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第392节

  以致于想从另一边冲上来的李绩支队很快就被发现。

  侯君集的决策是好的。

  很快就扼杀了李世民的第一波攻城。

  但是他的运气是不好的,城墙下又有人反抗他。

  “支援,快支援,有人偷袭城门!”

  城下守城的将士惊叫。

  侯君集当即带兵前去支援,将反抗他的将士斩杀,但终究是慢了一步。

  城门被打开了。

  “鸣金!”

  “随我冲开这座城!”

  冲不上竹梯的李绩和尉迟敬德注意到城门被打开,当即率领残余部队冲来。

  与此同时,鸣金提醒随时准备出发的程咬金和李君羡。

  尉迟敬德身先士卒,直接用身体撞在城门上,手中的雌雄双鞭扔一条卡住门缝。

  “挡住,一定要挡住!”

  城门内的侯君集大吼,就挡在最前面。

  他几次击退尉迟敬德和李绩的分队,几次强行把门关上,甚至将尉迟敬德砍伤,都没能真正锁上大门。

  门里门外,堆积无数两边的将士的尸体。

  人命在这个时候是最不值钱的。

  等侯君集发现尉迟敬德的一条铁鞭挡住门缝后,程咬金已经带人冲来,城门被无数蛮力冲撞,最终轰隆一声,门开了。

  “杀啊!”

  “投降不杀!”

  “圣上有令,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李绩、程咬金、尉迟敬德,各率军队,很快冲进辽东城。

  城中的将士反抗的反抗,投降的投降,偌大的城池很快就被十万大军占领。

  半个时辰之后,辽东城被李世民的大军掌握,厮杀逐渐平静,只留下地上的尸体和鲜血。

  李世民最后进城。

第221章 李承乾要和李世民谈判

  侯君集趁乱逃了。

  他快马加鞭,一路逃回京城,中途几乎没有停留过。

  但即便如此,李世民从高句丽大胜回来的消息,也很快被顶级世家得知,并逐渐传开。

  侯君集跪伏在李承乾的面前,承认没能拦住李世民:“罪臣辜负圣上信任,请圣上惩罚。”

  众人只觉得心神俱震。

  张玄素当即没忍住呵斥:“去的时候你说定然能挡住的,如今才一天,才一天啊!”

  生气的不仅是张玄素一人,在场的杜荷等人也愤愤盯着侯君集。

  真的太夸张了,太过于打击士气。

  一天都拦不住,以前怎么当上兵部尚书的?

  侯君集羞愤低头:“张辽那混账油盐不进,饶是我许他异姓王也不低头。”

  若有张辽支持,李世民绝对会被他挡在辽东城外。

  但那人太贱了。

  错不完全怪他!

  杜荷瞥了李承乾一眼:“异姓王,你可真敢想!”

  不过在侯君集道出异姓王三个字的时候,在场众人眼神都是微微一变。

  国公是普通人的天花板,如果他们能封王......哪怕是短瞬间的王,也是值得啊。

  “是朕对陈国公默许的,尔等若是能辅助朕,国公是最低,封王也不是没有可能。”

  李承乾吸了口气,表情没有太多的愤怒。

  坐上皇位的那一刻,李承乾觉得自己变了,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父皇没有战死的消息即将传开,但他依旧平静,没有想象般的那样惊慌。

  侯君集没将辽东城守住,除了初闻消息的时候有些惊讶,很快就平静下来。

  好像一切都可以接受。

  成王败寇,仅此而已。

  “诸位议议如何解决当前困境吧。”

  李承乾缓缓道。

  众人重新打起精神,讨论着该如何面对李世民回来的情况。

  投降肯定是不可能投降,众人的身份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想再变化之前的模样。

  只是面对李世民,众人都是有些信心不足,打心底的有些害怕,毕竟那才是真正的大唐皇帝。

  众人商量许久,终究是没有一条好的计谋,最终,汉王李元昌忍不住道:

  “当年,圣......先帝发动玄武门之变,斩杀隐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逼迫高祖册封太子。”

  “高祖忌惮先帝实力的同时,也因为后继无人,最后妥协,禅位先帝,父子和睦。”

  “如今,魏王和晋王被软禁在宫里,圣上当效仿先帝,断了先帝的退路。”

  众人眼神闪烁,心底都有这个想法,只是不敢提而已。

  如今李元昌提出,众人当即附议。

  毕竟有先帝提供的参考例子,肯定会成功。

  “闭嘴!朕与他不同!”

  “朕说过不会手足相残,此事以后莫要再论!”

  李承乾勃然大怒,呵斥李元昌等人,态度十分坚决。

  众人吓了一跳,也不确定李承乾是不是真的这样想,还是假装兄弟孝悌。

  正想着要不要进一步劝的时候,曹明太监进来了,到李承乾耳边小声说话。

  “你们先讨论,朕去去就来。”

  李承乾离开,到了旁边的偏殿。

  这里有个年轻人,和李承乾差不多年纪,长相俊秀,笑容可掬,眼眸明亮。

  见到李承乾到来,不卑不亢起身,向李承乾微微拱手。

  真正的陇西李氏族长长子李天纵,不出意外的话将会是下一任陇西李氏族长。

  他这次出现,代表着陇西李氏的意志,代表着天下五大姓和李承乾谈谈。

  李承乾挥挥手,落后后道:“说吧,朕很忙。”

  李天纵笑道:“族里有些人不满圣上登基也不说一声。”

  李承乾讥笑一声,反道:“朕说一声就能登基?”

  天下世家,没有一个好东西,都是皇权的对立面。

  高祖没发迹前,陇西李氏甚至不认可高祖是他们的分支。

  李天纵不置可否道:“我那个大侄子,发明了一件了不得的东西,族里想要,如果圣上肯给,再许以些许利益,五大姓可帮圣上坐稳皇位。”

  他口中的大侄儿,就是李象。

  李承乾问道:“五大族还想要什么?”

  关于沧州的事,李承乾已经收到李象的密奏,也得知了炸药的事。

  只是信中李象也说了,炸药现在还处于研究之中,暂时没法给他。

  李承乾一开始想就算是处于研究当中,也要拿到手里才安稳,但转头一想,他要到手里,也可能会落入其他人手里。

  总要交给别人使用对不对?但谁又真正忠心他?

  京城虽然被他掌控在手中,但显然并没有掌控完整,依旧很多人在观察情况。

  所以还不如一直留在李象的手中,作为大杀器。

  同时,李承乾也将棣州、沧州、德州的军事之权交由李象。

  李天纵正色道:“请圣上允许五大姓合法化拥有部曲。”

  所谓部曲,就是私人武装力量,隋唐之前大部分世家都是合法化的。

  后面政策改变,朝廷不再允许世家拥有自己的部曲。

  不过政策是一回事,真正实行又是一回事。

  世家虽然明面上说没有部曲,但暗地里却有,比如家仆等等,禁绝不了的。

  不过对于朝廷来说,依旧是起到积极作用的,家仆不敢穿甲胄。

  而且若发现世家私藏甲胄超过二十副,可以以造反罪论。

  李天纵要求合法化,即使五大姓公开招募部曲,他们的部曲也能穿甲胄。

  天下五大姓何其之多,各地几乎都有他们的分支,一旦合法化,相当于恢复周天子的诸侯国制度。

  李承乾冷笑道:“五大姓倒是野心勃勃啊。”

  李天纵摇摇头道:“圣上应该知道,我们五大姓从来不争皇位。”

首节 上一节 392/4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