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叫我威廉三世 第528节
德国政府对此不置可否。
在接下来的一周之内,德国装甲部队的铁蹄席卷美国东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巴吞鲁日等重镇陷落,这时美国东南部的石油工业区已全部落入德墨联军之手。
9月14日,德墨联军在德、日、墨三国联合舰队的配合下发动了旧金山战役,两天之后,这座美国西海岸最重要的港口城市被联军攻占,整个加利福尼亚州也在三天后全部沦陷。
至此,1835年美墨战争中美国迫使墨西哥割让的上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州已经重新回到墨西哥人的控制之下,墨西哥政府旋即宣布上述三州回归墨西哥版图,美国政府拒绝承认墨西哥人的这一决定,但美国陆军随后发动的反击再一次被德墨联军粉碎。
9月17,在德国海军的护送下,2000多名德国陆军士兵在巴哈马群岛的拿骚登陆,这个在英国战败之后由美国代管的群岛很快成为德国的新殖民地,这个群岛虽说有3000多个岛礁,但能够住人的仅有30个,以海洋资源和农作物为主,当地人口不足30万,仅有拿骚一处大港,距离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仅有不到200公里。
随后,古德里安装甲师从陆上逼近佛罗里达半岛,海军及海军陆战队也在积极准备从海上进攻这个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半岛。另一方面,德国派驻在美墨边境区域、古巴、纽芬兰和瓜德罗普的战略轰炸机已经达到5个联队共2100多架,日复一日的轰炸使得预备役飞行员和新手们迅速成长起来,在德国本土,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参加轰炸机飞行员培训,4个新的道尼尔II型远程轰炸机联队正在组建之中,国内各主要飞机工厂也在开足马力生产这种空中巨人,月产量已经超过1000架!
尽管美军加强了对主要工业区和城市的防空力量,但是在9月的前半个月,每天落在美国本土的炸弹是八月的将近一倍,每个星期都有2万多吨高爆炸弹、燃烧弹甚至是化学炸弹,美国人物质和士气上的损失正在与日俱增。
华盛顿终于沉不住气了,他们直接派人向德国政府提出正式的停战谈判要求。
见和谈的时机已经到来,德国政府接受了美国人的停战谈判要求。9月22日,交战双方宣布停战三天,并在两军相交的亚特兰大与美国代表开始了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谈判。
失去了陆、海、空主动权的美国政府在谈判桌上显得极为被动,但他们仍希望以“体面的方式”退出战争,否则美国将“战至最后一人”。
在谈判的条件上,德、墨之间也产生了一些分歧,墨西哥人除了土地要求之外,还希望将美国解体,以彻底消除美国的军事威胁,德国则不希望看到任何一个国家独霸北美,不管是英属加拿大、美国还是墨西哥,因此只打算让墨西哥得到美国南部的一些土地,德国将以租借的名义获得美国东北部五州和西北部的华盛顿州、蒙大拿州作为进攻加拿大的基地,而巴拿马运河则成为自由运河,既不受任何国家的约束和管辖,也不允许任何国家派驻一兵一卒。
作为参战国之一,日本政府在这个时候又一次活跃起来,他们不仅厚颜无耻的派出代表坐到谈判桌旁,更向美国政府提出所要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和租用西海岸诸港的无理要求,这在很大程度影响到了美国政府和代表的心态,发展下去甚至有可能迫使美国人决心死战。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政府授命谈判代表团与美国人进行私下会谈,而美国人对于德美两国之间私下协商停战的提议也非常感兴趣。经过两国全权代表一整夜的秘密会谈之后,双方就停战条件基本达成一致,即美国承认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新墨西哥重新划归墨西哥;由德国占领古巴、巴哈马群岛;与加拿大接壤的缅因州、佛蒙特州、新罕布什尔州、纽约州、华盛顿州、蒙大拿州和东北部沿海的麻萨诸塞州、康涅狄州以租借的方式交由德国占领,这些地方将作为德国进攻英属加拿大的踏板,不论战争是否进行,10年租借期满之后立即归还美国;美国放弃《国防法》和《选征兵法》,陆军规模保持在20万人以下,国民警卫队不超过30万人,海军不得拥有3万吨以上的战列舰、不得建造航空母舰和1000吨以上的潜艇。
在得到德皇的批准之后,德国代表团于9月25日和美国政府秘密达成了口头停战协议。
由于三天期限将至但谈判分歧仍然较大,征得墨西哥、日本同意之后,德国宣布将停战期延长4天,美国表示赞同。
有了德国人的私下承诺,美国代表在谈判桌上的口气强硬了许多,墨西哥提出美国南部六州归墨西哥所有、其余各州自治的决定自然遭到拒绝,日本人在索要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的问题上也碰了钉子。从美国一方态度的转变和德国代表的沉默,加上此前的一些传闻,墨西哥和日本代表也看出了一些端倪。
