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综视红楼:我有一棵恶魔果实树

综视红楼:我有一棵恶魔果实树 第71节

“你还不知错吗?”王子腾严厉地训斥道,“你做出这等错事,如今还不知悔改。若不是我苦苦求情,你早已性命不保。”

王氏听到王子腾的训斥,哭声渐渐小了下来。她看着自己的哥哥,眼中满是泪水。

“哥哥,我知道错了。可我也是为了王家啊。”王氏试图为自己辩解。

王子腾冷哼一声,“为了王家?你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偷窃御赐之物,偷窃夫家财物,还做出那些违法之事。你这是在给家族带来灾难。”

王氏低下头,不再言语。她知道自己这次确实做得太过火了。

“从现在起,你就老老实实待在佛堂里。若再有下次,天王老子来了也救不了你。”王子腾说完,转身离开。

王氏看着王子腾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不甘心。但是她也只能安静下来,老老实实的在佛堂中默默地抄佛经、捡佛豆.

157:委屈的贾赦

在荣国府经历了一系列的风波后,贾赦心中的委屈如同潮水般不断上涨。面对贾母明目张胆的偏心,他感到无比的愤懑和无奈。最终,他实在无法忍受内心的痛苦,跑到了贾复那里哭诉。

贾赦拖着沉重的步伐来到贾复的住处,他的脸色阴沉,眼神中满是疲惫和委屈。一见到贾复,他的泪水便忍不住夺眶而出.

“贤婿啊,我实在是委屈啊!”贾赦哽咽着说道,“母亲她实在是太偏心了。明明王氏犯下了那么大的罪过,可就因为她是元春的生母,母亲就轻易地饶恕了她。而我呢?我为了荣国府尽心尽力,却得不到母亲的一丝理解和支持。”

贾复看着贾赦那副可怜的模样,心中也充满了同情。他连忙扶贾赦坐下,递上一杯茶,说道:“岳父大人,您先别激动,慢慢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您如此委屈?”

贾赦接过茶,喝了一口,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然后开始讲述自己的委屈。

“从一开始,荣国府丢失御赐之物,我就肩负着巨大的压力。我四处奔波,想尽办法寻找那些东西29。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些线索,却发现是赖家私藏了御赐之物。我果断地抄了赖家,为荣国府挽回了一些损失。可母亲呢?她不但没有表扬我,还因为我对她的人动手而大发雷霆。”贾赦越说越激动,“后来,我们又发现御赐之物在王氏那里。我带人砸开了佛堂密室,找到了那些丢失的东西和王氏的罪证。我本以为这次母亲会公正地处理此事,可她却又因为王氏是元春的生母而偏袒她。”

贾赦的泪水再次涌出,“贤婿啊,你说我容易吗?我为了荣国府,不惜得罪王家,可母亲却不领情。她只想着元春的妃子位,却不顾及我的感受。我这个当家人做得如此艰难,却得不到母亲的认可。”

贾复静静地听着贾赦的哭诉,心中也在思考着如何安慰他。“岳父大人,您别太难过了。老夫人也许有她的考虑。毕竟元春娘娘在宫中的地位对荣国府来说非常重要。”

贾赦摇了摇头,“重要?难道我就不重要吗?我也是荣国府的当家人啊!我为了这个家付出了那么多,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支持。母亲总是偏袒贾政他们,对我却百般挑剔。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岳父大人,您别灰心。”贾复说道,“虽然老夫人这次的做法让您感到委屈,但您不能因此而放弃。您要继续努力,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只要您为荣国府做出更多的贡献,相信老夫人会看到您的努力的。”

贾赦叹了口气,“贤婿啊,你说得容易。可我现在已经心灰意冷了。我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做,都无法改变母亲的偏心。”

贾赦在贾复面前哭诉着自己所受的委屈,满心的愤懑与无奈如潮水般倾泻而出。贾复看着贾赦如此痛苦的模样,心中满是同情,只能不住地安慰对方。

“岳父大人,您莫要如此伤心。老夫人或许有她的考量,您为了荣国府尽心尽力,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贾复轻声说道。

贾赦擦了擦眼泪,声音颤抖地说:“贤婿啊,我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却得不到母亲的认可。她总是偏袒贾政他们,让我如何不委屈?”

