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辛亥大军阀

辛亥大军阀 第269节

  沈纲一听陈敬云的话,脸色略变然后就是大喜:“大帅,这真的要新组建四个混成旅?”

  沈纲可是正儿八经的陆军将领,心里头自然是希望陆军越来越强大,编制越来越多的,是不是的就会和一群陆军将领们谋划着给陆军扩大编制,只不过扩军这事向来都是陈敬云独断的,那些将领们也只能是心理想想,偶尔对陈敬云说几句而已,然而现在陈敬云竟然是主动提了出来。

  陈敬云这么主动说扩军,也是让沈纲有些意外,当即说出了往日绝对不会说出的话来:“那这军费的压力会不会太大了?”

  陈敬云不以为意:“军费的事情参谋部不用担心,多了不敢说,但是这两万多人还是能够养得起来的!”

  陈敬云手里的钱其实不少,除了国民军的传统财政收入以及禁烟司的鸦片税、香烟税外,他还有着美国第二轮援助条约的三千万美元呢,第二轮总数五千万美元的金额里头,海军占了一千万,然后的四千万里头有一千万是要来购买美国的武器或者设备的,剩下的三千万则是被陈敬云极力要求而当成了军费,所以说现在陈敬云手头上钱还是不少,纵然养着现在的近二十万大军有些吃力了,但是挤一挤还是能够挤出几百万来的。

  反正他打算新成立的是混成旅,四个混成旅总兵力两万多人,但是绝对比两个主力师的花销要小的多,顶多只有五分之三的样子,因为里头没有了主力师的炮兵团。新建一个主力师,前期花销中,炮兵团和骑兵营的费用就占据了一半,单纯的步兵团并不怎么花钱,至于人员的薪资费用那也不是一次性拿出,而是长期支出,是不会让陈敬云一下子拿出几百万来的,至于以后怎么养,那是以后的事情了,要么那时候陈敬云已经统一中国,要么就是已经被击败,不管是那一种选择到时候他都不用担心怎么养军一事。

  实际上,按照国民军现在的传统财政,供养目前规模的部队都是力不从心的,所以陈敬云想着是债多不愁,养二十万也是养,三十万也是养,至于一年后没钱养不起了怎么办那是以后的事,以后再考虑。

  陈敬云一张嘴,就给定下了四个混成旅的扩军目标,并且还是短期目标,陈敬云要求参谋部在一个月内完成这四个混成旅的编练,两个月内就能让这些部队出发奔赴战区。

  为此参谋部在安排了安徽的下一步战事之后,又是马不停蹄的继续忙碌起来,参谋部以苏南地区的第警卫师、第二师、第七师、第三师为基础,从这些主力部队从各自抽调骨干部队,然后以此为基础补充进入大批那些已经在新兵营完成三个月训练的新兵,匆匆一番磨合训练后就是正式宣布成军了,分别为第十五混成旅、第十六混成旅、第十七混成旅。

  而那些被抽调了骨干部队的主力师虽然短时间内战斗力受损,但是由于这些部队是和江北地区的冯国璋第二军进行军事对峙,并没有爆发实际性的作战,所以影响也不大,毕竟参谋部训练司很快就会给各部队补充足够的新兵。这些经过三个月新兵营训练的新兵们进入部队后,很快就能够融合进来。

  当国民军进行新一轮紧急扩军的时候,安徽地区再一次爆发了大规模战事,八月二十四号,经过休整的国民军第九师对正面的吴佩孚部队进行大规模进攻,吴佩孚虽然能打,但是无奈兵力以及火力都处于极大的劣势,不得不继续北退,这个时候,曹锟在合肥也是坐不住了,亲自率领了第三师剩余之兵力接应吴佩孚北撤,然后是准备据城而守,试图凭借城内建筑来进行坚守。

