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第433节

  “明白了,怪不得齐州港口五万大军驻扎,不进不退,是因为有如此内幕。”

  “李象狼子野心,速速放了圣上!”

  “你这样和造反有什么区别?大奸大恶之徒非太子之子莫属!”

  “放了圣上,放了圣上!”

  消息先是在各县引起轰动,士子骚乱,闹到衙门口。

  一开始,衙门驱赶、抓拿部分人,但却引来更加激烈的抗议,甚至还有些名宿出场。

  后面历城也有躁动,个别热血青年自发到刺史府门口,一副慷慨就义的模样,大声嚷嚷。

  李象当时就在刺史府上衙,苏婉儿的父亲还没有来,他现在还是齐州刺史。

  故而当刺史府卫兵要抓人的时候,李象制止了他们。

  “安静,齐王出来了,全部安静!”

  卫兵大规模出动,控制现场。

  四周聚拢了不少百姓,都十分好奇看着。

  齐王挟持了圣上?

  这消息如惊雷般,闻之惊讶,皆是好奇。

  “你们十五人看上去也是读书人,为何真假不分,冤枉我挟持圣上?”

  李象扫了眼他们,没有熟眼的,也不像是世家子弟。

  倒是薛大鼎有心,凑到一旁告知身份。

  都是群读书人,但又不是出自世家望族,而是那种有些读书天赋,被世家望族投资,得以书籍和纸笔等资源。

  “休要掩饰,快将圣上放了!”

  为首的一名俊秀青年,涨红着脸叫喊。

  “俗话说捉贼捉赃,你们证据都没有,就这样冤枉朝廷命官,冤枉皇亲国戚?”

  李象回应道。

  “大家都在传,朝廷也有命令,你休要狡辩,诸君勤王救驾,速速解救圣上,救驾者封国公!”

  那名青年握紧拳头举起手,满腔正义。

  薛大鼎等齐州官员神色各异,其实都有猜测,但没有证据。

  “你说朝廷有命令,公文在何处?还是从你嘴里说出,就是朝廷的命令?”

  李象朝他伸手,索要所谓的朝廷命令。

  “休要乱按罪名,快放了圣上,诸君,尔等的热血呢?尔等忠君报国的初衷呢?”

  “诸君,勤王救驾,封侯拜相,随我讨伐李象恶贼!”

  那青年说罢,就冲向李象。

  左右九个同行者,嚷嚷着支持,有两人跟随他脚步,更多是声援。

  然后所谓的热血,被卫兵抓住。

  “放开我,我要勤王救驾!”

  “你们怕死,我陈青山不怕!”

  “我要用我的血,点燃诸君心!”

  众人唏嘘,竟然真有人感动,似乎想响应。

  李象鼓掌,声音很快吸引众人目光:“好,好,说得好!齐州就应该有这样的热血青年,齐州有如此热血,何愁不兴!”

  名陈青山的青年停下嚷嚷,众人不解望向李象之时。

  李象再道:“但到底有些伤了我的心,自我就任齐州刺史以来,到封为齐王,自认没有做过对不起百姓们的事。”

  “不仅如此,还推出曲辕犁提高耕耘效率,修建运河免去齐州受洪影响,改变喝茶方式普及大部分百姓,更推出白盐人人买得起。”

  “今不知被谁暗中教唆,令我齐州百姓如此中伤我,试问我何德何能又有何本事挟持得了当今圣上?罢了,罢了,今日之后,我将辞去齐州刺史一职。”

  话落,全场哗然。

  原本想响应陈青山的百姓,突然羞愧欲死。

  “魑魅魍魉冤枉殿下,请殿下杀之以儆效尤!”

  “请殿下杀之,株连全家,以儆效尤!”

  一声又一声,城中的百姓似乎又相信李象了。

  李象双手往下压:“我不是嗜杀之人,但他们如此行为,已然是死罪,暂且关入大牢,查明真相,若是受人教唆,可免一死。”

  在场众人顿时高呼李象仁义。

  李象借此煽情演讲,告知要思考,莫要人云亦云,受人影响等等。

  自然,少不得安利一波,画些大饼。

  回到刺史府,李象将权万纪和薛大鼎以及狄仁杰喊来。

  “权别驾,我要知道他们背后是谁指使的,一天时间可否查清?”

