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叫我威廉三世 第330节
曼斯坛因被委以重任,另一位被寄予期望的年轻指挥官也没有闲着,欧洲大陆的战火趋于平息,但在这个世界上,德国军队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柔软的沙滩,茂密的植被,还有令人神清气爽的海风,整个欧洲都在白雪覆盖之下的时候,开普敦,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却在悠闲的度夏。
来到开普敦之后,德国远征军的官兵们无不惬意的享受着美景、美食与20度左右的气温,穿越非洲的疲倦在这里烟消云散,无垠沙漠中留下的痛苦记忆被人们远远抛出脑海。
200多年前,荷兰人在这里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一个世纪之后,英国人成了这里的新主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英帝国光芒不再,在1915年的新年到来之际,面对身经百战、装备精良的德国远征军和土耳其联军,英国统治者早已仓惶逃离,也将这片盛产钻石与黄金的土地拱手让给了欧洲新贵——无比强大的德意志帝国。此时正值新德皇登基,英国人慷慨的献上了一份非常贵重的礼物。
在这个气候宜人的地方,穿着黑色装甲兵军服也丝毫不觉得热,隆美尔不禁怀疑自己到底是在非洲还是天堂。这位年轻而英俊的军官此时佩戴着陆军少校的领肩章,领口系着防风眼镜,胸前挂着三枚闪亮的勋章——两枚一级铁十字和一枚二级铁十字。
那枚二级铁十字勋章记录着隆美尔的埃及之役,当步兵和工兵部队冒死在苏伊士运河上架起浮桥之后,隆美尔和他的装甲营率先突破英军防线,随后直取开罗,半月之内横扫整个埃及。这是非洲远征军进入非洲后所打的第一仗,也是英国人和当地殖民军抵抗最为强烈的一场战役。埃及之役结束后,年轻的隆美尔凭借英勇和指挥得力获得了上级的认可和嘉奖。
第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记录着年轻的装甲兵指挥官在苏丹的卓越战绩。圣诞节之前,隆美尔率领装甲营在德军、土军步兵的配合下由埃及边境出发,仅用2天时间便长驱直入攻入苏丹首府喀土穆,将之前从埃及撤入苏丹的英军和埃军残部打了个措手不及,圣诞节后的第一天,从1899年开始处于英埃共管状态的苏丹正式宣布纳入德意志帝国海外领地。
在率部进入英属乌干达作战之后,隆美尔得到陆军部的嘉奖和晋升。一个星期之后,在意大利作战的曼斯坛因也晋升为陆军少校。
第二枚一级铁十字勋章是几天前刚刚从柏林转来的,表彰的是隆美尔率部在1个月内从乌干达穿越德属东非、攻占英属赞比亚和津巴布韦最终进入英属南非这一伟大的行动。由于英国政府的精力早已百分之两百的放在本土防卫,隆美尔所部和友军部队这一路上并没有遭遇什么像样的抵抗,但恶劣的道路条件和机械故障是装甲部队的最大敌人。一千多公里的行程对于时速2030公里的坦克来说已经是个奇迹般的壮举,在这途中隆美尔不得不将出现故障无法开动的坦克装甲车留给后续步兵部队,抵达开普敦的时候,装甲营的18辆坦克只剩下7辆仍能正常运转,30辆装甲车中保持完好的也只有11辆。
穿着装甲兵长靴的隆美尔缓步走在细沙砾的海滩上,略显强劲的海风吹在脸上令他倍感舒爽,他那被风吹乱的头发似乎也在享受着这里清新的空气。
这时通讯兵从不远处走来,海风拂起他的衣角,也将他手里的电报纸吹得嚓嚓作响。
“少校,柏林发来的电报!”
