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昏君

大宋昏君 第363节


“外面还有几十个姑娘不肯走。”

赵桓心中一喜,难道她们看上了朕,不愿意回家?

好吧,是这个狗皇帝自作多情了,赵桓出去后才知道原因。有十几人已经家破人亡,家里的人都在这次灾荒中饿死病死,只剩下她一个孤女。

还有二十多人就更有意思了,这些姑娘不愿意回去的原因是怕被人戳脊梁骨。因为有的左邻右舍知道自己被卖进了窑子,即使回家也抬不起头来。这三十多名姑娘说什么也不愿意回家,她们齐刷刷的跪下求公子收留,救命之恩愿意做牛做马。

人言可畏,这点赵桓多少是知道的。尤其还是这个封建社会,这些女子回去还有可能更惨。

有过先例,赵桓曾经看过刑部一个卷宗。说是仁宗时期有个女孩被拐卖进了窑子,后来被家人找到赎了出来。那姑娘回到家乡以后不堪村民辱骂,在井中投毒,杀了全村十七口,此案还是包拯破的。

赵桓将这件事告诉了南宫怜儿,为避免历史重演。南宫怜儿一咬牙,对旁边曹东升道:“你去找几名侍卫,将这些姑娘送到宫里去,让她们进宫吧。”

“这个,这些人都没受过训练,又不知宫里的规矩。”赵桓在试探。

“那赵哥哥就收了她们做妃子好了。”南宫怜儿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

赵桓脑袋‘嗡’的一声,还有这种好事?送进宫里去,嘿嘿嘿。

南宫怜儿对赵桓道:“赵哥哥,你说呢?”

这事不能猴急,也不能太过拒绝,加倍不能露出窃喜的表情。赵桓如同死了人一样的棺材脸:“唉,这个倒也是个法子。不过,昕儿母亲那里...”

南宫怜儿拍着胸口:“我会跟姐姐说,赵哥哥,怜儿和姐姐其实都知道,你是怕我们伤心。不过我们既然选择了你,就会接受她们。你,你总得为大宋皇家子嗣着想吧。”

这是个信号,意思就是你把她们弄进宫里去,你可以挨个收拾她们。南宫怜儿会伤心,但是她也能接受。

一下子收了几十名嫔妃,赵桓心中砰砰乱跳,等朕回宫我就把你们挨个扑倒,一个也不放过。脸上却不动声色:“好吧,怜儿既然这么说,我就下一道手御。”

色字头上一把刀,赵桓哪里知道这些都是皇后故意安排的。

赵桓科考回京的时候,大臣们频频上书让皇帝纳妃的事。毕竟皇帝子嗣不多,大臣们为了江山社稷自然会死谏。当时赵桓是拒绝了,但臣子们依旧源源不绝是上书,甚至有的大臣直接将折子寄到了皇后那里去。

于是皇后朱琏坐不住了,迫于压力,她决定支持皇帝选妃。于是皇后找到南宫怜儿又是一番叮嘱。

从民间选妃,民间女子没有什么背景,不会对她的皇后权利造成威胁,想选那就选个够。不选则以,选就给皇帝选上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看看那些大臣们还说什么。

这些女孩子还不知道赵桓是皇帝,等御前侍卫来的时候,她们才知道原来他是皇帝。她们也将去一个叫做皇宫的地方,有的人害怕,有的人兴奋,大多数人还是充满期待。



第七十章 皇帝给百姓下跪

吴革去了海州,而赵桓带着令狐云龙等人准备往琅琊县进发。临行前赵桓差点忘了一件事,令狐云龙回到鸣翠楼的时候,老鸨子和俩大茶壶已经在地窖里饿了三天,差点饿死。

其实这老鸨子无甚大罪,她不过是灾民饥荒的时候落井下石了点。令狐云龙将她提溜出来的时候,给了她一个布袋,说是与她的恩怨一笔勾销。

老鸨子好不容易捡回来一条命,哪还敢和他多嘴。令狐云龙走后她们爬到厨房狼吞虎咽的塞了一肚子,吃饱了肚子老鸨子才想起那个布袋。她打开一看不由得吓得呆了,只见布袋里金灿灿的全是金子。

一个大茶壶眼睛都圆了:“妈妈,咱们发财了!拿着这些钱能买更多的姑娘!”

老鸨子一巴掌扇过去:“有这么多钱还开什么鸣翠楼!咱们该积点阴德了,明日起这鸣翠楼改成鸣翠居,咱们开个酒楼!”

后来,这鸣翠居成了邳州最大最火爆的一家酒楼。

御前侍卫押送着赈灾粮,沿路终于饥民少了些。这让赵桓心中多少有些安慰。

幸亏李浩然以性命换来的赈灾粮,琅琊县勉强维持着基本的生存。赵桓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不知道十灾九瘟。灾荒伴随着的往往都是瘟疫,琅琊县也开始闹起了瘟疫。赵桓后悔没有将赛华佗带来,灾民现在害怕的不是粮食,而是瘟疫。

“是粮食!粮食!”

“粮食来啦!大伙儿,朝廷下拨的粮食来啦!”

赵桓的运粮队刚到琅琊县便被街上的灾民围住了,人们争相奔走传送着这个好消息。

灾荒,使的灾民们活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他们个个衣衫破烂,蓬头垢面的像是从地狱出来的恶鬼.

车队到了琅琊县衙门外停下,赵桓暗自皱眉,这李浩然好大的架子,竟然不出来迎接、

路阿三与高二带着一干衙役,另外还有一些灾民在衙门外跪地山呼万岁。

琅琊县现在宛如一个独立王国,爹不亲娘不爱。李浩然死后,海州知州韩铁心似乎是放弃了这里。实际上此地民风彪悍,韩铁心曾经派后补知县来补李浩然的缺,结果还没进县城,便被灾民乱棍打出。

后来再也没有人敢来这琅琊县上任,韩铁心又恐事情闹大,又不敢给琅琊县定一个造反之罪。于是灾荒笼罩下的琅琊县几乎成了一个独立的王国。幸亏在衙役高二和路阿三的管理下,灾民又感念李浩然的恩德,这琅琊县还算没出什么乱子。

“高二,李浩然呢?”赵桓冷这个脸。

高二抬起头,满脸泪痕:“陛下,求陛下给李县令做主啊!”

“求陛下给李大人做主!”一众百姓齐刷刷的跪在地上,早已泣不成声。

赵桓大惊:“到底怎么回事?”

高二擦了擦眼泪:“琅琊县赈灾粮迟迟未至,眼看百姓就要饿死了。李县令无奈,先是带着灾民逼着琅琊县大户人家交出了粮食,然后给那些大户打了欠条。后来实在过不下去了,李县令就带着我们去抢了海州粮仓。海州知州韩铁心想给灾民定一个造反的罪名,李县令为了不连累大伙儿,将罪责一个人担待了下来。最后就。就...”

赵桓惊问道:“就怎么了?”

高二叹了口气:“李县令不肯受辱,饮刀自刎了!”

赵桓是又惊又怒,他调转马头便走。

南宫怜儿大惊:“陛下,你去哪儿?”

赵桓愤怒的道:“朕要去海州活剐了韩铁心!”

曹东升和令狐云龙抢到跟前拦住马车:“陛下冷静啊。”

曹东升也跟着道:“陛下,海州之案绝非韩铁心一人所能为。定然与运粮使刘豫脱不了干系,不如等查明这几人贪赃枉法之实,在定他们的罪不迟。”
首节 上一节 363/5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极品小军阀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