  李象望向权万纪道。

  没回京城的时候就想过将他和薛大鼎换掉。

  接下来他能用的人手会更少,最后给他们一次机会了。

  “请问齐王殿下,圣上是不是你挟持的?”

  权万纪不答反问,盯着李象。

  “你也和他们一样被教唆?”

  李象淡淡道。

  “非是被教唆,而是觉得可能性很大。”

  权万纪正色道。

  其实不止是他,很多人都是这样觉得,包括薛大鼎在内。

  无风不起浪,加上朝廷的军队就在港口驻扎,以及前段时间李象离开齐州回京城。

  最关键的一点是,妖太子造反上位,身为其长子,又是被妖太子册封的齐王,竟然什么事都没有。

  “薛长史,你也是这样认为?”

  李象望向薛大鼎道。

  薛大鼎当即作揖道:“是不是,下官都愿意追随殿下,殿下可否将查清他们背后之人是谁交予下官?”

  权万纪勃然大怒:“薛大鼎,你忘了圣上对我等的信任?”

  薛大鼎没回应他。

  权万纪更怒了:“你如此行径,不配为我友!”

  薛大鼎还是没有理他。

  李象深深望了眼薛大鼎,轻笑道:“既然如此,那就交给你去办,办得好,别驾的位置就是你的了。”

  权万纪脸色一变:“你无权对我革职,我乃圣上亲自派遣!”

  李象却没管他,挥挥手:“来了啊,权万纪涉嫌教唆煽动他人冤枉本王,暂革其职,关押大牢。”

  给你机会,不好好把握,怪谁呢?

  卫兵进来,将嚷嚷的权万纪带下。

  薛大鼎幽幽叹了声,再向李象作揖:“下官这就去操办。”

  狄仁杰等人走远才道:“能引起那么大的动静,背后定然是世家推动。”

  李象颔首道:“你去将郑向秋请来......他要是不肯来,你就说我将问题归咎到他郑氏。”

  狄仁杰摇头失笑:“你倒是坏得很。”

  说罢,准备离开。

  “对了,”李象将他喊住:“准备好接替长史的位置。”

  狄仁杰撇了撇嘴,丝毫没有升官的开心,骂骂咧咧离开了刺史值房。

  对他而言,是不是长史,是不是别驾,其实没有多大区别,司马也能号令整个刺史府。

  李象望向不远处看书的徐慧:“离开京城的时候没多想,要不要将你爹他们接来齐州?”

  李泰监国了,不知道会不会报复他的人。

  徐慧放下书,想了想道:“我与我哥商量一下吧。”

  李象颔首,没有再说。

  约莫半个时辰后,郑向秋到来。

  人一到就抱怨:“殿下岂能如此坑我,我与此事完全无关啊!”

  李象笑呵呵起身,引他到一旁的茶几落坐,泡茶招待:“我知道和你无关,但你总知情吧?”

  郑向秋不说话了。

  李象接着道:“知情不报,就是帮凶,你该知道我当前处境不是很好,会杀人灭族。”

  郑向秋打了个激灵,又有些恼火:“过分了吧?我齐州郑氏出于五大姓!”

  灭族,他怎么敢说?

  李象笑道:“我知道你们五大姓的人遍布朝野和地方,我也知道你们掌握大多数书籍,甚至还支持很多寒门子弟,甚至有些地方开办书院有教无类......但如果我要死,肯定要拉人垫背。”

  从某些角度来说,世家其实是好的。

  但从总体的角度来说,世家是天下百姓的吸血虫。

  郑向秋道:“殿下不需要人治理?十三州那么大自己管得来?”

  李象道:“还是刚才那句话,我都要死了,我还管得了齐州还是十三州?”

首节 上一节 433/4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