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第46节

  还没有等李宽多想一会,李世民的咆哮声转而就至。

  只见,李世民手持马鞭,已然向他大步走来。

  看他这样子,是被天幕中的李泰的话给激到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

  李泰,你可害苦了我!!!

  接着,李宽扭头就跑,丝毫不带犹豫的,口中更是大喊:“父皇,你又发什么疯啊!”

  “不是看得好好的,怎么又怒起来了。”

  “不是早说了,动怒对身体不好,赶紧消消气。”

  听到这一番话,高阳公主瞪大眼珠子,二哥也太逆天了吧,次次怼父皇,真不怕父皇把你下大狱了啊。

  “你个逆子。”

  气不过的李世民,指了指周边的护卫:“你们给我按住他。”

  闻言,李宽眉头一挑,大声道:“父皇,你不公平,我们父子局,怎么能容外人插手呢!?!”

  李世民目光锐利,不屑道:“公平,呵!”

  “朕,就是公平!!”

  由于周边护卫的帮助,李宽轻而易举的被抓住。

  终归结底,还是双拳难敌四手。

  然后,被抓住的李宽,虽然没有挨上一鞭,但也被李世民踢了数脚,来泄泄气。

  【缓了一会,情绪波动稍微没那么大后,李泰深知自己是皇帝,现在楚王谋反,就必须要与诸多大臣商议出处理的办法来。】

  【旋即,随意指着一位内侍,让他把摔在地上的军情驰报拿给众大臣看:“你去,拿给众大臣看。”】

  【不一会儿,众大臣看完后,窸窸窣窣的议论起来。】

  【“哎呀,怎么短短几日,便有三州沦陷。”】

  【“是啊,好生奇怪啊。”】

  【“明明楚王只是以八百亲兵起事,但怎么可能会这么快攻陷其它州呢?莫非此事里面另有蹊跷?”】

  【“会不会是背后有人下注,赌他会成功啊!?!”】

  【“不对啊,因为世家求稳,完全没有必要去冒着这个杀头、灭全族的风险来做这种事啊。”】

  【“你们这可不能乱说,乱说的话,会让陛下引起对世家的怀疑,会起大乱的啊。”有人骤然警告了一下。】

  【“明白明白。”】

  【除了世家官员讨论外,其它小团体也在磕唠。】

  【比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贞观老臣为首的。】

  【“现在该怎么办?”】

  【“当务之急,还是先想出一个办法,来平定此事。”】

  【“得顾虑到其他封王的忧虑。”】

  【“也是,那就这样吧。”】

  【之后,没几下就定好了等会要上书给李泰的言论。】

  【至于为何这么快,主要是他们不把楚王眼里,因为实在八百人太少。】

  【哪怕挟持了三州人马,也不过寥寥几千兵马,对于大唐,那随手可破。】

  【何况,有些兵马,还不是忠心的,会随时反叛。】

  【这时,李泰见时间也差不多了,当即发问:“现在你们讨论出什么了吗?!”】

  【长孙无忌举了一下笏板,先来了个开篇点题,阐述道:“楚王谋反,根源在于先前的动兵政策。”】

  【“好在,臣有一计,既可平祸乱,又可免刀兵之苦。”】

  【“但只怕有违圣意,请陛下恕罪。”】

  【然而就在这时,神色大变的司马苏瑁举了笏板,开口反驳道:“楚王李宽素有谋反之心,就算是不动兵,他早晚也会反。”】

  【他眼中杀意四溢,凶恶道:“不如这时来个杀鸡儆猴,震慑天下封王。”】

  【毕竟当初那动兵政策是他提议的,若此事定议下来,会被追究责任的。】

  【长孙无忌嘴张了又张,但最终还是闭合下来,没有去驳斥。】

  【李泰眉头一皱,制止了司马苏瑁的突然发言:“司徒,你先讲。”】

  【“是,陛下。”】

  【长孙无忌开启了长篇大论,弯弯绕绕的说道:“楚王此事不足为惧。”】

  【“无疑是,派兵镇压而已。”】

  【“但如何镇压却是难题。”】

第47章 长安沦陷!真龙座下擒天子!