隆美尔不慌不忙的戴上平顶军帽,接着从通讯兵手里接过电报。
电报纸上写着好几行字,看完之后隆美尔让通讯兵先行离开,随后转身望着西面的大海,在那里,一轮残阳正在缓缓下沉。
南非的盛夏即将结束。
几天后,从德国本土开来的一支小型运输舰队抵达了开普敦,它们带来了一批援军和物资,也带来了装甲营急需的零件。舰队返航的时候,隆美尔霍然站在了轻巡洋舰“贝拉”号的甲板上,他将返回阔别数月的德国,等待他的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任务。
1915年1月27日,德、奥、俄、土、意五国代表在维也纳正式签署停战协议,在欧洲大陆上燃烧了183天(从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开始计算)的战火终于熄灭,欧洲格局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战争之前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如今德奥为首的同盟国主宰着这片大陆。曾经的陆军一流强国——法国战败投降,法兰西的土地现在分南北而治,由德军占领着的法国北部在德国政府的授意下准备举行全民选举,并号称要选出一个“自由民主”的新政府,控制着法国南部的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对此表示强烈而无效抗议,仅保留6万军队的法国陆军已经退化成为一支区域性武装,只剩下一些小型近海舰只的海军彻底丧失了在地中海的发言权。
战争的导火线——塞尔维亚,在强大的同盟国军队面前虽败犹荣,但它还是难逃被瓜分的命运,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各自取走了垂涎已久的土地,塞尔维亚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战争中的二五仔——意大利成为最后的牺牲者,超过50万意大利士兵和平民在不到一个月的战争中丧生,大量建筑设施被破坏,无数财富落入入侵者的口袋,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的意大利政府不得不向同盟国支付数目高达500亿里拉的战争赔款,同时将佛罗伦萨以北约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和平保证”交给同盟国军队代管。此外,意大利政府仅被允许保留不超过4万的正规军队,不得拥有和制造飞机、坦克以及1000吨以上的军舰。
第十二章 维也纳和会
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四大著名歌剧院之一,它内部装饰十分华丽,观众席可容纳1600多人,环绕剧场四周的包厢有五层,其中最气派的要数中间的皇帝包厢。
1915年1月的最后一天,这个歌剧院里座无虚席,今天上演的歌剧内容并无特别之处,但维也纳人给它起了一个好名字:《胜利之歌》。于是,不仅是维也纳的贵族政要,前来参加维也纳和谈的各国代表也受到邀请,主办方还大度的为意大利代表留了几个包厢,但不知何故他们并未出席。
当84岁高龄的奥匈皇帝约瑟夫一世现身歌剧院的时候,在场所有人起立鼓掌,这是对皇帝的尊敬,也是对胜利者的尊敬。约瑟夫一世在奥匈皇帝的宝座上已经度过了67个春秋,在他的治下,维也纳变成了一座世界名城,他下令拆掉城墙,建起豪华气派的环城大道,并请来欧洲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建起辉煌的建筑。
尽管此刻成为了战争的胜利者,但约瑟夫一世终究没有让这个庞大而纷乱的帝国真正强大起来。在它的国土上,贵族和富豪生活奢华,大量的贫民食不果腹,各邦国各自为政,不同的民族互相仇视,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不错的工业实力但缺乏经济动力,军队数量惊人,但军官素质低下、各族士兵之间缺乏配合,装备与陆军大国的称号相去甚远,现在军队不论是指挥还是装备都相当依赖德国的援助。
实际上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不幸就注定了。他统治的国家看似庞大却内忧外患,而他的母亲——苏菲皇太后给予他的教育是陈腐而过时的,她认为儿子的首要任务是保持哈布斯堡家族几百年的高贵传统,竭力维护这个苟延残喘王朝的统治,然后再考虑治理奥地利,如果可能的话使它强大。由于从小就受这种枯燥的教育,弗兰茨·约瑟夫皇帝智力一般,个性平庸,拘泥于细节,而且优柔寡断,经常是朝令夕改。尽管他没什么军事才能,他最大的嗜好就是穿军装。他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光荣的帝国军人,其次是一名高贵的德意志王子,最后才是奥地利皇帝。这位皇帝唯一值得称道的大概只有他的语言才能了,除了德语之外,他还会马扎尔语(匈牙利)、捷克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希腊语,以及英语和法语。
