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第170节

  甚至,在更早的商朝,这一概念便已经初具雏形了。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说法,便是就此而来。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十分看重“正统性”。

  就好比秦始皇、汉武帝等功勋卓著的皇帝,全都上赶着去“泰山封禅”,以宣示自己受命于天。

  可这些皇帝即便举办了再大的仪式,又何曾见上天回应过?

  不过是向自己脸上贴金罢了。

  可现在,天神降临大唐、于万军之中拯救大唐皇帝,这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啊!

  对于李世民来说,他尤其在意这个。

  毕竟,他是通过“玄武门对砍”才上位的,一直都担心自己得位不正,被后世口诛笔伐。

  可现在,有了江祈年这么一出,谁还敢说他得位不正?

  他李世民天命在身,众望所归,就是得位最正的皇帝!

  听到李世民所言之后,江祈年眸子里先是闪过了一丝诧异,随后便猜到了他的想法。

  略作沉吟之后,他微微颔首:“也罢,陛下诚意相邀,我便却之不恭了,这‘护国圣师’之名,我便暂且应下。”

  “太好了!”

  李世民闻言,顿时大喜过望,激动得几乎要站起身来:“世民代大唐万千黎民,谢过圣师!”

  房玄龄、尉迟敬德等人也连忙躬身行礼:“拜见圣师!”

  “不必多礼。”

  “圣师放心,世民本次班师回朝后,定然敕令天下,为圣师塑金身,建‘圣言殿’,凡圣师所言,即为‘天谕’。”

  李世民言之凿凿。

  “这倒是不必。”

  江祈年摇了摇头:“塑金身、建神殿,颇为劳民伤财,一切从简即可。”

  “天下道观佛庙何其多?也不见那些仙神降临,改善民生,却徒耗钱财,而先生乃是真正降世真仙,怎可没有神殿金身?”

  李世民坚定道:“先生作为当世唯一真仙,建神殿、塑金身,既可彰显先生尊荣,亦可让我大唐子民知天命所归,得仙神庇佑。”

  说着,他还看向诸位臣子:“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圣上所言甚是,那些道观、佛庙中供奉的仙佛,享受人间香火供奉,却从未显现过神迹,怎可比得上圣师?”

  “不错不错,依末将看,不如将那些道观、佛庙全都掀了,换成圣师的神殿!”

  听到这话,江祈年刚饮下的一口茶都差点喷了出来。

  “不必如此,如此强拆道观、佛庙,不仅太过劳民伤财,还容易引起民怨沸腾,于天下、于大唐不利。”

  说着,江祈年也是退了一步:“这样,建神殿、塑金身也可,在长安城中建一座便好。”

  李世民沉吟片刻,提议道:“观音婢身为‘圣言天后’,总领祭祀、沟通诸事,那宫中自然要建一座神殿,除此之外皇宫外也需建一座神殿,供百姓瞻仰,先生以为如何?”

  见李世民执意要建造两座神殿,江祈年也是点头同意了下来。

  再不同意,他还真怕李世民听了尉迟敬德的话,把天下的道观、佛庙全都掀了,换成自己的神殿。

  那这乐子就大了。

  毕竟,谁知道佛道二教中的那些仙神,是不是真有其人啊?

  连聊天群都有了,什么玉皇大帝、圣人三清啥的,真有也不是不可能啊。

  直播间中,皇后们见江祈年又成了大唐的“护国圣师”,甚至就连长孙无垢都被封了个“圣言天后”,一个个也是纷纷调侃了起来。

  【未央卫氏】:“‘护国圣师’见君不拜,万民供奉,李世民这手笔不小啊!这几乎是凌驾皇权之上的虚君之位了,他倒是懂得下本钱!”

  【洛神甄宓】:“李世民倒是好心思,如此一番操作,先生与长孙妹妹、丽质之间的交流,旁人便再难置喙,反而要敬仰万分呢。”

  【嫣然烬玉】:“如此一来,长孙姐姐在大唐的地位,怕是更加稳固,乃至超然了。”

  【掌上惊鸿】:“灵佑圣女!这封号真好听!丽质妹妹知道了一定开心坏了!先生快答应呀!”

  【天元遗凤】:“李世民此举,一箭双雕,既酬谢了先生大恩,稳固了先生与大唐的关系,又进一步提升了长孙姐姐和丽质的地位,彻底杜绝了流言蜚语的可能。高明!”

  【独孤天下】:“此乃帝王心术,借势而为,李世民见识了郎君神通,自知无法掌控,便以最高礼遇供奉,再以妻女为纽带,力求将这份‘仙缘’牢牢系于大唐战车之上,倒是好算计,也好魄力。”

  【倾城萧娘】:“李世民这是要借先生之神威,巩固皇权,震慑四夷呢。”

  【六宫之主】:“哼哼,本群主怎么觉得,这唐皇颇有几分顺势撮合,让长孙姐姐更能名正言顺亲近先生之意?”

