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叫我威廉三世 第377节
他拉紧窗帘,将唯一的一丝阳光阻隔在房间外面。
房间的角落里坐着脸色死一般灰白的戈尔茨元帅,对他来说此前一切一切的功绩到这个时候都归零了,他那空洞的眼神呆呆望着房间顶上那盏灯。
外面的枪声依旧激烈。
不久之后,禁卫军突然停止进攻,但包围圈仍在层层加固,一个个广播喇叭被架设在战场四周。
太阳完全升起的时候。天际出现几个黑点,接着黑店越来越多,不一会儿大批飞艇和飞机便将城市上空严密控制起来,政变者此时已经被完完全全的包围了。然而尽管被迫退守弹丸之地而且内外交困,政变军队剩余的士兵却并没有投降的意思,忠于弗里德里希的军队仍在为自己的统帅效忠,那些来自法国的士兵则在为使命和荣誉继续抗争。
上午九点,在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中,一艘外观并不突出的飞艇出现在西北天际。它迅速向市中心飞行并缓缓下降,最终停在了距离柏林广播大楼不远的地方。
忽然间,柏林大街小巷的广播中传出一个令人振奋的声音:
“德意志的公民们,忠于帝国的战士们,我是你们的皇帝吉安鲁吉威廉,我现在正在柏林广播大楼里向你们讲话。对于之前所发生的一切,我本人感到深深的遗憾!以埃特尔·弗里德里希大公和戈尔茨元帅为首的叛变份子进入柏林并围攻了我们的皇宫,看到如此多帝国军人受到蛊惑与帝国、与政府、与民族为敌,我实在是痛心疾首!但是,在这期间我们的禁卫军和广大市民为捍卫正义进行了勇敢而坚决的战斗,这是值得尊敬和赞美的,我代表帝国向勇士们致敬!”
“现在,仍然有一部分叛军占据着皇宫作无畏而愚蠢的抵抗,我义正严词的告诉你们,任何与国家和公民为敌的行为都是自取灭亡的!我希望你们中还有良知和正义感的人立即将枪口对准鼓动你们背叛国家的人,这样才能得到国家的宽恕!”
无数人,包括柏林的市民、双方军人在这个时候静静聆听德皇的讲演,尽管许多人才刚刚明白身边的局势,但自豪的正义感却逐渐涌上心头,许多身处叛军集团的官兵们更是摩拳擦掌准备响应皇帝的号召,叛军高层军官们开始感到绝望……
在这一刻,整个柏林一片寂静。
从皇宫某个角落传出一声清脆的枪响之后,这场由德皇导演、巴伐利亚国王友情出演、仇视德皇政府者主演的戏剧缓缓落下帷幕。
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残余的反叛者遭到无情而彻底的清理,除自杀身亡的弗里德里希和戈尔茨之外,弗里德里希的四个弟弟、符腾堡公爵及其三个儿子被处以绞刑,萨克森国王特烈奥古斯特三世宣布退位,部分参与政变的军人受到审判。
对于辰天来说,这幕大剧不仅让他清理了潜在的敌人,他同时还利用这一事件对国会施加影响,最终使得一系列国防法案得到修改,其中最重要一条便是“每个德国军人入伍时必须宣誓效忠德国、效忠德皇”,使得德国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领袖”迈进了一大步!
