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独裁者

抗战独裁者 第241节

  “咦,这些图纸,不会是总司令想出来的吧,听说解放鞋的设计图纸,就是出自总司令之手啊。”王远山突然想到了什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一旁的参谋点了点头,笑着说:“总司令让你先看看,他还有些事情处理,一会就会来见你。”

  王远山是个商人,头脑相当的聪明,很快的就意识到了什么,不过他不明白,如果是总司令想要生产这些鞋子,完全可以去找犹太人的工厂,毕竟他们那里的技术要比自己这里先进,而且可以从他们那里直接获取利润,自己的产品通过犹太人外销,可是要付给他们一笔不小的钱财,否则犹太人可不会管这些事情的。

  不过看着图纸,王远山心里还是十分激动的,要是拿到这样的生产权,恐怕自己工厂的规模,要扩大一倍多,而且利润肯定不小。

  过了一个小时后,杨俊然这才忙完手上的事情,来到了王远山面前。

  “王老板,这些东西怎么样,能不能生产出来。”杨俊然看着仍然在研究图纸的王远山,笑着询问了一句。

  王远山听到声音后,下意识的抬头看了看,是一个很年轻的军官,不过王远山随即看到年轻人的领章,两颗金星十分的夺目,在几个人之中,杨俊然更是众星捧月一般,王远山很快就意识到面前的年轻人,正是察哈尔省的实际掌门人,冀察战区总司令杨俊然。

  “杨总司令。”王远山急忙的站了起来说。

  杨俊然笑了笑,示意王远山坐下,自己也坐在沙发上面说:“怎么样,能不能大规模的生产,销售到国外,可是一笔不小的利润,至于犹太人那里,我去和他们说说,减少一部分的费用,这点面子,他们还是给我的。”

  “我们工厂能够生产。”王远山坚定的回答了一句。

  “图纸你全部拿走,至于利润吗,我看四六分,怎么样,我四你六。”杨俊然客气的说了一句,他提出四六分账,也是有原因的,按照王远山工厂目前的规模,自己不但把图纸给他们,而且还要投入一笔资金,这才能够支持大规模的生产。

  “不不,杨总司令,还是我四你六吧。”出于对军人的畏惧,王远山主动提出了交换的想法。

  杨俊然想了想,对王远山说:“我出技术,在投入一笔资金,让你扩大工厂。我们五五分账,这样谁也不会吃亏的。”

  听到杨俊然这样说,王远山只能够点了点头。

  “好好做,这只是一个开始,如果你是一个合适的伙伴,我会给你更多的生产权,也会慢慢的把重点转向你,培育我们自己的民营企业,争取和犹太人的工厂保持平衡,他们能够生产的,我们也能够生产,中国人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杨俊然站了起来,笑着说了一句。

  王远山为人不傻,明白杨俊然话中的意思,对杨俊然说:“杨总司令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嗯,我还有些事情,时间也不早了,我让参谋陪你吃顿饭,就会把你送回去,至于资金的事情,我会派人联系你的。”杨俊然说了一句,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王远山看着杨俊然的背影,满意的点了点头。

  直到第二早的早上,王远山这才回到自己的制鞋厂之中。

  工人们并没有回去,而是集体到县政府去抗议,县政府一听这样的事情,立即严令警察局查办,不过警察局很快的就查到了,王远山是杨俊然总司令亲自召见的,他们可不敢到总司令部去要人。

  无奈之下的县长,只能够安抚工人,让他们等待消息。

  “厂长,怎么回事,他们找您干什么。”看着满脸笑容的王远山,工人们急忙的问道。

  “好事,这次我们工厂要扩大了。”王远山坐在椅子上面,喝了一口茶水说。

  “厂长,听说是杨俊然总司令召见您,您见到杨俊然总司令了?”一个工人好奇的问道。

  “见到了,见到了,而且还从总司令部吃顿饭呢,不过他们的伙食可不好,我听说总司令部都是吃一样的伙食,唉,倒是为难那些年轻人了。”王远山叹息的说了一句。

  玉米面,白面是总司令部混合吃的食物,而菜类只有白菜豆腐,一周只有一次的肉类食物,不过野战部队里面,吃的可比总司令部好很多,很多野战部队的长官,都不愿意到总司令部里面吃饭,第一是不可口,第二就是没有肉食。

  “总司令长什么样子,是不是和外界说的那样年轻。”一个女工人询问了一句,脸上露出害羞的表情。

  王远山笑了笑,回想了一会说:“白白净净的,十分英俊,好像书生的样子,我看着也就是只有二十多岁的样子。”

  听到王远山的回答,工厂里面的女工开始议论了起来。

  而在察哈尔省的总司令部里面。

  杨俊然和方汉钦,则是根据教导第一师提供的情报,把热河省的日军部署,一点一点的标注出来,以便核实自己的作战方案,原本驻守在锡林郭勒盟的四十五集团军,也已经得到了调令,一个军的部队,已经开始启程,准备到达张家口附近。

  而被杨俊然当作宝贝的装甲军,则是利用黑夜的时间,全速赶赴察哈尔盟。

  各部都在积极的调动着,为了保证这次战斗的绝对胜利,就连临时编制的战斗机大队,也接到了作战任务。

第162章 誓师

  1940年七月份中旬。

  察哈尔省冀察战区,得到军委会一份哀荣电,是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名义通电全军的,电文的内容是和一个将军有关,电文中除了嘉奖将军的忠勇和生平事情外,就是委员长对将军的惋惜。

  “总司令,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殉国成仁,军委会下发电文,表彰张自忠将军一生功绩。”方汉钦一脸悲伤,走到杨俊然身旁说了一句。

  同样出身杂牌军的方汉钦,对于这样将军的殉国,内心里面还是很悲伤的,自抗战以来,国军之中不少将领殉国成仁,但是以集团军总司令职务殉国的,只有张自忠一个人。

  “他……”杨俊然无奈的叹息了一声,对于这样的事情,他是没有办法的,如果张自忠将军在华北,就算拼光整个察哈尔省的部队,杨俊然也要把他救出来,但是张自忠将军远在第五战区,杨俊然是有心无力。

  在某种程度上面来说,张自忠将军是以自己的牺牲,来激励中国部队的抗战,否则以他总司令之职,何必亲临一线指挥作战。

  “电文下发各部,八月底战区举行追悼会,各军团以上军官必须参加。”杨俊然无力的说了一句。

  方汉钦点了点头,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重庆,委员长官邸。

  自从得到张自忠殉国的消息后,委员长的心情就很不好,经常性的发怒,侍从们也知道委员长心情不好,也不敢招惹委员长发怒,一旦委员长发怒,倒霉的就是他们了。

  桌子上面,摆放着张自忠的照片,委员长不时的会看一看,满脸的叹息。

  每个人都十分的惊讶,自抗战之后,殉国的将军已经很多了,有杂牌军的,有嫡系中央军的,能让委员长如此的,却只有张自忠一个人,想起当时委员长抚棺大恸的场景,每个侍从都清楚,这次委员长是真伤心了。

  “怎么样,心情还是不好吗?”戴笠穿着一身中山装,在委员长的门外,小声对侍从问了一句。

  侍从也不敢回话,只是点了点头,委员长现在满肚子的怒火没处发,他可不想因为这样的事情,而让委员长发怒。

  戴笠看到侍从点头,皱着眉头走了进去,没有办法,委员长召见他,他总不能不见吧。

  “委员长。”走到里面后,戴笠轻轻的询问了一句。
首节 上一节 241/8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最风流

下一篇:大唐第一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