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第932节
韩遂欲罢兵求和,更欲出使与王言商谈,必定是要先通过郭嘉传信的。只有王言同意了,成公英才能去。
所以最先知道消息的就是郭嘉,同时也知道了韩遂退至武威。当即先占了金城、陇西、武都,封死了韩遂往中原的路。当然同时也没忘了,给王言去信,说明情况。
对此,王言自然没有拒绝,凉州很大,一时半会也占不完,听听韩遂的说法自然也没问题。
现在冀州的局面已经彻底稳定下来,一切都有成例,只要按部就班的发展,不断的搞基建,慢慢的培养人才,训练民兵,推动商业发展,提高婴儿成活率,那么自然就会滚雪球般的强大,他现在真是闲的厉害。
就是见个面而已,也用不了多长时间,还能娱乐娱乐。使者却是要来回奔波三四个月,又能收到一堆正常出使携带的礼物,好事儿……
日常感谢投月票的好哥哥们支持、
感谢投推荐的众位哥哥们支持、
感谢默默看书的大哥们支持。
第884章 开拓
一日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
天尚未明,家家户户便都起了炊烟,人们吃了稀饭就走出了家门,去到了他们的土地上,带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辛勤的向古老大地播撒着种子。
成公英就是这时候来到的王言的地盘,出使真定。
他以前来过一次,不过那时候他去的还是幽州的蓟县,当时就看到了王言的强大。然而如今再一次的来到王言的地盘,他看到了更多。
每逢饭点,飘起来的香气更浓了。尤其是煎带鱼,他在并州的时候就闻到了那种香味。这一路过来,肉的香气更浓郁许多。百姓的吃食,自然能反应出王言治下的整体情况。毕竟若非真富裕,说什么也不会给百姓吃好东西的。
不得不说的是,王言搞出来的硝石制冰之法,确实方便了很多。别处的百姓肯定享受不到,但是豪族、富户自己都掌握了制冰法,这使得他们在夏天也没那么难熬,更使得夏天的食物可以长久保存,由此可以吃到更远距离的一些鲜果,不至于在运输途中变质。
王言的治下是大规模的制冰,成本就是硝石,还有人工,这些都是可以利用规模优势摊薄的。尽管运费不低,但总是能让人吃的起河鲜、海鲜以及瓜果。
成公英还发现,相比起他上一次过来,这一次的道路更宽,也更好了。沿途所见,到处都是因为春耕而停工的工地。路上遇到的人们,也是一个个的精神十足,不似别处人那般面有菜色。人们衣服的色彩也多了起来,看着也是越来越好。而且衣服的形制,也开始变的不同。
给他的感觉就是兴旺,处处都是生机。他十分清楚,见到的每一样,背后代表的都是什么。比如衣服,一定是染色有了突破,比如衣服形制,那表示在王言的治下已经出现了变革,在冲击着旧有的传统。如此种种迭加起来,代表的就是强大。
他愈发觉得,王言必得天下。
事实上他在去北地的时候就已经震惊过了,安定、北地都是才被吕布、张辽打下来的,根本没有多长时间。两地只有少数的汉民,更多的是蛮夷,而蛮夷的秉性又是众所周知。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蛮夷们在郭嘉的指挥下开始了生产建设。
虽然时间很短,还看不出什么大的改变,但是这种强大的行政效率,以及对于蛮夷的高强度掌控,才是让人震惊的。
王言如此实力,既能造物,又能制人,而且又占据了黄河以北,现在更是要拿下凉州,若是不能取天下,登临九五,才是让人不能理解的。
如此一路过来,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也终于来到了真定。
