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第502节

  机构是那个机构,名字只不过是一个代号,廷尉、皇城司什么的,干的就是特务的活计,所以他的特务机构叫‘锦衣卫’。主要还是觉着这个名字好听一点,而且以前他又去的那么个世界。尽管他没在那个世界干相关的事,但不妨碍他对这个名字表示欣赏。

  而其他的政府架构,变动还是不小的。

  废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将大理寺提了出来成为单独的执法机构,将御史台提出来并入都察院成为单独的监察机构,户部照旧管理财政事,刑部成为立法机构,吏部照旧管理官员任用、升迁、贬谪。新建理事府,为最高行政机构,下辖工部、教育部、国子监、将作监等等,以及各地方政府行政事。

  以上各部,除理事府正副主官两人外,算上其他各部主官一起,共计七人,成立内阁,以理事府正职主官为领导,共同署理国家大事。

  因为理事府并入了其他大多数的部门,所涉之事海量,什么都由他们处理,政务庞杂,故而又将翰林院那一帮做学问的清谈高手弄了过来,充作智囊的作用帮助内阁出谋划策。翰林院中的那都是各种进士,虽然缺乏实务经验,很多意见都脱离实情,但脑子都还是够用的,没有决策权,充作智囊问题不大。有好的苗子,在最高权力机构见识过之后,也是堪用的。

  此外他又将兵部并入枢密院并改称督军府,这不是民国的官职,而是监督提领天下兵马的军方最高权力机构。只管全国军事行动,不与文官集团有太多牵连。只文官负责后勤物资,还是中央钳制地方军队。

  治国的只管治国,打仗的只管打仗。如此,作为皇帝,王言就直接掌控了立法权、执法权、财政权、人事权以及最重要的军权。五权在手,高枕无忧矣。

  除此之外,还设立了一个警武卫,归理事府统领。就是相当于后来的公安部了,干的就是警察的活计,也就是现在的衙役捕快相当。都是有品级的正式公务员,现在还是由那些衙役充任,以后会一点点的由退伍军人经过培训后任职。

  行政区划还是按照原本的路、州府、县、乡、保。其他的行政制度,就是围绕着现有的架构改革,毕竟垂直管理么,上边有什么衙门,下边就有什么部门。

  而在最基本的行政单位上,这一次的保,不再由乡里富户担任保正、里长,而是改由官府委派。并且加了几个位置,负责一保的治安、民生、税收、致富等等,这些人也都是能够向上升职的,能够看到前途,干活有劲。

  至于什么富户不满的事是绝对没有的,谁敢大声嚷嚷,那就谁的全家就地修路挖渠,就这么硬。百万大军在手,尽管一半都是废物,但是拿捏一些富户还是轻轻松松。

  大宋三冗,冗官、冗兵、冗费,在王言不顾天下皆反的情况下,已经算是解决了。

  他的官制、行政改革,加上大肆的抓捕贬谪,空出了很多位子,原本的那么多没用的衙门被废止,一项工作多个人员的情况也被解决,精简政府职能部门,细化功能部门,人员发散各地任职。甚至现在的官员都有些不够用,很多地方都有空缺编制,这是解决了冗官的问题。

  现在同时进行的北军、西军编练,以及河北、陕西等地向中央平推的二十万军队也将编练,合格者继续做战兵,不合格但态度端正的会让其返乡入职警武卫。而由难民组成的厢军,则是废除编制,成为自由民,但是却归属工部成为施工队,干活挣钱。如此,算是解决了冗兵的问题。

  在以上两者都解决的情况下,尽管也没有了赵宋宗室,不给辽国上供以及其他种种,但是开支可能比原本还要大。毕竟不过这些都是必要支出,不管怎么说,当官的、当兵的,奉银军饷是必须要保证的。

  文官的工资本就很高,他维持了原本的工资,没增也没减。但是精简军队,剩下的职业士兵,他是提高了福利待遇的。人数减少了,但是开支却是还要更多的。两相加起来,费用比原来还要多许多。

