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昏君

大宋昏君 第441节


周桂桐叹了口气:“好吧,那我就告诉你。蒙古人根本就没想过和平,他们以前与我们开放榷场,和平相处那是因为他们时机不成熟。

他们一直在搜集情报,关于大宋的一切情报。用的上的、用不上的,他们假扮商人或者说客,潜入我们大宋。将桃仙镇与横水沟的各条道路都打探清楚了。”

“不对啊大人,”刘都头打断了他:“就算是蒙古人知道咱们有多少条路,他们怎么知道哪里有驻军的?”

周桂桐摇了摇头:“他们不知道,正因为他们不知道。所以他们才会大摇大摆的从大道直取奎县,这也才造成奎县之灾,这事败在了韩世忠身上。”

二人听得加倍糊涂了,师爷挠了挠头:“大人能否说的清楚一点。”

“你们看,”周桂桐在桌子上用手指蘸着茶水画了几条线路:“这是横水沟与桃仙镇之间的主干道,韩世忠不愧是个军事天才。他不在这里驻兵就是想打仗的时候引蒙古军入瓮来个两面夹击前后包抄。这本是极佳的军事部署,可你们都忘了,咱们这是和平时期。咱们与蒙古并未开战,韩世忠的这条妙计是对付战时用的。”

师爷与刘都头只感觉寒毛直竖,他们互相对望一眼,均从对方眼里看出了恐惧。

师爷颤抖着问道:“你是说,蒙古人就是从这条主干道直取的奎县,然后大摇大摆的顺着主道离开了?”

周桂桐点了点头:“因宋蒙和平相处,双方暂时都未有开战的可能。为彰显我大宋诚意,主干道并未设兵驻防。因为韩世忠知道,蒙古人若是想从主干道进攻,那是自取灭亡。可他没有想到蒙古人还就真是从主道攻进来了,因为蒙古人的目的不是占领奎县,而是抢劫奎县。他们骑兵迅速,抢了奎县撒腿就跑,韩世忠部的横水沟与桃仙镇根本来不及反应。”

刘都头点了点头:“我明白了,原来并没有什么奸细,并没有什么间谍泄密。是蒙古人自己看透了韩元帅的部署,他们不是为了占领奎县,只是抢完就溜,所以韩元帅一切的军事部署都是徒劳无功。”

周桂桐点了点头:“要命的是现在无论是清河府还是韩世忠部,他们都认为是大宋出了奸细。这样,师爷你火速去清河府说明情况。刘都头,快随我去横水沟。”

众人大急,慌忙准备着往各处通知情报。

师爷急匆匆的先去了清河府,周桂桐与刘都头骑着马往横水沟方向而去。

周桂桐与刘都头并肩而行,刘都头问道:“大人,你说这蒙古人会不会再次打进来?”

周桂桐同样担心这个问题:“不好说,如果蒙古人再次冲进奎县,那就遭了,咱们快走!”

怕什么来什么,话未说完城外马蹄声响,二人脸色大变。

“不好啦!蒙古人打进来了!”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奎县立刻大乱。

“哇啦!哇啦!”蒙古骑兵就像是追赶小鸡一样冲进人群,肆意烧杀掳掠。

好在这次来的蒙古骑兵不多,只有几百人。

“刘都头,回衙门,组织衙役反击!”周桂桐调转马头,就往衙门奔去。

“杀!”突然奎县四周出现了无数的宋军,旗帜上一个大大的‘韩’字,韩世忠的部队。

蒙古人终究还是小瞧了韩世忠,他们来一次可以,再来抢劫那就是傻了。

第六十九章 马弩布阵显神威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几百人的蒙古骑兵注定是有来无回了。

韩家军并没有因为久疏战阵而颓废,反而他们奋勇杀敌,对蒙古骑兵轮番冲击。

韩家军有二百人左右,也是清一色骑兵,冲进奎县的蒙古骑兵大概也在三四百人左右。

蒙古骑兵人数占优,但蒙古骑兵横扫千军。除非宋军三倍与敌以上,宋军敢这么和他们硬碰硬的硬干,还是很少见的。

蒙古骑兵他们一般都带有两种武器,弯刀和背弓。

马背上的国家骑射技术堪称一流,他们个个弓箭精准。可称作是百步穿杨不为虚,这一点上宋军无论再怎么训练也是自愧不如。

蒙古男子八岁玩弓,十二岁就能在马背上骑射猎杀,战斗力爆表。

其实有时候也不怪大宋羸弱,汉高祖横扫天下,依旧有白马之盟。唐太宗逐鹿中原,也有渭水之盟。就连大宋真宗也有澶渊之盟。

这些都是傲视群雄、威震天下的千古名君,刘邦与李世民更是无数沙场征战的开国帝王。可他们面对蛮夷依旧是力不从心,并非他们不厉害,而是蛮夷更能打。

这些游牧还是游猎民族,他们战斗力都是惊人。契丹、大金、西夏,哪一个不是逼得大宋年年纳贡。

为什么后来他们都被灭了呢,那是因为这些蛮夷一旦生活安逸了,他们的狼性也就磨没了。

赵桓拿下大金如此顺利,一部分原因还是金人贪图享乐,战斗力远远不如建国之初。如果与赵桓抗衡的金主不是完颜晟而是阿骨打,那鹿死谁手怕尚未可知了。

没都不要,就要安逸,大宋现在也是如此。蒙古人打不动就和谈,赵桓便以为天下太平了。

若不是惧怕红衣大炮,蒙古人根本不用拿高丽来试探,早就铺天盖地的盖过来了。

安逸归安逸,好在狗皇帝赵桓还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战斗力这个道理。朝廷在军器监投入巨资和人力研究各种武器,等到了边关这里,宋军骑兵已经是人手一支的神臂弩了。

宋军骑射技术不如蒙古人,但武器的先进弥补了他们技术的不足,神臂弩。

神臂弩为求射程威力,原本有些沉重。后来军器监设置出一款轻易版神臂弩,又称马弩,是一款专门在马上为骑兵量身定做的弩箭。

尤其弓弩上的‘望山’,它的作用近似近代步枪上的表尺,射者依目标的远近,通过望山控制镞端的高低,找出适当的发射角,以便准确地命中目标。

“杀!”双方开始混战,仅交手一个回合。蒙古骑兵便死了二三十人,而宋军也阵亡了七八个。

优劣立显,神臂弩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蒙军指挥官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将,见势不妙,一声招呼,带着手下便逃。

可他们再次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神臂弩就是以射程远、威力大而见长。

神臂弩,装有机关,但可由一人发射,最大射程可达400多米,且可贯穿重甲,令敌军胆寒。

而这种简化的马弩,射程也可达到二百余米,有效射程九十多米。

于是蒙古骑兵远远以为自己跑到了宋军骑兵射程之外,却没想到还是丧生在了弩箭之手。

蒙古马虽然个头相对矮小,耐力却强,适合长途奔袭,唯独短时间爆发力差点。

而这队韩家军骑兵清一色的西夏军马,那都是榷场交易时蒙古为了表示和平诚意,主动同意放开军马交易所致。

西夏军马长途耐力虽不如蒙古马,然短时间爆发力却比蒙古马快的多。
首节 上一节 441/5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极品小军阀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