贾复拍了拍贾赦的肩膀,继续安慰道:“岳父大人,您别太往心里去。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夫人会看到您的付出和努力。”

就在这时,贾复突然想到王氏犯下的那些罪行,有没有过了明路。他微微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便询问贾赦:“岳父大人,我突然想到一事,王氏犯下的那些罪行,可有向朝廷禀报过?”

贾赦一愣,止住了哭泣,眼神中露出一丝迷茫。“这……我倒未曾想过此事。当时只想着如何处理王氏,却忘了考虑是否要向朝廷禀报。”

贾复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岳父大人,此事非同小可。王氏偷窃御赐之物,偷窃夫家财物,还拿着府中印鉴包揽诉讼以及放印子钱,这些都是大罪。若不向朝廷禀报,一旦被朝廷知晓,荣国府恐会面临更大的危机。”

贾赦听了贾复的话,心中顿时充满了担忧。“贤婿所言极是,可如今我们该如何是好?若向朝廷禀报,王氏必然会受到严惩,而元春在宫中的地位也可能会受到影响。但若不禀报,万一被朝廷发现,我们更是罪责难逃。”

贾复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眼神一亮:“岳父大人,其实我们并非没有办法。既然王氏的罪行没有过明路,那这便可以成为我们手中的一张牌。我们可以用这个威胁贾政以及王氏,让他们不敢再轻举妄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直接公开,将元春的妃子位撸掉。”

贾赦瞪大了眼睛,露出震惊的神色:“贤婿,这……这可行吗?元春毕竟是荣国府的荣耀,若真的撸掉她的妃子位,对荣国府的打击也不小啊。”

贾复冷静地分析道:“岳父大人,我们并非真的要撸掉元春的妃子位,只是以此作为威胁,让贾政和王氏有所忌惮。他们知道一旦事情公开,后果不堪设想,必然会对我们有所让步。而且,这样也能让老夫人看到我们并非没有手段,让她在以后的事情中更加公正地对待您。”

贾赦听了贾复的话,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点了点头:“贤婿说得有道理。但我们要如何把握这个度呢?毕竟我们也不想真的把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贾复微微一笑:“岳父大人放心,我们可以先暗中向贾政透露此事,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识趣,愿意与我们合作,那我们便可以暂时不公开王氏的罪行。但如果他执迷不悟,那我们也只能采取强硬手段了。”

贾赦叹了口气:“也只能如此了。希望贾政能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于是,贾赦和贾复开始商议具体的行动计划。贾复说道:“岳父大人,我们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单独约见贾政。在谈话中,您可以委婉地提及王氏的罪行,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让他明白我们手中握有他的把柄,他必须做出选择。”

贾赦点了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但如果贾政不肯妥协呢?”

463贾复眼神坚定地说:“如果贾政不肯妥协,那我们就只能公开王氏的罪行。虽然这样会对荣国府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我们也不能任由他们欺负。”

得知贾复提出可以用王氏的罪行要挟贾政后,贾赦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他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长久以来积压在心中的委屈和愤懑也在这一刻得到了些许缓解。

贾赦坐在椅子上,微微闭着眼睛,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思绪。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在荣国府中的处境。一直以来,他都觉得贾母对自己偏心,总是偏袒贾政一家。而自己为了荣国府尽心尽力,却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如今,有了贾复提供的这个办法,他终于有了可以与贾政抗衡的筹码,这让他感到无比兴奋。

“哼,贾政啊贾政,你以为有母亲的偏袒就可以为所欲为吗?如今我有了王氏的把柄,看你还能嚣张到几时。”贾赦在心中暗暗说道。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贾政在自己面前低头认错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期待。

接着,贾赦又想到了贾复。他心中愈发认同这个女婿,觉得贾复不愧是他的好女婿,果然是站在他这一边的。贾赦回想起自己与贾复相识以来的种种,贾复不仅在寻找御赐之物的事情上出了大力,还在面对各种难题时冷静分析,为他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如今,又想出了用王氏罪行要挟贾政的办法,这让贾赦对贾复充满了感激和敬佩.

