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第311节

  “主公,他们来了!”

  步骘见陈石时而皱眉,小声提醒了句。

  “我等见过寿春侯!”

  陈石看了眼二人,挂上微笑:“不必客气,听闻你们与步骘深交,其也为你们作保,我自当重用!”

  “多谢主公!”

  二人对视一眼,皆露出喜色。

  “眼下我还真有一件事需要你们去做,我准备兴修学堂,供世家子弟和寒门子弟学习成材。”

  “扬州已经有人去做了,徐州也当一起,严畯你在徐州有一定名望,我欲着你在徐州行此事!”

  “每个县城皆需一座学堂,至于你完成度,根据需要地方财政提供资源多少来定。”

  “比如,你能拉拢徐州世家出钱出力修建,那你最少也是一方郡守,若皆有我出钱出力,恐县令之才!”

  陈石看向严畯,笑了笑道。

  严畯嘴角颤了颤,好家伙,这不就等同于卖官鬻爵么?他甚至搞不懂陈石打的什么主意。

  但是,郡守一职,属实吸引很大。

  “在下愿意一试!”

  严畯铿锵应下,目光如炬。

  陈石又看向诸葛瑾:“诸葛瑾,徐扬二州修建学堂,日后皆需教书先生教育子弟。”

  “我想遣你张罗寒门子弟,或者家道中落的世子。”

  “只要这些人愿意教书育人,培养出来人才,我会安排他们重回仕途,重振家族。”

  陈石给出筹码。

  “主公,寒门子弟多家道中落者,虽有些许才华,可哪里懂治国之道?”诸葛瑾忍不住问道。

  “何为治国之道?”

  陈石不答反问,带着好奇。

  “这...”

  诸葛瑾一时间还真不知如何回答。

  “他们只需要懂得识文断字即可,若是连一个学堂老师都懂治国之道,那国家未免也太好治理了吧?”

  陈石又笑了笑。

  基层老师主要就是启蒙开智,而不是让人懂什么是治国之道这种空谈,所以寒门最合适。

  而且,这批人自己还需要先教一遍,因为他要教最基础的拼音,这玩意辅助学习太逆天了。

  几岁的孩子,学上两年,有拼音辅助,就可以拼读出九成以上的汉字,有这玩意,足矣打破获取知识的门槛。

  “主公说的是!”

  诸葛瑾汗颜,陈石说的对,教书先生要都知道治国之道,那治国之道的确太容易了。

  “考核你很简单,招揽的越多,我给你的官职也越高。”说到这,陈石眼睛一眯,

  “另外,你若能把诸葛亮召来,我直接给你郡守一职,决不食言。”陈石笑着开口。

  诸葛瑾最多算一张S卡,

  但是诸葛亮得SSS。

  最主要的,诸葛亮清廉啊。

  此人清廉,五千年都能排上名的,死后家族才那么点田亩,算成他这个职位,绝对可以说是两袖清空!

  而且他还不为家族某去福祉,不然诸葛家在蜀中不至于这么差,其儿子不至于殉国,又一心为国为民。

  这种人,若是召来,日后帮他执行政策,太完美了。

  再加上,诸葛家也是大族。

  抗压能力也是有些的。

  到时候,诸葛亮当自己的白手套,以他的聪明才智,定可事半功倍。

  “舍弟?”

  诸葛瑾愣了下,诸葛亮今年才十八岁,可看陈石这表情,好像非常看好诸葛亮啊。

  “没错!”

  “属下定当尽力,不过舍弟不喜政途,从而归隐山林,恐怕不会轻易出山。”诸葛瑾小心翼翼说了句。

  “那你告诉他,寿春侯请他出山,教他救世之法。此法可令天下百姓吃饱穿暖,而这些需要他来帮我,可名垂青史!”

