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第378节

  “怎么会!”

  李承乾瞪大眼睛,跌坐回座位上。

  众人神色大变,连忙追问李承乾发生了什么事。

  只是李承乾失魂落魄,竟然像是没有听到众人的询问一样。

  李泰喊了几声,急得受不了,连忙跑到李承乾跟前,抢过战报。

  这一看,他差点没站稳摔倒,脸瞬间没了血色。

  “魏王殿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长孙无忌沉声道。

  “父皇,薨了。”

  话落,朝会死一般寂静。

  李治一直如透明人,这一刻惊呼:“不可能!”

  他快步走近,抢过十万火急的战报,一看差点晕了过去。

  紧接着,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纷纷涌过去,丝毫没有臣子谦让。

  很快,众人传阅战报,看完后皆是心神俱震。

  战报描述,左行军副总管李靖病发晕厥,左军大败,圣上被前后夹攻,最终力竭,战死沙场。

  “唔唔唔......”

  “我的圣上啊,怎么会......”

  “假的,我不信,圣上攻克无敌,不可能战败!”

  “呜呜呜......我朝一连损失军神和圣上,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群臣哭声一片,伤心英明神武的圣上突然战死。

  在群臣心中,李世民的威望太大了。

  如今突然离世,皆是感到无比伤感。

  又有西突厥、薛延陀、吐蕃三国边境集兵,更让他们惶恐不安。

  这一刻,群臣的心中,天塌了。

  “我不信!”

  魏征怒吼了一声,眼睛已然通红。

  他老了,身体太差,还没有亲眼看到战报。

  当战报落到他手中看完后,吼了声后晕厥了过去。

  “魏公昏迷了,魏公昏迷了,快传太医!”

  朝会彻底乱成一团。

  有人往外走去,偷偷离开朝会。

  “我不信,我要亲自去前线!”

  李泰红着眼睛,大步朝明德殿走去。

  有朝臣反应过来,当即也要离开明德殿。

  “来人啊!”

  李承乾突然从失魂落魄中回过神来。

  他起身一声咆哮,明德殿外顿时兵甲震动,一支卫兵涌进,将门口堵住。

  “滚开!”

  李泰要冲出去。

  但被东宫卫兵强硬挡住。

  “没有孤的命令,任何人休得离开明德殿!”

  “肃静,列队!”

  李承乾冷着眼,扫向群臣。

  亲信李承乾的朝臣第一时间响应,返回原位。

  “太子皇兄,我要去前线找父皇!”

  李泰回头盯着李承乾。

  “就你那身材,去得了辽东?”

  “孤再说一遍,列队,朝会继续!”

  “若有不配合者,拿下,打入天牢!”

  李承乾冷冷回了李泰一眼,锐利的目光扫向群臣,这才坐下。

  去找父皇?

  怕是离开东宫调兵遣将吧?

  经过一番骚乱,包括李泰和长孙无忌等人在内,纷纷列队,肃静。

  “圣上薨天,天下缟素,臣恨不得追溯圣上而去......然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不可一日无主,臣请太子殿下登基!”

  新任太子詹事张玄素出列,一边哭一边说。

  左庶子杜正伦和右庶子孔颖达紧跟其后,高呼请求李承乾登基。

  紧接着,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左领军将军常何纷纷出列,请求登基。

  “请太子殿下登基!”

  “请太子殿下登基!”

  朝臣近乎一半跪请。

  但剩下的一半才是真正的肱骨大臣。

  三省六部的主官,这一刻几乎没有发表意见。

  “父皇绝不可能战死,我怀疑战报有假,要彻查!”

  李泰怒吼,坚信是李承乾的把戏。

  “孤也希望是假,然战报却不可能是假。”

  “如今诸国虎视眈眈,三十万大军随时踏破我大唐,不是意气用事、内部矛盾的时候。”

  “来人,魏王和晋王情绪失控,请下去召太医好生照看。”

  李承乾抹了抹眼角的眼泪,声音嘶哑。

  “放屁,本王没有失控!”

  “放开本王,你分明就是想软禁本王!”

  “舅父,舅公,房相,此事定有蹊跷,要彻查到底!”

  李泰在嚷嚷中被带下去。

  李治也被带下去,不过安安静静,无声哭泣。

  不少朝臣心如明镜,猜到是李承乾软禁魏王,但不敢出声。

  哪怕是平日最亲近魏王的几个,这个时候也只能选择漠视。

  若是站出来,显然会被带下去,还可能不是软禁那么简单,会死。

  因为这里是东宫。

  “舅父,舅公,房相,你们也觉得此事蹊跷?”

  李承乾望向他们三个。

  三人都是李世民亲征前留下的顾命大臣,他们几乎代表着群臣的意志。

  三省六部的主官之所以没有进劝他登基,主要还是看他们的脸色。

  “臣以为有可能是高句丽的阴谋,故意引起我国内部动乱。”

  “当派兵马八百里加急前线,确定真假,莫中了奸计。”

  高士廉出列,正色道。

  “三十万大军压境,身为尚书右仆射不思如何应对,却在想些没用的阴谋诡计,你还不如说对传令兵严加拷问!”

  张玄素腾的一下站起身,郎朗之声震动大殿。

  “放肆!何时轮到你来指责我?”

  高士廉脸色一沉。

  “说得不对就指责,我还不能说你吗?”

  张玄素大声回应。

  现在正是投名状的时候,谁管你身份高低?

  “右仆射虽有理,但此行辽东再到高句丽,八百里加急少说也要五天,来回十天。”

  “薛延陀、西突厥、吐蕃三国早些时日就集兵大唐边境,也许就是知道一些内幕消息。”

  “若是按照右仆射的提议去办,诸国这段时间攻打我大唐,国无主君统御全局,国破家亡,右仆射承担得起吗?”

  杜正伦也站了起身,正面对高士廉。

  紧接着,孔颖达等东宫属官无比齐心,纷纷对高士廉口诛笔伐。

  以前不少东宫属官都如于志宁那般,恨不得踩着李承乾升上去,更不敢对高士廉高声。

  如今,正是东宫属官投名状的时候,一个都没落下!

  管你战报是真是假,都得是真!

  太子若是登基,未来三省六部的主官,十有八九都是东宫属官。

首节 上一节 378/4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