158:贾赦和贾政复杂的兄弟关系

眼见贾赦再次高兴了起来,贾复心中满是好奇,便询问了一句他和贾政之间的关系。贾赦微微一愣,随后神色复杂地开始讲述起来。

“贤婿啊,我与贾政之间的关系,那可真是一言难尽。”贾赦缓缓开口,眼神中流露出一抹回忆之色。

伴随着贾赦的讲述,贾复也暂时弄清楚了贾赦和贾政之间的恩怨情仇。贾赦与贾政这对兄弟之间的关系,如同目前笼罩在荣国府上空的乌云,阴沉而压抑.

贾赦自幼由初代荣国公贾源以及荣国公夫人抚养长大。在初代荣国公夫妇在世时,贾赦虽与亲生父母贾代善和贾母不怎么亲近,但他的生活却有着一份安稳。那时的他,在祖父母的庇护下,过着相对舒适的日子。他知道自己有依靠,即使与父母关系疏离,也不至于感到孤独无助。

初代荣国公夫妇对贾赦疼爱有加,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给予贾赦关爱和教导。在他们的身边,贾赦感受到了一种威严与慈爱并存的氛围。他看着祖父母处理家族事务,心中也渐渐萌生出对家族责任的认识。那时候的贾赦,虽然与父母不亲近,但他在荣国府中也有着自己的地位,无人敢轻视他。

然而,好景不长,初代荣国公夫妇相继去世。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贾赦的世界瞬间崩塌。他仿佛一下子从云端跌入了谷底,成了没人要的小可怜。失去了祖父母的庇护,贾赦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恐惧。他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曾经的那份安稳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贾赦试图找贾母缓和一下母子关系。他知道,在这个时候,他需要家人的支持和关爱。他放下了曾经的骄傲和倔强,主动向贾母示好。然而,贾母却因为天生不和的婆媳关系,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贾政身上。

8贾母对贾政的偏爱,从一开始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她眼中,贾政是个乖巧听话、热爱读书的好孩子。她觉得贾政有着无限的潜力,将来必定能为家族带来荣耀。于是,她将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贾政身上,对他百般呵护,无微不至。

5而对于贾赦,贾母则显得十分冷漠。她看到贾赦时,总是会想起自己与初代荣国府夫人之间的婆媳矛盾,心中的不满也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她觉得贾赦贪花好色、不学无术,是个不成器的儿子。她不愿意在贾赦身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他的示好也视而不见。

2贾母的偏心,让贾赦心中充满了委屈和愤怒。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无论怎么做,都得不到母亲的认可。他看着贾政在贾母的宠爱下,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心中的不满和对贾母的失望也越来越强烈。

1奈何贾政也是一个假正经,烂泥扶不上墙。他虽然喜欢读书,却没有半分真才实学。他整日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却不知道如何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他只会纸上谈兵,在处理家族事务时,常常束手无策。

0多年的偏爱让贾母将贾政当成了宝,她不顾贾政的实际能力,一味地溺爱他。在贾母的心中,贾政是完美无缺的,即使他有一些小缺点,也可以被忽略不计。她为贾政安排好了一切,希望他能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为家族争光。

4而贾赦,在贾母的眼中,却始终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人。她觉得贾赦的贪花好色和不学无术,是无法改变的本性。她对贾赦的未来不抱任何希望,甚至觉得他会给家族带来麻烦。

2在这种情况下,贾赦和贾政两兄弟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张。贾政嫌弃贾赦贪花好色、不学无术,他觉得贾赦是个没有出息的人,只会给家族丢脸。他常常在贾母面前说贾赦的坏话,试图让贾母更加疏远贾赦。

7贾赦则嫌弃贾政是个假正,实际上也是一个草包。他觉得贾政的所谓读书,不过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他没有真正的才能,却总是装出一副清高的样子。贾赦对贾政的嫉妒和不满,也让他对贾政充满了敌意。

8两兄弟之间的互相看不顺眼,在荣国府中逐渐演变成了公开的矛盾。他们在家族事务上常常意见不合,互相指责。贾赦觉得贾政的决策过于保守,缺乏魄力;贾政则觉得贾赦的做法过于鲁莽,不计后果。他们的争吵和冲突,让荣国府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和压抑。

贾复静静地坐在那里,听着贾赦滔滔不绝地诉说,心中思绪万千。他看着贾赦那激动的神情,仿佛能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积压多年的委屈与不甘。