1915年11月25日,辰天重新踏上了前往美洲的航程,他此行乘坐的仍是新式氦气飞艇“东方”号,随行的还有四艘大型齐柏林氢气飞艇。
第七章 小麻烦大问题
这是1915年末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诺福克,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海上大门、美国东海岸最重要的海军基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军港之一,在同一天迎来了两批异常尊贵的客人。
这是一个热闹的上午,军港内到处彩旗飘扬,停留在港湾里的军舰全都整齐的停泊在靠北的泊位上,西南面和西面条件颇佳的泊位则留给即将入港的来访舰只。码头上则是人山人海,穿着鲜艳衣装、排成整齐队列的军乐团占据了最前面一大块地方,各种乐器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数百人一起奏着《星条旗之歌》、《德意志高于一切》、《友谊地久天长》等曲子,各种风格的曲调在风中传出去很远很远。
在军乐队后面是黑压压一大片一大片的人群,里面有政府官员、军人和普通民众,这里每个人都在翘首以待,看起来他们已经等了一段时间了。
“该让哪支舰队先进来呢?咳咳,真该死,他们为什么要凑到同一个上午抵达呢?”距离码头不远的一座塔台里,穿着一身白色军服的中年人苦闷的嘟囔着。在这寒冷的冬天里,整个美国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像他一样频繁掏出手帕擦汗。不过别看他被这个问题烦闷得够呛,但他肩上那可是两颗闪亮的金星!这在美国海军中并不多见,可是相比港外那两支舰队上的人物,他又是如此的渺小。
按照海军会议的安排,与会各国代表团所乘坐的船只将在诺福克作短暂停靠,然后由美国海军人员登舰陪同接着前往华盛顿。德国舰队应该在昨天抵达,今天入港的是奥匈舰队,后面三天则依次是日本舰队、俄国船队和土耳其船队。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德国舰队由于天气缘故比计划晚了一天,于是乎两支舰队在同一个早晨出现在诺福克军港外。按理说德国舰队应该最先进港,但是奥地利人认为自己准时抵达所以理应准时进港。这就让负责迎接两国舰队的美国海军将领头疼不已。
旁边一个人,同样是一身白色的军服,肩上有三颗星星,大小和色泽都比前者逊色一些。虽不在一个级别上,但他在诺福克也算是排得上号的人物了,要知道官阶越高往往烦恼越多,他尽管没有前者那样焦躁,却也丝毫不敢有松懈的姿态。
“将军。白宫再三要求我们谨慎礼貌地接待他们!想来先进港的自然没有话说,但后进港的肯定要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了,之要那些船上哪位大人物一不高兴那可少不了一场外交纠纷啊!麻烦!真是麻烦!”
“这我当然知道!”两颗金星的将军又一次掏出手帕,在额头上轻擦两下之后说道:“说实话,我并不喜欢德国人,当然,对奥地利人也没有任何好感!我始终觉得他们两方都是偏向日本人的,但是没有办法,谁叫我们在他们面前处于劣势呢?”
“都怪该死的日本人,总有一天我要让他们的天皇给我们擦皮鞋!”
此时远在东京的日本天皇自然不会因为这小小地咒骂而不安。而承载着日本代表团的日本海军出访舰队再过一天也要进入这座军港。届时这里真的是战舰云集、盛况空前,据说之后还要在附近海面举行盛大的阅舰式。
两颗金星的将军并不阻止后者的不善言语,他突然皱起眉头。非常不悦的看着门口,一个他现在很不想见到的人正从那里走过来。
“将军,德国舰队和奥匈舰队又发来信号,他们要求进港……”通讯官一脸无奈的报告道,“这已经是他们的第三次询问了!”
“告诉他们,我们正在调整港内泊位,请他们再稍候一会儿!”
“是!”得到上司地回复之后,通讯官如释重负地逃离了这个地方,没人能保证下一秒这位脾气暴躁的将军还能这么平和的说话。
“华盛顿那群人地办事效率实在太低了,到现在都还没回音!噢。我的上帝啊!一个德国皇帝,一个奥匈帝国皇帝,我居然让他们在港外等了一个小时,而且还要继续等下去!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将军说着将手伸进口袋,但他这次终于没有掏出手帕,而是一把抓起旁边的电话,“喂,给我接白宫……”