没有德国的支持,墨西哥自知无力独自作战,而日本人这一次本来干的就是投机倒把的营生,碰到这种情况更是无可奈何。结果到了9月29日也就是停战期限的最后一天,墨西哥政府终于撤回了让美国处于分裂状态的要求,但是增加了一条由美国政府支付50亿美元战争赔偿金的要求,经过讨价还价,美国同意支付32亿美元,而日本在获准租用美国西海岸数座港口之后也见好就收,双方迅速达成一致,并在下午签署了《亚特兰大条约》。
交战双方签署的《亚特兰大条约》宣告了历时75天的战争就此结束,在损失了百分之九十的海军与航空部队、百分之四十的陆军之后,美国因为这个条约而再次失去了接近一半的海岸线和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休斯顿、波士顿这几个最重要的港口,剩下的大港——新奥尔良、奥兰多、纽约也在德军的轰炸和进攻中接近于废墟状态,八大港口中仅有五大湖区的苏必利尔港还能正常使用。
军事和版图上的损失对于美国的影响还不是最大的,75天的战争和德国空军的持续轰炸使得美国经济陷入混乱状态,南部工业区已经不复存在,东北部工业区损失了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厂房和设备,仅有五大湖工业区还能为这个国家提供必要的工业品。失去港口对于美国这样一个曾经的贸易强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华盛顿依旧完整无缺,但是战争的失利使得国民对政府的信心滑落到了历时的最低点,从前超然于世的良好商业环境荡然无存,政府号召人民积极重建家园,但投资者们现在更愿意将资金投到局势稳定的欧洲或是资源丰富的非洲去。
十年的租借期使得美国东北部和西北部迅速德国化,大量的德国商品、资金从这里进入美国腹地。在德国政府的鼓励和参与下,德资逐渐控制了许多美国工厂、船厂,但凡亲德的德裔美国人或是纯粹的美国政治家都能得到德国的大笔资助,这对于美国的政局有着不言而喻的影响,美国已经不再是美国人的美国。
沃伦·哈丁黯然辞职后很快在郁郁中离开人世,新总统的竞争在前副总统卡尔·柯立芝和前商业部长赫伯特·克拉克·胡佛之间展开,但不论是谁接手白宫都无力改变战后即将到来的经济危机和持续的大萧条,美国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地位已经完全被德国所取代。
在南部,德国仍然与墨西哥保持着良好的经济与军事合作关系,尽管德国军队陆续从墨西哥撤离,但是德国教官、武器、技术甚至是战术思想对于墨西哥军队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战争结束之后的三年之内,德国陆续将恺撒级、国王级战列舰和一些护航航母低价转让给墨西哥,并为墨西哥量身定造了一支实力不容小视的空军,使得兵强马壮的墨西哥能够时刻威胁到美国南部诸州。
失去了强大的经济和工业做支柱,美利坚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美利坚,尽管它还拥有8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亿多的人口,却连单单一个墨西哥都已无法击败了!
1924年10月,第一批远征北美的德国士兵荣归故里,他们获得了国家和民族英雄级别的欢迎,海军获得了最高的赞誉,但勋章却更多的授予了那些空中斗士们,正是他们的英勇改变了历史,一场被认为至少要打上一年的战争在短短两个半月的时间内结束,他们居功至伟。
随着战争的结束,1000多名因座机被击落而遭到美军俘虏的飞行员也得以重返德国,他们并没有被当成失败者,反而受到了德皇和最高统帅部的褒奖,并继续留在空军的一线部队效力。
德国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的使命并没有随着德美战争的结束而终止,驻扎在纽芬兰的道尼尔II型轰炸机很快开始了对加拿大的轰炸,而在美国东北部和西北部诸州,德国占领军迅速建立了一系列空军基地,从那里起飞的轰炸机可以直接飞往加拿大腹地进行轰炸。
10月15日,德国远征军指挥官奥利·卡恩上将特意飞回德国参加了德皇亲自为他举行的授勋仪式,陆军元帅的军衔使得奥利成为德意志帝国历时上非贵族出生的最年轻元帅,在这之后,他将继续率领德国皇家集团军和非洲殖民军准备对英国流亡政府和加拿大作战。
(第九卷 屠美 完)
第十卷 灭日
第一章 经济危机与战争
1926年12月25日凌晨1时45分,久卧病榻的大正天皇驾崩,这位据闻患有严重脑病的天皇在位15年政绩明显不如他的前任明治天皇,加上在位期间历经关东大地震等天灾人祸,人们总以“不幸”相称,这一刻,“不幸的大正时代”终于宣告结束了。
虽然被冠以种种“不幸”的名头,但大正时代其实是日本近代一段短暂而相对稳定的时期,自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日本垄断资本迅速发展,并成长为亚洲惟一的帝国主义国家。大正天皇在位初期,经过明治维新,德英、德美战争使得不少甘愿冒险的外国商人前来日本投资,造成新日本的一片繁华景象,而且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中间阶层即中产阶级。这一阶层在政治上反对当时的军阀官僚专制,要求实现政党政治、实施普选,民主自由的气息十分浓厚。