耐心的等了几天,听说王大将军正在接见倭国使者,他便也没着急,每日在真定闲逛着,感受着真定比之昔日鼎盛的洛阳不差多少的繁华,感叹着王言的治世之能。
王言确实在接见倭国使者,他也没想到倭国人竟然会来找他,还是想要让他提供帮助。
这件事说来也挺有意思,因为来人是九州岛的,那里的领导者是一个女王,名叫卑弥呼。原本历史上只言片语的记载中,是老曹的义女。这个势力的名字,叫邪马台,鼎盛之时治下有三十多个小国。换算一下国力的话,差不多是王大将军麾下的一个县。
他们陷入了麻烦,又听说了王大将军的名声,所以很狗腿的过来抱大腿。但他们又哪里知道,王大将军对他们是个什么态度呢。
所以人家既然自己送上门来,王言也便没有拒绝,派出了两千海军士兵,准备着乘战船出海,去帮助这个卑弥呼。当然更实际的原因,肯定是要控制倭国,实际对其进行掌控。
现在的倭国,也没比原始人好多少。两千武备齐全的军士,那就是无敌的力量,横行倭国杀上两个来回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再者说那是海军士兵,要求比正常的陆军高多了。毕竟他们本身是为了开拓,或者说他们就是为了去送死,那么肯定不能轻易的死,身体素质必须要好,要能够承受住长时间漂泊的伤害,有强大的抵抗疾病的能力,更要有强大的战斗力。
战船也是不断的改造着,经过如此许多年的研究,战船已经愈来愈庞大,技术含量愈来愈高,相当的霸道,十分的牛逼。
使者那是相当高兴,没想到王言这么讲究,已经十分放心的在文昌阁看大佬互喷,再不就是沉浸在愈发庞大的藏书楼里看书。并恳求王言,希望稳定住他们的情况之后,可以允许他们派一些人过来学习先进的知识,以及带一些书回到倭国。
对此,王言直接拒绝,表示会派人过去指导他们。
这使得使者跪地长拜,磕头如捣蒜,他还不知道他们面对的会是什么。事实上就算知道了又有什么用?无知才会使人幸福,容易满足。
见完了卑弥呼的使者,王言才接见了等候多日的成公英。
“多年未见,大将军风采更胜往昔,英为将军贺。”行过礼之后,成公英开口就是漂亮话。
王言指了指对对面的椅子,说道:“孟晦倒是沧桑许多,定是太过劳累之故,身体要紧,多加休息啊。”
拱了拱手,成公英坐下,一脸的苦笑:“将军切莫笑我,人老力乏,精神不济,再有将军大军在侧,忧心顾虑,如何能安啊。”
“非我大军相逼,实乃形势到此,不得不为。”
“大将军所言甚是,我主弱而将军强,且处于交通西域之要道,更是将军所需种棉之地,将军今日不取,他日定然也要西进。今日我来,便在于此。
我主意欲投靠将军麾下,然将军仇视豪族,更专治欺民虐民霸民之不义,我主犹疑不定,使我来问将军,可得活命耶?”
“可留全尸。”王大将军轻飘飘的说着杀气腾腾的话。
现在冒头的这些人,在他手下就没一个能活的。吕布能活着,那都是偶然。也没人告发,自然能活命。但韩遂不同于吕布,毕竟相对而言,吕布都是高级打手,没有自己固定的地盘与势力,韩遂现在却是正经的一方诸侯,掌控着偌大的土地以及资源。
这样的人,就算没人告发,也得绑起来遛一圈,让更多的人知道韩遂的罪行,最后让韩遂死的要多轰动有多轰动才是。只有这样,才能消解人们心中的怨愤,从而拥护王大将军的统治。
成公英没有意外,这是先前就想到的,所以他是一脸果然如此的点着头,接着说道:“既如此,我主欲往西域,甚而更西之贵霜,自主命运。然西域物产虽多,终乃蛮夷之地,不似我中国有能工巧匠无数,大将军麾下更是许多造物,铁甲强而兵戈利。
故而我主欲与将军修好通商,交易军器粮草,用以域外开疆,经略蛮夷,将军意下如何?”