  不过有句话说的好,只要是钱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

  他已经下令全国,‘宝钱’为官方指定货币,金银铜虽然还有使用,但是也渐渐的在减少。他当然不可能强令百姓使用纸币,但是他却可以调控。毕竟他给人发的都是纸币,那么以前的那些金银铜货币随着消费,越来越少是一定的,他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印钱。

  也不怕货币贬值,毕竟他即便超发,也是在可承受范围内的。而且现在不断的抄家,不断的有各种田产粮草珍宝入库,如此多的士绅地主财富被他收割,支用两三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只要过了这两三年,基本已经是全盘梳理好了,绝对不会崩,稳妥的很……

  洛阳是一个大大的工地,紫薇宫不算,城内的各种基础设施,如排水、硬路等等,全部都在重新翻修建造,就是为了帝都之气象。

  定都洛阳,要说最不开心的,那必是原本的汴京百姓,反之,最开心的便是洛阳百姓。别的那些什么王言新实行的政策,他们拥护这个好皇帝都不提,就是一个洛阳重回帝都的地位,由此带来的房价高涨,那就是对洛阳百姓的好消息。

  更不要说这一次的各种基础建设大翻修以及城市的重新规划,虽然洛阳本来就是帝都标准,什么都不差,但总也没有现在这般,感觉整个的焕然一新。

  天上正飘着雪,再有一月便是除夕,但是洛阳城的喧嚣却是没有丝毫减弱,天虽冷,然干劲不止。人们脑袋上冒着烟,仍旧热火朝天。

  宏大华丽金碧辉煌的万象神宫之中,有身穿青色素袍,头顶白玉冠,左边肩膀处缝了一层红补子,补子上绣着金色瑞兽的官员于群臣前排出列,对着远处坐在纯金龙椅之上翘着二郎腿侧坐着的某人拱手:“启禀吾皇,社稷坛、太庙已修建完毕,登基大典业已准备妥当,请吾皇示下。”

  都说高处不胜寒,帝王最孤独。王言觉着,想不孤独也不行。这他妈老大一个万象神宫,他坐在高台的龙椅之上,要是眼神不好的,想看见那说话的人是谁都费劲,不孤独就怪了。他也能理解,这是为了帝王高高在上的神圣性,但说实话,在下边的那上千号大臣中,相信这种神圣性的傻子没有几个,他们想的都是如何让高台龙椅之上的傻子自己相信这种神圣。

  简单的说,不管是皇帝,还是下边的群臣,谁信谁是傻子,偏还都想让对方信。

  说话的是工部尚书,宗泽。这也是历史上的抗金名人,提拔岳飞上位的。以前就是在山东之地做县令,尤其曾任登州通判。登州是什么地方?那是出海口。以前有许多买卖在那边,而且频繁往来船只,不是北上就是南下,作为登州的最高领导之一,宗泽不可能不知道那些事,藏的再好那也是眼皮子底下。这不是王家庄的那些皇城司探子,毕竟王家庄的东西都是王言想让人看到的,还有很多东西在别处。

  宗泽一开始是不服的,只不过后来悲哀的发现整个山东都是人家的地盘,他若是掀了这个盖子,那顷刻间就是割据山东,考虑到外部情势以及王言确实对于山东各地资助颇多,带领百姓过好日子,只能咬牙认了。后来更是直接退休,眼不见心不烦。毕竟上上下下全是王言的人,他工作也不舒心。

  现在是王言上位了,也没那么多啰嗦,直接给宗泽征兆过来,总领工部,主管全国基础建设。而社稷坛、太妙,是在城外新建的。作用跟明朝的那个一样,一个祭祀天地五谷,一个祭祀远祖、进组。

  “按原计划办。”

  他气沉丹田,用上了发生技巧,声音在这恢弘的最高殿堂中扩散,威严无比,很有大帝气象。

  宗泽躬身领命,继续站回到队伍中。

  等了片刻,没有人再奏事,王言龙袍一摆站起身,转头离开,后边响起了太监中气十足的一声‘退朝’。

  这是每月初一的大朝会,倒也不是别的,基本就是总结过去一个月的工作,做一个报告。当然是捡着能说的说,一个帝国,隐秘的事有很多,不可能什么事都在大朝会上议。毕竟那么多人,乌央乌央的,一开始可能还是想着解决问题,后来那就是不同意见之间的争斗了。因此大朝会上说的,都是各部的工作进度,以及大致的数据。