大正时代还有一件事影响政局深远的是,居然有人敢刺杀总理大臣。原敬就是史家所说第一个平民首相,但他也是第一个被刺杀的现任总理大臣,而且在以后的虎之门事件,更有人敢刺杀摄政裕仁亲王,这些都令激进派想到以更激烈的手段去达到目的。
只可惜大正时代未及展开便匆匆消逝,短命的大正文化亦随之落下帷幕。
大正天皇去世后大约两个小时,25岁的皇太子裕仁正式继位为第124代天皇,以尚书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一句改元昭和。
在这位身体健康、富有活力的天皇继位之后,整个日本从上到下都对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充满希望。客观环境让昭和时代拥有一个非常理想的起步点,两年前美国在与德墨的战争中遭遇战败,一个《亚特兰大条约》将经济、工业一流的美国变成了一个经济受制于人、工业颓废的国家,亚太地区日美争锋的贸易局面随之成为日本一家独大,日货开始充斥太平洋和东南亚区域。北至千叶群岛、南临印度洋、西抵中国沿海、东达夏威夷和波利尼西亚群岛,放眼望去,无比辽阔的区域均已成为这个帝国的势力范围。
担任摄政多年的昭和天皇实际上早已执政多年,登基不过是改换一种身份继续统治这个国家罢了。雄心勃勃的裕仁为日本定下了经济上加紧侵略美国和东亚各国,军事上力图早日夺取澳大利亚,在这之后,日本周边就只剩下一个国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是国力孱弱、任人宰割的国家,那便是昭和年代前20年的终极目标。
对于新天皇的这份雄心壮志,不论政府内阁要员还是军队高层将领都纷纷表示愿毫无保留的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并以毕生精力辅佐天皇完成这个伟大的理想。
可是裕仁的这份雄心还未来得及实施便造当头一棒——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
经济危机的策源地并不是新近战败的美国或是经济落后的俄国,更不是东亚的爆发大户日本,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由生产过剩引发的危机以无可阻挡之势席卷欧洲,尤其是刚刚经历了一个十年黄金发展期的德国,大量非洲劳工的涌入为各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但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例如雇主宁愿雇佣廉价的非洲劳力、本土公民失业率增加;另一方面,各行各业的卡特尔聚敛了社会的大量财富和生产资料,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变得不像从前那样均衡,工业增长集中到了一些利润较高的部门,本土矿产开采、皮革行业都开工不足,行业兼并之风盛行;法国、波兰和非洲的廉价农作物德国本土农业收入降低,固守土地的大容克地主们不得不面临因农作物价格下降而带来的不利局面,许多农民选择前往非洲淘金,农村呈现出一种不景气状况,农村购买力逐年下降。
为了应对这次来势汹汹的经济危机,德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新政措施”,首先是提高从非洲进口各种商品的关税税率,并规定本土农作物最低收购价格,凡低于此价格部分一律由政府补贴,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容克地主和小农们的权益;在金融体系里,银行资本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寡头,为了解决工业发展不均的问题,德国政府采取半强制的措施联合银行巨头们建立一个拥有雄厚资金的“工业辅助基金”,对利润相对较低的行业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并降低这些行业的税率,以达到均衡利润的目的。
对于德国公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德国政府宣布了新的带薪预备兵制度,并以政府出资30%、企业出资70%的方式建立了一系列女工作坊,着但凡身体合格、有预备兵资格的失业者均可领取相当于普通军人2/3的薪金,带薪预备兵每周必须前往附近的兵营训练五天,训练内容和强度与正规军相同,周末可自由返家或选择留在兵营,食宿完全由政府提供,具有德国公民身份、身体健康的失业女性则可报名进入女工作坊,薪金以政府规定最低的小时工资计算,专门生产带薪预备兵所需要的一切物资——军服、武器、弹药、食物等等,形成了一个以带薪预备兵这种准职业军人为主的产业体系,德国军队为此增加了320万随时可以动用的兵员和600多万女工,虽然政府的财政压力有所增加,但大大缓解了本土的就业情况,失业率也从经济危机爆发时的百分之十九降低到了百分之五以下,尽管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但对于稳定民心还是起到了不错的作用。