上天对于约瑟夫一世是残忍的,1867年,他的弟弟墨西哥皇帝马克西米利安被总统胡亚雷斯处死,弟媳、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的女儿夏洛特因此成了疯子;1889年,他和茜茜唯一的一个儿子,奥匈帝国王储鲁道夫在维也纳郊外自杀;1898年,他一直深爱的茜茜在日内瓦湖边被一名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刺死;最后,皇帝的侄子,王储斐迪南在塞尔维亚被刺。
心力交瘁的约瑟夫一世近年来身体每况愈下,于是有少数胆大之士预言,老皇帝这个维系庞大帝国的唯一纽带即将撒手人寰,而他的侄孙、缺乏声望而又资质平庸的皇储卡尔根本无力担当重任,奥匈帝国用不了多久便会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
预言在得到历史证实之前,阿谀奉承者开始将越来越多的赞美送给了帝国的新皇储,而年轻的卡尔也在尽力表现着自己。战争期间他多次前往前线慰问官兵,并亲自指挥了几次中等规模的战役,塞尔维亚被打败后,他的足迹遍布柏林、圣彼得堡、伊斯坦布尔、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马德里这些欧洲国家的首都,他的努力也收到了一些成效,至少在欧洲各皇室那里混了个脸熟。
除了奥皇和皇储夫妇之外,今天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里还坐着许多尊贵的客人,最引人注目的是正在维也纳进行访问的沙皇夫妇,以及前来参加维也纳和会的各国政要,包括德国首相贝特曼和陆军大臣鲁普雷西特、俄国首相科科夫左夫和陆军大臣伊万诺夫元帅、土耳其总统凯末尔和国防部长图兰将军、保加利亚外交大臣托特洛夫。
当奥皇与皇储夫妇就座之后,歌剧拉开了序幕。此时,歌剧院外面白雪纷飞。
意大利人的这个冬天是悲惨的,他们不仅丧失了大片土地,国家的经济与工业更是遭到沉重打击。他们多年来的积蓄被一掏而空,500亿里拉的赔款将在未来20年里让他们背上一座沉重的大山。根据维也纳和约,意大利全国百分之九十的火车头、百分之八十的车皮和百分之百的卡车都必须偿付给同盟国,军队还必须交出2000门大炮、2000挺机枪和所有的飞机,海军苦心经营的舰队将不复存在,10艘战列舰、42艘巡洋舰和大型驱逐舰、25艘潜艇将从意大利海军的战斗序列上划除。
维也纳和约签订之后,意大利人所要做的就是在同盟国的监视下老老实实的旅行每一项条款,而战胜国的代表们则围坐在桌前讨论如何切分战利品。
所谓的维也纳和会,更确切的说是一次由同盟国举办的分赃大会——德国、奥匈帝国、俄国和土耳其的代表们商讨如何分配战利品;签署了同盟条约并对意宣战的保加利亚、在战争中先后对意宣战的德属埃及王国、德属苏丹共和国、德属南非联邦的外交大臣和公使前来“友情客串”。
作为战争的发起者,奥匈帝国的代表——皇储卡尔以主人的身份最先发言:
“首先,我代表奥皇陛下感谢各国在战争中对于我国的支持,正是由于各国通力合作,我们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击败意大利人。对于和约中所规定的意大利赔款和赔偿物,除了战舰之外,我国政府的建议是奥匈帝国60%、德国25%、俄国9%、土耳其6%进行分配!至于意大利人的舰队,我们认为德国盟友应该得到重巡洋舰‘布鲁内蒂’号、轻巡洋舰‘贝蒂尼’号和3艘驱逐舰,土耳其盟友应该得到重巡洋舰‘维扎利’号、轻巡洋舰‘皮亚萨诺’号和4艘驱逐舰、4艘潜艇,我们还准备将轻巡洋舰‘戈佐’号和2艘潜艇赠予俄国盟友!”
卡尔的发言刚一结束,代表们纷纷对奥匈帝国占据过多战利品尤其是战舰表示不满。
“我国派出30万军队直接作战,还向各盟国提供了大量军火物资,25%的比率实在太低了!我国根本无法接受!”德国首相贝特曼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这怎么能行!我国海军在对意大利海军的行动中出力颇多,损失的水兵不比其他国家少!而且在参战之前我们就说过了,‘但丁阿利格伊切里’号该归我们土耳其,我们在军港里面已经替它留下了位置!”凯末尔的目的很明确,他的国家需要新式主力舰,然而目前土耳其经济能力有限,又不能自行建造战列舰,意大利海军中1913年完工、次年服役的无畏战列舰“但丁阿利格伊切里”号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各位不用如此激动!”科科夫左夫刚说这话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他要做和事佬,然而他接着话锋一转,“卡尔殿下的建议是值得商榷,所以我们更应该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商谈。在赔款比例方面,考虑到俄国在与意大利人的作战行动中伤亡超过7千人,根据总体伤亡比例,我们俄国应该得到20%的赔款!”
