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辛亥大军阀

辛亥大军阀 第408节

  整整十几万的常备陆军在朝鲜被歼灭,这对于日本陆军而言是无法承受的打击。

  不但陆军十几万部队被歼灭,大半个朝鲜被夺去,就连海军那边也是战沉了两艘战列巡洋舰以及数艘其他军舰。

  日本海军的损失不小,而且在三个月的战争期间日本海军可谓是做到了应有的责任,那就是保障了日本本土到朝鲜以及旅顺的海上交通线,并且压制了中国海军的那两艘高速战列舰使其的无法靠近日本本土海域。

  虽然说战争期间没能做到击沉这两艘中国战列舰,但是从战略上来说,日本海军还是做的相当不错的。

  海军方面是尽到了责任,然而依旧无法挽回陆军在朝鲜的惨败。

  海陆两军针锋相对都想要推卸责任,并且还在裕仁面前再一次争吵了起来,裕仁看到这种情况也是相当头疼。裕仁现在可还不是天皇,他老爸大正虽然前两年就病的迷迷糊糊不能理事,但是不管怎么说大正还没死呢。现在的裕仁是以皇太子的身份进行摄政,也就是摄政王。再者,日本明治、大正、裕仁这三代天皇都有个很有意思的传统,那就是从来不会对臣下之间的争端进行裁决,像今天这样陆海军相互指责的时候,裕仁干脆就是把自己的耳朵给堵上,把眼睛也给闭上,等过了许久陆海军两边也吵得差不多了,这才重新开口道:“如今朝鲜局势败坏,现在该如何解决?”

  上原勇作也是吸了口气,不再看海军的那群人,现在不是和海军斗气的时候,当即道:“殿下放心,陆军已经准备在釜山集中大量部队,中国人绝对无法拿下釜山的。”

  山本兵卫权冷哼一声:“当初守鸭绿江的时候你们也是这么说的,守清川江的时候你们还是这么说的,结果呢?”

  上原勇作被这话气的差点吐血,如果不是看到山本兵卫权已经是个七十来岁的老家伙,他上原勇作就得上前抽他一大嘴巴子。深吸了一口气后才算是把这怒气给平复了下来,重新开口道:“目前陆军已经正在进行总动员,剩余的数个常备师团已经是准备完毕,随时能够奔赴朝鲜作战,另外新组建的五个师团也已经大体完成,完成初步训练后就能够投入作战,另外,陆军正在筹备重建第五师团、第六师团和第八师团等部队。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陆军不但能够恢复到战前的实力,而且能够将兵力扩张到三十个师团以上!”

  上原勇作说的计划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张,但也是事实。日本陆军的动员实际上在五月份就已经开始,只不过前两个月日本陆军的动员规模不大,只是给各参战部队补满了兵员而已,而真正的大规模动员是在丹东战役中日本第二军溃败以后,那时候才开始筹备新组建五个师团,而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

  只要给三个月到五个月的时间,日本完全能够再一次武装出数十万人的陆军来。陆军和海军是两码事,海军是个吃老本的兵种,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各国海军基本都是靠战前积攒起来的家当在打,而在战争时期紧急开建的主力舰绝大部分是赶不上战争的。但是陆军嘛,这年头要大规模扩张陆军的话,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只要有部分的工业基础,甚至都不用像英法德美这些列强国家的庞大工业能力,只要拥有部分国防工业的国家都能够短时间内爆出上百万兵力来,这些短时间内扩张的部队肯定无法和战前的常备部队相提并论,但那也是可以上战场打仗的。

  而日本和中国虽然在工业上无法和其他列强并肩,但是真要下定了决心要在三五个月内扩张上百万陆军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上原勇作说陆军正在动员,正在试图反攻朝鲜,而海军那边虽然看不起陆军,但是也不可能说让陆军游过对马海峡,所以也是爽快地说海军一定把这些新部队送上朝鲜并保证海上的交通线。

  然而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很明显中国入朝部队不会给日军如此充分的准备时间,在日本的增援部队还没有抵达釜山的时候,左玉刚的装甲集群就已经是飞速抵达釜山,这个时候釜山只有数千人的日军,面对绝对优势兵力的进攻,釜山的日军根本就撑不下去,很快就是在日本海军的掩护下登船撤离釜山。

  八月二十三号,陈敬云就已经是接到了攻克釜山的战报!

