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548节
他的直觉,应该不会出错。
对三十二个士子进行简单的考核之后,张华评出等级,将他们派去应天书院学习,进行单独培养,然后再根据他们在应天书院领悟的天赋,分配至水利司、司农司、户籍司、财政司等内政部门。
“中天阁书院此次科举成绩傲人,与书院教谕王知行密不可分,你且留下。其余人等,可以退下了。”
张华在殿试过后,单独留下中天阁书院的教书先生王知行,然后遣散这些士子和其他书院的大儒。
这些人等,皆是陪衬。
“这个王知行,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何天命大将军单独留下?”
“他的书院,有将近一半的士子上榜,想要不引人注目都不可能。”
“不过王知行能够做到让一半的门生上榜,足以说明王知行的能力。”
“但我从未听说过有王知行这么一个人物。”
其他书院的教谕和士子,在离开宫殿后,窃窃私语。
他们都知道,张华单独留下王知行,说明王知行要得到张华重用。
这下一来,即使是中举的士子,都没有了当初的兴奋。
最大的赢家是中天阁书院的教谕王知行。
百人将李显忠在宫殿之外等待,中天阁书院名列甲等的儒生出来,却不见王知行。
“老师被大将军单独留下。”
“看来他终究是要选择出仕了。”
李显忠知道以王知行的能力,一旦被张华看中,想要不出仕也不可能。
又或者,王知行的内心,还是希望能够在大争之世,做出一番事业,否则王知行完全可以在殿试之前,选择离开长安城,继续隐居。
宫殿内,张华上下打量这个高深莫测的大儒王知行:“我听说你是宋代大儒陆九渊的徒弟。”
王知行作揖:“正是。”
“王知行,知行合一……如果我料的不错,你用的是假名,真名应该是王守仁。”
张华居高临下打量中天阁书院的教谕,认出他真正的身份。
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儒王守仁
“明公也知道世间有个王守仁?”
王守仁被张华识破真正的身份之后,微微吃惊。
他改名为王知行,盘下长安城一座荒芜的书院,弘扬心学。
陆王心学,陆是陆九渊,而王就是王守仁。
王守仁对外自称陆九渊的徒弟,所以王守仁的门生以为王守仁是宋人,但实际上王守仁是明朝中期的大儒。
不过王守仁继承、发扬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他自称是陆九渊的徒弟,倒也不能说王守仁欺骗了众人。
“看来我猜测的没错,毕竟先生是提出‘知行合一’之人,化名王知行,也不奇怪。”
张华在得知中天阁书院的教书先生名为王知行之后,中天阁书院又夹带私货,传授陆王心学,他心里已经有所猜测。
古华夏,两位心学大儒,陆九渊、王守仁,其思想不仅影响古华夏,而且影响东亚周边国家,对东亚文明的塑造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虽然明清统治者更加认可朱熹的理学,但心学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流派。
张华知道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理论。
因此张华看到王知行这个名字,心里已经笃定王知行就是王守仁。
当然,也不排除有王守仁的传人使用王知行这个名字。
于是张华单独留下王守仁,确认其身份。
王守仁不只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还在明朝兵部、刑部、吏部、都察院担任大臣,又率兵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可以说是全能人才。
古华夏能文能武的人不少,但同时还是诸子百家掌门人的人物,可就少之又少了。
王守仁已经成为长安城诸子百家的儒家心学流派的权威。
张华认为此次文举,发掘隐居在长安城的王守仁,才是最大的收获!
王守仁开山立派,已经不是常人的范畴,他的思维也远超常人。
见张华识破他的身份,王守仁也在推断张华的来历。
张华既然知道王守仁和他的理论,那么必定来自于更后面的朝代。
明朝之前的人物,不知道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理论。
“……”
张华和王守仁都在互相观察对方,两人在暗中较劲,看是否能够对上电波。
张华相当好奇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的能力。
有资格被称为集大成者的人物,在诸子百家之中,那都是数一数二的大人物。
比如韩非就是法家的集大成者,被称为韩非子。
上一篇:全球游戏化:神级内测玩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