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第423节
但在李世民眼中,这是情急使然,真情显露。
李世民甚至紧张道:“小心。”
李泰跑到跟前,红着眼睛:“父皇,儿臣不孝,让您受罪了。”
说是跟前,但也保留了十多米距离,被李君羡等武将拦着,怕出现意外。
现在的李世民样子确实挺惨的,衣服早已经破烂,许多地方都有血迹,头发也乱了,十分狼狈。
“与你无关。”
李世民摇摇头,冰冷的内心得以温暖。
“父皇,您还好吗?”
李治也走到跟前,红着眼睛说道:“大侄子,可否请军医替父皇包扎?”
李世民难得露出笑容,逐渐从长子死的阴影中走出,长子虽然叛逆,但另外两子孝顺,温良。
李象道:“本要进船请军医包扎的,但你们来了,只得继续拖延。”
不提还好,一提他也觉得周身疼痛,好一些伤口怕都结痂了。
李泰连说道:“那快些进船,快些为父皇包扎伤口。”
李治却道:“大侄子可以放了父皇吗?我愿作为人质代替父皇。”
李泰讶然,望了李治一眼,嘴皮子动了动,又识趣合上。
李世民感动道:“好孩子,朕不用你代替。”
李象道:“别煽情了,交代后事吧,立谁为太子?”
话落,现场一片寂静,紧接着怒斥李象的声音连绵不断。
不仅是李泰和李治,李君羡和尉迟敬德等武将,以及后面跟上来的长孙无忌等人。
群臣都亢奋,一副要对李象生吞活剥的模样。
交代后事,这是要杀了圣上吗?
反倒是李世民,尚且平静。
李象道:“不立太子,皇帝死后让他们兄弟相残?皇帝啊,你说魏王和晋王,哪个更适合当太子?”
李世民不语,不过却在打量着李泰和李治。
太子刚死,虽不适合立即立太子,但当前这情况,确实得立下太子,不然兄弟会为了皇位相残。
“长孙无忌,你支持立魏王还是晋王为太子?”
李象点名,笑看长孙无忌。
李泰下意识望向长孙无忌,心脏砰砰乱跳。
他知道这个时候不应该表现得太急切,但真的控制不住。
皇位啊,近在眼前了!
如果,他想的是如果,如果父皇被李象带走回不来,太子就直接成了皇帝。
太诱人了,无法控制心情!
长孙无忌被点名,心里恼火,望了望李泰和李治,转而怒道:“李象,你休想干扰圣上立太子,太子乃国之储君,外人休得插手!”
事情太突然了,他一时间不知道该怎样选择。
这种大事不能凭一人之喜好,也不能单单看哪位殿下贤明,得考虑自身和家族的利益。
李象摇摇头:“说得冠冕堂皇,不就是在想选谁为太子才符合长孙家的利益?”
长孙无忌勃然大怒:“放肆,你休要中伤我,快将圣上放了!”
李象哼了一声:“是不是中伤,天知你知我知......皇帝不知。”
长孙无忌脸色一变,指着李象:“你!”
李世民打断道:“诸位可以议议。”
他不确定此行能不能活着回来,先立下太子也好。
高士廉一脸为难道:“圣上,此事兹大,我们,我们如何商议得了啊?”
魏王也好,晋王也罢。
当面说出支持谁,定然会得罪另一方。
都是人精,不会在这个时候发表意见,哪怕皇帝被人挟持。
李象笑道:“是商议不了,还是不想得罪人?”
李世民闻言皱了皱眉,也想到了这点。
李象接着道:“皇帝啊,不如我给你提个意见。”
“魏王年长,李治年幼,先让魏王当五年或者十年皇帝,然后再让晋王当五年或十年,看他们谁把国家治理得好,谁就是大唐的皇帝,怎样?是不是很妙?”