  【“毕竟,朝廷即使派出大军灭了楚王,但还是有可能引起其他封王引兵作乱。”】

  【“甚至会让其他国家看到机会,纷纷出兵攻打大唐。”】

  【“到时,朝廷不仅会处处应敌,百姓蒙难,甚至还会造成国库空虚。”】

  【“最终,致使太宗贞观一朝的累积毁于一旦。”】

  【“臣不得不夸上一下,楚王这一刻谋反,选得时机恰好,颇有心机啊。”】

  【恨不得生啖他肉的李泰,已读乱回了:“说得对,李宽这个竖子在这个时候谋反,当真是其心可诛!!!”】

  呵呵,李泰,就凭借着此言,你未来就不得善终咯。

  李宽一听,眼眸一眯,心中冷笑。

  【听到他的话,长孙无忌有点无奈,挺心累的。】

  【但奈何他身为大唐大臣,以及是李泰的亲舅舅,处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

  【因而,还是打起精神来,提建议:“所以,臣认为,当派大军以围定州的楚王府为主。”】

  【“待楚王粮草断绝,士兵自会绑了楚王,献于陛下。”】

  【“这样大唐便不废一兵一卒,而化兵事为无,了却楚王谋反之事。”】

  【“同时,还应该派人去安抚其他封王。”】

  【“当然,所派之人,要亲善,不可用挑衅之言来反激怒封王,以免再起祸事。”】

  【“最后,加守长安防线兵力,因为定州距离长安不远,除去兵力阻挡等各方面因素,十来日行程便可带兵抵达。”】

  【“陛下,臣之策,便如此。”】

  【心态放平许多的李泰,分析了一下,觉得可以做,因此微微颔首,赞道:“此计可行,司徒不愧是随父皇治国多年,随意一想,精妙的策略就此一来。”】

  【长孙无忌低了头,作揖道:“陛下谬赞了。”】

  【持有不同意见的司马苏瑁又出声了:“陛下,臣认为司徒大人所言不妥。”】

  【“柔和策略,只会有助于封王的野心,会让各大封王效仿。”】

  【“而雷霆手段,会熄灭掉他们的野心,从而使他们乖乖听话。”】

  【“再者,围而不攻,若拖久了,万一其他封王瞧此妙机,趁机作乱,岂不是无法及时派大军镇压,从而对大唐产生更大的灾祸。”】

  【“故臣认为,还是尽快派能将精兵,快刀斩乱麻,伐之,以示陛下的天威。”】

  【“同时,也能借此机会,震慑封王,来让封王心甘情愿地交出手中的兵权。”】

  【“实现陛下效仿当初太宗皇帝的节制天下兵马的心愿。”】

  【一番魅惑之语后,说中了李泰的心坎当中,让他动摇了。】

  【他目前,最想要的就是收回兵权。】

  【不然就不会搞出那么多事来。】

  【毕竟收回封王的兵权后,封王对他来讲,至此再无威胁。】

  【而他也能聚一国之力,伐高句丽等国,开疆扩土。】

  【实现父皇一直都未完成的心愿。】

  【同时,还能专心治国,让大唐盛世就此降临。】

  【因而有野望的李泰,倾向于自己麾下的能臣,司马苏瑁了。】

  【李泰微微颔首:“有理有理。”】

  【没几下,做出决定的他,就公布采纳司马苏瑁所献之计。】

  【长孙无忌刚想开口,李泰直接打断了:“司徒,不必谏言。”】

  【听此,长孙无忌叹了叹:“是,陛下。”】

  【李泰又起了一个头,问道:“现在该议,何人统率大军?”】

  【房遗爱深知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遇,主动请求:“陛下,交给我吧!”】

  【李泰没瞧过他有什么出色的军事才能,当即,迟疑道:“你,能行吗?!”】

  【房遗爱:“能行的。”】

  【“臣愿立下军令状,若让楚王逃脱,臣愿砍下自己的这颗脑袋献于陛下。”】

  【李泰这一听,如吃了定心丸,笑道:“哎!房爱卿,这倒是不必了。”】

  【“朕要你的脑袋干嘛。”】

  【“那朕就钦定你为行军大总管吧。”】

  【想到了当年李世民让异国国王跳舞的李泰,语气重重,强调道:“记着,一定要活抓了楚王那个王八蛋!”】

  【“朕,要亲眼问他,为什么要谋反!”】

首节 上一节 46/1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想做大奸臣的我竟然匡复汉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