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昏君

大宋昏君 第445节


朱小青凑到赵桓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陛下,我跟你说。”

“放肆!”朱琏呵斥:“怎敢对陛下无礼!”

朱小青这才发现,自己拍了赵桓肩膀。那可是皇帝,大不敬之罪。

古往今来有几人敢和皇帝聊天的时候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说声:嗨,哥们。

朱小青年幼,他向来又天不怕地不怕,见了皇帝从来不知害怕的主儿,这反倒让赵桓更喜欢。

“没事,你接着说。”赵桓笑了笑。

朱小青再大的胆子这时也不敢过去拍赵桓的肩膀了,于是他只好垂在下首恭恭敬敬的说道:“陛下,卫青确实厉害,百战百胜,且平生无一败绩,但他还是有他的局限性。”

这朱小青当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说的话在赵桓听起来都是些大话空话,怎么吹牛鼻怎么来。

“说下去,什么局限性。”赵桓伸伸手。

“卫青曾对汉武帝说道兵贵精不贵多,兵多确实容易造成调度协调出现问题,而且人多嘴杂容易泄露军事机密,不利于军事部署。但也要分情况。若是大兵团作战,还是人多力量大。

当然我说的这人多力量大的前提是指手下的将领要个个服从命令。只要能够做到令行禁止,人越多越好。”

这一番话倒让赵桓吃了一惊,他好像说的没错。令行禁止,是行伍之人的规矩。

“接着说,只要你能说服朕,朕可以考虑你领兵的事儿。”

“陛下。”朱琏有些焦急,他不想自己的亲弟弟去战场涉险。

“真的?!”朱小青喜形于色,又想扑上来抱抱赵桓。但他看了一眼皇后,又缩了回去。

朱小青继续说道:“陛下,我看了最近的边防地图。我发现问题很多,比如这西北的清河府。奎县为什么会被蒙古骑兵如入无人之境的来去自如?就是因为韩世忠将两翼兵力放在了横水沟和桃仙镇。如果是攻城略地的打仗,这布防没有错。可蒙古人是来打劫,抢完就走。你把奎县晾在了人家眼前,人家岂有不咬一口的道理。”

赵桓越听越惊,他没想到朱小青什么都不知道,仅仅凭一副地图就猜出来奎县症结所在,而满朝文武包括自己还一直以为是清河出了奸细。

朱小青,人才!

第七十三章 领兵斩将立军威

“你接着说下去。”赵桓说道,他已经对这个朱小青刮目相看了。

朱小青还是那句话:“陛下,给我铁甲三千,我来解决西北边境蒙古骑兵之患。给我铁甲两万,我能荡平西夏。”

若说以前朱小青说这些话赵桓还是会暴怒,但经过刚才的对话,他改变了对朱小青的看法。

“好,朕给你三千铁甲,封你为征西将军,朕倒要看看你能有多大本事。”赵桓说了声。

“陛下,不可啊。臣妾只有这一个弟弟。”皇后大急。

朱琏这人并无大的抱负志向,她不想自己的弟弟去涉险。在她眼里她认为自己已经是母仪天下之尊,弟弟完全可以借着自己的庇荫一世荣华。

谁曾想他是这么个执拗的性子,并不像她爹恩平郡王朱伯材。朱伯材原为武康军节度使,后被赵桓封为恩平郡王。

封为恩平郡王的朱伯材深居简出,并未与朝廷官员过多来往,这朱小青却一心想往政途上发展。

赵桓摆了摆手:“皇后,朕自有计较。”

朱小青激动的几乎跳了起来:“谢陛下,谢姐夫!陛下万岁!姐夫万岁!”

赵桓摇头苦笑,他心里也实在没有底。两万铁骑是不可能给他的,给他三千铁甲就已经让赵桓心惊肉跳了。

“朱小青!”赵桓喊了一声,他现在语气严厉。别的可以,唯独领班打仗不可儿戏。

“末将在!”朱小青立刻昂头挺胸,也是一脸正气。

赵桓正色道:“朕给你这三千铁甲,为的是让你在战场杀敌报国。你要记住,打仗不是儿戏,更不是纸上谈兵!这三千将士的性命掌握在你的手里,稍有不慎就会害了他们。

军中无儿戏,更无亲情。有的,只是我大宋铁律,军法无情。莫让这三千将士的家人成为孤儿寡母,朕砍你脑袋事小,到时遗臭万年事大!”

哪怕他是自己的小舅子,军法无情,如果犯了错赵桓也绝不会袒护他。

朱小青年纪轻轻脸上带着一丝刚毅之色:“陛下放心,我朱小青在此起誓,誓与将士共存亡!”

赵桓点了点头:“这三千铁甲都曾随朕征战的英雄,朕把他们交给你,希望你能带着他们打出一个漂亮的大胜仗,打出我大宋的威风!”

朱小青躬身领命:“末将定然不辱使命!”

西郊城外,禁卫军挑选出来的三千将士或站或坐,懒懒散散的聚集在城外。

这趟出征他们并没有多少激动,跟皇帝小舅子出去打仗。皇帝不可能把小舅子放在最前线,多半是为了历练,将这些人放在后方装装样子。

搞不好去了边关也就做个预备队,去混吃混喝几年再回来加官进爵。

想来也是,皇帝最宠爱的是南宫妃子。皇后现在几乎是孤家寡人,没有一个外戚。皇后自然不甘心,于是就想培养自己的亲弟弟建功立业,好在朝中保住她皇后的位置。

这些人大多数是这么想。

有的更是打心眼里瞧不上这个靠裙带关系提拔的征西将军,老子浴血杀敌,命不知道死了多少回,好不容易才混到一个将虞侯的位置。你一个毛都没长全的小毛孩子就当上了个什么征西将军,自然很多人不服气。

朱小青来到校场的时候,这些将官们无人搭理他。人们或站或坐,虽然你是皇帝小舅子,但老子的本事是战场上打出来的。

这些当兵的最佩服的是凭真本事拼上去的将领,对于朱小青这种人他们是骨子里充满着蔑视。

派给他的这三千人中,有一个都虞侯晁苑。

晁苑的来历更是了不得。他可是赵佖女婿。

赵佖是宋神宗赵顼第九子,宋哲宗赵煦异母弟,母为武贤妃。初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封仪国公。宋哲宗即位后,加开府仪同三司、大宁郡王,后进封申王,拜司空。

哲宗死后无子,赵佖在兄弟中年龄最长,本应由他继承皇位,但赵佖因是个瞎子所以没能继承皇位,而是由他的十一弟赵佶继承皇位。
首节 上一节 445/5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极品小军阀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