在大半个欧洲忙于对付经济危机之时,日本人的窃喜也没有持续多久,获得东南亚的大片殖民地之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畸形情况远比欧洲严重——农民在日本原本就不受重视,落后的农业在日俄战争后不久便已呈现出不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外扩展的需要,而泰国、越南、印度等地大米的涌入加剧了日本农民阶层的动荡,米价的持续低迷让农民们根本不敢奢望那些昂贵的盐、油、布料,贫穷的农民们常常是衣不蔽体;重工业和造船业从明治时代起就是政府大力扶植的对象,从东南亚搜刮的大量资源也支持着这些产业继续发展,但日本势力范围中的东南亚各国并不需要大量购买日本的重工业产品,在美洲和大洋州,日本的重工业产品在德国人面前基本没有竞争力,造船业也是同样的情况,因此日本的重工业与造船业基本上是依靠本国尤其是本国海军才有目前的“繁荣”;日本经济近年来持续发展,但是发展的速度远远比不上军费增长,“八·八舰队案”原本就已让本不富裕的财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派出考察团实地考察德美海战之后,海军部的高级将领们意识到自己的战列舰、战巡在战术上已经落后于德国的海空立体战术,因而迫切需要建造一批足以保证日本海军强国地位的新式航母和舰载机,并且是越快越好,在得知德国海军准备建造一批所谓的“航空战列舰”之后,日本海军认为这一次不仅要“跟进”,而且十分有必要抢在德国人前头,因此又从政府那里软磨硬泡了一大笔追加预算。结果从1924年到1926年,战争的远去并没有降低日本的军费支出,日本政府糟糕的财政状况在经济危机浪潮面前根本没有像德国政府那样的应急能力……
登位伊始就碰到这样的经济危机,裕仁当然不希望在继承皇位的同时也继承大正天皇那“不幸”的头衔,而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与战争几乎是联体婴,经济危机的大潮还未退去,通过战争转移民众视线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于是受经济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开始蠢蠢欲动了。
无可否认,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却又处于军阀割据状态的国家对于任何一个邻近的、具有实力与野心的国家都是诱惑力巨大的,何况是自以为至高无上的大和民族。早在德美战争打得正酣的时候,日本就通过增兵将自己在中国的驻军扩大到了8万人(包括在台湾、旅顺大连地区和东北),这已经接近德日俄1916年签订的《欧亚同盟条约》附属条款中关于三国在中国驻军总人数的限定,而且日本常驻朝鲜的两个师团也将相当一部分军队调遣到了邻近中朝边境的地区。
1926年,中国国民革命军发动了讨伐北洋政府的北伐战争,以此为契机,日本在“保护侨民”的口号下再度向中国增兵一个师团,使得日本关东军总兵力达到4个师团7万余人,并配备有坦克、重炮和各式作战飞机,第2舰队第1战队的主力舰则在中国沿海虎视眈眈,因为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日军曾数次以武力干涉国民革命军的北伐行动。
不过这一次,日本并没有将战争的矛头转向中国。自从1924年德国将美国干掉之后,日本在太平洋和东亚也可以安枕无忧了,目睹了德国海陆空三军的强悍,日本开始将德国作为最大的潜在竞争对手,但这个时候决不可能却招惹同样受到经济危机波及的德国,于是他们的目光投向了英国覆灭之后的“孤儿”——澳大利亚,这个资源丰富、早已被日本政府内定为头号猎物也是各个目标中军事实力最弱的一个。
将两国实力与目标进行比较之后,人们绝对会认为这次日本人是势在必得,而德国人的劳师远征则有些令人担忧。怀着这样的心情,日本人于1927年3月底在横滨港目送强大的日本舰队和运兵船离开,战列舰虽然在航母面前黯然失色,但在日本人看来,对付澳大利亚这样一个小角色却正好能够发挥一下余热,殊不知澳大利亚已经从不列颠王国秘密购入了一批作战潜艇和大量的武器但要——如果问澳大利亚人是愿意被日本人统治还是作为不列颠的邦国存在,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当日本联合舰队和5万陆军士兵出征的时候,德国人还在忙于修改和完善他们的“巴巴罗萨”计划。自从1924年携屠美之余威横扫加拿大之后,德国看似已经没有了敌人,但他们与东方农奴主之间的恩怨却始终还没有一个了结,在南、西、北三面均无可战之敌的时候,德国人终于又一次磨快了他们的刀。
将领们认为战争应该从夏天开始、在秋天结束,那样就能避免俄国的严寒对军队行进和作战的影响,而在投入的兵力上,将领们认为以目前的一百万常备军、两百万非洲殖民军和三百万带薪预备兵就能解决俄国人,海、空军的规模也无需进行扩充,而对于俄国革命武装的援助力度可以适当的增强,好让他们从背后捅沙俄政府一小匕首。
