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独裁者

抗战独裁者 第333节

  但是苏军的炮兵师,实力可比他们强大很多,当然,弗洛希洛夫为了保存自己强大的预备队,也没有出动自己的炮兵部队,否则对于左翼军来说,这些炮兵可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1941年六月二十七日。

  苏军第一集团军参谋长尼古拉,指挥三个装甲师,三个炮兵师,配属三十架轰炸机,三十架战斗机,对车臣汗部的新二军阵地,发起了进攻,他们的意图,就是歼灭中国部队的装甲师。

  新二军新一师阵地。

  远处人民军的装甲师,已经开始朝着这里发起了进攻。

  为了试探中国部队的实力,尼古拉不敢一次性投入太多的兵力,只是投入了一个中型坦克营,还有一个步兵营的部队,对新一师的阵地,实施试探性进攻。

  二十辆T-34坦克,伴随着六百多名步兵,开始朝着阵地展开了攻击。

  虽然这是一个装甲师的实力,但是人民军的装甲师,可不是苏联编制的装甲师,他们的装甲师只有六十辆的坦克,其中有二十辆中型坦克,四十辆的轻型坦克。

  苏联人的装甲师,满编会有一百八十辆坦克,其中二十辆重型坦克,四十辆中型坦克,一百二十辆轻型坦克。

  但是这样的装备,苏联人可不会给人民军,即便是外蒙的苏军装甲师,也得不到满编的装备,多数都或多或少缺少几十辆的坦克。

  “全团反坦克武器准备,依靠武器性能,做好反击准备。”团长看着远处的坦克,随即下达了作战命令。

  一个团的十门47MM反坦克炮,二十门37MM反坦克炮,四十五个猎豹火箭筒,随即做好了战斗准备。

  而轻重机枪射手,则是把枪口,对准远处的步兵。

  随着十门47MM反坦克炮的开火,远处的二十辆坦克,开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

  其中五辆坦克,已经不能够行动了。

  其余的坦克,却仍然在行动着。

  远处的尼古拉,举着望远镜,观察前面的战况,眉头却不时的皱了起来。

  “参谋长同志,是不是派遣部队增援过去,这样下去,部队迟早是要被中国人吃掉的。”人民军的师长,耐不住性子,询问道。

  “不,你要相信他们,他们会出色的完成任务。”尼古拉冷冷的说。

  师长还想要说什么,但是看到尼古拉的眼神之后,沉默了下来。

  剩下的十五辆坦克,仍然在前进着。

  这些坦克越来越靠近阵地了,坦克炮不时的射击着,炮弹狠狠的砸在阵地上面。

  “各营反坦克炮射击。”团长拿着电话,大声喊道。

  随着团长的命令,二十四门37MM反坦克炮,迅速的射击了起来。

  十五辆坦克,四周都有炮弹爆炸的声音。

  侥幸没有被击中的坦克,迅速的开始撤退。

  但是撤退的坦克,显然数量很少。

  刚刚转移阵地的团属反坦克炮,随即展开了攻击。

  想要撤退回去的几辆坦克,再次被击中,摊在地上不能行动了。

  乘坐装甲车的步兵,看到这样的情况,迅速的拼命后退,生怕自己会受到打击。

  但是他们已经进入重机枪的范围了,随着团部的命令,十门75MM山炮,迅速的射击了起来。

  全团的重机枪,随即展开了火力打击。

  这些乘坐装甲车的步兵,还没有登上装甲车,就被重机枪击中,倒在了地上。

  即便是那些乘坐装甲车逃跑的人民军官兵,也有不少炮弹被击中,连同装甲车,直接被弹片摧毁了。

第235章 无毒不丈夫

  人民军最终还是推了下去,但是他们的损失很大。

  二十辆的坦克,全部的被留在了阵地上面,三十多辆的装甲车,也陪衬在坦克的一旁。

  一百多人的步兵,分散倒在阵地的前面,仍然保持自己死前的状态。

  对于这里的事情,左翼军的指挥部里面,迅速的召开了会议。

  战斗机大队的五十架百舌鸟战斗机,迅速的起飞,四处查看苏联人的动态。

  同时抽调了装甲第一军的一个装甲师,赶到了新二军的阵地,做好了增援准备,一旦苏联人投入太过的兵力,那么这个装甲师,就要迅速的承担起作战的任务了。

  新一师阵地前,不少的坦克和装甲车仍然在燃烧。

  一些专业的人员,在官兵们的掩护下,迅速的冲了过去,寻找还能够继续使用的坦克和装甲车。

  虽然冀察热战区能够自主生产卡车,但是远远不足供应这支庞大的部队。

  这次围歼孙军第一师,缴获的卡车装甲车,平均分给参战的三个军,这让每个军长都尝到了甜头,与其把问题交给兵工厂解决,还不如自己在战场上面解决。

  所有不少的军官,都希望自己的部队,多多缴获卡车和装甲车,这样就能够提高自己部队的行动能力。

  远处的尼古拉看着这里的阵地,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

  他能够感觉到,紧紧对面的阵地,就有几十门的反坦克炮,这样强大的火力,的确不是人民军装甲师能够应付的。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出动苏军的装甲师,恐怕也只有苏军的装甲师,才能够对中国阵地构成威胁,逼迫他们出动装甲部队,然后在实施自己的计划。

  想到了这里,尼古拉沉默了下来。
首节 上一节 333/8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最风流

下一篇:大唐第一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