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第127节
周老太傅听得极其专注,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划拉着,嘴里喃喃自语:“唔……勾三股四弦必五?此乃《周髀算经》旧法……”
“一元二次方程?竟有通解公式?妙哉!此式若真普遍成立,于测量计算之大助矣!”
他越是琢磨,眼睛里的光就越亮,仿佛看到了什么稀世珍宝,猛地抬头看向王明远,语气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仲默!你所言这海外杂书,究竟是何奇书?竟能将天地间形数之理,概括至如此精炼地步!这些公式定理,看似简洁,背后所蕴之逻辑推演,定然浩繁精深!若能得其全貌,融会贯通……”
王明远被老太傅这炽热的眼神看得头皮发麻,心里叫苦不迭,只能继续把谎圆下去:“学生……学生也只是偶然得之残篇,早已遗落无踪,无从寻觅了。如今也只能根据这些只言片语,勉强运用一二,其中深理,实在无力深究。”
他一边说一边偷偷观察老太傅的神色,心里祈祷:这些够您老研究琢磨个一年半载了吧?可别再追问我从哪来的了!
周老太傅闻言,脸上掠过明显的失望,但很快又被纸上那些新奇的知识吸引,他爱不释手地摩挲着那几页纸,沉吟道:“无妨,无妨!即便只是残篇,亦是无价之宝!足以令人窥见算学之另一重天地!老夫定要好好研习验证一番!”
他仔细地将那几页纸收好,然后神色一正,对王明远道:“既如此,老夫也有东西给你。这是老夫为你拟定的经义文章习练课表。从本周起,你须按此表完成习作,每三日一篇,送至我处批阅。若有疑难,亦可一并提出。”
王明远接过课表一看,上面密密麻麻排满了题目和要求,从破题、承题到起讲、入手,从四书义到五经义,要求极为严苛细致。他顿时感觉肩头一沉。
于是,王明远陷入了某种忙碌、幸福又痛苦的循环。
忙碌是因为学业陡然加重。甲班的课业本就精深,耗费心神,如今再加上周老太傅额外布置的高强度文章习练,他几乎所有时间都被读书和写文章填满。
幸福则是因为,每次他硬着头皮拿着习作文章交给周老太傅时,老太傅虽面色严肃,批改文章时毫不留情,指出问题一针见血,但总能让他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而在讲解完经义后,老太傅便会兴致勃勃地拉着他探讨那些算学问题,那种纯粹的、对未知知识的渴求与专注,常常让王明远恍惚间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前世的数学课堂。
痛苦则源于,这位“学生”太聪明,求知欲太旺盛。
那些他本以为能难住老太傅一段时日的几何证明和方程解法,常被对方以惊人的速度理解和消化,继而提出更深入、更刁钻的问题,逼得王明远不得不拼命回忆更深奥的数学知识,好几次差点露馅。
这天晚上,他又一次从周老太傅处答疑归来。
夜色已深,寒风吹过书院的小径,带来几分刺骨的冷意。他裹紧了衣衫,快步走向斋舍。
远远地,却看见一个熟悉的壮实身影,蜷坐在斋舍门前的石阶上,脑袋埋在膝盖里。
王明远心头猛地一紧,加快脚步跑了过去。
“狗娃?怎么了?怎么坐在这儿?”他急切地问道,伸手去拍狗娃的肩膀。
狗娃抬起头,眼睛红肿得像桃子,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鼻头一抽一抽的。
看到王明远,他嘴巴一瘪,带着浓重的哭腔喊道:“三叔……”
第173章 被相亲
时间回到今日午后,岳麓书院后山的食肆刚过饭口,忙碌的劲头稍稍歇了下去。
灶膛里的火还温着,大锅里熬着晚上要用的高汤,咕嘟咕嘟地冒着细微的气泡,香气混着水汽,弥漫在有些油腻的空气里。
狗娃吭哧吭哧地扛起一袋刚卸下来的新米,那麻袋比他腰还粗,少说一百来来斤,他胳膊一较劲,就稳稳当当地甩到了肩头上,脚步扎实地往仓房里搬。
这半年,他个头又窜了一截,看着得有一米八了,身板厚实,胳膊腿儿全是疙瘩肉,往那儿一站,跟座铁塔似的。
谁能想到,这壮实得能一拳撂倒头牛的半大小子,满打满算,过完年也才刚九岁。
这年纪,知道的人不多。
当初能进书院食肆干活,全亏了他这身唬人的个头和力气,再加上柳山长的关系,管事的只当他是陪同王明远来书院就读的亲眷,压根没细究年岁。
狗娃刚开始还不知道这事,后来和食肆帮工的大叔大娘聊熟了才知道,他这个年岁来食肆帮工肯定是不要的。
而且这几个大叔大娘知道狗娃才九岁,也是十分震惊,这个年纪就这么大的体格确实让人难以想象。不过后来还是念着狗娃年纪小,加上心思也单纯,平时干活也卖力,从来不偷懒,于是就默默接受了,甚至还帮着隐瞒。
狗娃自己也怵这个,生怕叫人知道实情,嫌他年纪小给撵回去。在食肆这活儿他干得可美了,天天能摸着灶台,能跟着刘大叔学手艺,还能吃饱饭,这可不能丢!