在接下来的一周之内,德国装甲部队的铁蹄席卷美国东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巴吞鲁日等重镇陷落,这时美国东南部的石油工业区已全部落入德墨联军之手。
9月14日,德墨联军在德、日、墨三国联合舰队的配合下发动了旧金山战役,两天之后,这座美国西海岸最重要的港口城市被联军攻占,整个加利福尼亚州也在三天后全部沦陷。
至此,1835年美墨战争中美国迫使墨西哥割让的上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州已经重新回到墨西哥人的控制之下,墨西哥政府旋即宣布上述三州回归墨西哥版图,美国政府拒绝承认墨西哥人的这一决定,但美国陆军随后发动的反击再一次被德墨联军粉碎。
9月17,在德国海军的护送下,2000多名德国陆军士兵在巴哈马群岛的拿骚登陆,这个在英国战败之后由美国代管的群岛很快成为德国的新殖民地,这个群岛虽说有3000多个岛礁,但能够住人的仅有30个,以海洋资源和农作物为主,当地人口不足30万,仅有拿骚一处大港,距离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仅有不到200公里。
随后,古德里安装甲师从陆上逼近佛罗里达半岛,海军及海军陆战队也在积极准备从海上进攻这个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半岛。另一方面,德国派驻在美墨边境区域、古巴、纽芬兰和瓜德罗普的战略轰炸机已经达到5个联队共2100多架,日复一日的轰炸使得预备役飞行员和新手们迅速成长起来,在德国本土,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参加轰炸机飞行员培训,4个新的道尼尔II型远程轰炸机联队正在组建之中,国内各主要飞机工厂也在开足马力生产这种空中巨人,月产量已经超过1000架!
尽管美军加强了对主要工业区和城市的防空力量,但是在9月的前半个月,每天落在美国本土的炸弹是八月的将近一倍,每个星期都有2万多吨高爆炸弹、燃烧弹甚至是化学炸弹,美国人物质和士气上的损失正在与日俱增。
华盛顿终于沉不住气了,他们直接派人向德国政府提出正式的停战谈判要求。
见和谈的时机已经到来,德国政府接受了美国人的停战谈判要求。9月22日,交战双方宣布停战三天,并在两军相交的亚特兰大与美国代表开始了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谈判。
失去了陆、海、空主动权的美国政府在谈判桌上显得极为被动,但他们仍希望以“体面的方式”退出战争,否则美国将“战至最后一人”。
在谈判的条件上,德、墨之间也产生了一些分歧,墨西哥人除了土地要求之外,还希望将美国解体,以彻底消除美国的军事威胁,德国则不希望看到任何一个国家独霸北美,不管是英属加拿大、美国还是墨西哥,因此只打算让墨西哥得到美国南部的一些土地,德国将以租借的名义获得美国东北部五州和西北部的华盛顿州、蒙大拿州作为进攻加拿大的基地,而巴拿马运河则成为自由运河,既不受任何国家的约束和管辖,也不允许任何国家派驻一兵一卒。
作为参战国之一,日本政府在这个时候又一次活跃起来,他们不仅厚颜无耻的派出代表坐到谈判桌旁,更向美国政府提出所要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和租用西海岸诸港的无理要求,这在很大程度影响到了美国政府和代表的心态,发展下去甚至有可能迫使美国人决心死战。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政府授命谈判代表团与美国人进行私下会谈,而美国人对于德美两国之间私下协商停战的提议也非常感兴趣。经过两国全权代表一整夜的秘密会谈之后,双方就停战条件基本达成一致,即美国承认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新墨西哥重新划归墨西哥;由德国占领古巴、巴哈马群岛;与加拿大接壤的缅因州、佛蒙特州、新罕布什尔州、纽约州、华盛顿州、蒙大拿州和东北部沿海的麻萨诸塞州、康涅狄州以租借的方式交由德国占领,这些地方将作为德国进攻英属加拿大的踏板,不论战争是否进行,10年租借期满之后立即归还美国;美国放弃《国防法》和《选征兵法》,陆军规模保持在20万人以下,国民警卫队不超过30万人,海军不得拥有3万吨以上的战列舰、不得建造航空母舰和1000吨以上的潜艇。
在得到德皇的批准之后,德国代表团于9月25日和美国政府秘密达成了口头停战协议。
由于三天期限将至但谈判分歧仍然较大,征得墨西哥、日本同意之后,德国宣布将停战期延长4天,美国表示赞同。
有了德国人的私下承诺,美国代表在谈判桌上的口气强硬了许多,墨西哥提出美国南部六州归墨西哥所有、其余各州自治的决定自然遭到拒绝,日本人在索要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的问题上也碰了钉子。从美国一方态度的转变和德国代表的沉默,加上此前的一些传闻,墨西哥和日本代表也看出了一些端倪。