  如此的用意,还是给那些官员知道帝国发展到什么程度,同时每一次的大朝会都会有专人记录,汇成邸报,经过印刷之后,送往各地方官员手中。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些事确实不能兼顾,有些人在底下做的过了,偌大的朝堂之中,未必不会有直臣当朝开喷,也给他们一个机会。

  至于方才高喊退朝的太监,他这一次没有废除太监全部任用女官。以前在锦衣卫的时候,还是有些不成熟。太监的选拔,是家中多子女活不下去的贫苦人家出来的。

  所以很显然,他要做的是消灭贫苦人家。能读书科举,为何咬牙切齿割了子孙根呢。当然那是现在,不是以后。毕竟等到以后官员饱和,中举、升迁难度变大,又不想从事旁的工作的人,狠心走捷径的也应不在少数。竞争力在那的,相比起科举,很显然是当太监出头的机会更大些,这是人的问题。

  再一个,他的后辈出个婚的,或者是软弱一些,那宫中全他妈的是女人也不行。若是找男人,那皇帝那么多的女人,肉体凡胎,肯定是折腾不过来,久而久之,皇帝的帽子必然少不了。所以即便他现在废了太监,以后也必然会再有,这也是人的问题。

  这是他这一次没有废除太监的理由,而且真说起来,太监确实比宫女有劲,重活累活不含糊的。至于原本赵佶的那一批,一部分送去守太庙、社稷坛,还有不少都留在了汴京皇城。

  他打算开放汴京的皇城,供人们旅游观光。还有赵佶花了那么多钱,修出来的万岁山不能白瞎了。索性便全都开放,让那些太监收门票当导游。

  门票收的不高,五百文而已,也就是一张五百元的纸币,普通人半个月的薪水。如此,有钱人随便看,普通人咬咬牙就能过过瘾,挺好的。

  王言一路骑马回到了后宫,没办法,地方太大了。虽然隋唐的建筑风格已经有了飞跃进步,但是建筑整体还是突出一个大。所以这紫薇宫之中,所有的建筑都及其大气。相应的,间距很大,空地也很多。现在这宫中也是一个大工地,由工部的那些建筑大师设计,把空地都利用起来。殿阁楼台,一定要样样齐全,还不能突兀,得跟原本建筑融为一体。

  现在这些人的思想,其实还是挺奔放的,想象力够用。设计图非常霸道,甚至有的建筑都是层迭架起在空中的,其中廊桥栈道,特别好看。至于山石景致,那就不用说了。

  紫薇宫若不毁坏,那是比紫禁城还要壮阔的皇家宫城建筑,已经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伟大造物。他现在又经建筑大师往里边填,往外扩,只能说大国气象在那的,哪里是番邦蛮夷之辈可测。

  赵佶虽然下来了,当了个皇家藏书阁的馆长,整日纵情书画,但是也有关注好女婿的动作。他不服啊,就想看看王言能比他强哪去。就他看好女婿那么花钱,他都觉着自己是绝世明君,他有时候做梦都梦到有人找他,要扶他复国……

  不管怎么说,王言算是实现了家里能纵马狂奔还得奔一会儿的小目标。

  到了后宫之中,那就热闹了。

  小崽子们咋咋唬唬的,冒着雪在外面疯跑,打雪仗、堆雪人,几个女人在一起做女红,这是金莲感染的。这天气也不想出去,就坐在一起,一边有的没的念叨着,一边做衣服纳鞋,处的正经好。

  见到王言回来,也就是招呼一声,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礼节。由着宫女帮着脱了外面的袍子,王言坐在那里从师师怀中接过,才一岁多,因为不能出去玩,红着眼睛羡慕的抻着脖子看外面哥哥姐姐们玩耍的清霄。这是玉盘的孩子,就造反那会儿怀着的。

  看着王言又在那弄孩子,金莲笑呵呵的看向一边的玉盘:“你说当皇帝的都这么闲吗?我怎么感觉跟以前在王家庄的时候没两样呢?玉盘,你爹爹当皇帝那会儿也这样么?”