  【观音婢】:“......诸位姐妹莫要打趣了,陛下他也......也是为了大唐。”

  群内皇后们你一言我一语,调侃得热烈。

  立政殿中,长孙无垢看着群内姐妹们的发言,脸颊愈发滚烫。

  她心中却也不得不承认,陛下此举,确实一举多得。

  既酬谢了先生救驾之恩,又将先生与大唐牢牢绑定,更抬高了她们母女的地位。

第235章 指点李世民

  大事已定,李世民心绪澎湃,却不失帝王本色,迅速冷静了下来。

  他思考了片刻,斟酌着开口:“圣师,世民还有一事请教,敢请圣师指点迷津。”

  “但说无妨。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经此一役,北疆突厥元气大伤,正是我大唐开拓疆土、稳固边防的大好时机,然则,如何经营方能长治久安?此外,放眼《寰宇全图》,世界广袤无垠,世民有心使我大唐旌旗招展于四海,却不知该从何处着手,方为上策?”

  帐内重臣也纷纷竖起耳朵,目光灼灼地看向江祈年。

  江祈年沉吟片刻。

  论具体战术、古代军政,他自知不如在座这些身经百战的名将贤臣,也远远不及李世民。

  但他的优势在于超越千年的视野和宏观思维。

  “陛下可知,何为‘大势’?”

  江祈年缓缓开口。

  “请圣师指点。”

  李世民虚心求教。

  “所谓大势,非一城一地之得失,乃天时、地利、人和之汇聚,文明、经济、技术之流向。”

  江祈年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洞穿历史的深邃。

  “欲要疆土长治久安,非仅靠武力征服,更需文化同化、经济捆绑、民心归附。”

  听闻这一句话,李世民和房玄龄眼中顿时爆发出精光!

  文化同化、经济捆绑、民心归附!

  这是说到了点子上!

  事实上,李世民早有类似的想法,但却一直有些模糊不清,像是雾中花水中月一般。

  可听圣师一言,就好似璀璨雷霆劈开迷雾,让他豁然开朗!

  江祈年顿了顿,继续道:“秦始皇最大功劳是什么?依我看乃是书同文、车同轨,让天下有了大一统的观念,自此之后所有人都认同中华文化,即便王朝灭亡、天下四分五裂,后世雄主也以一统天下为己任!”

  说着,江祈年看了李世民一眼,笑道:“若你能做到一统全球,大唐之威仪、文化、物产,远播于诸多大陆,所有文明皆尊大唐为天朝上国,从内心想要遵从、依附,便算成功了。”

  “世民......明白了!”

  李世民点点头,有些心潮澎湃。

  圣师寥寥数语,便为他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蓝图,远超此时常人想象。

  “对了圣师,这‘一统全球’是何意?”

  “嗯......”

  江祈年听到李世民发问,挑了挑眉,沉吟片刻道:“你可知,所谓‘天圆地方’并不是真实的?我们脚下的大地,其实是一个球体?”

  “脚下的大地是一个球体?”

  “这......这怎么可能!”

  江祈年此话一出,顿时让在场所有人都震惊莫名。

  他们世界观已经形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远不如李丽质,此刻听到江祈年这话,三观都崩塌了。

  “圣师......”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道:“非是世民和众爱卿不信,只是这大地一望无际,又怎么可能是球体呢?更何况,若是球体我们为何能牢牢站在这大地之上?”

  “这要讲起来就复杂了。”

  江祈年意念一动,直接激活了玄鸟装甲的投影功能。

  刹那间,一道柔和的光芒自他掌心涌出,在营寨中央凝聚成一个微缩但清晰无比的太阳系三维投影!

  太阳居于中心,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一颗颗行星按照各自的轨道缓缓环绕运行。

  他又给李世民和诸多大唐重臣科普了一下基础的宇宙观、万有引力等等,随后江祈年伸手一点,地球投影迅速放大。

  “这......便是你们生活的世界,我将其称之为地球!”

  “地......地球......”

  李世民喃喃自语。

  即便以他千古一帝的心境,此刻也是有些晃神。

  “而这便是大唐。”

  见状,江祈年挥一挥手,地球投影上,大唐的疆域闪亮起来,占据整个星球很小的一片。

  李世民一看,这地球投影还真与江祈年给他的那幅“寰宇全图”很像。

  “难道......圣师所言一切为真?”

  一众皇后们看到江祈年都讲得这么详细了,李世民和一众朝臣还是将信将疑,一个个都吐槽了起来。

  【掌上惊鸿】:“先生都讲的这么详细了,他们还是不信,真服了!”

首节 上一节 170/2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