此时诺福克军港外那两支舰队中的气氛,却完全不是美国人想象的那么紧张。
相比德国人由一艘新式战巡、三艘巡洋舰和一艘医疗船组成的远洋舰队。奥匈舰队的规模要大上不少,联合力量级战列舰“圣·伊斯特万”号和拉德茨级战列舰“佐里尼”号,这两艘都是奥匈海军目前的绝对主力,其中“圣·伊斯特万”号是4艘联合力量级中最新下水的一艘,“佐里尼”号的排水量、火力等配置虽然不及“圣·伊斯特万”号,却也是1911年下水地新战舰。在这两艘主力舰之后是4艘护航舰只——装甲巡洋舰“桑坦格佐格”号、轻巡洋舰“阿斯佩”号、“斯·鲍恩”号、辅助巡洋舰“乔瑟佩伯爵”号,加上两艘万吨级远洋补给船“鲁尔克”号和“塔它”号,一共8艘舰船,总吨位几乎是德国舰队的2倍。
等待进港的德国舰队暂时停泊在诺福克港正东约3海里处,奥匈舰队则在德国舰队南面约2海里的海面上,加上开出公海迎接和护航的美国舰队,大大小小三十余艘舰只就这样静静停留在港外的海面上。
“吕佐夫”号的指挥室内,波尔元帅与舰长等人默不吭声的喝着咖啡,但他们并不是因为脾气好才容忍美国人的怠慢,也不是因为奥匈舰队也同样在等待进港,而是因为他们的脑袋里都在想着另外一件事情。
直到两天之前,这些出于各种原因一直为德皇担忧的官员和将领们才得知国内的那场政变的始末,同时也知道了皇帝早就离开了这支舰队并悄然返回本土镇压叛乱。对于这种意外变故以及皇帝的大胆行踪,众人自然是惊讶万分,然而更令他们唏嘘不已这场牵涉到众多政要和将领的政变仅仅一天便被镇压下去,随后针对政变份子的审判和行刑只能用“迅雷不及掩耳”来形容:先皇威廉二世的6个皇子被认为主导了这场政变,埃特尔·弗里德里希自杀身亡。包括普林斯在内地其他5个人被录夺了爵位和军衔并被流放;与政变牵上关系的军官一率遭到免职甚至更加严厉的惩罚;禁卫军和巴伐利亚军队进驻符腾堡之后,阿尔布雷希特一族在符腾堡王国已经失去立足之地;德国已经就政变中的法国军人问题向南部法国政府发出通谍,要求法国人在两个星期之内交出所有与政变有关的人,否则德国不排除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
不远处的海面上,德国医疗船“胡柏”号的桅杆上仍旧悬挂着德皇地旗帜,对此波尔和其他人并无异议,毕竟那里还有德国皇后。此外,波尔还接到德皇的电报。他本人已经搭乘飞艇飞往美国并将在近日抵达,而且德国外交部正在和美国政府进行了交涉,希望美国人同意他乘坐的飞艇直接飞临华盛顿……
波尔放下手中的咖啡杯然后用手指揉了揉太阳穴,尽管他算是这支舰队中了解内情比较多的一个,但对之前发生的一切还是颇为意外,同时也庆幸自己没有与弗里德里希挂上关系。据说和这位前皇子关系密切的几位海军将领已经被解职,陆军部高层也响应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想想自己不久之前波尔还在担心德皇离开本土期间是否会出现异常情况,但从现在看来所有的后顾之忧已经荡然无存了。
实际上,任何一个具有政治头脑地人只要了解半年之前德皇与路德维希三世及其长子鲁普雷西特达成地秘密协议,不久之前发生的一切就显得不难理解了。可惜。这个秘密将由这三个人共同保守下去。永远也不会有外人知道。
算不上巧合,但此时奥匈舰队旗舰“圣·伊斯特万”号上的话题也围绕着德国国内地政变与平叛。对于这场事先几乎没有任何征召的重大事件,维也纳的外交家们反应强烈。从他们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情时更多是一种遗憾的态度,因为除了近万士兵的伤亡、数以千计的相干人等受到牵连以及一座旧皇宫损坏严重之外,德国在军事和内政上并没有伤及元气。
大赞“精彩”之余,奥匈帝国的皇储卡尔不得不重新估量自己的德国对手了。虽然最近一段时间直布罗陀局势已经稳定下来,但这必定未来奥匈帝国与德国利益冲突最为突出的地方——直布罗陀要塞、突尼斯要塞以及苏伊士运河都是德国人手中地重要战略据点,同时将奥匈帝国的势力封闭在地中海,这严重影响到奥匈帝国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级海上强国。在维也纳宫廷,许多人都认为十年之内奥匈帝国与德意志帝国必有一战,胜者不仅可以获得在地中海区域的战略主动权,也能大大改变世界局势。
至于十年内与德国交战胜算几何。卡尔的参谋们对此意见不一,一致的看法则是至少需要先与一个足够强大的国家结盟。
俄国!