  赵玉盘摇头一笑:“我爹爹虽然没有勤于朝政,喜好享乐,但也没有咱们官人这么清闲。”

  她现在也适应了,知道王言胸有四海,从不在意,故此也没有忌讳,有什么说什么。

  “我那是知人善用,这才得以清闲。我就是再清闲,也比我那丈人强。”

  赵玉盘又是摇头笑,这点她不否认,这些年她又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她爹在史书上落个昏君的名头是没跑的。

  “这眼看该用午膳了,今天吃些什么啊?”

  “今日下雪,该涮羊肉,喝些黄酒暖身子。”李师师摆弄着清霄的小手,她生不了孩子,对小孩子就格外亲近。

  王言点了点头,对着一边伺候的宫女摆了摆手:“去通知尚食局,涮羊肉……”

  感谢阅读用户(大昌)大哥打赏1666币继续支持。

  感谢阅读用户(孟婆来碗汤)大哥打赏200币继续支持。

  感谢阅读用户(伟歌哥)大哥打赏200币继续支持。

  感谢(我叫金力)(LinYu)(天堂的杀人狂)(圈二幺叫起了)(听雨过清明)(电影世界粉)(我超爱吃菜包子)(和尚烫头发)(半支烟T一瓶酒)(喵帕斯吹着笛子来)(爱爱爱不完啊)(飞飞飞飞来了)(长生on1)(大好时光平静岁月)(柳暗花明柳旸)(付新闻)(mg-101)(蜀道啊)(黄吕加银河)(jyj5918)(天山雄鹰)二十一位大哥继续支持。

  日常感谢投月票的好哥哥们支持、

  感谢投推荐的众位哥哥支持、

  感谢默默看书的大哥们支持。

第455章 登基

  宣和六年,西历1124年,正月初一,元朔。

  经过一年半的修缮,早都已经落寞,不复帝都风采的洛阳城,在大笔人力、物资砸进去之后,已经新有了风采。时间倏忽二百多年,没人知道以往帝都如何气象,但洛阳人们一致认为,现今的洛阳不差隋唐。

  影响是相互的,上层可以影响下层,下层同样也可以影响上层,不过是力度不同罢了。赵宋的社会风气,总的说来并不很豪放,弱不然也不会有男人往头上插花以为美。

  到了王言这里就不一样了,里里外外透露着的都是堂皇大气。虽然才只是过了一年半的时间,北方的社会风气已经开始转向了。这主要归功于北方的几十万大军一路平推,灭了不知多少的小家族,连带着平了不知多少冤案,又不知重新分配了多少土地出去,由此竖立起来的王氏皇朝的权威。而慕强是人的天性,在如此强权的庇护下,人们与有荣焉。自然而然的,社会风气就会随着帝国气象而改变。

  其实还是生活好了,百姓有钱了。毕竟再强大的帝国,干死无数外邦蛮夷,结果自家百姓穷的买儿卖女吃土啃树皮,那也是白费。更何况现在王言也只是才刚刚清理过北方,南方还在割据呢。

  在过去一年半,刚造反的那半年没什么,正处于新政府的磨合期,再加上只有北方的地盘,那一年的岁入只有七千万贯。其中商税站一部分,农税站的比较微弱,剩下的都是抄家抄出来的。到了今年,虽然还没有统计完成,但是按照户部给出的预估数据,岁入直接干到了两亿左右,户部主官拿脑袋保证,上下出入不足五百万贯。

  这一年的岁入成份就复杂了,因为抄了那许多地主大户的家,分出了许多的土地耕作。尽管多数都是十五税一,尽管现在的粮食产量都不怎么高,但是算上辽东以及华北平原除北京那一片之外的土地,基本就是现在可耕作土地的大半,也是收上来许多粮食。

  虽然农民们辛苦一年,可能还是无法保证温饱,只能保证不再饿死人。但是没关系,毕竟北方种地的时间,一年就那么长,剩下的时间到处都是活。各地方的陆路水利,还有大运河的修缮等等,虽然不管饭,但是给发工钱。这边不想干,也可以给那些商人干活。都是有最低薪水的,谁敢克扣,只要报上去那就是破家的罚款。若是还掺杂着官商勾结,那就是抄家干活。