面对德俄土三国的集体反对,卡尔却不愿作出退让。这次奥皇放手让他全权负责此事,也是为了让他树立自己的威望。
“为什么我们要邀请他们参战?以帝国军队的实力,我们扫平意大利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早在意大利战争开始之前,卡尔曾这样问弗里德里希大公。
“战争不是根据数字来判断胜负的,否则我们就不会在塞尔维亚举步维艰甚至吃败仗。单独面对意大利人我们虽然有把握取得最后的胜利,但战争也许会拖上几个月甚至一年!”经历了白俄罗斯战役的恶梦之后,弗里德里希大公显得谨慎了许多,他对部下战力的信心也远不如从前那样足了。
在意大利之战的进程中,卡尔不止一次的要求弗里德里希大公指挥的奥匈联军加快进攻速度,更多的战绩也就意味着谈判桌上更硬的底气,然而正如弗里德里希大公所预料的那样,德军再度成为战场的主角,豪森集团军的西线攻势迫使意大利人不断后退,东线联军中的德军装甲部队成为耀眼的利刃,联军中百分之九十的战机和飞行员由德国提供,整个战争中由德国提供的炮弹数以百万计。
“我们认为应该是奥匈帝国得40%,德国得30%,俄国得17%,土耳其得13%!”贝特曼随后提出德国政府期望的比例,这一比例显然让俄国人和土耳其人感到高兴。
“不论如何,奥匈帝国都应得到60%,剩余的赔款和物资如何分配我们没有意见!”卡尔的意见很坚决,实际上在奥匈中央政府的内部会议上他提出的比例高达80%,不过由于将军们都感到这个提议太不现实,他才勉强将这一数字缩减成60%。
在这种情况下,俄国人和土耳其人提出的比例分配建议也被卡尔一一否定,会议一度陷入僵局。
在接下来两天的会议中,在赔款比例的问题上,卡尔依旧寸步不让。
会议的第4天,贝特曼忽然提出新的建议:
“如果皇储殿下这样奥匈帝国得到60%的赔款和物资的话,我国政府要求得到意大利人的‘达芬奇’号、‘加富尔公爵’号和‘儒略·恺撒’号,外加5艘指定的轻巡洋舰和10艘驱逐舰!”
柔软的沙滩,茂密的植被,还有令人神清气爽的海风,整个欧洲都在白雪覆盖之下的时候,开普敦,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却在悠闲的度夏。
来到开普敦之后,德国远征军的官兵们无不惬意的享受着美景、美食与20度左右的气温,穿越非洲的疲倦在这里烟消云散,无垠沙漠中留下的痛苦记忆被人们远远抛出脑海。
200多年前,荷兰人在这里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一个世纪之后,英国人成了这里的新主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英帝国光芒不再,在1915年的新年到来之际,面对身经百战、装备精良的德国远征军和土耳其联军,英国统治者早已仓惶逃离,也将这片盛产钻石与黄金的土地拱手让给了欧洲新贵——无比强大的德意志帝国。此时正值新德皇登基,英国人慷慨的献上了一份非常贵重的礼物。
在这个气候宜人的地方,穿着黑色装甲兵军服也丝毫不觉得热,隆美尔不禁怀疑自己到底是在非洲还是天堂。这位年轻而英俊的军官此时佩戴着陆军少校的领肩章,领口系着防风眼镜,胸前挂着三枚闪亮的勋章——两枚一级铁十字和一枚二级铁十字。
那枚二级铁十字勋章记录着隆美尔的埃及之役,当步兵和工兵部队冒死在苏伊士运河上架起浮桥之后,隆美尔和他的装甲营率先突破英军防线,随后直取开罗,半月之内横扫整个埃及。这是非洲远征军进入非洲后所打的第一仗,也是英国人和当地殖民军抵抗最为强烈的一场战役。埃及之役结束后,年轻的隆美尔凭借英勇和指挥得力获得了上级的认可和嘉奖。
第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记录着年轻的装甲兵指挥官在苏丹的卓越战绩。圣诞节之前,隆美尔率领装甲营在德军、土军步兵的配合下由埃及边境出发,仅用2天时间便长驱直入攻入苏丹首府喀土穆,将之前从埃及撤入苏丹的英军和埃军残部打了个措手不及,圣诞节后的第一天,从1899年开始处于英埃共管状态的苏丹正式宣布纳入德意志帝国海外领地。
在率部进入英属乌干达作战之后,隆美尔得到陆军部的嘉奖和晋升。一个星期之后,在意大利作战的曼斯坛因也晋升为陆军少校。
第二枚一级铁十字勋章是几天前刚刚从柏林转来的,表彰的是隆美尔率部在1个月内从乌干达穿越德属东非、攻占英属赞比亚和津巴布韦最终进入英属南非这一伟大的行动。由于英国政府的精力早已百分之两百的放在本土防卫,隆美尔所部和友军部队这一路上并没有遭遇什么像样的抵抗,但恶劣的道路条件和机械故障是装甲部队的最大敌人。一千多公里的行程对于时速2030公里的坦克来说已经是个奇迹般的壮举,在这途中隆美尔不得不将出现故障无法开动的坦克装甲车留给后续步兵部队,抵达开普敦的时候,装甲营的18辆坦克只剩下7辆仍能正常运转,30辆装甲车中保持完好的也只有11辆。
