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第85节
“爹!您这说的啥话!”王大牛立刻粗声粗气地打断他,他走到王金宝身边,那铁塔般的身躯仿佛能扛起一切,
“要不是您当机立断跳车,指不定还是啥样!
而且万一……万一您要有个三长两短,咱们全家可咋办呀!!!
这点伤算啥?养养就好了!
眼下这路没法走了,让二牛回去,是最好的法子!
他这几年练武,身手好,跑得快,一个人目标也小,比咱们这一大家子挤在这动弹不得强!”
大嫂刘氏也出声道:“爹,您别多想!二牛的身手您也知道,家里刚盖的新瓦房最是结实,应当没什么事的,您放心”,她也知道此刻二牛最需要的是支持。
虎妞和狗娃也赶紧凑过来,虎妞拍着胸脯:“二哥,你放心去!我力气大,能保护家里人!”狗娃也昂着头:“还有我!我……我能帮忙搬东西!”
一边的老者,看着王家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没有抱怨,没有推诿,只有相互扶持和毫无保留的信任,老者心中那点因家族凋零而生的感伤更浓了。
他微微侧过脸,掩去眼底一丝不易察觉的湿润。
若是他的家人都还在……该多好。
王金宝看着儿女们,再看看赵氏满是泪痕却强撑着点头的脸。
他伸出粗糙的大手,用力拍了拍王二牛的肩膀,声音低沉却带着力量:
“好!二牛!爹……爹不拦你了!路上千万小心!眼睛放亮点,手脚麻利点!见到彩凤她们……替爹娘报个平安!告诉她们,我们都好好的,等路通了就回去!”
“哎!爹,我记住了!”王二牛重重点头,眼圈也有些发红。
事不宜迟,王二牛立刻开始准备。
他脱掉外面沾满泥灰的褂子,只穿一件贴身的短打,这样行动更利索,又紧了紧裤腰带和绑腿。
王大牛则快步走到自家那辆还算完好的马车旁——这辆车因为王二牛及时控马,只是受了些颠簸,并未翻倒。
他在一堆行李里翻找起来,动作麻利。
很快,他抽出一把用厚布缠裹着的长条物件,解开布条,赫然是一把寒光闪闪、刃口雪亮的杀猪刀!
“二牛,拿着!”王大牛把刀递过去。
王二牛一愣,接过沉甸甸的杀猪刀:“大哥,这……你们路上……”
王大牛憨厚地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他转身又从马车底下抽出一个同样用布裹着的长条:
“没事!我还有一把备用的!我怕万一坏了……”他挠挠头,似乎有点不好意思。
众人:“……”
王明远嘴角抽了抽,大哥这“有备无患”的习惯,在这种时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又无比安心。
“大哥,谢了!”王二牛感激道。
王明远拿过狗娃怀里的包袱,那里面是大嫂烙的饼,因为脱困的快,此刻也没吃多少。
他塞到王二牛手里:“二哥,带上路上垫垫肚子。还有件事……”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你回村路上,定会经过永乐镇。如果……如果情况允许,麻烦你去蒙学看看赵夫子。
他孤零零一个人,家里也没个帮衬的,这么大的动静,我实在放心不下。
若是……若是他那里情况不好,或者伤了病了,你就别管他推辞,直接把他带到咱家去!”
王明远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恳切。
赵夫子于他,是启蒙恩师,情同父亲一样。这份牵挂,王二牛自然明白。
“三郎放心!”王二牛用力点头,将包袱背好,“我一定去看赵夫子!能带回来,我背也把他背回咱家!”
一切交代妥当,再无他言。
王二牛最后深深看了一眼家人,目光在母亲赵氏脸上停留了一瞬,赵氏强忍着泪,用力朝他点头。
他不再犹豫,转身面向那乱石堆积、危机四伏的归家之路。
众人目送着他的身影消失在乱石堆的拐角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直到再也看不见,才缓缓收回目光。
空气中弥漫着担忧和祈祷。
“走吧,”王金宝的声音带着疲惫,也带着一丝决然,“咱们也动身,回府城!”
一行人互相搀扶着,开始小心翼翼地调转方向。
王大牛将王金宝扶上那辆幸存的马车。赵氏、王明远、虎妞、狗娃也依次上车。
车厢里挤得满满当当,却异常沉默,每个人心里都沉甸甸的,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车轮碾过碎石和裂缝,发出咯吱咯吱的呻-吟,缓慢地朝着府城的方向移动。
来时充满希望的路,归时却如此沉重艰难。
马车摇摇晃晃,车厢里没人说话。
赵氏紧紧握着王金宝的手,眼睛望着清水村的方向,仿佛能穿透重重山峦,看到家中的小院。
王金宝闭着眼,眉头紧锁,不知是腿疼,还是心疼。
虎妞抱着膝盖,下巴搁在膝盖上,闷闷地问:“娘,二嫂……还有猪妞猪娃……会没事的,对吧?”
