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想做大奸臣的我竟然匡复汉室

想做大奸臣的我竟然匡复汉室 第200节

  或许是一时情急之下,韩武竟然说出来那种话。

  岂不是变相证明了自己收受贿赂吗?

  然而,这话是他们能听,是韩武可以明说得吗?

  果不其然,随着韩武此言一出。

  孟光顿时眼前一亮,表情似是有一些爽快的便放声大笑了起来。

  “韩伯然!你便等着陛下褫夺你的爵位吧!”

  说罢。便一甩袖子,挣脱开秦宓与谯周二人的手。

  孟光便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他这就回府写书信去告韩武!

  而韩武这个时候也停止的‘自爆’,脸上似有似无的流露出了一丝丝强忍的欣喜之意。

  转过身,冲着正低头不语的韩繇,夸赞了起来。

  “繇儿。你这一次办得好!叔父爱死你了!还有你们两个,别忘了也要秉明实情!”

  “上奏告我!听到没有!”

  随着他这一次自爆。亲口承认自己收受了‘贿赂’之后。

  这一把如果不在朝堂之上惹出非议得话,他不穿袜子不穿鞋,光着脚跑五公里越野!

  并且十天之内不碰府内美姬。

  想到了此,韩武则是放声大笑的离开了这里。

  只留下韩繇满脸悔恨的便说了起来。

  “我还是太年轻了。怎么能中孟光老儿的激将之语!”

第168章 钓鱼执法

  关兴站在那里面色复杂的瞧了眼韩繇,又瞧了一眼陷入沉思当中,正在考虑要不要秉明实情上表的费祎,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韩侯啊……韩侯!”

  “您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关兴都用不着问就知道,别人不知道,费祎知道了韩武的自爆,肯定会上表丞相诸葛亮那里的。

  费祎与董允二人能被诸葛亮特意调到太子刘禅身边照看着。

  其二人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公私分明、仗义执言!

  对就是对的,错的那就是错误的。

  二人不会冤枉别人,自然有不会见到案子就这么石沉大海。

  而前番弹劾韩武的折子,放在诸葛亮这里还没有捂热呢。

  这很快又来了一份。

  并且这一份更加离谱。

  说是韩武自己自爆的,自己授首贿赂。

  并且就可信程度上来看的话,如若是孟光自己上书弹劾得话,那么诸葛亮还真得会觉得会不会是对方公报私仇了。

  可是连费祎与董允二人都一起上书参韩武一折之后。

  诸葛亮就不免思索了起来。

  韩武这家伙在成都城内到底在搞些什么玩意?

  要知道,一个人。

  尤其是像韩武这样极其精明的家伙,他是绝对不会当着外人的面前,说出此等就犹如是怕自己不作死一般的事情的。

  诸葛亮多少感觉到了一些些的蹊跷。

  毕竟,这事情实在是太过于反常了。

  韩武的行为,就跟怕自己不处置他一般的反人类。

  再说了,与其让他诸葛亮相信韩武会作死。

  你还不如直接说一句,韩武是敌国打入他们大汉朝廷内部的高级钩子不就得了?

  最起码后者的可能性是真得要比前者要大得多!

  “诸位。都议一一下吧?”

  诸葛亮扬了扬手中的奏折,开口说了起来。

  “对于韩伯然与孟孝裕二人之间的私人之争,所引发出来的韩伯然自说‘有罪’的案子!”

  听到了诸葛亮的话,一时之间在场的四人相互对视了一眼,想的很多。

  毕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韩武突然和孟光二人之间闹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情。

  是极其影响朝政的。

  尤其是韩武本身的特殊性,外人或许不知道,但是实际上刘备是想要让韩武当御史中丞的!

  要不然的话,凭什么让韩武担当监御史这么一个早早已经没有人担当过的职位?

  凭他长得帅?还是凭他家里混得好?

  好吧。实际上家世方面太好,也的的确确可以影响到仕途。

  “孟孝裕之意,我等倒是可以理解。只不过……”

  李严想了想琢磨了一下刘备与诸葛亮二人的意思,便接着开口说道。

  “这自古以来办案,一要人证、二要物证。”

  “现如今孟孝裕所谓的证据,乃是韩御史自我所说的什么私受贿赂。”

  “我们即便是要公正处理案件,也要讲究证据嘛。孟孝裕所言太过了吧?”

  “嗯。”诸葛亮应了一下,不悲不喜。

  李严见此内心也琢磨不透诸葛亮究竟是何想法。

  而黄权闻言,想了想也在一旁补充了起来。

  “抓人拿脏。孟孝裕证据没有,就敢上奏弹劾一名御史。实在是过火了!”

  孟光的那张破嘴啊,整个益州的人都知道了。

  那真的就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是以,即便是孟光告韩武私受贿赂……额。这说得不好听一点。

  谁不知道他韩武私受贿赂?

  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啊?

  韩武私受贿赂乃是出于对于整个刘备集团不放心的自污而已。

  然而,你孟光大庭广众之下的在提起来这么一档子事情,你想干什么?

  疯了吧?

  怎么哪壶不开,这犊子就提哪壶?

  这韩武是你这种小级别就可以随便弹劾得吗?

  于是乎,黄权便开口建议起来。

  “此次整顿吏治,是陛下与各位朝臣一起决议的。在此关键时刻,孟孝裕无凭无证的便弹劾一名监御史。”

  “影响实在过火!我建议处置孟孝裕!以儆效尤!”

  诸葛亮没有应答,反而是朝着一旁的邓芝与蒋琬二人瞧去:“那伯苗、公琰你们二位又是如何看待的此事?”

  二人对视了一眼,随即便异口同声的说道:“公衡之言甚是!”

  眼瞧见面前的四人都是这等想法之后,诸葛亮深深的点了点头,随后便开口说了起来。

  “好建议!不过……”

  突然诸葛亮改变了口风,四人略显疑惑。

  “我想稍作修改!以尚书的名义拟旨!孟孝裕言辞狂傲,无证据的情况之下,善自弹劾朝廷重臣!念其未能铸成大错,此次不予追究!罚俸三月!而监御史韩伯然……”

  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四人本以为诸葛亮会为韩武说话,为其美言,未曾想到对方当着他们的面前忽然改变了画风。

  厉声呵斥了起来:“身为高官,所言狂悖,将其监御史的职位撤掉,以儆效尤!”

  四人闻言愣住了。完全没有想到诸葛亮会在这个时候突然提出此等决议!

  一时之间,四人相互对视了几下,愣是不敢回答。

  直到诸葛亮拿起羽扇离开了之后。

  邓芝才不由的开口反问了起来。

  “我们这是……做错了?”

  李严与黄权二人满脸的迟疑。不敢应答。

  “不!绝对不错!”

  出奇的,一向在外人面前和和气气的蒋琬,这个时候语气却显得极为坚定。

  蒋琬瞧着三人一字字的说道:“丞相如此做法,定有深意!”

  言罢,不在多说一个字转身就离开了。

  而此时,诸葛亮来到了行宫内去找刘备汇报这件事情。

  刘备听完之后,也只是点了点头。

  “孔明。你做得很不错!”

  只见此刻,在刘备的面前放着整整四十六份有关内部大小官员们的任命与罢免。

首节 上一节 200/8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