没有德国的支持,墨西哥自知无力独自作战,而日本人这一次本来干的就是投机倒把的营生,碰到这种情况更是无可奈何。结果到了9月29日也就是停战期限的最后一天,墨西哥政府终于撤回了让美国处于分裂状态的要求,但是增加了一条由美国政府支付50亿美元战争赔偿金的要求,经过讨价还价,美国同意支付32亿美元,而日本在获准租用美国西海岸数座港口之后也见好就收,双方迅速达成一致,并在下午签署了《亚特兰大条约》。
交战双方签署的《亚特兰大条约》宣告了历时75天的战争就此结束,在损失了百分之九十的海军与航空部队、百分之四十的陆军之后,美国因为这个条约而再次失去了接近一半的海岸线和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休斯顿、波士顿这几个最重要的港口,剩下的大港——新奥尔良、奥兰多、纽约也在德军的轰炸和进攻中接近于废墟状态,八大港口中仅有五大湖区的苏必利尔港还能正常使用。
军事和版图上的损失对于美国的影响还不是最大的,75天的战争和德国空军的持续轰炸使得美国经济陷入混乱状态,南部工业区已经不复存在,东北部工业区损失了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厂房和设备,仅有五大湖工业区还能为这个国家提供必要的工业品。失去港口对于美国这样一个曾经的贸易强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华盛顿依旧完整无缺,但是战争的失利使得国民对政府的信心滑落到了历时的最低点,从前超然于世的良好商业环境荡然无存,政府号召人民积极重建家园,但投资者们现在更愿意将资金投到局势稳定的欧洲或是资源丰富的非洲去。
十年的租借期使得美国东北部和西北部迅速德国化,大量的德国商品、资金从这里进入美国腹地。在德国政府的鼓励和参与下,德资逐渐控制了许多美国工厂、船厂,但凡亲德的德裔美国人或是纯粹的美国政治家都能得到德国的大笔资助,这对于美国的政局有着不言而喻的影响,美国已经不再是美国人的美国。
沃伦·哈丁黯然辞职后很快在郁郁中离开人世,新总统的竞争在前副总统卡尔·柯立芝和前商业部长赫伯特·克拉克·胡佛之间展开,但不论是谁接手白宫都无力改变战后即将到来的经济危机和持续的大萧条,美国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地位已经完全被德国所取代。
在南部,德国仍然与墨西哥保持着良好的经济与军事合作关系,尽管德国军队陆续从墨西哥撤离,但是德国教官、武器、技术甚至是战术思想对于墨西哥军队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战争结束之后的三年之内,德国陆续将恺撒级、国王级战列舰和一些护航航母低价转让给墨西哥,并为墨西哥量身定造了一支实力不容小视的空军,使得兵强马壮的墨西哥能够时刻威胁到美国南部诸州。
失去了强大的经济和工业做支柱,美利坚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美利坚,尽管它还拥有8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亿多的人口,却连单单一个墨西哥都已无法击败了!
1924年10月,第一批远征北美的德国士兵荣归故里,他们获得了国家和民族英雄级别的欢迎,海军获得了最高的赞誉,但勋章却更多的授予了那些空中斗士们,正是他们的英勇改变了历史,一场被认为至少要打上一年的战争在短短两个半月的时间内结束,他们居功至伟。
随着战争的结束,1000多名因座机被击落而遭到美军俘虏的飞行员也得以重返德国,他们并没有被当成失败者,反而受到了德皇和最高统帅部的褒奖,并继续留在空军的一线部队效力。
德国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的使命并没有随着德美战争的结束而终止,驻扎在纽芬兰的道尼尔II型轰炸机很快开始了对加拿大的轰炸,而在美国东北部和西北部诸州,德国占领军迅速建立了一系列空军基地,从那里起飞的轰炸机可以直接飞往加拿大腹地进行轰炸。
10月15日,德国远征军指挥官奥利·卡恩上将特意飞回德国参加了德皇亲自为他举行的授勋仪式,陆军元帅的军衔使得奥利成为德意志帝国历时上非贵族出生的最年轻元帅,在这之后,他将继续率领德国皇家集团军和非洲殖民军准备对英国流亡政府和加拿大作战。
(第九卷 屠美 完)
第十卷 灭日
第一章 经济危机与战争
1926年12月25日凌晨1时45分,久卧病榻的大正天皇驾崩,这位据闻患有严重脑病的天皇在位15年政绩明显不如他的前任明治天皇,加上在位期间历经关东大地震等天灾人祸,人们总以“不幸”相称,这一刻,“不幸的大正时代”终于宣告结束了。
虽然被冠以种种“不幸”的名头,但大正时代其实是日本近代一段短暂而相对稳定的时期,自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日本垄断资本迅速发展,并成长为亚洲惟一的帝国主义国家。大正天皇在位初期,经过明治维新,德英、德美战争使得不少甘愿冒险的外国商人前来日本投资,造成新日本的一片繁华景象,而且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中间阶层即中产阶级。这一阶层在政治上反对当时的军阀官僚专制,要求实现政党政治、实施普选,民主自由的气息十分浓厚。
