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第56节
“我无碍。”
长乐公主摆摆手,阻止太监呼喊太医。
“还说无碍,你都咳血了!”
李承乾心颤。
母后就是因为气疾早早去世。
他对妹妹十分疼爱,不想她也因为气疾早早离世。
“今年以来,已经十次八次了,大夫说这是后期的症状。”
长乐公主笑着解释。
似乎对病症和生死看得很轻。
但听在李世民和李承乾两人心中,却皆是一阵害怕。
后期......
后期意味着时日不多。
当年长孙皇后被诊断出后期后,只活了一年半。
“父皇勿虑,皇兄莫忧,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而且,我也想母后了。”
长乐公主笑着说道。
“胡说,朕不许你死!”
李世民板着脸,微微哽咽道。
李承乾也红了眼睛,满眼的心痛和不舍。
“好好好,我不死,我也还没到死的时候。”
长乐公主像是安慰小孩子,转头道:“父皇,十弟从小顽劣,这才早早就藩,现如今虽然性子稍改,但品性其实没变多少。”
“象儿年幼,行事虽然夸张过分了点,但终究是因为十弟有错在先,谁做叔叔的埋伏侄儿啊?”
外头议论纷纷,各说纷纭,为李象抱不平的更多。
侄儿打叔叔是不对,但那是因为叔叔埋伏侄儿在先,相当于被逼反抗。
还有一点,长乐公主打心底对李象更亲,对纪王没有多少感情,从小没怎么相处过。
“朕会让人查清。”
李世民吸了口气,神色微沉。
“那儿臣就不打扰父皇了,郑国公他们还在外候着。”
长乐公主起身,抓住李承乾的手:“皇兄,我有些头晕,扶我出去好吗?”
李承乾眉头微皱,他还没有替李象鸣不平。
却见长乐公主眼神带着祈求,默默点头,搀扶长乐公主离开。
长乐公主心里松了口气,真担心父皇和太子皇兄闹崩,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哥哥,她不知道站在哪一边?
只想站在中间,缓解两人关系。
她刚才咳血,其实有五分真实,有五分是刻意为之。
其实她这么匆忙进宫,不是因为李象,而是不想看到父亲和兄长闹崩。
李世民望着渐行渐远的子女,心里轻叹。
他也不想和太子闹不愉快,但太子不懂他苦心。
“让外面的人进来。”
李世民吸了口气,坐回座位。
原以为是魏征和杨师道等人进来,却不想进来的是杨淑妃。
“臣妾拜见圣上。”
杨淑妃福礼。
婀娜的身姿光彩靓丽。
“何事?”
李世民眉头微皱,瞥了眼案桌上的三张纸。
“回圣上,后宫有人举报,韦贵妃有十条罪证,请圣上过目。”
杨淑妃双手呈现一份折子。
“朕已知晓,先退下吧。”
李世民挥挥手,一旁有太监去接过呈上去。
“臣妾告退。”
杨淑妃行礼离开,没有多余的话。
李世民对这点颇为满意,进退有度,有事说事。
原本没心思看的折子的,也因此顺手翻了翻,却眉头急皱。
第一罪证:韦贵妃后宫干政?
其中罗列韦贵妃指使韦家搜查皇孙行踪、插手宗正寺对纪王处罚态度、影响圣上做出错误决断等等。
“一派胡言!”
李世民气得摔折子。
他乃当世明君,又岂会受妇人影响?
“喊魏征他们进来!”
李世民再让人喊魏征他们。
只是,这时,又有人插队。
“圣上,圣上,您要为臣妾做主啊。”
韦贵妃又一次人未到,声先至,紧接着楚楚可怜跑进来。
“杨淑妃她们不听臣妾管理,在后宫结党营私......”
李世民越听脸色越发阴沉。
没一会儿,他就听不下去。
“闭嘴!”
声震动殿宇,韦贵妃吓得噤声。
“请韦贵妃回华清宫,没有朕的允许不得出宫!”
李世民冷冷道。
“圣,圣上,臣妾何错之有?”
韦贵妃惶恐难安,大叫着:“她们冤枉臣妾啊!”
李世民听不下去,他早就受不了韦贵妃每次到来都是不宣就闯进。
屡次提醒都自诩受宠如若未闻,今日就趁机好好治一治她。
几次插队,终于轮到魏征和杨师道几人进殿。
魏征老资格,老喷子,一开口就是。
“臣弹劾韦贵妃后宫干政。”
第48章 关于李象的赏与罚
官场有个很奇怪的现象。
无论这个人平常时候有多大的权力,有多么的风光。
当有人打头阵后,会莫名其妙匹配到帮手,若有可能事成,会有无数人跳出来咬一口。
今日的韦贵妃就是如此!
从中书令杨师道开始,接着到杨淑妃、魏征等人。
从一大早到中午,再到下午,或有人进宫,或有奏折呈到皇帝御案。
李象一直在郑国公府,和魏家兄妹打成一片,直到魏征从宫里回来。
“皇长孙,你可以回家了。”
魏征虚弱坐在凳子上,语气萎靡。
像他这样的年纪,加上久病缠身,进宫这么久很累的。
“魏爷爷大恩,没齿难忘。”
李象想问问情况。
但看他累得不轻,也不好意思问。
既然敢叫自己回家,应该事情有了一定结果。
“非我之功,是太子殿下和长乐公主说情,中书令和杨淑妃弹劾。”
魏征摇摇头。
他之所以进宫,不是为了帮李象。
而是对韦贵妃的行为不满,蒙蔽圣上,后宫干政。
汉朝就因为后宫干政,外戚独大,以致于汉家江山屡次风雨飘摇。
只要他魏征还有一口气,就不允许有后宫干政的事情发生。
“中书令和杨淑妃?”
上一篇: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