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第382节
刘仁轨招呼士兵驱马车到来,请李靖上车。
“不用,我在此处等即可。”
李靖摇摇头。
他看到远处一块盐田,人们正在积极晒盐。
听说皇长孙造出白盐,原产品就是从海边晒盐,然后提炼成白盐的,应该就是这里。
“这里海风大,吹得不舒服,还请军神上车。”
刘仁轨继续道。
“你叛变了?”
李靖脸色微沉。
“军神莫要冤枉人,我自始至终都忠心圣上。”
刘仁轨顿时就恼火了。
李靖冷哼了一声,也不再说话,登上马车。
刘仁轨:我忠心圣上,不是忠心先皇,莫要搞错了。
李靖轻叹,背靠马车,自己终究是老了,比不上李绩谨慎。
数天后,李靖出现齐州刺史府。
可惜,没人知道这个老头子的真身,不然惊掉大牙。
“李将军精气神很差,我找孙神医给你看看。”
李象郑重邀请对方落座,给其泡茶。
倒是没想到,刘仁轨竟然抓到李靖。
他交代了又交代刘仁轨,盯好港口,莫要让“先皇”上岸。
当时苏定方表示,“先皇”有可能会从水路回来,但可能性不大,就算是从水路出发,也肯定会先派人诊查一下。
没想到会是李靖。
军神冒险,倒是意想不到。
“谢谢皇长孙,皇长孙为何造反?”
李靖感谢,随即痛心质问。
“我也不想的,但太子造反了。”
李象叹了一声道。
“现在迷途知返尚可!”
李靖沉声道。
“晚了。”
李象摇摇头道。
“不晚,圣上肯定对你从轻发落。”
李靖试图说服李象。
“贬为庶民,发配贫瘠之地?”
李象自嘲道。
李靖摇摇头:“圣上宽宏大量,皇长孙迷途知返,定不会重罚......”
李象将其打断:“李将军不用再劝说了,我敬重你为国付出众多,不忍伤害,你就在齐州修养一段时间吧。”
李靖却不死心:“我曾听皇长孙说过,太子是太子,父亲是父亲,今何迷途?”
李象笑道:“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太子造反,我必定会受到牵连。”
按照历史的发展,他都会被受到牵连被贬黔州。
如今,他身份地位都发生了变化,李承乾更是不经过他的同意,册封为齐王,统领九州军事。
就这情况,李世民还会不处罚他?
李靖沉默片刻,缓缓道:“从轻发落,总比一路走到黑好。”
李象摇摇头,没有再说,正好孙思邈到来,李象让其帮忙检查身体。
孙思邈一番检查后,摇摇头道:“军神舟车劳顿,身体很弱,恐怕......”
李靖坦然道:“孙神医可以直言,但说无妨。”
孙思邈叹道:“恐怕也就半年时间。”
李靖沉默,微微低头。
李象正色道:“李将军,放你是不可能放的,如果你有什么吩咐,我可以安排人帮你。”
李靖摇摇头,没有说话。
李象见状,没再多说,安排人送他回王府。
以前它是齐王府,现在它也是齐王府,真是造化弄人。
高句丽港口,李世民正在等待登州的船只。
李世民遥望大海,心不平静。
齐王造反,太子也造反,前后不过相差半年。
是他做得不好,还是这两位儿子太过于叛逆。
李世民是个自省的人,常以历史为镜,评论自身得失。
最终,李世民迷茫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他没错,错在二子。
天下是朕的,朕给他们,他们才能拿,朕不给他们,他们不能抢。
“圣上,海面出现十多艘民船,应该是登州的船回来了。”
程咬金大大咧咧赶来,言语间有些激动。
还真的被李靖那家伙猜对了。
“确定他们身份。”
李世民淡淡道。
程咬金离去,但很快回来,脸黑如墨:“是登州的船队,但没有李靖的身影。”
没有李靖的身影,那就说明李靖的计划失败了。
无论来者说什么话,李靖只要不死,就会跟着船回来,这是说好的。
“走吧,从辽东回去。”
李世民翻身上马,朝辽东的方向回去。
“混账玩意,要不要老程杀他们一波?”
程咬金气得抓起两把斧子,大声嚷嚷。
“都是我大唐百姓,何故伤害他们。”
李世民的声音在远处响起,人马已经走远。
程咬金见状,只好收下武器,上马跟上。
第216章 李泰血书,朕给你们一个选择
京城,皇宫。
李泰和李治以及长孙无忌等人被分开软禁,每天有太监和宫女服侍他们。
这一日,宫女给李泰送来饭菜的时候,特意说道:“草鱼多刺,魏王殿下请小心食用。”
李泰经过几天的软禁,已经从一开始的暴躁,到慢慢接受事实,想方设法向外界传播信息。
既然李承乾不杀他,那事情就好办不少。
如今听宫女特意这么说,一开始不甚了解,但隐约有些重视。
果然如他猜测那般,草鱼里有条小小的竹筒,有人给他秘密传信了。
守卫不严,只在门口看守,没有全程盯着,他们只会对来往的宫女太监搜身而已。
李泰拿到竹筒后,只需要稍微转移方位,就能将小小竹筒打开,看到里面的留言。
【杨淑妃:可要传信?】
原来是杨淑妃的来信,真是万万没想到会是她。
想起杨淑妃丰润的身体,李泰的心一阵发热,但很快转移注意力。
主动联系他,不一定是真心想帮助他,或许只是想让李承乾不如意,为其子谋个可能性。
也不知道远在蜀州的蜀王,收到太子登基的消息后,会不会集合兵力随时准备造反?
可惜自己等不了那么久。
当下,李泰就去寻找笔墨,准备给杨淑妃回信。
奈何偌大的房间,竟然连笔墨纸砚都没有,他更不可能向卫兵索要。
最终,李泰忍着剧痛咬破手指,撕了一片丝绸写下一封血书。
次日宫女再来,偷偷将李泰的血书带走,交由杨淑妃。
【转交魏王妃:按计划行事。】
杨淑妃看了血书后冷笑:“李家父子,骨子里都想着造反。”
没得到想知道的,杨淑妃让人去掖庭宫,从日常购买伙食的队伍将信件送出去。
李承乾没有控制魏王府上下,除了李泰被软禁在宫里,一切正常。
不是李承乾不想,而是没有那么多人手。。
上一篇: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