大正时代还有一件事影响政局深远的是,居然有人敢刺杀总理大臣。原敬就是史家所说第一个平民首相,但他也是第一个被刺杀的现任总理大臣,而且在以后的虎之门事件,更有人敢刺杀摄政裕仁亲王,这些都令激进派想到以更激烈的手段去达到目的。
只可惜大正时代未及展开便匆匆消逝,短命的大正文化亦随之落下帷幕。
大正天皇去世后大约两个小时,25岁的皇太子裕仁正式继位为第124代天皇,以尚书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一句改元昭和。
在这位身体健康、富有活力的天皇继位之后,整个日本从上到下都对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充满希望。客观环境让昭和时代拥有一个非常理想的起步点,两年前美国在与德墨的战争中遭遇战败,一个《亚特兰大条约》将经济、工业一流的美国变成了一个经济受制于人、工业颓废的国家,亚太地区日美争锋的贸易局面随之成为日本一家独大,日货开始充斥太平洋和东南亚区域。北至千叶群岛、南临印度洋、西抵中国沿海、东达夏威夷和波利尼西亚群岛,放眼望去,无比辽阔的区域均已成为这个帝国的势力范围。
担任摄政多年的昭和天皇实际上早已执政多年,登基不过是改换一种身份继续统治这个国家罢了。雄心勃勃的裕仁为日本定下了经济上加紧侵略美国和东亚各国,军事上力图早日夺取澳大利亚,在这之后,日本周边就只剩下一个国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是国力孱弱、任人宰割的国家,那便是昭和年代前20年的终极目标。
对于新天皇的这份雄心壮志,不论政府内阁要员还是军队高层将领都纷纷表示愿毫无保留的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并以毕生精力辅佐天皇完成这个伟大的理想。
可是裕仁的这份雄心还未来得及实施便造当头一棒——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
经济危机的策源地并不是新近战败的美国或是经济落后的俄国,更不是东亚的爆发大户日本,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由生产过剩引发的危机以无可阻挡之势席卷欧洲,尤其是刚刚经历了一个十年黄金发展期的德国,大量非洲劳工的涌入为各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但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例如雇主宁愿雇佣廉价的非洲劳力、本土公民失业率增加;另一方面,各行各业的卡特尔聚敛了社会的大量财富和生产资料,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变得不像从前那样均衡,工业增长集中到了一些利润较高的部门,本土矿产开采、皮革行业都开工不足,行业兼并之风盛行;法国、波兰和非洲的廉价农作物德国本土农业收入降低,固守土地的大容克地主们不得不面临因农作物价格下降而带来的不利局面,许多农民选择前往非洲淘金,农村呈现出一种不景气状况,农村购买力逐年下降。
为了应对这次来势汹汹的经济危机,德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新政措施”,首先是提高从非洲进口各种商品的关税税率,并规定本土农作物最低收购价格,凡低于此价格部分一律由政府补贴,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容克地主和小农们的权益;在金融体系里,银行资本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寡头,为了解决工业发展不均的问题,德国政府采取半强制的措施联合银行巨头们建立一个拥有雄厚资金的“工业辅助基金”,对利润相对较低的行业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并降低这些行业的税率,以达到均衡利润的目的。
对于德国公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德国政府宣布了新的带薪预备兵制度,并以政府出资30%、企业出资70%的方式建立了一系列女工作坊,着但凡身体合格、有预备兵资格的失业者均可领取相当于普通军人2/3的薪金,带薪预备兵每周必须前往附近的兵营训练五天,训练内容和强度与正规军相同,周末可自由返家或选择留在兵营,食宿完全由政府提供,具有德国公民身份、身体健康的失业女性则可报名进入女工作坊,薪金以政府规定最低的小时工资计算,专门生产带薪预备兵所需要的一切物资——军服、武器、弹药、食物等等,形成了一个以带薪预备兵这种准职业军人为主的产业体系,德国军队为此增加了320万随时可以动用的兵员和600多万女工,虽然政府的财政压力有所增加,但大大缓解了本土的就业情况,失业率也从经济危机爆发时的百分之十九降低到了百分之五以下,尽管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但对于稳定民心还是起到了不错的作用。
