县的衙役也全部到场,维持现场的秩序。
“去借牛,今天还没有用过的。”
李象吩咐。
房东海作为历城县县令,这事他去操办。
没多时,现场就迁来几头壮牛,水牛和黄牛都有。
李象选了一头水牛牵上,朝从青狼帮搜刮过来的农田走去。
薛仁贵在身后扛着改造出来的曲辕犁跟上。
“皇长孙这是要干嘛?”
“不是解决牛得了怪病问题吗?”
“现在是要干嘛?皇长孙作秀吗?”
百姓们议论纷纷,但紧接着,一片哗然后现场变得寂静无声。
皇长孙下田了!
天潢贵胄,竟然亲身下田。
作为普通的百姓,好一些都以为看错,眼睛都揉红了,还是看到李象在耕种。
上一篇: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