  “釜山既下,那这朝鲜就算是打下来了!”陈敬云早在前几天得知平壤大捷的时候,就已经是知道朝鲜那边的局势已定,已经是没怎么关注朝鲜战事了,这段时间来他关注更多的是俄罗斯那边的战事。

  陈敬云点头:“朝鲜那边拿了下来,接下来只要把旅顺拿下来后,这场中日战争也就算是定下了基调了!”

  当歼灭了日本第二军的时候,陈敬云就已经开始考虑着该怎么结束这场中日战争了,虽然说已经把日军从朝鲜赶下了海,甚至旅顺那边迟早也能拿下,但是这两个地方拿下了后就是没有办法继续下一步了,因为海军不够强,所以就注定了不可能直接登陆日本本土作战,甚至连登陆台湾作战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到时候只要日本海军把那只庞大的主力舰队往对马海峡或者是台湾海峡一摆,那足以阻挡中国任何的登陆企图了。在海军没有击败日本海军取得制海权之前,要登陆上述两个地方基本是难如登天。

  而无法进一步取得战果的时候,那么就的好好利用目前的优势结束掉这一场战争,毕竟自己不可能一直都要在沿海诸省部署上百万的兵力用来防备日本随时的登陆作战。

  就在陈敬云考虑着该怎么结束掉中日战争好腾出力来收拾苏俄的时候,鄂木斯克前线再一次爆发了激烈的炮战。

  鄂木斯克那边中苏俄三方是打的相当激烈,由于双方都有着坚固的防御工事,所以这打起来单靠步兵冲锋是无济于事的,每当进攻之前都要集中大量的大口径火炮进行轰炸,鄂木斯克战争上几乎双方都在玩命一样把大口径的炮弹扔向敌军,炮弹的密度堪比一战时期的欧洲西线战事,剧烈的炮战使得双方都装备了大量的大口径火炮,其中的中国陆军第六军更是中国陆军里头唯一装备了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弹炮的部队,而且在交战中发现105毫米的轻型榴弹炮射程太近而不实用。

  中国陆军中的105毫米轻型榴弹炮是仿制法国的105毫米轻型榴弹炮,射程只有六千米。当初中国陆军选择大规模装备这款轻型榴弹炮是因为这款火炮的重量够轻,只有七百多公斤甚至比75毫米的野炮都要轻。基于国内交通和地形缘故,陆军当时就是更注重于重武器的重量而非射程。

  但是这种做法在国内战场上甚至朝鲜战场上都有用,但是在俄国却是行不通。因为东亚地区多山,交通也不好,火炮需要的是轻便型,射程倒是其次了。然而这种情况就不太适用于驻俄部队了,俄国尤其是鄂木斯克前线的西伯利亚地区是广阔的平原,对于火炮的重量并没有太大的要求,这也是俄罗斯国防军和苏军部队都继续大量装备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弹炮作为师级部队的支援火炮的原因,要不然中国驻俄部队里的第六军也不会装备了大量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弹炮了。

  在国家军事委员会制定了1922年编制,要求将师属炮兵力量从以前的24门75毫米野炮和12门75毫米山炮改为都24门75毫米野炮和12门105毫米榴弹炮。而目前中国所拥有的制式105毫米火炮只有两种,一种是1917年式105毫米加农炮,这个105毫米的加农炮并不是师级支援火炮,而是配属炮兵旅所用的远程压制用炮,是从法国1910年式105加农炮上发展而来,射程达到了一万两千米,而重量也是高达两千多公斤。而配属给师级部队所用的乃是1915年式105毫米榴弹炮,这款法国105山炮的轻型榴弹炮因为较轻的重量在陈敬云统一中国之前就已经是进口了不少装备部队,随后又自造了不少。