  陈石声音振振道。

  “属下一定把话带到!”诸葛瑾拱手,其实他也有些好奇,陈石所谓的救世之法。

  …………

  与此同时,

  颍川,许昌。

  皇宫深处,刘协狂喜,边上跪坐着一美妇,美妇乃皇后伏寿,其俏脸上也含着微笑。

  “皇后,三年了,我们终于可以逃出许昌了,逃出后,你说我们该逃亡何处?”

第296章 徐氏埋头苦干,陈石也埋头苦干

  “皇后,我们终于可以逃出许昌了。”

  “陛下,小点声!”

  伏寿芳心一紧,成见带着衣裙起伏,颇具规模,随即起身,来到门前打开左右张望了眼。

  见无人,这才折返,喜上眉梢笑问:“陛下,董将军事成了?”

  “嗯!”

  “董爱卿联络了诸多志士,有偏将军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守城牙将吴子兰等!”

  “如今曹操不在宫中,荀彧又忙于筹措粮饷,无暇他顾,仅有许昌令满宠盯防了。”

  “眼下,是最好的时机!”

  刘协攥紧拳头,眼神中皆是兴奋之色,他太渴望离开这个帝王牢笼了,太渴望了。

  只有离开这里,他才是真正的皇帝。

  到时候,天大地大,汉室忠良无数,他定可再复祖宗河山,从而再兴汉室两百年。

  “陛下,几位将军、议郎皆乃大汉忠良,此番脱困后,陛下定要重赏,切不可寒了忠良的心!”

  伏寿一字一句交待着。

  她美眸也含着泪花,那是喜极而泣的表情,她何尝不想离开此地,这地方就是魔窟。

  离开,才算重获自由。

  换言之,她留在许昌,都不敢怀有龙嗣,她乃皇后,连怀孕都不敢做主,生怕曹操盛怒诛之。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待我逃出许昌,定为他们加官进爵,封候拜将!”刘协连连点头,激动的手都在颤抖。

  “对了陛下,董将军可曾想好逃往何处?”伏寿忍不住问了句,毕竟逃出去还得想好逃到哪。

  “额,这个还没!”

  “主要董爱卿说,此时联络他人,更容易走漏风声,等逃出许昌后,再谈逃往何处。”

  “而且许昌距离荆州不远,荆州刘表乃朕的皇叔,同宗同源,其定然率部接纳于朕!”

  “荆州鱼米之乡,可召兵数十万,到时候朕在襄阳重立朝政,定可引天下志士来投。”

  “到时候,朕重振朝纲,扶汉室于将倾,也不愧列祖列宗了!”刘协眼中都带着光。

  这些年了,他东躲西藏,惶惶终日,何曾有一天像个人?

  好在,这一切就要结束了。

  只要逃出许昌,揭发曹操恶行,天下人定群起而攻之,到时候,百官来朝,大汉可兴。

  “陛下,董将军可说何时动手?”

  伏寿成见起伏愈发明显,忍不住询问了句。

  “三日后!”

  “后天荀彧要去其他郡县筹粮,到时候就是动手的好机会!”刘协握拳,兴奋不已。

  “嗯!”

  “不过陛下也得想好,假若事情没成,该如何应对,毕竟若是曹操知道,定然大怒!”

  伏寿提醒了句。

  “若事情没成,那就是董爱卿等人密谋造反,勒兵要挟与朕,到时候只能让董爱卿牺牲了。”

  “想来,董爱卿能理解朕的良苦用心!”刘协叹了口气,历史上,衣带诏事发后,

  董家被诛三族,刘协都不敢多言一句,甚至,怀有身孕的董贵人被当面缢死,他亦不敢多言。

  从始至终,刘协从未承认过有衣带诏一事。

  只能说,自古皇室皆无情,别说对待大臣了,就算是对待亲兄弟,也都一个比一个狠。

  ——

  三日后,日近黄昏。

  原孙权府宅,现为陈石居住。

  此刻,后院内。

  夏日炎炎,被焦烤一整天的花花草草皆蔫吧着脑袋,好在一个美人正提着水桶正在浇水。

首节 上一节 311/4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综视红楼:我有一棵恶魔果实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