“贤婿啊,你听听,这些年我过得是什么日子¨〃。”贾赦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母亲她从一开始就错了,她把那贾政当成宝,却把我这块真正的璞玉当成了石头。那贾政有什么好?不过是个假正经的书呆子,整日就知道捧着那些书本,装出一副清高的模样,可实际上呢?他就是一团烂泥,扶都扶不起来。”

贾赦越说越激动,他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我贾赦这些年在外面也不是白混的,我有我的本事和手段。论见识,论胆量,我哪一点比不上他贾政?可母亲就是看不到我的好,一味地偏袒他。”

“她以为贾政读了几本书,就能管理好家族事务?哼,简直是笑话。他只会纸上谈兵,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看看他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一事无成,还整天端着架子,好像自己有多了不起似的。”贾赦的脸上满是不屑。

“而我呢,我一直在努力为家族谋福利。我为了找回那些御赐之物,费了多少心思?我为了整顿家族的风气,又付出了多少努力?可母亲却从不把这些放在眼里,她只看到贾政的那点所谓的‘优点’。”贾赦的声音中充满了委屈。

“¨‖我不服,我真的不服。”贾赦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看着贾复。“我一定要想方设法压贾政一头,让母亲看看,她这些年的选择是多么错误。我要证明给她看,我才是那个有能力撑起荣国府的人。”

贾赦握紧了拳头,仿佛在给自己打气。“我要让他们都知道,我贾赦不是好欺负的。我要把失去的一切都夺回来,让他们为曾经对我的轻视付出代价。”

“贤婿,你可得站在我这边,帮我一起实现这个目标。”贾赦期待地看着贾复。“我要让那二房永远都翻不了身,我要把他们踩在脚底下,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荣国府真正的主人。”

贾复看着贾赦那坚定的眼神和激动的模样,心中不禁感慨万分。他能理解贾赦心中的委屈和不甘,在这个庞大而复杂的家族中,被忽视和冷落的滋味肯定不好受。但他也知道,要实现这个目标并非易事。荣国府内部的矛盾错综复杂,要想改变现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然而,看着贾赦那坚定的眼神,贾复也不好泼他冷水,只能微微点头,表(吗王好)示会支持他。

“岳父大人,我明白您的心情。”贾复缓缓说道,“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二房在府中也有一定的势力,我们不能贸然行动衣。”

贾赦皱起眉头,“我等不及了,我已经受够了被他们压制的日子。”

“岳父大人,您先别着急。”贾复劝说道,“我们要先找到二房的弱点,然后再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行动成功。”

贾赦沉思片刻,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贤婿。我们要好好谋划一下,不能再让他们得意下去了。”

贾赦重新坐了下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狠厉。“我一定要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让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后悔。我贾赦不是那么好欺负的,我一定会让他们付出代价。”

在这个充满纷争的荣国府中,贾赦的决心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他发誓要将二房踩在脚底下,让他们一辈子都翻不了身。而贾复也深知,这场家族内部的斗争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许多挑战等待着他们.

159:荣国府的欠银

在贾复家中的书房里,气氛凝重而沉静。贾赦端坐在贾复对面,两人的神色都有些严肃。贾复心中已然打定主意要帮助贾赦,在这场家族内部的争斗中,他深知每一步都需谨慎谋划。

贾复微微皱着眉头,目光在书房中游离,思绪却如飞转的车轮。他开始思索接下来该如何行动,才能帮助贾赦在这场复杂的家族纷争中占据上风。前世观看的《红楼梦》中的情节不断在他脑海中浮现,那荣国府的兴衰沉浮仿佛一部沉重的史诗,让他感慨万千。尤其想到荣国府最终被抄家的结局,他更是心中一紧。他努力回忆着其中的细节,试图从中找到一些关键线索,为当前的困境找到破解之法。

突然,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荣国府之所以抄家,其中一个原因好像是欠了国库的银子。这个想法一出现,便在他心中扎了根。他觉得或许可以从这里入手,探寻解决目前困境的途径。

贾复定了定神,看向对面的贾赦。贾赦此时也正看着他,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和期待。贾复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道:“岳父大人,小婿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岳父大人。”.

贾赦微微颔首,说道:“贤婿但说无妨。”

贾复深吸一口气,说道:“小婿想起前世曾看过一些记载,其中提到荣国府在后来似乎遭遇了一些困境,其中一个原因好像是欠了国库的银子。不知此事是否463属实?”