  面对合肥这个城市,第九师并没有轻易进攻,而是发起了数场试探性进攻后就是停下了进攻步伐,等待增援的第八师前来。

  与此同时,仙踪地区也再一次爆发大规模激战,第五师和第一师主动对唐天喜的第十师发起了进攻,不过唐天喜并没有硬撑着,很快就是往东撤退,原来唐天喜此时已经是知道了国民军第四师正在进攻武岗,害怕被断了后路,而冯国璋更是害怕第四师继续北上攻占滁州,所以是命令唐天喜第十师回撤,同时冯国璋也派遣了第二混成旅从江北西进威胁第四师的侧后。

  一时间,安徽战事是处处激战,双方加起来十余万大军在这片方圆一百公里左右的地区厮杀,围绕着合肥、滁州等重要地区进行着争夺。

  由于双方都已经投入了主要兵力,使得这一地区的战事已经成为了双方的生死决战,败的那一方不但会丢失数万这里部队,更会因此而陷入整体战略的全面被动,失败那几乎是肯定的。

  这样规模的一场生死决战,个人所能够起到的因素已经很小,双方的战争机器已经运转,每个人都不过是其中一个零件而已,而且这场决战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分出胜负的,至少也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陈敬云在巢湖战役那几天紧张了好几天之后也算是看开了,多少放下了心中的那份紧张,平日里没有什么重要军务的时候,他已经是不太天天都问着前线战事呢。

  九月初,董白氏母子悄然来到了南京,这让陈敬云的生活更正常了几分!

第〇三七三章 古美电器

  九月初的傍晚,并没有因为太阳的西下而变的凉爽多少,傍晚六点多的时候,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的温度任旧很高,午后的猛烈阳光把整个大地都快烤的熟透了,要把这些热气散发完了少说也得晚上八九点以后,真正要享受到夜晚时分的凉爽,怕是要等到凌晨十二点过后了。

  此时的大元帅府内,陈敬云并没有和往常一样身穿一整套的服装,现在的他只是穿了件白色的短袖衬衣和一件显得宽松的黑色西裤,脚上也没有穿着皮鞋或者军靴,而是一双多孔的透气胶鞋,现在的他坐在藤木沙发上,手中随意拿着一本小册子在看着,身旁不远处就是一台样式有些笨重的电风扇慢悠悠地转动着,带来了丝丝热风。这个电风扇乃是福乐电气的最新产品,福乐电气和美国的一家公司合资,和这家美国公司在上海经济开发区合资投建了一家古美电器公司,和其他中美合资企业的模式差不多,中方负责地皮、厂房,国内市场的推广,工人的招聘等等,而美方负责技术、设备。至于资金方面则是共同担负,不过中方的资金来源一般都是来至于华夏银行以及美资在华银行。

  这个电风扇也算得上是中国目前为数不多的高端国产工业品了!虽然真正国产的只有这个电风扇的外部框架,其他的重要零部件都是进口货色。但是这个古美电器公司可是在上海啊,正儿八经的中国制造呢,后世里人们都能把日本车,德国车,美国车,韩国车都当成是国产车,就连发动机还是进口货色的战斗机都能当成了国产飞机,所以这个电风扇往广了说也是国产货,古美电器公司是毫不知廉耻的把这个电风扇当成了正宗国产货,并且以国产货的名头做起了推广,甚至通过关系把样品都塞到了大元帅府里头来。

  陈敬云对这些什么进口或者国产不敏感,好用就行,这天气那么热有电风扇扇扇凉也是不错的。

  陈敬云是本着自己享受的态度收了这些电风扇,但是那古美电器公司却依次为突破口,迅速地把电风扇打进了众多军政人员的家庭,人家推销的时候都不用多废话,直接来一句:“这可是咱们大帅都用着的好东西啊,难道你就不想也享受享受!”

