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从人生模拟器开始 第50节
一便说着,陈昊一边带叶舟走进自己的办公室,从电脑里调出一份文件打开在他的面前。
“这都是已经解密后的资料,只是没有经过大规模宣传而已。你自己看看吧,看完之后,你就知道了。”
叶舟在电脑前坐下,开始仔细阅读上面的材料,而陈昊则在一旁挑重点内容为他做讲解。
“1982年,丑国当时的李根官方制定了一部名叫《国家矿资和矿物方案》的法案,里面规定必须执行物资和矿物政策计划,以确保在战争发生时,丑国有能力派出部队,不会因为关键原料缺失而受影响。”
“在这之前,丑国是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大稀土出口国,国内的芒廷帕斯稀土矿储量位居世界第一,稀土冶炼、制成品加工、衍生化材原材生产行业均在世界上独占鳌头。”
“其稀土及稀土产品的出口量甚至一度占到了世界消耗量的90%以上,无论是永磁、激光、玻璃陶瓷、电光源、乃至农业催化产业,只要与稀土有关,就都是他们的天下。”
“芒廷帕斯稀土矿的运营公司是一家叫做莫利矿业的公司,这家公司躺在芒廷帕斯矿上吃了三十年的红利,赚的盆满钵满,他们的现金储备充裕到可以二十年不开工,仍然可以轻松无比地发放所有职员的工资。”
“在国家矿物方案发布以后,莫利矿业向官方提交了一份报告,整个报告的内容总结起来其实就只有一句话。”
“他们建议应该立刻停止开采自己的稀土矿,转而向华夏购买。等华夏的稀土矿资源消耗完毕之后,再高价卖回去。”
“他们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在一轮又一轮自相残杀式的竞价下,国内稀土最终变成了国际市场上的大白菜。再加上徐光宪研发的串级萃取技术外泄,华夏稀土行业几乎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然而,在这场盗挖国内稀土资源的群狼盛宴之中,国内企业只不过是喝汤的人,国际资本巨头才是真正啃食华夏血肉的人。”
“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05年,在这个阶段,华夏稀土的出口量翻了十余倍,但哪怕在剔除了通胀因素之后,出口平均价格也只能达到10年前的60%。”
“05年,带领国内稀土行业走向世界的徐光宪正式上书,要求停止稀土出口。”
“然而,到了这个时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那是华夏稀土产业最黑暗的时候。”
“但,历史从来都不是单一维度的。就在稀土行业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的时候,有一群人正悄悄地开辟着另一个战场。”
“因为稀土中含有与核燃料同样的少量成分,稀土资源的开采在丑国受到严格限制,所有的稀土生产商都面临高额的税负和严苛的审查。这些公司纷纷倒闭,只有莫利矿业靠着芒廷帕斯矿滋润地活着。”
“但是很快,莫利矿业就吃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
“2002年,莫利矿业在华夏低价稀土的冲击之下,终于第一次感到了危机,他们将生产线全部搬向华夏,希望靠着自己的技术在华夏东山再起。”
“不只是他们,你能想象到的稀土行业的所有公司,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麦格坤次公司,MG公司,爱普生、TDK、FKD.......这些所有稀土公司,他们的产业范围从LED的发光粉、到军用导弹的引导装置,这些产业全部都在华夏廉价的资源和人力的吸引下,整体迁往华夏。”
“在那之后几年,一个众所周知的岛屿事件发生。”
“当月,华夏宣布下调稀土出口配额。”
“稀土价格上涨170倍,某个没有任何稀土资源的岛国相关产业股票集体跌停长达两周。”
“欧洲50万就业岗位动摇,工业产值应声下跌4%。”
“这时候,那些西方的商人才意识到,之前的一切,都是局中局。”
“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那些迁往华夏的稀土产业,已经不属于他们了。”
“华夏稀土的乱象是痛苦的往事,但同时,有一群人利用了表面的痛苦,在黑夜中坚决地行军。”
“他们充分掌握了那些短视的商人对国内价格战血腥程度的忽视,在价格战打响的同一时间,就已经悄无声息地开始了布局。”
“还记得那家叫做麦格坤次的公司吗?这家公司是专门为丑国生产军用制导导弹磁铁的,他们在2002年将稀土产业搬往华夏。”
“但实际上,在1995年,一个叫做NEO的小公司,就已经控制了麦格坤次10%的股份。”
“这些股份很小,很不引人注目。”
“但是,2005年之后,这个股份的数字,在一年时间内,猛增到90%。”
“NEO的并购只是众多并购行为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还有君安集团、和义矿业、环硕新材.......他们藏在暗处,默然又坚决地吞噬着那些国际巨头的血肉。”
“这些所有的公司----他们都只是影子,是同一个庞然大物的影子。”
“这个庞然大物,叫做盛和资源。”
“而盛和资源的100%股权控制人,有一个你绝对熟悉的名字。”
“华夏地质科学院。”
“这就是黑夜行军。”
陈昊丢掉手里的烟头,看向还坐在电脑前的叶舟。
后者面无表情,并不是因为情绪毫无波动,反而是因为过于震撼,而忘了应该回以什么样的表情。
叹了一口气之后,陈昊继续开口说道:
“所以,你的担忧,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的确,我们造不出你所要求的高精度透镜,这在稀土产业中已经算是极为边沿的行业了。”
