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儒道诸天

儒道诸天 第226节

刘正风说道:“快,请李大人进来。”

刘家客厅里。

向大年带着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走了进来。刘正风向老者抱拳道:“刘正风见过李大人。刘某有失远迎,还望大人海涵。”

李大人说道:“正风,你我二人算是老相识了,不用这么客气。听说你被嵩山派的丁勉和陆柏所伤?”

刘正风说道:“不碍事,一点内伤,养段时间就可痊愈。”

李大人看向了秦至庸,说道:“老夫衡阳知府李景,想必你就是秦至庸了吧。”

秦至庸略微恭敬地说道:“锦衣卫总旗秦至庸,见过李大人。”

李景是知府,四品官。

四品的知府,已经算得上是封疆大吏,是实权人物。李景的气度不凡,不说一身正气,但观察其精神面貌,想来不是奸邪之辈。

秦至庸武功再高,刀法再厉害,采再好,但论官职,他不过是一个七品武馆。见到李景这样的封疆大吏,客气一点,尊敬一点,是应该的。

李景说道:“坐,都坐吧。”

秦至庸坐下之后,问道:“李大人,嵩山派如此猖狂,竟敢到衡山城来杀人。朝廷就不打算管吗?”

李景叹了口气,说道:“管?怎么管?他们都是武功高强,目无法纪的江湖人。江湖武林的水,太深了。你们锦衣卫指挥使大人,是绝世高手,内功剑法,放在江湖中,那是一等一的厉害。可是,他也管不了江湖中的事情。”

“秦至庸,你让嵩山派的人离开,是对的。要是抓了他们,衡山城的大牢,可关不住这些人。左冷禅若是让人来劫狱,到时候还不知道有多少捕快衙役,会死在嵩山派的剑下。”

心存正义的朝廷官员,并不是只有秦至庸一个。

百年前,大理寺麾下有一位推官,办案能力极强,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位绝世高手。

这位推官,想要用朝廷律法来制裁目无法纪的江湖中人。当时,推官拿着朝廷公和皇上的圣旨,各地官府全力配合。

可惜,事情还是进行不下去,阻力太大。

最后,这位大理寺麾下的绝世高手被各大门派联合围剿,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李景为秦至庸讲完了大理寺的绝世高手事迹,抚摸了一下胡须,接着说道:“秦至庸,你主动调查福威镖局的灭门惨案,皇上和朝廷都是乐见其成。各地官府没有配合你,是因为皇上怕你步了百年前那位推官的后尘。若是你死在了各大门派的剑下,到时候皇上会颁布圣旨,昭告天下,否认你锦衣卫的身份,会让你背黑锅。”

秦至庸沉默着,用手指有节奏地敲击桌面。

李景继续说道:“秦至庸,老夫说句不客气的话,你的绣春刀还不够锋利,斩不尽世间的不平事。你现在收手,还来得及。”

秦至庸说道:“秦某虽是锦衣卫,但同样是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收手,那我之前做的事情,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更对不起朝廷给我的俸禄。绣春刀既然不够锋利,斩不尽不平事,那么,我就不用刀。”

锵。

秦至庸抽出绣春刀,运劲一震,刀身顿时化成十多块碎片,掉在地上。

第127章 未来的武林盟主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心灵修行,更是如此,想要心境提升,就必须舍弃一些固有的错误的想法,改变观念。但是,固有的观念,恰恰又是最难改变。

当秦至庸决定不再用刀,震断了绣春刀的那一刻,他的刀法,提升了一个层次。由“心中有刀,手中有刀。”变成了“心中有刀,手中无刀。”的境界

这样的刀术境界,和独孤九剑中的“草木皆可为剑”的颇有点类似。

秦至庸说道:“江湖中人,散漫惯了,争勇斗狠,目无王法,他们心中只有宗门,而没有朝廷。用朝廷的律法来直接约束他们,的确有点不太合适。先前,是我考虑不周。想要管理江湖,还是要用江湖中的规矩来办。”

李景说道:“秦至庸,你是锦衣卫,老夫是文官,按理说,你做事老夫不该过问。但是老夫还是要提醒你一句,小心一些。那些江湖宗门,传承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有些底蕴,不是那么好惹。”

秦至庸说道:“李大人放心,其实我这个人,惜命得很。我一定会好好活着。”

送走了知府李景,秦至庸借用了刘正风的书房,给指挥使大人写了一封书信。然后找到衡山城镇抚司衙门,用锦衣卫的秘密渠道将书信送往了京城。

秦至庸不要人,不要权,但是要银子。

想要整合江湖武林,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花费不少银子。秦至庸的那点俸银,只够生活费,想要做其他事情,根本就不行。

秦至庸没有经商,不偷不抢,除了请指挥使大人拨款,别无他法。

书信送出去了以后,秦至庸并没有离开刘正风的府邸,而是住了下来。

心中另有计划,抓捕青城派余沧海,倒不显得那么迫切。反正,余沧海又跑不掉,早晚会被自己抓住,不急于一时。

刘正风感激秦至庸的救命之恩,对秦至庸的要求,是竭尽全力满足。

当然,秦至庸也不会提什么过分的要求,他只是想要看刘正风密室里的内功秘籍。

内功秘籍,都是各门各派的秘传,是宗门的立身之本,不会轻易外传。有些“神功”秘籍,更是只有掌门人才能修炼。

华山派的紫霞神功,少林寺的易筋经,都是如此。

衡山派的本门内功秘籍和剑法,刘正风自然是不会传给秦至庸。就算秦至庸想要学,衡山派掌门莫大先生也不会同意。

刘正风这些年,收集了许多其他的内功秘籍。

这些内功秘籍,当然不能和衡山派的功法相比,但是比起秦至庸修炼的《基础内功》,那是强太多了。

翻阅了这些内功心法,秦至庸心中喜悦,内功的玄妙,真是不能小觑,自己对内功又多了一些了解。可惜,还不够,想要推演出内功的奥秘,仅凭这些内功心法,远远不够。

秦至庸沉迷在研究内功的乐趣当中。

………………

京城,北镇抚司。
首节 上一节 226/9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诸天之碑镇万界

下一篇:我给万物加个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