  现在1922年编制要求师配属105毫米的榴弹炮,那么陆军也就直接用这款火炮了,这款火炮在朝鲜战场上也是展现出了不俗的威力,能够快速的伴随步兵行动,所以虽然有着射程上的缺陷,但是对面的日本师级部队装备的41式75毫米山炮射程也没缺多少,所以这射程上的缺陷也就不是缺陷了。

  但是面对上大量装备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弹炮的苏军时射程上没有优势,威力上也没有优势,而105毫米榴弹炮最大的优势轻便型在鄂木斯克战争上更是一点也发挥不出来。

  所以驻俄部队已经是要求获取一款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师级支援火炮。

  对于军队发展的这些事情,陈敬云向来是很关注的,甚至比一些具体的战役更为关注,平壤战役那么大的规模,陈敬云也只是问了问大概的经过后也就没有再多管多问了,打仗那种事情他向来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这脑子不可能比得过那些成千上百的参谋人员和军官们的集体智慧,这些作战计划可不是一个人拍拍脑袋就能够决定的,而是经过了大量参谋人员的出谋划策才决定下来的。

  而对于军队的发展,尤其是一些高新武器的发展方向,陈敬云依靠着后世的记忆有着更多的优势,他虽然搞不懂坦克是怎么造出来的,也不知道具体的坦克战术,但是他只要知道坦克有用那就行了,剩下的造坦克,甚至制定具体的坦克战术都是下面人的事情,用不着他操心。

  现今驻俄部队那边说105毫米轻型榴弹炮不够用,而装备部那边也是在分析了俄国和国内的地形和交通后,也是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那就是适用于国内的装备不一定适用于北方寒带平原地区,因为有必要开发出新一款的师级支援火炮用于平原地区的作战。

  得知装备部要开发新式火炮,装甲部队那边也是来凑热闹,说装甲部队装备的105毫米轻型榴弹炮也是射程不够。装甲部队里都是汽车甚至半履带式装甲车来牵引火炮,而且装甲部队的特性就注定了这些部队不可能用于山地作战,所以装甲部队也就不用太注意火炮的重量,装甲部队甚至都考虑装备105加农炮。

  有了这些需求后,装备部也是开始决定研制一款师级支援火炮,当然这只是个开头,一款新火炮的设计到测试再到大规模服役是需很长一段时间的。

  而在这之前,装备部也是采取了应急的措施,那就是加大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弹炮的产量,并对沙俄的老款1910年式122榴弹炮进行再设计,以求提高射程和减轻重量。并以独立炮兵团的形式大量装备驻俄部队,作为前线支援火炮使用。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鄂木斯克那边打的是越来越激烈,而中日之间的战争却是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而暂告一段落,朝鲜失陷后,日本方面担忧中国部队登陆日本本土和台湾,所以日本海军是倾巢而出防备着中国登陆部队出现对马海峡或者台湾海峡,而原本预备派遣到朝鲜的部队也是被派遣到台湾以及部署到了日本本土准备进行防御作战。这个时候的日本人还不知道陈敬云根本就没打算过进行任何的登陆。

  而这个时候,已经坚守了长达三个多月的旅顺也是慢慢呈现出了失败的迹象,旅顺要塞虽然坚固,让中国的第三军无法短时间内攻克,但是第三军的梁训勤也是没有硬攻,而是采取了大规模轰炸和爆破推进的方式。如此过程是极其缓慢的,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也是慢慢一点一点的撬开了旅顺这个乌龟壳,而当日本第二军在朝鲜全军覆灭的消息传开了后,旅顺的日军也是士气有些低迷。

  当朝鲜战事结束后,沈纲把大批的重火力和兵力调集到了旅顺,使得梁训勤手中的力量大为增加,而随着爆破进度已经开始深入到日本防御核心地带,梁训勤是认为总攻的时机已到,在经过多日准备后,预备在九月二号对旅顺发起总攻,彻底攻克旅顺。