“会没事的,一定会没事的。”赵氏的声音很轻,像是在回答女儿,更像是在安慰自己,“你二嫂能干,猪妞也机灵……老天爷会保佑她们的……”
狗娃挨着王明远坐着,小声说:“三叔,我有点想猪妞了。还有小猪娃,他那么小,会不会被吓哭啊?”
王明远摸了摸狗娃的头,心里也是一片酸涩。
虽然狗娃个头比他高大,但是毕竟也只是个八岁多的孩子,这次也是被吓的够呛。
他不敢去想最坏的结果,只能强迫自己往好处想:
“别怕,你二婶很厉害,还会武功,会保护好他们的。
等路通了,我们就能回家了。”
王大牛在前面赶车,听着车厢里的低语,握着缰绳的手背青筋微微凸起。
他回头瓮声瓮气地说了一句:“都别瞎想!二牛回去了!有他在,天塌不下来!”这话像是在给家人打气,也像是在给自己定心。
第101章 府城情况
随着马车的渐渐行驶,不再是山崩地裂的险峻峪口,而是相对平缓的村落地带。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丝毫不能让人安心。
道路两旁,原本应该炊烟袅袅的村庄,此刻一片狼藉。
许多土坯垒成的房屋,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推搡过,墙壁开裂、倾斜,甚至完全倒塌。
王明远的内心也越来越沉重,随着继续前行,路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不再是来之前路上零星的行商,而是些拖家带口、背着简单包袱的村民。
他们大多衣衫褴褛,脸上带着惊恐和茫然,步履蹒跚地朝着同一个方向——府城走去。
有人推着独轮车,上面堆着些锅碗瓢盆和被褥;有人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更多的人只是两手空空,眼神空洞地挪动着脚步。
王明远看着窗外这些流离失所的人,心头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
前世那场惨烈地-震的记忆不受控制地翻涌上来,无力感瞬间攫住了他。
“这么多人……都往府城去了……”赵氏看着路上越来越多的行人,声音带着颤抖,“府城……能装得下这么多人吗?吃的喝的……可咋办啊?”
王金宝叹了口气,声音沙哑:“唉……府城怕是要乱套了……”
是啊,这么多人涌入府城,粮食、饮水、住所、治安……哪一样不是天大的难题?
他仿佛能看到师父那张圆润富态的脸上此刻必然布满了凝重和焦虑,府衙上下必定是灯火通明,彻夜难眠。
师父的压力……该有多大?他能扛得住吗?
虽然才拜师没几天,但是师父的真心托付和教导已经让他从内心深深的认可。
王明远只觉得一股焦灼感在胸中翻腾,恨不得立刻飞到府衙,看看师父怎么样了,看看自己能做点什么。
马车在沉默和压抑中艰难前行。
次日一早,终于,长安府那高大的城墙轮廓出现在视野里。
府城尚未关闭城门,应是还没到那般艰难地步,王明远稍稍松了口气。
此刻,城门口排起了长龙,都是等待进城的灾民。
守城的兵卒明显增加了许多,个个神情严肃,仔细盘查着每一个入城的人。
空气中弥漫着尘土、汗水和绝望的气息。
轮到王家马车时,兵卒看到他们虽然狼狈,但衣着还算齐整,又有马车,简单询问了几句来处和去向,便挥手放行了。
王明远也注意到,兵卒们虽然紧张,但并未慌乱,检查也还算有序,看来府衙的反应还算迅速,秩序尚可,只是不知道这般开城放人还能持续多久。
刚进城没多远,那位胖公子便靠了过来。
他脸上虽然还沾着尘土,但神情已经恢复了平日的从容,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矜贵。
他对着王明远这边拱了拱手,声音清晰地说道:“王公子,山高路远,此番共历劫难,也算有缘。在下就此别过。”
他顿了顿,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那玉佩通体莹白,温润细腻,在午后阳光下流转着柔和的光泽,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他递向王明远:“此物王公子收好。日后若有机会来京城,可凭此物到京城最大的酒楼——望月楼寻我,到时候我请你吃全京城最好吃的烤鸭,和那日的烩麻食一般好吃。”
“对了,我叫林沐南。”
王明远微微一怔,没想到对方会赠予如此贵重的信物。他连忙拱手:“公子厚意,明远心领。只是此物太过贵重……”
不过还没等王明远推辞的话说完,那胖公子微微一笑,抬抬手,转身离去,很快便汇入城中的人流,消失不见。
紧接着,那位一直沉默寡言的老者也走了过来。
他对着王金宝抱了抱拳,声音沉稳:“老夫也需尽快去探望一位故友,确认其安危。此番脱困,多亏了王家诸位,尤其是令郎王二牛兄弟,更是救了老夫一命。此恩,老夫铭记于心。”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罕见的赧然:“只是……老夫尚有一不情之请。不知王家在清水村的住址……能否告知?待此间事了,若得空闲,老夫定当登门拜谢!”
王金宝和王明远连忙摆手。王金宝道:“老丈言重了!当时那种情况,换谁都会搭把手!二牛那小子就是力气大点,谈不上救命!登门拜谢万万使不得!您老的心意我们领了!”
上一篇:大唐:从武惠妃马奴到篡唐新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