“但是,我们有100%的把握,可以让他们也造不出来。”
“他们没有选择----没有人想再经历一次170倍的暴涨了。”
“之前没有提前解决透镜问题,确实是我们高估了国内企业的能力。可那又如何呢?总要给他们一个机会。”
“这个机会没有把握住,没有关系,下一次继续努力。”
“因为,只要是跟稀土有关的,总会有人帮我们买单。”
“我们会开出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条件。”
“或者说,不是条件。”
“而是威胁。”
第七十一章 出局
当天晚上,联合指挥部中的一封紧急工作联络单递交到了上层那座红色建筑的小房子里,随后又带着签字走到了商务部门,两小时后,一封正式函件已经通过加急方式递送到了所有相关公司的桌面上。
尚海陆家嘴,N国最大的光刻机及特种玻璃生产商肖特公司驻大中华区办事处里,几名高层正在讨论。
“对方递送过来的正式函件你们都已经看到了,他们要求紧急采购一批高纯度玻璃,用于制造位于归州的深空望远项目的关键仪器,采购数量很大,1200*1200MM的圆形透镜就要采购400片,另外还有其他规格的透镜。”
“这样的采购量基本要吃掉我们仓库中存活的70%以上,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存货安全性。”
“另外,一次性放出这么多的特种玻璃制品,对整个市场也会造成巨大冲击,有可能会降低市场价格,整体对我们后续发展不利。”
“所以,综合考虑之后,结合公司财务办公室的精算意见,我们建议有条件接受这次采购需求。”
“条件是将采购数量下调到50片,另外价格需要提升50%。”
“要知道,即使是50片的采购量,其实也已经达到我们月度出货量的峰值了----我指的是在同类产品里面来说。”
说话的是肖特公司的生产副总裁里维斯,他在考虑合同时,更多的会考虑成本和收益的问题,如果一次交付没有办法使得收益最大化的话,他宁愿不做。
毕竟肖特公司生产的特种玻璃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替代品寥寥无几,这是一个卖方市场,他根本不担心一次拒绝合作会给自己的公司带来多大的影响。
“里维斯,你的分析是对的,但是我认为,在跟华夏合作、尤其是这种官方项目的合作上,我们不能单单考虑利润的收益,还要考虑在软性界面上获得的收益。”
“这次对方的采购是要用于重点科研项目的,如果我们能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很可能在下一次合作上他们仍然会偏向我们。我认为,哪怕短期会对市场造成冲击,我们还是应该要满足他们的需求。”
“现在仓库里的存货还够,其他不那么重要的订单可以先向后推,优先保证华夏官方的供应吧。”
肖特公司的战略副总裁艾利开口反驳道。
他在华夏多年,所执行的战略也更多地偏向于与华夏合作,在过去的多年中取得了非常好的商业收益,所以话语权很强。
在他发言之后,里维斯也没办法直接反驳,但基于商人的本能,他仍旧想要再坚持一下。
“艾利,你说的是对的,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商业上的规则,我想,就算我们没有完全满足对方的需求,他们也应该能够理解,毕竟我们是一家企业,我们也有执行上的难度。”
“不如这样吧,我可以再做一些让步,不要提高价格,但供货的数量一定要降下来,四百片实在太多了,我最多能供应......100片。”
艾利皱了皱眉头,他还想继续坚持,但会场中间的一个老人挥手打断了他们的话。
“你们两人的考虑都是正确的,没必要再争执下去了,这样吧,200片,按照原价供货,现在立刻答复他们的询价。这次他们一定不止向我们一家公司询价,我们不能让别人抢先了。”
“不过,200片这个数量,我相信愿意拿出来的人不多,这对公司的长期利益损害太大了。”
说话的是大中华区总经理,他是整场会议的实际决策者。
众人纷纷点头,但艾利的脸上还有几分担忧。
“岛国的旭硝子公司会不会全PO供货?他们有这个能力的。”
“不可能。他们跟华夏官方的关系一向很差,不可能在这种时候主动伸手援助,相信我,就按现在的策略来,我们这次可以好好地跟他们攀攀关系了......”
......
与此同时,岛国旭硝子公司驻大中华区办事处也正进行这一场相似的会议,但是,这场会议的议题却跟肖特公司完全不同。
他们考虑的根本不是要供货多少,而是怎么尽可能地多供货。
“社长,这次我们计划向对方供货600片,在他们的需求基础上再新增200片,您看是否可行?”
屏幕上的老人点了点头,开口问道:
“你们确定600片这个数字可以拿下这笔订单吗?在价格方面的优惠呢?”
“80%,这已经是我们能提供的最有诚意的价格了。”
“80%不行,再减10%。”
会议室里的男人为难地叹了口气,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屏幕上的社长看到他的表情,用一副宽慰的表情说道:
“三上君,我知道你的顾虑,以这样的价格出货可能会吃掉你们整整一个季度的利润,但是,这是我们不得不做的事情。”
“即使他们不选择我们,我们也要拿出最大的诚意来!”
“因为你无法想象在他们面前,我们有多么脆弱!”
“哪怕只是让他们产生了一丝不满,对我们来说,也可能是灭顶之灾!”
会议室里的男人肃然起身,对着摄像头大声说道:
“是!社长先生!”
.......
下午14点,肖特公司收到了回函。
回函只有5个字。
“你们出局了。”
里维斯苦笑着看着坐在对面的艾利,无奈得对他说道:
“看来对方觉得我们的诚意不够啊,你猜会是哪家公司拿下了这笔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