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想做大奸臣的我竟然匡复汉室

想做大奸臣的我竟然匡复汉室 第134节

  为了韩武的官位,他忍了!

  然而,却只见到马谡冷哼了一声,便甩袖子将上面的尘土扬了韩繇一脸。

  冷冷的说了起来。

  “他韩伯然如此嚣张跋扈,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前侮辱于我,今次我也要找丞相好好的评判清楚!”

  “诸位。告辞了!”

  说罢,便带着人离开了这里。

  张辽此刻站在一旁抱着膀子,冷冷的问了一句话。

  “诸葛孔明当世人杰,怎么任用了这么一个货色为官?”

  “唉。”

  关家兄弟二人对视了一眼。

  随后关兴忍不住嘴里嘟囔了起来。

  “或许年少成名真得不是什么好事情。”

  马谡一家共有兄弟五人,都很有才华,乡里人称呼他们为‘马氏五常’。

  也算是荆襄年轻一带颇有名气的人物了。

  自然而然的马谡比之常人要心高气傲了许多。

  此刻被韩武指着鼻子骂了一通之后,当即便收拾了行囊,刚来不过一天,便重新返回了诸葛亮的营中。

  而这个时候,诸葛亮刚刚处理完了陇西当地的情况之后。

  正准备返回武都之时,便先后收到了来自韩武以及马谡二人的说辞。

  随即强忍着愤怒看完之后,便静坐在那里,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第124章 将事态故意闹大(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

  “也就是说……”

  坐在那里凝视着马谡有好一会,诸葛亮才缓缓的开口问了一句话。

  “幼常你非但没有劝降张将军,还与韩监军二人在街市之上互相争吵了一通是吧?”

  马谡闻言心中一惊,他敏锐的察觉到诸葛亮语气多少有一些不对劲。

  虽然说试图想要狡辩,可是当对上了诸葛亮那双锐利的眼神之后,便将口中的话咽了下去,弱弱的回了一句话。

  “是……”

  “唉!”

  诸葛亮闻言仰天长叹了起来。

  说句实在的,诸葛亮就没有对马谡招降张辽抱有什么期望。

  他更多的还是想要瞧上一瞧,马谡这一次的办事能力,以及张辽那里的具体态度。

  然而,未曾想到得是,马谡无法劝降张辽也就算了。

  他竟然还与韩武二人大庭广众之下犹如街市妇人一般的互相咒骂!

  这一刻,诸葛亮的脸上少有的闪过了一丝丝十分明显的失望。

  于是乎取出了马谡前番签下来的军令状。开口问了起来。

  “幼常啊。这是你自己签下的军令状。你不会忘记吧?”

  听到了此言,帐中一众将官们表情皆是一惊。

  说句实在的,或许是往日里诸葛亮对于马谡的器重。

  众人皆是没有将前番马谡所立的军令状记在心里面。

  可是当这个时候诸葛亮重提此事。

  一时之间所有人的表情或是惊讶、或是冷淡的,皆是凝视着马谡。

  他们倒要看一看马谡接下来又有何为,要知道这家伙得罪的人可仅仅是韩武一个人。

  “卑职、卑职……”

  这一刻,光顾着与韩武争吵的马谡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前番主动立下军令状的事情,一时之间,额上豆大的汗珠流下。

  诸葛亮见到他这份样子,不知道怎么回事,没来由的一阵厌恶!

  他不怕别人犯错,就怕的是马谡这种知错不改之人!

  此时此刻,诸葛亮的脑海之中突然浮现出了刘备对于马谡的评语。

  ‘马谡言过其实,丞相行军在外,应当妥善处理才是啊!’

  劝降张辽未成,又当街与监军校尉韩武争吵,致使影响恶劣。

  这一刻诸葛亮对于马谡是极其的失望。

  他总觉得马谡这个人言行举止方面即使是浮躁,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教应该是能摆正自己的态度。

  可是现实却告诉诸葛亮,是自己想得太多了!