  对于这些事情,陈敬云也是懒得搭理的,毕竟自己用了是事实。再者说起来那个古美电器公司还有他自己的一部分股份呢!因为陈敬云直接掌控了华夏银行的绝大部分股份,然后华夏银行又是全资掌控福乐电气,福乐电气再以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控股这家古美电器。所以绕来绕去,陈敬云就是和这个古美电器扯上了关系,虽然在陈敬云的眼里这区区一家投资不过十万元的小电器公司不算的什么,但是好歹也算是自己家的生意,总不能平白无故的踩扁自己的产业不是,所以也就默认了古美电器那边借着他的名头去扩展销售渠道了。

  这电风扇虽然不停的送着风,但是陈敬云依旧是有些闷热,这没一会工夫就是喝下了一杯茶,而手中的小册子才看了不到半数而已。

  手中的这本小册子乃是国社党的宣传手册,表面上是陈敬云编辑、钱翰朗撰写,实际上陈敬云还是头一回看见这玩意,完全是钱翰朗和国社党宣传部的那些人搞出来的玩意,这弄出来后钱翰朗就送到了陈敬云这边让陈敬云过目,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就大规模印刷,然后分发出去。

  陈敬云粗略看了看,里面的内容没什么出格的,大体上都是按照陈敬云的历次演讲为主要内容,然后钱翰朗等一些国社党的骨干分子们就从陈敬云的历次演讲中提炼出来一些所谓的精华,然后汇编成册,一些次要的观念不重要,重要的就是说,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优秀民族,而国社党员们就是华夏民族中最为优秀的一群人,而这群华夏民族最优秀的人有责任、有义务领导这个国家,带领中国人民一起让华夏民族重登世界巅峰!

  通篇就是三个不断强调:不断的强调华夏民族的优越性,不断强调国社党的重要性,不断强调陈敬云的伟大性!

  陈敬云觉得钱翰朗这个人简直就是天生的政工人才,他这能力不管是放到纳粹党还是社工党里头,那绝对是游刃有余的。为此,陈敬云特地向他传授政治工作之最重要的一句话:谎言重复一万遍那就是真理!

  钱翰朗的工作就是根据陈敬云对他所说的这句话进行的,几乎所有的宣传基调都是在不断的重复华夏民族的优越,国社党的重要,陈敬云的伟大。至于成效有多大,那就要以后再看了,至少现在是没什么人把陈敬云当成神仙,很多年轻国社党员们中也有不少对陈敬云崇拜,但那更多的是一种偶像的崇拜,而不是一些精神信仰的洗脑式个人崇拜。那些年轻人崇拜陈敬云只是因为他年纪轻轻就是成为意气风发的军阀头子而已,就跟后世人崇拜羡慕比尔盖茨,羡慕的成分居多。

  实际上,绝大部分的国社党员们对陈敬云个人并没有绝对的崇拜,吸引他们的乃是国社党的一些主张,尤其是华夏优越性、华夏复兴之类的内容。

  这个年代的年轻知识分子还是很热血的,热血到能够毫不犹豫的投身军旅,为心中理想牺牲奋战,1913年的福州中学毕业生中,有半数毕业后主动报考福州军校,数月后就加入了国民军为了统一大业为战斗,为了他们心中的华夏复兴而奋战,这些被旧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年轻人还保留着中国人特有的风骨,完全不是后世里的被利己主义侵蚀了心智的年轻人可以相提并论的。

  放下手中的宣传册子,陈敬云感到这屋里是越来越闷热,就连那电风扇吹出来的风都是热乎乎的,站起来后陈敬云就是往外头走。

  凉亭里,林韵正在和几个老妈子不知道说着什么话,这屋外空气流通,还有微微的轻风明显是比屋内凉爽多了,陈敬云走了过去后林韵也是和那几个老妈子说完了话,那几个人也就退了下去。

  “看你热的,后背都出汗湿了!”林韵一边带着埋怨式的语气说了后,然后又对着身边的丫鬟道:“去拿个冰镇西瓜,好解解渴!”