穿着装甲兵长靴的隆美尔缓步走在细沙砾的海滩上,略显强劲的海风吹在脸上令他倍感舒爽,他那被风吹乱的头发似乎也在享受着这里清新的空气。
这时通讯兵从不远处走来,海风拂起他的衣角,也将他手里的电报纸吹得嚓嚓作响。
“少校,柏林发来的电报!”
隆美尔不慌不忙的戴上平顶军帽,接着从通讯兵手里接过电报。
电报纸上写着好几行字,看完之后隆美尔让通讯兵先行离开,随后转身望着西面的大海,在那里,一轮残阳正在缓缓下沉。
南非的盛夏即将结束。
几天后,从德国本土开来的一支小型运输舰队抵达了开普敦,它们带来了一批援军和物资,也带来了装甲营急需的零件。舰队返航的时候,隆美尔霍然站在了轻巡洋舰“贝拉”号的甲板上,他将返回阔别数月的德国,等待他的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任务。
1915年1月27日,德、奥、俄、土、意五国代表在维也纳正式签署停战协议,在欧洲大陆上燃烧了183天(从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开始计算)的战火终于熄灭,欧洲格局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战争之前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如今德奥为首的同盟国主宰着这片大陆。曾经的陆军一流强国——法国战败投降,法兰西的土地现在分南北而治,由德军占领着的法国北部在德国政府的授意下准备举行全民选举,并号称要选出一个“自由民主”的新政府,控制着法国南部的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对此表示强烈而无效抗议,仅保留6万军队的法国陆军已经退化成为一支区域性武装,只剩下一些小型近海舰只的海军彻底丧失了在地中海的发言权。
战争的导火线——塞尔维亚,在强大的同盟国军队面前虽败犹荣,但它还是难逃被瓜分的命运,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各自取走了垂涎已久的土地,塞尔维亚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战争中的二五仔——意大利成为最后的牺牲者,超过50万意大利士兵和平民在不到一个月的战争中丧生,大量建筑设施被破坏,无数财富落入入侵者的口袋,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的意大利政府不得不向同盟国支付数目高达500亿里拉的战争赔款,同时将佛罗伦萨以北约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和平保证”交给同盟国军队代管。此外,意大利政府仅被允许保留不超过4万的正规军队,不得拥有和制造飞机、坦克以及1000吨以上的军舰。
第十二章 维也纳和会
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四大著名歌剧院之一,它内部装饰十分华丽,观众席可容纳1600多人,环绕剧场四周的包厢有五层,其中最气派的要数中间的皇帝包厢。
1915年1月的最后一天,这个歌剧院里座无虚席,今天上演的歌剧内容并无特别之处,但维也纳人给它起了一个好名字:《胜利之歌》。于是,不仅是维也纳的贵族政要,前来参加维也纳和谈的各国代表也受到邀请,主办方还大度的为意大利代表留了几个包厢,但不知何故他们并未出席。
当84岁高龄的奥匈皇帝约瑟夫一世现身歌剧院的时候,在场所有人起立鼓掌,这是对皇帝的尊敬,也是对胜利者的尊敬。约瑟夫一世在奥匈皇帝的宝座上已经度过了67个春秋,在他的治下,维也纳变成了一座世界名城,他下令拆掉城墙,建起豪华气派的环城大道,并请来欧洲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建起辉煌的建筑。
尽管此刻成为了战争的胜利者,但约瑟夫一世终究没有让这个庞大而纷乱的帝国真正强大起来。在它的国土上,贵族和富豪生活奢华,大量的贫民食不果腹,各邦国各自为政,不同的民族互相仇视,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不错的工业实力但缺乏经济动力,军队数量惊人,但军官素质低下、各族士兵之间缺乏配合,装备与陆军大国的称号相去甚远,现在军队不论是指挥还是装备都相当依赖德国的援助。