  尤其是今次的事情,劝降张辽不成,这一点诸葛亮可以想象得出来,做好了心里准备。

  可是你又是如何与韩武吵起来的?

  难不成你不明白对方的身份象征得是什么吗?

  说得直白点,你马谡以后也会和韩武一般,作为第二代汉室官员的存在。

  哦。你上去就把韩武给得罪成那个样子。你让外人怎么想?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刘备集团麾下各个都瞧不上对方呢!

  更不要说韩武本身在人缘方面处的非常好。

  远在荆州的关羽他们就不说了。

  西北当地的张飞、羊衜、谢景等人哪个不和韩武关系莫逆?

  可是你马幼常呢?平日里眼高于顶,从来也不把任何将领放在眼中。

  这一刻,或许是往日的印象破灭的原因。

  诸葛亮怎么看马谡,怎么都觉得不顺眼。

  韩武本身是在这其中起了不少的作用。

  比如说当着外人的面前,和朝廷官员相互咒骂对方。

  不过其主要原因还不是你马幼常当着人家的面,辱骂人家的亲侄子吗?

  襄阳的事情告诉诸葛亮他们,韩武与韩繇叔侄二人之间的感情非比寻常!

  自己办事不利不说,还犹如无能之辈一般的将火气都撒在人家无辜之人的身上。

  这一刻,诸葛亮对于马谡可以说是失望透顶。

  马谡此时此刻已然吓得手脚冰凉,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然而,却只见到这时,诸葛亮深深的瞧了他一眼,当着马谡以及周围看热闹的将官们的面前。

  缓缓的说了一句话。

  “你身为丞相府参军,办事不利。是我的错误,念在你以往的劳功。今次不给予你死罪。”

  “这里的事情暂时处理完了。幼常,你还是哪里来得返回哪里吧!”

  “哪里来的返回哪里……”

  听到了诸葛亮的话,马谡嘴里忍不住念叨了一番,随即突然面色一变,极为惊恐的跪在那里不住的磕头求饶。

  “丞相!马谡知罪了!马谡知罪了丞相!”

  他已然猜到了,诸葛亮说得是什么意思了。

  最初他是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进入蜀地。

  待到刘备平定了益州之后,又先后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以及丞相府参军。

  如今诸葛亮此言一出,那么可想而知了。

  等待马谡的将是从大汉中枢重新贬斥到襄阳。

  “你没错。”

  诸葛亮摇了摇头眼中尽显失望之色。

  “是我的错。我身为丞相,文武之首。用错了人,致使你与监军韩伯然之间生起事端。”

  “此事过后,我定当向陛下请罪。这个丞相……”

  “看来我是无法承担这个担子了!”

  “丞相!?”

  此言一出,莫说是马谡,便是帐前一众军官们皆是单膝下拜,开口祈求。

  马谡此刻已然痛哭流涕,诸葛亮待他就犹如是自己的父兄一般,自己竟然惹出这么大的祸端。

  于是乎激动之下,已然无话可说,只是匍匐在地上痛哭流涕。

  “丞相!罪责马谡!您可千万不要……千万不要!”

  王平本身识字不多,此时此刻急切之下,纵使是想要劝谏诸葛亮莫要什么罪责都揽在自己的身上。

  也无法将话语说出口,只得干着急。

  而诸葛亮知晓他的意思,摆了摆手说了起来。

  “如若按照军法得话……如今天下未定,却杀了才智之士,太可惜了。”

  “可是马谡此番犯下大错,与同僚当街互相咒骂,引起不必要的影响。如今天下分裂,征战才刚刚开始,如果再不讲法纪,那将靠什么要讨伐贼寇呢?”

  “我既不能杀了才智之士,又不能违背军法,是以我理应向陛下上表自贬!”

  诸葛亮说罢,便深深叹了一口气。随即不在看马谡一眼。

首节 上一节 134/8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