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第384节

  另外,李承乾还对他许诺诸多好处,也赏赐了不少。

  房遗爱无言,最后被送到御书房,见到被五花大绑的长孙顺德,紧接着,阎立德也被带来了。

  李承乾一直在批改奏章,直到三人都到来,才放下笔,一瘸一拐走到房遗爱面前,亲手为其松绑。

  房遗爱愣了愣,嚷嚷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莫要作这些煽情的事儿!”

  他不怕死,就怕李承乾要和他唠叨旧情。

  李承乾叹息道:“你我从小长大,亲如兄弟,何止如此呢?”

  房遗爱不说话了,心底一阵阵悔意,但很快被他压下,谁让他更偏向李泰呢。

  李承乾接着道:“高阳对不起你,朕为你解除婚事,可要?”

  房遗爱嘴皮子动了动:“当真?”

  李承乾点点头:“朕现在就可以下旨。”

  房遗爱点点头,又摇摇头:“不用,我可以降服她!”

  只要皇室不偏袒公主,那他就不畏惧高阳公主。

  不过......房遗爱道:“我造反,你不杀我?”

  长孙顺德和阎立德也望向李承乾。

  今晚输得太快了。

  真是难以相信,太子对皇宫的掌握这么可怕。

  “造反当杀,但念在你我旧情,以及当前形势,我给你和长孙顺德两个选择。”

  “第一,以死谢罪;第二,急往薛延陀和西突厥边境,以监军的身份鼓舞将士,死守疆土。”

  李承乾收回手,正色道。

  “你,不怕我们中途逃离,亦或煽动边关士兵勤王?”

  长孙顺德忍不住说道。

  “舅公如果想遗臭万年,大抵可以中途逃离。”

  李承乾笑着说道。

  长孙顺德一阵恍惚,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李承乾喊他舅公。

  实际上,他只是长孙无忌的远房族叔,关系非但不好,反而有些敌对。

  因为他和当年将长孙无忌兄妹赶出长孙家的长孙安业关系很好,故而和长孙无忌好不起来。

  是因为受高祖信任,才有如今地位,高祖去世后,他受李泰几次帮助,逐渐成为其集团一员。

  “我愿意,誓死不逃离!......可否让给我离开前见一面父亲?”

  房遗爱当即发誓,顺便提了个小要求。

  “可以。”

  李承乾笑着安排人带他下去,全程盯着。

  长孙顺德也接受这样的惩罚,想在战场上发挥余热。

  只有阎立德被留下。

  “阎师,朕委你信任,为何如此待朕?”

  李承乾幽幽望着阎立德,眼里带着杀意。

第217章 迎接皇帝?哪里的皇帝?

  齐州,历城。

  长安城每天都有消息传来。

  一是李承乾特意安排人给李象传信,二是李象在京城的关系给他传信。

  总体来说,京城的情况尚好,时不时有点混乱,但混乱不大。

  只是如果李世民出现,那一切都将会翻天般的变化。

  估摸着时间,李世民要到辽东了,就要回大唐境内,李承乾会怎么应对呢?

  “殿下,沧州盐山县令密报,沧州刺史打着迎接圣上回归的名号招兵买马,招募了五千人马,要赶往辽东。”

  徐齐婴回来禀报。

  李象如今的称呼又变了,从国公到殿下,齐王殿下。

  “好胆,竟敢趁乱造反,鱼肉乡野,命苏定方和薛仁贵带兵平乱。”

  李象当即怒道。

  沧州不在他的管辖范围,但直线距离不远。

  不过隔着一条长长的运河,平日只有来往的商人交流,百姓很少走动。

  “殿下,我也想跟去。”

  徐齐婴犹豫了下,带着讨好的笑容道。

  沧州乌合之众,刺史刚刚行事就被举报到齐州来,齐州大军前去平乱,定轻而易举。

  这是捞功劳的好时机。

  “那就去吧。”

  李象想了想,允了。

  并让人快马加鞭将消息传回京城。

  “徐慧,陪我去豆子冈,问问那些博士能不能造桥?”

  李象突然灵光一闪,起身道。

  两岸之间被一条大大的运河隔开,严重影响两岸的经济交流。

  如果能造一条桥,通往两岸,那不仅能推动两地经济发展,还能加强对河北道的控制。

  相信李承乾很乐意他帮忙维持河北河南道的安稳。

  两地都属中原,都是大世家扎堆的地方,也是朝廷控制很薄弱的地方。

  一个沧州刺史就敢招募五千五,其中的吃喝用度依靠刺史府肯定坚持不了几天,故而背负有世家支持。

  有世家趁乱搞事,李承乾中央都还没有搞定,只能借助他的力量。

  “运河宽度如此之大,怎么建得了桥?”

  徐慧跟上李象,好奇道。

  “我初步的想法是用船拉两条铁索,固定在两岸,然后上面铺木板。”

  李象所说的桥和现在的固有桥大有不同,乃是悬挂式铁索桥。

  以现在的技术,铁链是可以造出来的,就不知道猜想能不能落实。

  “你这样说倒是可行,就看他们怎么说了。”

  徐慧颔首。

  她在书上看到类似的桥索。

  没多时,李象来到豆子冈,召见那些奇技淫巧的工匠。

  所谓博士,是李象以刺史府的名义给他们设了个官身,加强他们的忠诚度以及积极性。

  “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的”的实际展现。

  有相关经验的只有三人,一番讨论后,三人表示可行度很大。

  李象立即安排人带他们去实地考察,写个方案给他,再进行测试等等。

  钱肯定是没问题,只要桥索真的能建出来,再多钱也值得。

  现在的李象已经不缺钱了,茶叶和白盐每天都给他带来巨大的利润。

  现在天气已经不冷,但蜂窝煤依旧热销,不少小富之家喜欢用其取代柴火煮饭。

  还有冰块和白酒等等,也都是热销产品。

  不知不觉间,李象的钱财来源方式已经很多种。

  酒精和大蒜素也在推广,不过李象有意控制,还没有闻名。

  交代完事情后,李象没有立即离开,他这次到豆子冈,其实最重要是找李靖。

  李靖后面被安排到豆子冈了,这里有重兵把守,比李象的王府还要安全。

  再见李靖的时候,他和孙思邈在聊天,两个白发老人聊得很开心。

  “李将军。”

  李象向对方行礼。

  “齐王殿下。”

  李靖回礼,准备离开,以为是找孙思邈。

  孙思邈没起身,只是朝李象微微颔首,就继续整理他的药田。

  “请留步,我是找你的。”

  李象将他喊住。

  “不知殿下找我何事?”

  李靖问道。

  这时候的他,真的和一般的老人没什么区别。

  随和,没有架子,裤脚还有淤泥,要不是知道他是赫赫有名的军神李靖,谁敢信啊?

  “薛延陀、西突厥、吐蕃压境,有攻打我国的可能,李将军知道吗?”

  李象问道。

首节 上一节 384/4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