  那丫鬟听了脸色大喜,然后就是高兴道:“是,夫人!”然后就是快步的蹦跳着往后边去了,她素来喜欢吃好吃的,而林韵对她也好,什么好吃的都给她一份,这会弄一个冰镇的西瓜林韵和陈敬云肯定吃不了多少啊,至少大半还是会让她给解决掉的。

  林韵看着这模样,也是不由得笑起来:“这丫头就是喜欢吃!”

  陈敬云也是随着她的话头道:“喜欢吃也没什么不好的!”

  在林韵身边坐下后,陈敬云道:“前些时候不是说你母亲也搬来了南京吗,怎么没见着她?”

  林韵道:“我母亲是前几天就过来了,这几天忙着安置呢!”

  “哦!”陈敬云继续说着:“落脚的地方安排好了吧,回头我让于世峰去一趟,帮忙看看有什么事情办一办!”

  林韵道:“不碍事的,这次不但我母亲过来了,我弟弟林浩也一起跟了过来,我那弟弟虽然年纪小些,但是多少也能帮一些事情!”

  陈敬云听罢后点头,然后道:“哦!”

  林韵看了看陈敬云,然后道:“前日我弟他也过来了,说是母亲既然搬到了南京,他也就辞了福州那边的差事,一同搬过来陪着老人家住!”

  陈敬云听到这里眉宇一皱,心中有些不太爽快了。对于家中那些亲戚的安排向来都是陈敬云的一件麻烦事,那些有本事的人还好,陈敬云有着大把位置来安排他们。其实算起来陈敬云亲戚担任重要职位的并不少,比如钱翰朗这个姐夫当了国社党秘书长、陈敬云大伯的长子担任了华夏银行的财务总监、福州兵工厂的财务总监,陈敬云三叔的次子陈敬海担任了华夏银行的行长,林韵的堂兄林勇非是警卫师第三团的团长,陈俞氏的侄子,陈敬云的表哥俞若飞乃是警卫师的师长,董白氏的哥哥白春林就任民政部处长。这些几个都是身居高位的角色了,至于中低层军政官员就更多了。

  而对于陈敬云的这些亲戚的任命下面的人一般都是拟了提名后交给陈敬云决定,而陈敬云大多时候也都是压着他们不动,少数时候才会批准。

  林浩身为林韵的弟弟,这层关系自然是诸多国民军高层都知道的,或多或少都会对林浩进行关照,不过如果是旁系亲戚还好,但是这种较为亲近的亲戚外人是不敢乱动的,这已经不是没有先例了,下面的一个民政部一个司长也许是为了讨好陈敬云,没几个月工夫就把一个陈家的弟子提上来当了科长,然后是处长,甚至还有晋升为司长的提名,如果不是司长的任命要陈敬云亲自准许的话,兴许还真让他当上了。那时候陈敬云立刻就是把民政部的那个司长撤职,然后再把那个陈家弟子打回原形,让他回去民政部成为了一个普通的科员。

  而林浩也算是高位出发了,陈敬云想着他终究是林韵唯一的弟弟,所以安排了他进入福州中学当了个插班生,然后混了个中学文凭后就让他去福建省政府那边先历练了两个月的科员,然后亲自让于世峰安排他当了科长,这慢慢熬一熬资历的话,不用几年处长也就到手了。

  可这林浩竟然辞职了?

  陈敬云自然不会用林浩的事情对林韵摆脸色看,脸上的不悦一闪而过,随即道:“哦,他有这孝心很好,反正他现在年纪也算小,进入公门估计也不太习惯。这样,既然都来南京了就留在南京吧,不过没了公职也不能闲着,这样,南京大学现在已经开学了,但是我安排安排,让他进去学。一来是他现在年纪尚小,正是求学的时候,二来也可以就近看望你和你母亲。”
首节 上一节 269/7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理想年代

下一篇:史上最牛驸马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