实际上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不幸就注定了。他统治的国家看似庞大却内忧外患,而他的母亲——苏菲皇太后给予他的教育是陈腐而过时的,她认为儿子的首要任务是保持哈布斯堡家族几百年的高贵传统,竭力维护这个苟延残喘王朝的统治,然后再考虑治理奥地利,如果可能的话使它强大。由于从小就受这种枯燥的教育,弗兰茨·约瑟夫皇帝智力一般,个性平庸,拘泥于细节,而且优柔寡断,经常是朝令夕改。尽管他没什么军事才能,他最大的嗜好就是穿军装。他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光荣的帝国军人,其次是一名高贵的德意志王子,最后才是奥地利皇帝。这位皇帝唯一值得称道的大概只有他的语言才能了,除了德语之外,他还会马扎尔语(匈牙利)、捷克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希腊语,以及英语和法语。
上天对于约瑟夫一世是残忍的,1867年,他的弟弟墨西哥皇帝马克西米利安被总统胡亚雷斯处死,弟媳、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的女儿夏洛特因此成了疯子;1889年,他和茜茜唯一的一个儿子,奥匈帝国王储鲁道夫在维也纳郊外自杀;1898年,他一直深爱的茜茜在日内瓦湖边被一名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刺死;最后,皇帝的侄子,王储斐迪南在塞尔维亚被刺。
心力交瘁的约瑟夫一世近年来身体每况愈下,于是有少数胆大之士预言,老皇帝这个维系庞大帝国的唯一纽带即将撒手人寰,而他的侄孙、缺乏声望而又资质平庸的皇储卡尔根本无力担当重任,奥匈帝国用不了多久便会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
预言在得到历史证实之前,阿谀奉承者开始将越来越多的赞美送给了帝国的新皇储,而年轻的卡尔也在尽力表现着自己。战争期间他多次前往前线慰问官兵,并亲自指挥了几次中等规模的战役,塞尔维亚被打败后,他的足迹遍布柏林、圣彼得堡、伊斯坦布尔、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马德里这些欧洲国家的首都,他的努力也收到了一些成效,至少在欧洲各皇室那里混了个脸熟。
除了奥皇和皇储夫妇之外,今天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里还坐着许多尊贵的客人,最引人注目的是正在维也纳进行访问的沙皇夫妇,以及前来参加维也纳和会的各国政要,包括德国首相贝特曼和陆军大臣鲁普雷西特、俄国首相科科夫左夫和陆军大臣伊万诺夫元帅、土耳其总统凯末尔和国防部长图兰将军、保加利亚外交大臣托特洛夫。
当奥皇与皇储夫妇就座之后,歌剧拉开了序幕。此时,歌剧院外面白雪纷飞。
意大利人的这个冬天是悲惨的,他们不仅丧失了大片土地,国家的经济与工业更是遭到沉重打击。他们多年来的积蓄被一掏而空,500亿里拉的赔款将在未来20年里让他们背上一座沉重的大山。根据维也纳和约,意大利全国百分之九十的火车头、百分之八十的车皮和百分之百的卡车都必须偿付给同盟国,军队还必须交出2000门大炮、2000挺机枪和所有的飞机,海军苦心经营的舰队将不复存在,10艘战列舰、42艘巡洋舰和大型驱逐舰、25艘潜艇将从意大利海军的战斗序列上划除。
维也纳和约签订之后,意大利人所要做的就是在同盟国的监视下老老实实的旅行每一项条款,而战胜国的代表们则围坐在桌前讨论如何切分战利品。
所谓的维也纳和会,更确切的说是一次由同盟国举办的分赃大会——德国、奥匈帝国、俄国和土耳其的代表们商讨如何分配战利品;签署了同盟条约并对意宣战的保加利亚、在战争中先后对意宣战的德属埃及王国、德属苏丹共和国、德属南非联邦的外交大臣和公使前来“友情客串”。
作为战争的发起者,奥匈帝国的代表——皇储卡尔以主人的身份最先发言:
“首先,我代表奥皇陛下感谢各国在战争中对于我国的支持,正是由于各国通力合作,我们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击败意大利人。对于和约中所规定的意大利赔款和赔偿物,除了战舰之外,我国政府的建议是奥匈帝国60%、德国25%、俄国9%、土耳其6%进行分配!至于意大利人的舰队,我们认为德国盟友应该得到重巡洋舰‘布鲁内蒂’号、轻巡洋舰‘贝蒂尼’号和3艘驱逐舰,土耳其盟友应该得到重巡洋舰‘维扎利’号、轻巡洋舰‘皮亚萨诺’号和4艘驱逐舰、4艘潜艇,我们还准备将轻巡洋舰‘戈佐’号和2艘潜艇赠予俄国盟友!”