在大半个欧洲忙于对付经济危机之时,日本人的窃喜也没有持续多久,获得东南亚的大片殖民地之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畸形情况远比欧洲严重——农民在日本原本就不受重视,落后的农业在日俄战争后不久便已呈现出不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外扩展的需要,而泰国、越南、印度等地大米的涌入加剧了日本农民阶层的动荡,米价的持续低迷让农民们根本不敢奢望那些昂贵的盐、油、布料,贫穷的农民们常常是衣不蔽体;重工业和造船业从明治时代起就是政府大力扶植的对象,从东南亚搜刮的大量资源也支持着这些产业继续发展,但日本势力范围中的东南亚各国并不需要大量购买日本的重工业产品,在美洲和大洋州,日本的重工业产品在德国人面前基本没有竞争力,造船业也是同样的情况,因此日本的重工业与造船业基本上是依靠本国尤其是本国海军才有目前的“繁荣”;日本经济近年来持续发展,但是发展的速度远远比不上军费增长,“八·八舰队案”原本就已让本不富裕的财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派出考察团实地考察德美海战之后,海军部的高级将领们意识到自己的战列舰、战巡在战术上已经落后于德国的海空立体战术,因而迫切需要建造一批足以保证日本海军强国地位的新式航母和舰载机,并且是越快越好,在得知德国海军准备建造一批所谓的“航空战列舰”之后,日本海军认为这一次不仅要“跟进”,而且十分有必要抢在德国人前头,因此又从政府那里软磨硬泡了一大笔追加预算。结果从1924年到1926年,战争的远去并没有降低日本的军费支出,日本政府糟糕的财政状况在经济危机浪潮面前根本没有像德国政府那样的应急能力……
登位伊始就碰到这样的经济危机,裕仁当然不希望在继承皇位的同时也继承大正天皇那“不幸”的头衔,而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与战争几乎是联体婴,经济危机的大潮还未退去,通过战争转移民众视线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于是受经济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开始蠢蠢欲动了。
无可否认,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却又处于军阀割据状态的国家对于任何一个邻近的、具有实力与野心的国家都是诱惑力巨大的,何况是自以为至高无上的大和民族。早在德美战争打得正酣的时候,日本就通过增兵将自己在中国的驻军扩大到了8万人(包括在台湾、旅顺大连地区和东北),这已经接近德日俄1916年签订的《欧亚同盟条约》附属条款中关于三国在中国驻军总人数的限定,而且日本常驻朝鲜的两个师团也将相当一部分军队调遣到了邻近中朝边境的地区。
1926年,中国国民革命军发动了讨伐北洋政府的北伐战争,以此为契机,日本在“保护侨民”的口号下再度向中国增兵一个师团,使得日本关东军总兵力达到4个师团7万余人,并配备有坦克、重炮和各式作战飞机,第2舰队第1战队的主力舰则在中国沿海虎视眈眈,因为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日军曾数次以武力干涉国民革命军的北伐行动。
不过这一次,日本并没有将战争的矛头转向中国。自从1924年德国将美国干掉之后,日本在太平洋和东亚也可以安枕无忧了,目睹了德国海陆空三军的强悍,日本开始将德国作为最大的潜在竞争对手,但这个时候决不可能却招惹同样受到经济危机波及的德国,于是他们的目光投向了英国覆灭之后的“孤儿”——澳大利亚,这个资源丰富、早已被日本政府内定为头号猎物也是各个目标中军事实力最弱的一个。
将两国实力与目标进行比较之后,人们绝对会认为这次日本人是势在必得,而德国人的劳师远征则有些令人担忧。怀着这样的心情,日本人于1927年3月底在横滨港目送强大的日本舰队和运兵船离开,战列舰虽然在航母面前黯然失色,但在日本人看来,对付澳大利亚这样一个小角色却正好能够发挥一下余热,殊不知澳大利亚已经从不列颠王国秘密购入了一批作战潜艇和大量的武器但要——如果问澳大利亚人是愿意被日本人统治还是作为不列颠的邦国存在,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当日本联合舰队和5万陆军士兵出征的时候,德国人还在忙于修改和完善他们的“巴巴罗萨”计划。自从1924年携屠美之余威横扫加拿大之后,德国看似已经没有了敌人,但他们与东方农奴主之间的恩怨却始终还没有一个了结,在南、西、北三面均无可战之敌的时候,德国人终于又一次磨快了他们的刀。
将领们认为战争应该从夏天开始、在秋天结束,那样就能避免俄国的严寒对军队行进和作战的影响,而在投入的兵力上,将领们认为以目前的一百万常备军、两百万非洲殖民军和三百万带薪预备兵就能解决俄国人,海、空军的规模也无需进行扩充,而对于俄国革命武装的援助力度可以适当的增强,好让他们从背后捅沙俄政府一小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