  人们手里有钱了,那就会去消费,消费了,商家就赚钱,然后商业收的税不说重吧,却也不低。而现在整个北方都是大工地,有点儿脑子,家里有点钱,拉起人来挖山砍树烧砖的,那就能赚钱。朝廷可不是原本的朝廷,向来用钱说话,徭役都废了。如此一转起来,社会情况良好,商税又是一大块的收入。

  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一年基本清扫了北方心有不甘的各种地主士绅,那都是人家辛辛苦苦的积累好几代的财富。这才能在此情况下,还有两亿之多的岁入。

  至于粮食等等倒是无所谓不够吃,一来种地的那些就足够养活很多人。二来他有海贸船队到南海贸易,收购香料、粮食等等物资,只要能够航行,船队都不带停的。三来养猪、鸡、鸭、鹅等等就从来没停过。在他造反之前,山东、河北之地就是养猪大省,产量不低的。四是西夏没有白打,那里有牧区,还有地,他改了畜牧的税,不至于让人家养动物吃不上肉,反而是饭要珍贵。五是经由西夏,打开了通蒙古的商路,跟那里的人做牛羊生意。

  总的来说,现在他治下的北方,就是能活着,有奔头。毕竟才只一年多的时间,他能做到现在这些,已经是最大能力了。而且这更多的,是赵宋的老本被他一次透支。剩下的,还是要靠着时间积累,慢慢来。

  瞥了眼不远处站着,晃晃悠悠瞌睡的老丈人,王言摇头一笑,甩着绣有五爪金龙的明黄龙袍,大袖子在空气中抽动,啪的一声脆响,帝冠冕旒随着身体的轻微动作来回晃悠,吓的赵佶一个激灵清醒过来,抬头看着好女婿笑吟吟的眼神,没好气的吧嗒了一下嘴,偏过头去不再看。

  老丈人是舒坦的很,即便下来了,没有王爵,但那也是前朝皇帝,女儿也是王言当年明媒正娶的当家大妇,本身人家还有无数奇珍异宝,没人敢与他找不痛快。最近一年多,也不折腾了,以前修道,现在也是修身养性。反倒看着精神许多,少说还得再活个二三十年。

  王言踩着凳子上了奢华的由十六匹马拉动的巨大龙撵,在其中的龙椅上安坐。一旁时刻关注着的大太监,回头看了一眼已经上了十二匹马拉动的凤辇,以及皇子皇女们在后边,岁数大的走着,岁数小的也在那里像模像样的站着,两边的百官也准备完毕,拂尘一甩,高声大喊:“起驾!”

  随着这大太监的声音扩散,由其他的太监人声传递,很快便传到了队伍的最前方。紧接着,应天门的大门被力士缓缓拉开,冬日初生的朝阳洒落在门洞内,照耀在身穿暗金铠甲上的武松身上。他举着新定下来的国旗,腰悬长刀,威风凛凛。在他的后方,是密密麻麻的上千人,阵列严整的站立不动,其中有上百人举着各种旗帜,有军旗,有瑞兽,有五行,有河山。

  武松是平定了山东之后,带着他手下训练多年的兵马进京,由原本整编好了的京营禁军驻山东,他的部队则是重新改制,成了羽林卫,戍卫帝都。武松任羽林卫指挥使,以军号为封号,封羽林将军。

  虽然听起来是个杂号将军,但是算上辽东的六个卫,现在有建制的军队也不过才编了十个。就是以后编了三四十个,这种封号的也不会是杂号将军,更不要说羽林卫乃是帝都戍卫部对,很有排面的。而且为了表示对从龙功臣的看重,还给了一个清河县公,不似先前赵佶给他的那个阳谷县男,武松这个是正经的开国公。只不过没有食邑封地,只是荣誉虚衔,但含金量也是十足十的。

  “齐步……走!”