卡尔的发言刚一结束,代表们纷纷对奥匈帝国占据过多战利品尤其是战舰表示不满。
“我国派出30万军队直接作战,还向各盟国提供了大量军火物资,25%的比率实在太低了!我国根本无法接受!”德国首相贝特曼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这怎么能行!我国海军在对意大利海军的行动中出力颇多,损失的水兵不比其他国家少!而且在参战之前我们就说过了,‘但丁阿利格伊切里’号该归我们土耳其,我们在军港里面已经替它留下了位置!”凯末尔的目的很明确,他的国家需要新式主力舰,然而目前土耳其经济能力有限,又不能自行建造战列舰,意大利海军中1913年完工、次年服役的无畏战列舰“但丁阿利格伊切里”号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各位不用如此激动!”科科夫左夫刚说这话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他要做和事佬,然而他接着话锋一转,“卡尔殿下的建议是值得商榷,所以我们更应该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商谈。在赔款比例方面,考虑到俄国在与意大利人的作战行动中伤亡超过7千人,根据总体伤亡比例,我们俄国应该得到20%的赔款!”
面对德俄土三国的集体反对,卡尔却不愿作出退让。这次奥皇放手让他全权负责此事,也是为了让他树立自己的威望。
“为什么我们要邀请他们参战?以帝国军队的实力,我们扫平意大利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早在意大利战争开始之前,卡尔曾这样问弗里德里希大公。
“战争不是根据数字来判断胜负的,否则我们就不会在塞尔维亚举步维艰甚至吃败仗。单独面对意大利人我们虽然有把握取得最后的胜利,但战争也许会拖上几个月甚至一年!”经历了白俄罗斯战役的恶梦之后,弗里德里希大公显得谨慎了许多,他对部下战力的信心也远不如从前那样足了。
在意大利之战的进程中,卡尔不止一次的要求弗里德里希大公指挥的奥匈联军加快进攻速度,更多的战绩也就意味着谈判桌上更硬的底气,然而正如弗里德里希大公所预料的那样,德军再度成为战场的主角,豪森集团军的西线攻势迫使意大利人不断后退,东线联军中的德军装甲部队成为耀眼的利刃,联军中百分之九十的战机和飞行员由德国提供,整个战争中由德国提供的炮弹数以百万计。
“我们认为应该是奥匈帝国得40%,德国得30%,俄国得17%,土耳其得13%!”贝特曼随后提出德国政府期望的比例,这一比例显然让俄国人和土耳其人感到高兴。
“不论如何,奥匈帝国都应得到60%,剩余的赔款和物资如何分配我们没有意见!”卡尔的意见很坚决,实际上在奥匈中央政府的内部会议上他提出的比例高达80%,不过由于将军们都感到这个提议太不现实,他才勉强将这一数字缩减成60%。
在这种情况下,俄国人和土耳其人提出的比例分配建议也被卡尔一一否定,会议一度陷入僵局。
在接下来两天的会议中,在赔款比例的问题上,卡尔依旧寸步不让。
会议的第4天,贝特曼忽然提出新的建议:
“如果皇储殿下这样奥匈帝国得到60%的赔款和物资的话,我国政府要求得到意大利人的‘达芬奇’号、‘加富尔公爵’号和‘儒略·恺撒’号,外加5艘指定的轻巡洋舰和10艘驱逐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