这是卡尔提出的建议,也是受到争议最多的一个建议。反对者认为数十年来奥匈帝国最大地敌人就是俄国,目前只是因为同盟条约两国才得以和平相处,但没有人能够保证这种和平能够维持多久。
在德国的政变与清理过后,卡尔耳边支持的声音更加明显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现在的德皇并非威廉二世那种鲁莽和野蛮之辈,登基还不到一年,面对如此突然的政变却能作出极其迅速而有效的反应,这令大多数分析家们惊呼又一个菲特烈大帝出现了!辰天是否能像菲特烈二世那样临终时对此生“毫无遗憾”还不得而知。可一旦被认定为菲特烈式或者拿破仑式的强力人物,周围的国家必将惶恐不安起来,按照历史的先例,“绞杀联盟”的出现是迟早的事情。
“殿下,今天早上皇帝陛下再度陷入昏迷状态,宫廷御医已经做了全面的检查,陛下暂时还没有性命的忧虑,但这也只是时间问题……”弗兰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男爵以一种低沉的语调向皇储汇报了维也纳的最新情报,这位男爵目前仍是奥地利的总参谋长,而且在陆军统帅弗里德里希大公年事已高的情况下,康拉德实际上已经成为奥地利陆军的领头人物,在奥匈联军中具有颇强的影响力。
对于这样一个人物,作为皇储的卡尔自然不会轻视,而对于帝国未来的统治者,康拉德也是积极迎合。加之与老奥皇的温和与谨慎相比,卡尔完全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而康拉德则是维也纳好战派的一份子,两人一拍即合,许久之前康拉德就在私下表示了对卡尔的绝对忠诚。此后,康拉德热情的为新主子拉拢人脉,除了陆军将领之外,在得到加强海军投入和建设的许诺之后,海军总司令安东豪斯上将投向了这位新皇储。
尽管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病情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在场的将军们还是努力的作出一副悲伤的表情。
“噢,可怜的老人……”卡尔一脸的同情和悲伤,但是实际上他对老皇帝并没有什么感情可言,在成为皇储之前他甚至鲜有与约瑟夫一世见面的机会。然而,约瑟夫一世唯一的儿子鲁道夫于早些年与情人私奔后自杀,卡尔的伯父、倒霉的新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又遇刺身亡,这些意外让卡尔从一个平凡的皇族王子变成帝国身份最为显赫的人物之一。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再去怀疑85岁的约瑟夫一世是否到了生命的极限,卡尔在短时间内登上皇位也是不争的实事。至于奥匈帝国这艘庞大的战舰未来将开向何方,决定权不仅仅在于搭乘“圣·伊斯特万”号来到美国的这些奥地利权贵们身上,人们并不知道,影响帝国未来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人物。
房间的角落里坐着脸色死一般灰白的戈尔茨元帅,对他来说此前一切一切的功绩到这个时候都归零了,他那空洞的眼神呆呆望着房间顶上那盏灯。
外面的枪声依旧激烈。
不久之后,禁卫军突然停止进攻,但包围圈仍在层层加固,一个个广播喇叭被架设在战场四周。
太阳完全升起的时候。天际出现几个黑点,接着黑店越来越多,不一会儿大批飞艇和飞机便将城市上空严密控制起来,政变者此时已经被完完全全的包围了。然而尽管被迫退守弹丸之地而且内外交困,政变军队剩余的士兵却并没有投降的意思,忠于弗里德里希的军队仍在为自己的统帅效忠,那些来自法国的士兵则在为使命和荣誉继续抗争。
上午九点,在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中,一艘外观并不突出的飞艇出现在西北天际。它迅速向市中心飞行并缓缓下降,最终停在了距离柏林广播大楼不远的地方。
忽然间,柏林大街小巷的广播中传出一个令人振奋的声音:
“德意志的公民们,忠于帝国的战士们,我是你们的皇帝吉安鲁吉威廉,我现在正在柏林广播大楼里向你们讲话。对于之前所发生的一切,我本人感到深深的遗憾!以埃特尔·弗里德里希大公和戈尔茨元帅为首的叛变份子进入柏林并围攻了我们的皇宫,看到如此多帝国军人受到蛊惑与帝国、与政府、与民族为敌,我实在是痛心疾首!但是,在这期间我们的禁卫军和广大市民为捍卫正义进行了勇敢而坚决的战斗,这是值得尊敬和赞美的,我代表帝国向勇士们致敬!”
“现在,仍然有一部分叛军占据着皇宫作无畏而愚蠢的抵抗,我义正严词的告诉你们,任何与国家和公民为敌的行为都是自取灭亡的!我希望你们中还有良知和正义感的人立即将枪口对准鼓动你们背叛国家的人,这样才能得到国家的宽恕!”