这时候,一个穿着藏青色粗布袄子、身形富态的妇人正探着头往食肆的后院里张望,她正是书院里管采买的朱大娘。
朱大娘胖乎乎的脸上堆着笑,眼睛在院里滴溜溜一转,就锁定了狗娃,又瞧着狗娃身上那比他腰还粗的一麻袋大米,心里不住的点头。
“狗娃!狗娃!忙完过来搭把手,帮大娘个忙!”朱大娘招招手,声音挺和气。
狗娃放下麻袋,用袖子抹了把额头的汗,小跑过去:“朱大娘,啥事?”
朱大娘又上下打量了一遍狗娃,越看越是满意。
她留意狗娃这孩子不是一天两天了,自打他来了食肆帮工,朱大娘就觉着这小伙子不错。
长得高高壮壮,胳膊腿结实得像小牛犊子,一看就是干活的好料。性子也实在,让干啥就干啥,从不偷奸耍滑,见了人总是未语先笑,露出一口白牙,瞧着就喜兴。
最关键的是,她偷偷观察好些日子了,这小伙子饭量大,不挑食,一看就是好养活的主儿。
她心里头那小算盘拨得噼啪响——她娘家有个侄女,模样嘛……是富态了点儿,嗯……其实是有点胖,少说得有个百八十斤,不过个子也高。
这都快二十了还没说上婆家,在湘江府这边,姑娘家这年纪还没出门子,可是老姑娘了。
其实娘家条件也还行,在城郊有百十来亩水田,日子宽裕,但她大哥也没少为这事发愁,私下里跟她念叨了好几回,说是谁能给说成这门亲,谢媒钱都给五两!
五两银子呢!朱大娘心里活络开了,她瞧着狗娃,越看越觉得合适。
这小伙子家境听说很一般,好像是跟着家里哪个叔叔来书院读书的,自个儿在食肆帮工赚钱,想来肯定没啥家底。
但人能干啊!瞧这身板,以后肯定是把干活的好手!
而且最近都混上帮厨了,还会做饭,这不更对她那馋嘴侄女的脾气了吗?
“没啥大事,”朱大娘笑得见牙不见眼,“大娘今儿个要去城里采买些东西,东西有点多,一个人拿不动,你力气大,帮大娘去扛扛回来?回头大娘请你吃好吃的!”
狗娃一听是正事,还有好吃的,想都没想就点头:“成!大娘您等等,我跟刘大叔说一声。”
跟灶上的管事刘大叔打了声招呼,狗娃就跟着朱大娘出了书院门,坐车往湘江府城里走去。
路上,朱大娘倒是没明说相亲这茬。
她精着呢,怕一上来就提,万一狗娃不乐意,或者一听她侄女那“富态”模样就打了退堂鼓,那不就白瞎了?
她打算先让两人见上面,吃吃东西,年轻人脸皮薄,相处相处,说不定就看对眼了呢?
到时候她再说道说道,事儿不就水到渠成了?
最好……最好能忽悠狗娃愿意入赘到她朱家,她大哥一高兴,谢媒钱说不定还能再加点!
朱大娘越想心里越火热!