王言很是诧异,微微挑了挑眉。他是真正的喜怒不形于色,挑个眉已经是极限了,要说起来也是他微笑了一千年的脸比较僵硬,笑呵呵就是常态,变不了的。
但该说不说,他对韩遂的这个选择,确实很意外。因为古人的目光从来没有放在外面,最外也就是北方各种侵扰中原的异族。他们执着于中原之地,死活不愿意离开,不愿意将目光向四周看看,不愿意迈动脚步,往外面走一走,就是这么的骄傲。
这种骄傲当然是对的,因为确实没有对手。历来王朝鼎盛时期,都是爆锤异族,四海来朝。但是却也失去了很多,它可以做的更好,却总没做到。
王言的脑子当然是够用的,稍一思考就明白了原因。无非就是因为他不接受投降,韩遂又不想投袁绍,即便投了袁绍以后也是个死,所以只能选择去西域。而且这个主意,还应该是成公英想出来的,若不然也没必要再问他投降了是不是有活路。
但这个决定,王言是必然支持的,打出去就对了。而且还是韩遂这样的选手,留在汉地早晚是个死,出去还有活路,还省了王言的事儿。甚至袁绍、曹操等人,如果他们有勇气做这样的选择,而不是非要纠结着中原,王言也是很愿意让他们出去的。都是能人,出去了都能有一番天地。对中国来讲,这是毫无疑问的好事。
点了点头,王言说道:“孟晦有大志,不似我等,只将目光放于中原,无心为我中国开疆拓土。西域乃我必取,然二十年之内定无谋算。尔等可以西域为根基,而后西出,以攻贵霜。若妄图据西域,窥中原,他日再与我刀兵相向,纵然尔等身死,我亦当掘墓鞭尸。”
“大将军且安心,既然西出,便为开疆拓土而去。若无能开疆,于贵霜立足,我等皆当死矣。”
“如此,我自当助力。汝归去后,可与郭嘉交易。至多可与汝三万套武备,今年完成交割,明年尔等必须退出凉州,今年要全力耕种棉花,以此抵充交易武备所需。”
“多谢大将军,英保证,明年夏日之前,必定退至西域。”
“为中国开疆,望尔等言出必践,果真做到。”王言笑了笑,摆手道,“早日归去,早日出征,去罢。”
“英,拜谢大将军。”
成公英后退三步,恭恭敬敬的磕头行大礼。
王言确实胸襟宽广,虽然也确实有他们太弱小,不入王言眼中的关系。但是武备毕竟不同,王言士兵的武备是最强的,技术最好,三万套不是个小数目,而且武装上以后,他们的战斗力就会提高更多一些。如果他们不遵守约定,还是能够给王言造成麻烦的。但就是这样,三万套说给就给,虽然还是要他们花钱买。
王大将军含笑点头,又一次的说道,”去罢,吾在此恭候佳音。”
成公英恭敬的后退几步,这才随着门口的亲卫离开。
未几,大秘贾诩十分自觉的走了进来,听候大将军的指示。见完了使者,不管谈的事有没有达成,总要有几分安排。有安排,就得有他这个大秘,这是必定的。
王言说道:“适才成公英言韩遂欲往西域,甚而更西之贵霜,约定明年夏日前撤出凉州,今年全力耕种棉花,用以抵充交易三万套武备之资。具体事宜,汝来安排。”
“是,大将军。”
先是痛快的应了声,贾诩这才说道,“只是,若来年韩遂不撤,反倚仗武备之利与我相抗,其虽力穷,然其若再联结蛮夷诸部,亦可与我添乱,徒增伤亡啊。”
“韩遂已然吓破胆,必然不敢反复,文和不必忧虑,安排交易便是。”
该说的说了,王言执意如此,他也不多说,欠欠身离开了书房。
王言看着笑呵呵的,老贾突出的就是一个稳重,就是滴水不漏。其实按照贾诩的能耐,早都可以出去当一方大员,只不过因为用的顺手,所以便一直留下来做着秘书。而且说是秘书,实际上贾诩的权力要大的多,很多政务都是贾诩处理的,跟宰相也沾点边了。
但贾诩这个人,好就好在越是权力大,就越是小心翼翼。不是做样子,是真小心。哪怕他清楚的知道王大将军的胸襟格局,也还是会被动性的小心。
至于说韩遂可能的反复,正如王言所说,真的被吓破胆,没有了战心。若非如此,就绝对不会从成功英的嘴里说出要投降,能不能活命的话。因为这是动摇政治路线的事儿,是没有任何商讨余地的。成功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自然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对抗是最不明智的选择,甚至是愚蠢的选择。即便韩遂运气好,可以在凉州取得胜利,又有什么用呢?回头王言调集了军队过去,不还是要被爆锤,而韩遂本人更是想要好死都难。
何况凉州那边的阵容还相当豪华,能打的基本都在那边呢。武备是武备,人是人,最基础的士兵素质都不一样。还有郭嘉坐镇指挥,韩遂不会想要自己找死的。
事情算是定了下来,成功英快速的往回赶,王言也给郭嘉去了信,要他按兵不动,开发目前占据的土地,治理好那边的蛮夷。而海军士兵也已经乘着巨大的战船出发,配备了医生以及几个文官,开始了初步的海外攻略……