无数人,包括柏林的市民、双方军人在这个时候静静聆听德皇的讲演,尽管许多人才刚刚明白身边的局势,但自豪的正义感却逐渐涌上心头,许多身处叛军集团的官兵们更是摩拳擦掌准备响应皇帝的号召,叛军高层军官们开始感到绝望……
在这一刻,整个柏林一片寂静。
从皇宫某个角落传出一声清脆的枪响之后,这场由德皇导演、巴伐利亚国王友情出演、仇视德皇政府者主演的戏剧缓缓落下帷幕。
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残余的反叛者遭到无情而彻底的清理,除自杀身亡的弗里德里希和戈尔茨之外,弗里德里希的四个弟弟、符腾堡公爵及其三个儿子被处以绞刑,萨克森国王特烈奥古斯特三世宣布退位,部分参与政变的军人受到审判。
对于辰天来说,这幕大剧不仅让他清理了潜在的敌人,他同时还利用这一事件对国会施加影响,最终使得一系列国防法案得到修改,其中最重要一条便是“每个德国军人入伍时必须宣誓效忠德国、效忠德皇”,使得德国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领袖”迈进了一大步!
1915年11月25日,辰天重新踏上了前往美洲的航程,他此行乘坐的仍是新式氦气飞艇“东方”号,随行的还有四艘大型齐柏林氢气飞艇。
第七章 小麻烦大问题
这是1915年末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诺福克,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海上大门、美国东海岸最重要的海军基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军港之一,在同一天迎来了两批异常尊贵的客人。
这是一个热闹的上午,军港内到处彩旗飘扬,停留在港湾里的军舰全都整齐的停泊在靠北的泊位上,西南面和西面条件颇佳的泊位则留给即将入港的来访舰只。码头上则是人山人海,穿着鲜艳衣装、排成整齐队列的军乐团占据了最前面一大块地方,各种乐器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数百人一起奏着《星条旗之歌》、《德意志高于一切》、《友谊地久天长》等曲子,各种风格的曲调在风中传出去很远很远。
在军乐队后面是黑压压一大片一大片的人群,里面有政府官员、军人和普通民众,这里每个人都在翘首以待,看起来他们已经等了一段时间了。
“该让哪支舰队先进来呢?咳咳,真该死,他们为什么要凑到同一个上午抵达呢?”距离码头不远的一座塔台里,穿着一身白色军服的中年人苦闷的嘟囔着。在这寒冷的冬天里,整个美国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像他一样频繁掏出手帕擦汗。不过别看他被这个问题烦闷得够呛,但他肩上那可是两颗闪亮的金星!这在美国海军中并不多见,可是相比港外那两支舰队上的人物,他又是如此的渺小。
按照海军会议的安排,与会各国代表团所乘坐的船只将在诺福克作短暂停靠,然后由美国海军人员登舰陪同接着前往华盛顿。德国舰队应该在昨天抵达,今天入港的是奥匈舰队,后面三天则依次是日本舰队、俄国船队和土耳其船队。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德国舰队由于天气缘故比计划晚了一天,于是乎两支舰队在同一个早晨出现在诺福克军港外。按理说德国舰队应该最先进港,但是奥地利人认为自己准时抵达所以理应准时进港。这就让负责迎接两国舰队的美国海军将领头疼不已。
旁边一个人,同样是一身白色的军服,肩上有三颗星星,大小和色泽都比前者逊色一些。虽不在一个级别上,但他在诺福克也算是排得上号的人物了,要知道官阶越高往往烦恼越多,他尽管没有前者那样焦躁,却也丝毫不敢有松懈的姿态。
“将军。白宫再三要求我们谨慎礼貌地接待他们!想来先进港的自然没有话说,但后进港的肯定要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了,之要那些船上哪位大人物一不高兴那可少不了一场外交纠纷啊!麻烦!真是麻烦!”
“这我当然知道!”两颗金星的将军又一次掏出手帕,在额头上轻擦两下之后说道:“说实话,我并不喜欢德国人,当然,对奥地利人也没有任何好感!我始终觉得他们两方都是偏向日本人的,但是没有办法,谁叫我们在他们面前处于劣势呢?”
“都怪该死的日本人,总有一天我要让他们的天皇给我们擦皮鞋!”
