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第66节

  他深知,依靠自己肯定是拿不到钱的。

  如果没有李象,他甚至都不会有手中的“尾款”契约。

  “五五分成太多了,三七吧。”

  李象就等着赵明奎开口求助。

  赵明奎要真有本事,真有关系,前面的“定金”就不会要得那么辛苦。

  所以肯定得求到他。

  “皇长孙宅心仁厚,小人无以回报,愿誓死效忠。”

  赵明奎激动得热泪盈眶。

  真是宅心仁厚的皇长孙啊,乐于助人,视钱财如粪土。

  他将余款五五分成心痛不已,谁知皇长孙体谅他赚钱辛苦,改为三七分。

  天下有如此皇孙,天下幸哉,我更幸哉。

  “我七你三。”

  李象淡淡道。

  “你七我三?”

  赵明奎瞪大眼睛,湿润的眼眶差点落泪。

  天下有如此皇孙,天下不幸,我更不幸。

  “那就八二。”

  李象瞥了他一眼。

  “别,别,七三,七三就好。”

  赵明奎连连摇头,心痛得真的要哭了。

  “明天开始,你只要有空就到户部催,剩下的交给我就行。”

  李象没理会他情绪,叮嘱道。

  “是。”

  赵明奎垂头丧气应了句。

  紧接着,他恢复神采,谄笑着道:“您放心,小人天天去催!”

  他心里盘算了下,原本的余款自己肯定一分都拿不到,但因为李象插手,能拿到三成。

  别说是三成,就是两成,一成,都是天大的喜事。

  皇长孙真乃贵人也!

  有毛病吧。

  李象心里吐槽了句,返回大明宫临时办公处。

  “阎师,最开始的文书还有备份吗?”

  李象把需求说出,他要找那份一个月结账一次的文书。

  “项目中断过,很多不重要的东西没有特意保留,不一定能找到,你可以翻一翻,里面有机密文件,翻的时候记得小心点,不能弄坏。”

  阎立德指着一旁的大箱子道。

  箱子是打开的,有一米高,堆满了折子和纸张。

  想要从这堆“海洋”里面找出那份文书不容易。

  “你确定见过对吗?”

  李象没立即寻找,问道。

  里面有机密文件,意味着不能找外人帮忙。

  “对。”

  阎立德点点头。

  “仁杰,元姗,帮帮忙呗。”

  李象颔首,望向狄仁杰笑道。

  能正常进入这间值房,随意翻看文书的人中,狄仁杰是一个,秦元姗是一个。

  阴承泽不在其中,不然可以被李象再压榨压榨。

  “好嘞。”

  秦元姗积极响应。

  “以我对我师伯的了解,里面不会有你想要的文书。”

  狄仁杰摇摇头,没动身。

  “总得找找吧。”

  李象也不抱太多期望。

  对技术工来说,朝廷文书就是累赘,不属于重要东西。

  但是不找找,也不甘心。

  “你还不如去中书省问问有没有存档。”

  狄仁杰道。

  “对哦,差点忘了。”

  李象朝他竖起大拇指。

  朝廷发布的文书,由中书省起草与存档,门下省审核和封驳,尚书省执行和存到。

  中书省和尚书省都会存档,以便未来有需要的时候对峙。

  但是尚书省部门多,六部皆由其管理,存档可能在任其一部门,不好找。

  郑毅峰敢那么果断说户部没见过那样的文书,说不定那份存档就在户部里,还可能有人默认郑毅峰的做法。

  “那我去中书省问,你们在这里帮忙找。”

  李象准备喊上阴承泽。

  大家一伙人,不能只有你休息。

第56章 阴承泽的骚操作

  正常来说,李象身为皇孙,也不能随便到外廷的机构。

  但李象还是大明宫的监军,以寻找当年的文书为由,很快有人接待。

  “微臣唐品光,拜见皇长孙,阴副手。”

  接待的人是位青年,二十大几不到三十岁的年龄,白白净净,是中书省主书,从七品官员,负责文书抄录、档案管理。

  “免了,我要找大明宫有关结算的文书存档。”

  李象颔首,告知需求。

  “皇长孙稍等,微臣找两位书令史来帮忙。”

  唐品光说道。

  书令史是技术性吏员,不入品。

  “有劳了。”

  李象客气道。

  没多时,李象两人被带到甲库前。

  甲库是存放人事档案和文书诏令等的地方。

  门口有两名卫兵看守,再远点又有几名卫兵盯梢。

  “皇孙,阴副手,甲库乃档案之地,任何人进入前都需要搜身,确保不会携带火种等易燃物品。”

  唐品光说道。

  李象和阴承泽明白,任由卫兵搜身。

  当甲库打开那一刻,李象讶然,心底微微震动。

  一排排书架整齐排列,从门口一眼望到头,估计有上千米。

  书架上摆放着奏折、文书、书籍,竟然还有竹简,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李象深吸口气,扑鼻而来的是浓郁的墨香味,仿佛进入了书的海洋。

  “皇孙切记,不可以随便逛,不可以弄脏、弄烂。”

  唐品光进入前甲库前,一再叮嘱。

  李象表示知道,和阴承泽跟在他们身后,也开始帮忙寻找。

  书架上有标志:武德五年、武德九年、贞观八年等等字样,定好范围并不难。

  难就难在于,文书不知道是在贞观八年哪一个月发布的,而每个月都有很多文书。

  “这也太多了吧?”

  阴承泽看得头痛,忍不住吐槽。

  一个月里的文书就有上百份,怎么找啊?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办,别啰嗦,先帮忙。”

  李象也知道多,但不担心找不到。

  唐品光和两位书令史看着很专业。

  甲库静悄悄,只有众人默默翻开文书的声音。

  没多时,有卫兵进来,走到唐品光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首节 上一节 66/4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