到了城里,朱大娘七拐八绕,把狗娃带到一条还算热闹的街口,伸着脖子张望。
没一会儿,一个穿着一身崭新的红绸袄子,脸上扑着粉,身材颇为“丰满”的姑娘扭扭捏捏地走了过来,脸盘又大又圆,眼睛不大,偷偷瞄着狗娃。
“姑母。”姑娘小声叫了一句,脸有点红。
“哎!墩妹儿来啦!”朱大娘一把拉过侄女,又对狗娃说,
“狗娃,这是大娘的娘家侄女墩妹儿,你喊她小朱姐就成。大娘突然想起还得去那边铺子结个账,你们俩年轻人先在附近逛逛,吃点零嘴儿等等我。
墩妹儿啊,狗娃干活辛苦了,你带他吃点好的,算姑母请客!”
说完,也不等两人反应,挎着放满东西的篮子一溜烟就走了,速度快得完全不像个“拿不动东西需要帮忙”的人。
狗娃有点懵,挠了挠后脑勺,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胖墩姑娘,不知道该说啥。
墩妹儿倒是大方了些,她看着狗娃高大壮实的身板,黑红的脸膛透着憨厚,心里先是满意了几分。
姑母没说错,是个结实汉子。
“那个……狗娃兄弟是吧?”墩妹儿主动开口,脸上堆着笑,“走,姐带你去前头摊子看看,有啥好吃的。”
狗娃“哦”了一声,老实跟着。
他心思简单,以为就是帮朱大娘干活,顺便等她,人家侄女好心带他吃东西,他也没多想。
第174章 狗娃的委屈
两人在街边逛着,墩妹儿一边买着糖油粑粑、炸糕、芝麻糖之类的零嘴,不住地往狗娃手里塞,一边就开始旁敲侧击地问话。
“狗娃兄弟,你家哪儿的呀?”
“秦陕那边。”
“哦,远着呢……家里几口人呀?爹娘都好吗?”
“挺多的,都好。”
“那你……你这年纪,说亲了没?”
“咋还没说呢?喜欢啥样的姑娘?咱们湘江府的姑娘水灵,你喜欢不?”
“胖点的你觉得咋样?胖点有福气,好生养……”
狗娃开始还老老实实回答,后来越听越觉得不对劲。
这姑娘问的问题咋都拐到娶媳妇上了?
他想起三叔的叮嘱,在外头不要跟不熟的人说太多家里的事。而且之前在长安府三叔租房那邻居的事情,他娘也给他讲了好几次,他可都记着呢!
况且,他现在的确对娶媳妇没一点念头,顿时就有点不耐烦了,闭紧了嘴巴,只是摇头,或者干脆“嗯”、“啊”地应付。
他这副沉默寡言的样子,在墩妹儿眼里,却成了害羞、腼腆、对她有意思的表现。
她越想越美,买零嘴更勤快了,恨不得把整个小吃摊都搬给狗娃。
狗娃看着怀里越堆越多的吃食,心里那点不快又被压了下去。
哎,反正人家是好心,吃就吃吧。他胃口大,这些零嘴不一会儿就消灭了大半。
可左等右等,日头都偏西了,朱大娘还是没影儿。狗娃渐渐烦躁起来,他还惦记着回食肆帮刘大叔准备晚饭呢。
“小朱姐,朱大娘咋还不来?要不我先回书院了吧?今儿个活儿还没干完呢。”狗娃忍不住说道。
墩妹儿正沉浸在“好事将成”的喜悦里,一听这话急了:“哎别走啊!再等等,姑母肯定快来了!”
她看着狗娃一脸不耐烦,心里咯噔一下,莫非没看上我?
她索性把话挑明了,往前凑了一步,压低声音问:“狗娃兄弟,你……你看也看了,吃也吃了,到底觉着姐咋样?给句痛快话呗?
姑母今天带你来,就是……就是让咱俩相看相看的!”
“相看?”狗娃眼睛一下子瞪圆了,顿时心里一惊,脑袋连忙摇得像拨浪鼓,“相看啥?我不知道啊!朱大娘没说!我不相看!我不相看!”
墩妹儿脸唰一下白了:“你不知道?你姑母没跟你说?那你刚才……刚才还吃我那么多东西?”
“那不是你让我吃的吗?”狗娃更懵了,“朱大娘说她请客的啊!”
“你!”墩妹儿气得浑身发抖,一张胖脸由白转红,又由红转青。
她感觉自己被耍了,姑母不靠谱,介绍个这么不开窍的憨货!没看上就没看上,还装傻充愣!
最可气的是,骗她买了那么多零嘴,吃得比谁都香!
上一篇:大唐:从武惠妃马奴到篡唐新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