此时远在东京的日本天皇自然不会因为这小小地咒骂而不安。而承载着日本代表团的日本海军出访舰队再过一天也要进入这座军港。届时这里真的是战舰云集、盛况空前,据说之后还要在附近海面举行盛大的阅舰式。
两颗金星的将军并不阻止后者的不善言语,他突然皱起眉头。非常不悦的看着门口,一个他现在很不想见到的人正从那里走过来。
“将军,德国舰队和奥匈舰队又发来信号,他们要求进港……”通讯官一脸无奈的报告道,“这已经是他们的第三次询问了!”
“告诉他们,我们正在调整港内泊位,请他们再稍候一会儿!”
“是!”得到上司地回复之后,通讯官如释重负地逃离了这个地方,没人能保证下一秒这位脾气暴躁的将军还能这么平和的说话。
“华盛顿那群人地办事效率实在太低了,到现在都还没回音!噢。我的上帝啊!一个德国皇帝,一个奥匈帝国皇帝,我居然让他们在港外等了一个小时,而且还要继续等下去!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将军说着将手伸进口袋,但他这次终于没有掏出手帕,而是一把抓起旁边的电话,“喂,给我接白宫……”
此时诺福克军港外那两支舰队中的气氛,却完全不是美国人想象的那么紧张。
相比德国人由一艘新式战巡、三艘巡洋舰和一艘医疗船组成的远洋舰队。奥匈舰队的规模要大上不少,联合力量级战列舰“圣·伊斯特万”号和拉德茨级战列舰“佐里尼”号,这两艘都是奥匈海军目前的绝对主力,其中“圣·伊斯特万”号是4艘联合力量级中最新下水的一艘,“佐里尼”号的排水量、火力等配置虽然不及“圣·伊斯特万”号,却也是1911年下水地新战舰。在这两艘主力舰之后是4艘护航舰只——装甲巡洋舰“桑坦格佐格”号、轻巡洋舰“阿斯佩”号、“斯·鲍恩”号、辅助巡洋舰“乔瑟佩伯爵”号,加上两艘万吨级远洋补给船“鲁尔克”号和“塔它”号,一共8艘舰船,总吨位几乎是德国舰队的2倍。
等待进港的德国舰队暂时停泊在诺福克港正东约3海里处,奥匈舰队则在德国舰队南面约2海里的海面上,加上开出公海迎接和护航的美国舰队,大大小小三十余艘舰只就这样静静停留在港外的海面上。
“吕佐夫”号的指挥室内,波尔元帅与舰长等人默不吭声的喝着咖啡,但他们并不是因为脾气好才容忍美国人的怠慢,也不是因为奥匈舰队也同样在等待进港,而是因为他们的脑袋里都在想着另外一件事情。
直到两天之前,这些出于各种原因一直为德皇担忧的官员和将领们才得知国内的那场政变的始末,同时也知道了皇帝早就离开了这支舰队并悄然返回本土镇压叛乱。对于这种意外变故以及皇帝的大胆行踪,众人自然是惊讶万分,然而更令他们唏嘘不已这场牵涉到众多政要和将领的政变仅仅一天便被镇压下去,随后针对政变份子的审判和行刑只能用“迅雷不及掩耳”来形容:先皇威廉二世的6个皇子被认为主导了这场政变,埃特尔·弗里德里希自杀身亡。包括普林斯在内地其他5个人被录夺了爵位和军衔并被流放;与政变牵上关系的军官一率遭到免职甚至更加严厉的惩罚;禁卫军和巴伐利亚军队进驻符腾堡之后,阿尔布雷希特一族在符腾堡王国已经失去立足之地;德国已经就政变中的法国军人问题向南部法国政府发出通谍,要求法国人在两个星期之内交出所有与政变有关的人,否则德国不排除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
不远处的海面上,德国医疗船“胡柏”号的桅杆上仍旧悬挂着德皇地旗帜,对此波尔和其他人并无异议,毕竟那里还有德国皇后。此外,波尔还接到德皇的电报。他本人已经搭乘飞艇飞往美国并将在近日抵达,而且德国外交部正在和美国政府进行了交涉,希望美国人同意他乘坐的飞艇直接飞临华盛顿……
波尔放下手中的咖啡杯然后用手指揉了揉太阳穴,尽管他算是这支舰队中了解内情比较多的一个,但对之前发生的一切还是颇为意外,同时也庆幸自己没有与弗里德里希挂上关系。据说和这位前皇子关系密切的几位海军将领已经被解职,陆军部高层也响应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想想自己不久之前波尔还在担心德皇离开本土期间是否会出现异常情况,但从现在看来所有的后顾之忧已经荡然无存了。
实际上,任何一个具有政治头脑地人只要了解半年之前德皇与路德维希三世及其长子鲁普雷西特达成地秘密协议,不久之前发生的一切就显得不难理解了。可惜。这个秘密将由这三个人共同保守下去。永远也不会有外人知道。