贾赦听了贾复的问题,脸色微微一变。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沉思,也有一丝担忧。他沉默了片刻,然后开始思索起来。贾赦的心中也充满了矛盾,他不知道该不该向贾复透露这个事情。一方面,他担心这个问题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贾复是自己的女婿,或许可以信任。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贾赦终于缓缓开口道:“此事确有其事。当年为了给成祖接驾,四王八公十二侯都向国库接过银子。荣国府也不例外。”

贾复听了贾赦的回答,心中一紧。他没想到自己的猜测竟然是真的。他继续问道:“那岳父大人,荣国府欠了国库多少银子呢?”

“当初接驾的时候向国库借了一笔,后来,这些年过去了,陆陆续续的又向国库中借了不少,目前累计已经有七十万两白银,隔壁的宁国府也欠了六十五万两白银。”贾赦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

贾赦缓缓说道:“贤婿啊,这荣国府欠了国库七十万两白银,那宁国府也欠了六十五万两白银。当年,我的祖母初代荣国公夫人在去世之前,确实是备好了归还欠银的银子。可奈何母亲不愿意当这出头鸟,再加上这些年我也不当家,这事儿就这么给搁置了。”

贾赦说完,脸上竟是一副无所谓的神情,仿佛这巨额的欠款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他靠在椅背上,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并不为这件事感到担忧。

贾复听完,心中却是翻江倒海。他简直不敢相信贾赦竟然如此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他瞪大了眼睛,看着贾赦,说道:“岳父大人,这可不是小事啊!七十万两白银,这是何等巨大的数目。若不及时归还,一旦朝廷追究起来,荣国府可就危险了。”

贾赦却摆了摆手,满不在乎地说道:“贤婿莫要惊慌。这太上皇和当今都没提过此事,我们又何必自找麻烦呢?再说了,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也没见有什么事儿。”

贾复一脸的无语,心中忍不住吐槽起来:“这贾赦真是糊涂啊!欠了国库这么多银子,还不当回事。这荣国府迟早要毁在他的手里。”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继续说道:“岳父大人,此事不可轻视啊。这债务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爆炸。我们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贤婿啊,你这就有些大惊小怪了,四王八公十二侯,那个没向国库中借过钱,现在不照样没事吗。”贾赦摆了摆手,满不在乎的说道。

贾复看着贾赦,语气严肃地说道:“岳父大人,您不能如此轻视这欠银之事啊。这背后隐藏的危险,远比您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贾赦微微抬了抬眼皮,漫不经心地说道:“贤婿啊,你未免太过紧张了。这都多少年了,朝廷也没提过此事,能有什么危险?”

贾复深吸一口气,耐着性子开始给贾赦讲述国库欠银所带来的危机。“岳父大人,这国库欠银绝非小事。首先,欠银不还,朝廷必然会对我们荣国府心生不满。如今朝廷财政紧张,对于欠款之事必然会更加重视。一旦朝廷追究起来,荣国府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贾赦皱起眉头(cjcf),微微点头,示意贾复继续说下去。

贾复接着说道:“再者,荣国府欠了国库七十万两白银,这可不是小数目。若不及时偿还,利息也会越滚越多,到时候我们更加难以偿还。而且,此事若被其他家族知晓,荣国府的声誉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其他家族可能会对我们避而远之,甚至落井下石。”

贾赦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他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的心中充满了懊悔,后悔当初没有听从祖母的嘱托,及时归还欠银。如今,这个问题已经变得如此严重,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贾复看着贾赦的反应,心中也十分焦急。他知道,荣国府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不尽快解决国库欠银的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岳父大人,还有一点至关重要。”贾复的语气更加沉重,“若我们一直拖着不还欠银,一旦朝廷有什么变动,或者其他势力想要打压荣国府,这件事就会成为他们手中的把柄。到时候,荣国府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书房中,贾赦静静地坐在那里,神色凝重。刚刚贾复讲述的欠银危害如重锤一般敲在他的心头,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荣国府所面临的严峻局势。

贾赦回想起这些年来,自己一直对欠银之事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如今才明白自己的短视。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懊悔之情,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担忧。他深知,如果不尽快解决欠银问题,荣国府很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首节 上一节 71/1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