  武松一声大喊,回荡在门洞之中,随即迈步走了出去。后方的队伍,整齐划一,紧紧的跟随。步频步幅大致等同,伴着甲叶翕动的金铁之声,长长的队伍出了应天门,出了早都大开的皇宫外城的朱雀门。这是后改的,以四神为名,对应东西南北四方。

  出了朱雀门,便是沟通洛水两岸的朱雀桥。朱雀桥再过去,同朱雀门、应天门、万象神宫处于一条轴线上的,是朱雀大街。其宽九十五米,其长九百五十米,由大块的厚青石铺就。这材料是定然配不上这条长街地位的,只不过特殊制成的金砖生产效率太低,宫里的建筑都没供应上呢,也就只能先如此对付着,等到以后再换。

  此刻的朱雀大街上,相隔五步就是一名全副武装的羽林卫兵士,一直延伸到朱雀大街的尽头。在他们后边,那就热闹了,是早起赶着看热闹的城中百姓。早都发了通知,百姓随意看,无需叩首跪拜。

  当武松过了朱雀桥,踩在朱雀大街上之后,一嗓子‘正步走’之后,双手用力的将手中的国旗甩至身前擎着,一步一顿挫,步步惊人心的往前走。

  如此动作,老百姓不陌生,他们见过皇宫宿卫换防,但那到底人数太少,似今天这般,上千人一起,前边擎旗,后边劈刀的整齐划一是头一次见到。

  嘴角噙着一抹笑意王言,在漏风的龙撵中,看着大街两旁惊呆了的百姓。现在前边的这些人,可都是各军精锐,前线的杀才,如今一起成阵,杀气腾腾,有多威风自是不必多说。

  朱雀大街的尽头,就是耗时一年多修建的社稷坛与太庙。社稷坛在西,太庙在东。建筑当然是坐北朝南,但是外面却没有围墙,就那么明晃晃的亮在那里。这两个地方同样都被羽林卫圈了起来,将看皇帝登基的人们隔在外面。

  而两个建筑的中间,朱雀大街的尽头,正是一个三阶高的平台,武松停在了平台之前,站的板板正正。他后方的那些擎旗兵士小跑着分列左右,肃立。

  王言在大臣的带领下,带着老婆孩子以及百官,到了社稷坛的中央,由大臣手持圣旨大声宣读祭文,而后由王言给烧了,送给苍天大地,再亲自上香。

  社稷坛祭完天地,转头走向太庙,又是一番啰嗦,祭远祖、近祖。远祖好说,就是三皇五帝,近祖却是不同了。王言看着牌位上自家祖上十八代的名字,忍不住的直抽嘴角,终于还是做了带孝子。

  没办法,不同于大明那一次,他是乞丐,追溯不上去,故此没立近祖的牌子。这次不行,他王家乃阳谷大户,祖辈积累。别的祖宗不知道,反正他爷爷的名字他是知道,那都是一样的,更别说他爹妈了。搞不好,这一次安排的,还真可能是他王家老祖,当然也有可能是溯源的文官只查了几代,再往上就是那官员硬安上去的。

  不管怎么说,老两口现实世界活的好好的,等着他生儿子呢,结果他到底是没跑了,先给立上牌子了。

  当然,其实立牌子也没什么,毕竟他在影视世界中,总是孤儿,但父母的坟头都有,只不过他不去上坟。不过是这一次搞的有些大发,都弄到太庙里去了,这可是有事没事都得祭一祭的地方……

  祭过太庙,王言等人来到了中间的那一个平台钱。乐队已经就位,有鼓、笛、埙、笙、琵琶,演奏的,是一首苍茫厚重,却又满是杀伐的霸道音乐。配和的词并不长,上下两阙,上半部分是夸耀华夏光辉,文词幽美,下半部分是誓死捍卫光辉,字字铿锵。

  伴随着歌声的响起,武松将国旗升上了旗杆。王言以及老婆孩子,还有后边的百官,全都是左手低垂,右手握拳,于胸前横置,拳背向天。兵士们,则是在音乐响起之时,抽出腰间长刀,斜指向天。

首节 上一节 502/1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捉诡二十年,我进入了惊悚游戏

下一篇:足球:从皇马开始无限偷取天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