  然而就在全军上下都等着第三军对旅顺发动总攻的时候,日本那边却是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九月一号,日本关东地区爆发大地震,大地震不但造成了大量的房屋损坏和财产损失,更是让数十万日本人伤亡,不但有着这些平民的伤亡,就连日本海军在船厂改装以及新建的数艘主力舰都是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说实话死的人还没有朝鲜战役里死的日本军人多,但是两者造成的影响却是天差地别的,日本陆军在朝鲜战役里虽然损失了十几万人,但是除了让国内谴责和国民们咒骂外,实际上并没有太大地影响到日本的国内形势,然而关东大地震虽然死的人也才十万左右,总死伤连三十万人都没有,但是对日本国内造成的却是无比的震动,让原本就已经败坏无比的日本国内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更重要的是,现在日本还在和中国进行着战争,这一场关东大地震也是让日本的战争潜力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是全力救灾恢复国民经济还是硬着头皮继续打下去?这是一个摆在日本军政大佬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日本关东爆发大地震的消息传到了国内,上海申报用四个大字的标题表明了此时此刻国人对日本关东大地震的态度:“天佑中华!”

第〇五八三章 第一次调停

  这一场关东大地震给日本带来的破坏远不止是伤亡三十万人那么简单,除了地震时的大量房屋损坏外,由于地震爆发时正逢中午做饭时间,家家户户都在用生火做饭,加上日本的房屋都是木结构,所以震后引发了大规模的火灾,地震以及震后的大火灾让受灾地区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已经庞大到无法估算,几乎整个东京和横滨地区都被夷为平地。

  而位于震中附近的横须贺地区也未能幸免,除了民间损失外,横须贺海军工厂被夷为平地,正在施工当中的爱岩号遭到了严重损坏。这艘战列巡洋舰是天城号战列巡洋舰的二号舰。

  根据去年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日本被迫中止天城级后续舰以及加贺级和纪伊级等后续战舰的建造计划,由于当时各国都有数艘快接近完工的主力舰,为了避免浪费所以各国日美两国的数艘主力舰被允许改装为航空母舰。日本中允许改装的是天城级的二号舰爱岩号以及三号舰高雄号。中日战争爆发之前,这两艘军舰已经是分别开始进行了改装,不过由于战后经济危机的缘故日本海军经费也不足,所以改装进度一直都很缓慢,而当中日战争一爆发,尤其是东海大海战后,日本损失了两艘金刚级战列巡洋舰后认识到日本海军极度缺乏高速主力舰,所以就单方面退出了华盛顿海军条约,并将爱岩号以及高雄号的改装工程中止,并准备将这两艘战舰还原为炮战主力舰,一同准备进行还原工程的还有因为华盛顿海军条约而被迫停工改为靶舰的加贺级二号舰土佐号,这本来都已经准备当做靶舰击沉的土佐号也是重新上了船台继续施工。

  而这三艘主力舰的继续施工也就是日本在中日战争期间所制定的紧急造舰计划中的核心内容,为了让这三艘主力舰得以继续施工,日本可是率领终止了华盛顿海军条约。

  然而爱岩号的还原工程才刚刚启动没两个月,这一场关东大地震就是直接让施工中的爱岩号受到了严重损坏,其巨大的龙骨受到了严重的弯曲和缠绕,龙骨方向的纵轴也存在严重的扭曲现象,如此严重的损坏如果要进行修复,那工程量几乎相当于建立一艘全新的爱岩号,换句话说,这艘爱岩号已经是彻底废掉,不具备任何修复的价值了。

  除了爱岩号外,另外还有一艘建造中快要完工的那珂号轻巡洋舰也在地震中被完全摧毁。

  除了海军的爱岩号和那柯号被毁外,实际上日本国内的工商业和经济受到的破坏更严重,数十万人的受灾以及庞大到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让日本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硬着头皮继续和中国打下去还是说先把主力集中到国内救灾。

  “如果要登陆朝鲜,夺回釜山、平壤等第的话,那么我陆军至少需要投入三十万到五十万的部队。”上原勇作说着:“如今陆军已经完成了初步总动员,两月前新组建的五个师团已经编练完毕,国内的其他数个常备师团也已经准备妥当,如果有必要,陆军可以在朝鲜投入至少二十万的部队,如果继续动员,那么两个月后重建的师团也会编练完成,届时陆军的总兵力将会达到八十万人以上。”
首节 上一节 408/7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理想年代

下一篇:史上最牛驸马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