李世民眉头皱得更深,思索着可行性。
房玄龄这时候道:“胡闹,国无二主,天无二日!”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也相继表示不行,是胡闹。
李象道:“怎么是胡闹,给他们机会比试,谁优秀就选谁,最终确定谁才是真正的皇帝。”
“莫不是诸位死守嫡长子继承制,要确定稍微年长的魏王为太子?可他也不是嫡长子啊。”
房玄龄等人没说话,嫡长子继承制确实是考虑的一点,但不是完全。
李世民道:“朕的嫡长子是承乾,他......魏王和晋王,可选优为太子。”
李泰脸色微变。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面面相觑。
圣上的意思是,更爱晋王?更想立魏王为太子?
李世民见状,也意识到说错了话,强调道:“朕的意思是选优,而非不看年岁!”
他今天太累了,伤得还不轻,李象的那一刀虽然没伤到皮肉,但现在都还很痛,加上长子死了,思绪很乱。
李象突然大喝:“快点,再磨磨蹭蹭,我就登船而去!”
李泰吓得一个激灵:“父皇!”
李世民闻言望向李泰,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也望向李泰。
这个时候,无论是李泰还是李治,都不应该发表自己意见,需要避嫌。
李泰感觉目光都在他身上,有些后悔出声,但事已至此,也不再犹豫:“儿臣以为,李象所言是个可行的办法。”
若再不发表意见,群臣选了李治当太子,他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李世民道:“你真愿意五年后让让位给弟弟?”
李泰当即跪下:“儿臣愿在渭水前,当着父皇和诸位大臣的面发誓,五年后定让位给稚奴。”
李世民微微颔首,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皱眉,没有发表意见,当前皇帝被李象劫持,如此结果似乎不错。
李象突然道:“魏王妃怀孕三个月有余,再有几个月魏王殿下就要有子嗣,到时还舍得让位给晋王?”
李世民愣了下,心头一喜,不过没立即说话,而是望向李泰,想听听他怎么说。
“儿臣愿意!”李泰原本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但见李世民望着他,以为是回答不够坚定,头脑一热:“但有需要,儿臣,儿臣愿意将儿子溺死也要让位稚奴!”
众人讶然,神色各异望向李泰。
李象大笑道:“哈哈哈......好一个杀子让弟!”
说罢,李象拉着李世民,和薛仁贵以及侯君集等人登船。
李世民站在船头回头:“魏王和晋王一同监国,朕若不归......”
声音戛然而止,李世民的目光落在李泰的身上。
杀子让弟......他是认真的吗?
战船离开港口,慢慢远去。
“快,快派船来!”
李君羡等武将当即使用备用方案。
京城的战船几十上百艘,李君羡等人给李象安排战船的时候,已经将大部分开走。
一是想将侯君集等叛军留下,二是准备跟上李象,伺机拯救皇帝。
李泰起身,望着远去的战场,两眼逐渐发亮。
皇位......近在咫尺!
渭水上,数十艘战船民船浩浩荡荡往大海的方向驰骋而去。
主战船上,李象等人坐在船内舱里,军医正在为李象和李世民包扎伤口。
李象身上多处受伤,看上去比李世民还严重,不过李象都是皮外伤。
侯君集和李元昌也在场,李安俨和贺兰楚石等人被安排在另外战船。
侯君集目光幽幽盯着李世民:“殿下,已然离开长安城,我们安全了,把他杀了吧。”
李世民睨了他一眼:“侯君集,朕果然没有看错你,你真是不堪重用,没处罚错你。”
侯君集冷哼道:“若不是你和圣上决斗作弊,现在你已然是具尸体,我将封异姓王。”
成王败寇,若是李承乾赢了,他现在的境遇将会是另外情况,所以侯君集恨死了李世民,恨不得杀之后快。
李世民的脸顿时板了起来:“糊涂,还许诺异姓王!”
侯君集没反驳,又望向李象:“殿下,杀了他,为圣上报仇!”
李象望向他道:“杀了他之后呢?”
杀人容易,如何善后才是难事。
侯君集当即说道:“我已经想好,杀了他之后,我们占领登州、莱州、青州、密州、淄州、齐州、济州、棣州、德州、沧州、平州,充州、沂州等十三州。”
“这些地方都是殿下的封地,都是靠海之地,我们加大发展海战,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上战船出海,等他们军队离开又杀回来,待实力发展起来后,再图中枢!”
上一篇: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