算不上巧合,但此时奥匈舰队旗舰“圣·伊斯特万”号上的话题也围绕着德国国内地政变与平叛。对于这场事先几乎没有任何征召的重大事件,维也纳的外交家们反应强烈。从他们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情时更多是一种遗憾的态度,因为除了近万士兵的伤亡、数以千计的相干人等受到牵连以及一座旧皇宫损坏严重之外,德国在军事和内政上并没有伤及元气。
大赞“精彩”之余,奥匈帝国的皇储卡尔不得不重新估量自己的德国对手了。虽然最近一段时间直布罗陀局势已经稳定下来,但这必定未来奥匈帝国与德国利益冲突最为突出的地方——直布罗陀要塞、突尼斯要塞以及苏伊士运河都是德国人手中地重要战略据点,同时将奥匈帝国的势力封闭在地中海,这严重影响到奥匈帝国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级海上强国。在维也纳宫廷,许多人都认为十年之内奥匈帝国与德意志帝国必有一战,胜者不仅可以获得在地中海区域的战略主动权,也能大大改变世界局势。
至于十年内与德国交战胜算几何。卡尔的参谋们对此意见不一,一致的看法则是至少需要先与一个足够强大的国家结盟。
俄国!
这是卡尔提出的建议,也是受到争议最多的一个建议。反对者认为数十年来奥匈帝国最大地敌人就是俄国,目前只是因为同盟条约两国才得以和平相处,但没有人能够保证这种和平能够维持多久。
在德国的政变与清理过后,卡尔耳边支持的声音更加明显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现在的德皇并非威廉二世那种鲁莽和野蛮之辈,登基还不到一年,面对如此突然的政变却能作出极其迅速而有效的反应,这令大多数分析家们惊呼又一个菲特烈大帝出现了!辰天是否能像菲特烈二世那样临终时对此生“毫无遗憾”还不得而知。可一旦被认定为菲特烈式或者拿破仑式的强力人物,周围的国家必将惶恐不安起来,按照历史的先例,“绞杀联盟”的出现是迟早的事情。
“殿下,今天早上皇帝陛下再度陷入昏迷状态,宫廷御医已经做了全面的检查,陛下暂时还没有性命的忧虑,但这也只是时间问题……”弗兰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男爵以一种低沉的语调向皇储汇报了维也纳的最新情报,这位男爵目前仍是奥地利的总参谋长,而且在陆军统帅弗里德里希大公年事已高的情况下,康拉德实际上已经成为奥地利陆军的领头人物,在奥匈联军中具有颇强的影响力。
对于这样一个人物,作为皇储的卡尔自然不会轻视,而对于帝国未来的统治者,康拉德也是积极迎合。加之与老奥皇的温和与谨慎相比,卡尔完全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而康拉德则是维也纳好战派的一份子,两人一拍即合,许久之前康拉德就在私下表示了对卡尔的绝对忠诚。此后,康拉德热情的为新主子拉拢人脉,除了陆军将领之外,在得到加强海军投入和建设的许诺之后,海军总司令安东豪斯上将投向了这位新皇储。
尽管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病情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在场的将军们还是努力的作出一副悲伤的表情。
“噢,可怜的老人……”卡尔一脸的同情和悲伤,但是实际上他对老皇帝并没有什么感情可言,在成为皇储之前他甚至鲜有与约瑟夫一世见面的机会。然而,约瑟夫一世唯一的儿子鲁道夫于早些年与情人私奔后自杀,卡尔的伯父、倒霉的新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又遇刺身亡,这些意外让卡尔从一个平凡的皇族王子变成帝国身份最为显赫的人物之一。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再去怀疑85岁的约瑟夫一世是否到了生命的极限,卡尔在短时间内登上皇位也是不争的实事。至于奥匈帝国这艘庞大的战舰未来将开向何方,决定权不仅仅在于搭乘“圣·伊斯特万”号来到美国的这些奥地利权贵们身上,人们并不知道,影响帝国未来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