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想做大奸臣的我竟然匡复汉室

想做大奸臣的我竟然匡复汉室 第417节

  韩武闻言百无聊赖的坐在车上,询问了起来:“信使返回,他还好吧?”

  几个月不见了,怪想他的。

  “额……”

  只见出奇的,慕容霸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丝的纠结。

  韩武一看到这,瞬间内心一惊,忍不住追问了起来。

  “别告诉我这小子出了什么事情了?”

  “这倒没有这倒没有。”

  慕容霸急忙摇头如实说了起来:“只不过与出征之前,二公子发下的豪言壮语不同得是……”

  “他发什么豪言壮语了?”

  韩武反倒是闻言愣了愣。

  邓艾在一旁提醒了一下:“就是锻炼证明自己!入啊入仕为为为……为官!”

  “有吗?”韩武闻言满脸的疑惑。

  他还真不记得了。

  “有。”慕容霸点头如实说道:“信使返回,说二公子平日里也没有下地种田,兵法战阵也没有任何学习的迹象。”

  “那不正常嘛。”韩武满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他要是能学习下去,我才担心他是不是把脑子给吃坏了!”

  他从小怎么样,韩繇从小就是怎么样。

  这个用不着怀疑!

  “不过……”

  想了想慕容霸倒是有一些好奇的说了起来。

  “二公子好像在河西当地的名声混得不小?”

  “哦?他惹谁了?”

  完全便是下意识的,韩武觉得韩繇那兔崽子一定是趁着自己不在惹是生非。

  不过谁曾想到,慕容霸却是摇头如实说道。

  “非但不是。反而是好名声。”

  这一秒韩武整个人都愣住:“额?这是个什么意思?”

  事实上韩武这个时候多多少少的想差了。

  自从他走了之后吧,韩繇也或许不是种田的料子。

  下地干活干了五天!

  终于,他支撑不了烈日的暴晒,从而选择灰溜溜的跑回家里躲避烈日。

  不过,作为一个有着远大志向的年轻二世祖。

  韩繇即便是在耕地方面吃了大亏,不过他的想法短时间内也不会改变分毫!

第319章 韩繇的快乐生活(求月票)

  当然,想法是饱满的。

  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

  吃苦吧……他是吃不了了。

  于是乎,韩繇便想着自己或许可以捐钱,买个官。

  虽然说诸葛亮本身很讨厌这种行为吧,并且明文规定不得如此。

  不过自己是谁?

  雍侯韩武的亲侄子!总是会有一丁点特权的。

  随后韩繇便想要动弹韩武的小金库。

  只不过吸取了上一次陇西之事的惨状。

  韩武离开之时特意冲着沙曼下达了死命令。

  对于韩繇的零用钱,是小钱可以给,大钱方面你一子也别想从他的钱包里拿走!

  于是乎,韩繇想要捐资换取功名的想法,没有实现便被韩武给堵死了。

  内心郁闷之下,一日韩繇策马于城外奔驰之时。

  忽然便瞧见当地杂居放牧的汉胡百姓们正在争吵。

  虽然说以前经常也有一些这类的情况吧。

  不过因为刺史蒋琬的上任,情况倒是好了不少。

  韩繇本将内心无处撒,一见到有闲事情。

  立即便命令卫士上前将众人分开,随后便背负着手,迈着四方步、摇头尾巴晃的走到了中间。

  那当地的百姓们,瞧着韩繇的派头不低,出门在外还带着护卫,还以为对方是什么大官。

  一番询问之下,韩繇才得知。

  原来自从韩武以强大的武力值将当地征服了之后。

  虽然说之后上任的蒋琬与董允二人都是治理内政的好手。

  不过上面的政策有得时候具体下放到底下去实施,就正常出一些差错。

  即便是二人竭尽全力的避免汉胡争斗。

  可是似是此等因为放牧地界的原因,闹起的事端一个月总是要发生两三次的。

  而为此,汉胡双方是有相互结下仇恨的。

  当地不是有一些开明之人试图劝说。

  只不过汉人与当地的羌胡们矛盾大了。

  那绝对不是说什么两三句便可以解决的事情,是以两方面的大部分始终不听劝解。

  当韩繇搞清楚情况之后便顿时了然了。

  当时便心想‘我既然做不了真正的官、于百姓之间临时当个假官也不错啊?’

  于是乎便自顾自的盘腿坐在大石上让两方人马坐下开始平定案子。

  他倒是不懂如何治理国家,也不通文墨。

  只不过韩繇这个人有点好处便是,他知道谁最先动手,他肯定于理方面是说不过去的。

  于是乎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当听说有人率先动手之后。

  当即便命令护卫将那些人拖出来,打了二十棍。

  这期间倒是有人想要反抗,只不过当瞧见了戚家军的卫士们默默的拿起旁边的一块石头。

  用手指头默默的一钻,那青石粉瞬间掉落在地上之后。

  反抗的想法顿时便熄灭了。

  于是乎当挨了一顿之后,众人委屈之下,便只得听从韩繇的建议。

  不在争吵,双方继续返回各自的牧区进行放牧。

  韩繇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解除了一桩案子。

  事情结束之后,他内心的郁闷陡然舒畅了许多。

  于是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

  每天韩繇便主动带着一些侍卫以山丹为中心,到处去寻找同样的事情里。

  韩武离开后的四个月里面,韩繇依靠着这种办法解决了十七件这样的案子。

  他每一次平完混乱之后,因为是拉大旗作虎皮,大家都以为他是高官,才老老实实的听从命令。

  是以韩繇也不敢留下自己的姓名,做完事情之后便离开了。

  一直到前两个月里。

  有乡里人前去刺史府送礼物。

  毕竟蒋琬本身还是极其能干的,为人还仁慈。

  将当地治理的那么好,老百姓自然而然的愿意去刺史府送礼物于他。

  结果人群之中有人曾经见识过韩繇于乡下各大五十板子的汉子,当场便认出来了自蒋琬府中喝完酒正欲回府睡觉的韩繇。

  韩繇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自己冒充官员的事情被对方给发现了,打算跑到了蒋琬面前打算告自己的黑状。

  于是乎韩繇急忙捂脸逃回了家里。

  那人试图追赶也没有追上,几番询问之下。

  才从蒋琬和董允的口中知晓了事情的原委。

  同样的蒋琬与董允二人也未曾想到韩武的那个一向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侄子,竟然还有此等手段。

  于是乎一来二去之下,韩繇做好事不留名的高风亮节逐渐的便在河西汉胡百姓的口中传开了。

  在当地,有许多人都很敬佩韩繇。

  觉得韩繇颇为其叔父韩武的能力。

  并且争着为他效力。

  城中的少年游侠及附近县城的汉胡的贤人豪杰们,感念韩繇为他们解决了一场可能要流血的纷争。

  经常半夜上门将礼物放在了韩武的府外。

  毕竟,放牧闹起的事端说白了不就是因为自己管辖的牛马,不小心越过了境域去偷吃人家的曹料吗?

  这种事情小也小,说大也大。

首节 上一节 417/8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