感谢(书友20200620103625709)大哥打赏1500币支持。
日常感谢投月票的好哥哥们支持、
感谢投推荐的众位哥哥们支持、
感谢默默看书的大哥们支持。
第885章 归来
韩遂果然没有辜负王言的期望,在收到兵甲之前,就已经开始用兵西域,去抢夺资源财宝以及大规模的在河西走廊一带耕种棉花,以充购买武备之资。
棉花这种事儿,都是不须王言多说的。毕竟成功英走的时候就是春耕,到了真定春耕都要结束了,等再传回消息,必然已经误了农时。是他们早就准备好的,必须更多的耕种棉花。
同时韩遂又在积极的联结蛮夷诸部,游说他们随同一起去往西域,去攻打贵霜。韩遂也是掌握了团结多数人,打造利益共同的要领,事实上这也正是合纵连横的真谛。
对韩遂来说,蛮夷诸部就是多数人,而他们确实面对着相同的情况。王大将军强横无匹,封锁了所有南下的路,又切断了商道,只能有他派的人去贸易,蛮夷还不敢杀。一方面是惧怕之后恐怖的想死都难的报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只有这一家商队,如果没有贸易,他们的日子也是没办法过下去的。
但是他们不杀商队,商队却猖狂的散播消息,刺探情报,绘制地图,等到了冬天,廖化就会率领骁骑营去杀他们。如此不断的消耗他们的力量,使得他们越来越弱。
而且现在王言已经开始兵进凉州,草原上肯定也不会放弃,再者现在韩遂也要跑路了,何况之前也不是没有过抵抗,是真的抵抗不住。那么现在面对韩遂域外建国的邀请,就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如果不从,就只有绝望的等待着王言麾下大军的铁蹄临近,收割他们的生命……
所以现在并未被王言占据的草原以及凉州地区,正在发生着一场巨变,每天都有无数的人死去。
这是因为蛮夷诸部都是清楚王言这边制度的,底层的蛮夷有的人并不想走,他们又不会被王言杀死,甚至还会给他们发牛羊马,只有那些奴役他们的头人,欺负他们的部族勇士,才会是被杀死的人。
现在这些人因为惧怕王言,所以想要逃跑,又想卷着他们一起跑,到了别处继续去给那些欺压他们的人卖命,过的还是现在的生活,而且又是那么远的迁徙距离,途中总会出现各种的意外,能活着,能活的好,没有谁会想要去死。尤其蛮夷并没有所谓‘大义’的说法,自然是心向美好生活的。
也是因此,蛮夷诸部发生了严重的内乱,许多人驱赶着牛羊,带着家人,向东迁徙。有的来到了草原这边,有的进入了凉州被王言控制的土地。
对此王大将军是十分欢迎的,这些都是人力。虽然可能一时的会困难,但长久来看,无疑是更好的,毕竟人力才是最重要。
最终,到了一九八年的夏天,韩遂如约撤退到了西域,草原上的纷争也彻底的有了结果,王言尽收凉州以及三千里草原,疆域十分庞大,人口却十分稀少,而且还有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族群问题。
不过这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只要不断的进行人口的迁移工作也就是了,利用教育以及通婚,更有帝国的强大,几十年就能成功。
事实上现在的东部草原地区,以及原本的东北地区的乌桓、鲜卑、扶余、高句丽,已经算是初步的融入进来,目前还没有闹出过内部的族群矛盾。做到这一点,已经是用了十年时间。
再去除了教育洗脑的因素,更多的其实还是在于发展。因为快速的发展,确实会解决很多内部的矛盾,帝国强大了,那就什么都好说,人们自动的就会对更繁华的地方心生向往,这会促使他们遵守规则,从而向着繁华努力,最终真正的认同这一套体系。
王言的时间又很长,等到再死一批人,再教育一批人,快速的发展再同化所有人,基本上就是成功了。
正在王大将军专注内政,开发草原以及凉州,更深层次的整顿内部,解决问题,再一次发展的时候。他彻底的占据了草原、凉州的消息,也随着商路的开通,以及在报纸上印发新闻详情,从而扩散到了天下。
消息一出,天下是真的皆惊。
时至今日,要说天下有识之士,也就是豪族、富户等等属于剥削、统治阶级的那一伙,他们都已经很清楚王言了,甚至可以说他们没事儿的时候,就是研究着王言。这帮人都是讨论天下大事的,跟旁人相聚一处,也是开口就谈王言,因为王言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他们真的没有办法装作看不到。
上一篇:捉诡二十年,我进入了惊悚游戏
下一篇:足球:从皇马开始无限偷取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