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三体:史上最称职的面壁者

三体:史上最称职的面壁者 第74节

第114章 考察

  姜宇和姜十六先乘车回到北京的机场,跟“绿茵计划”项目的专家们汇合,然后一行人一起乘坐飞机南下。

  姜宇有些奇怪:“我们不是去看看沙漠农业的现状么?怎么要先去南方?”

  一个叫齐光禄的专家解释道:“我们这几天商量了一下,感觉只有两个项目符合您的要求,其中一个项目,要做南方土地和沙漠化土地的对比。

  “所以要先去看看,最初在南方培育的品种。”

  姜宇点了点头,听出了齐光禄的意思,这是在给他这个门外汉补课。

  当到了广东,姜宇看到长得整整齐齐七米多高的牧草的时候,多少还是有点吃惊。

  七米已经达到了三层楼的高度,姜宇要仰着头才能看到牧草的顶部。

  齐光禄解释道:“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从非洲引进的巨菌草。

  “经过我们这些年的培育,现在非洲国家都要从我们这里往回引进了。”

  几米高的草姜宇是见过,可是这么整整齐齐,一片片跟周围的树差不多高的草,还是很壮观的。

  齐光禄继续道:“巨菌草的名字,是我的老师给起的,他把这种草种在了祖国的天南地北!

  “就拿这片牧草基地来说,因为气候适宜,肥料和水分得当,巨菌草每三四十天就能收割一次。”

  姜宇这才回过神来:“这种草能种在沙漠里?”

  “是的,”齐光禄道:“因为它长得很高,也有防沙和固沙的效果。

  “巨菌草现在已经种到了信江、内蒙等地,而且有新品种可以种在盐碱地,还有固氮的作用,可以提高土地的肥力。

  “带您来这里,是想让你感受一下,气候对植被的影响。

  “请您到田埂上去走一走,感受一下南方的雨水给植被创造的优良生长环境。”

  姜宇点点头,带着姜十六走在田埂上,看着头顶的一线天:“你见过这么高,又长得这么整齐的草么?”

  姜十六道:“没见过。”

  “我今天才知道,我压根就不了解农业啊!”姜宇感慨道:“正好趁着这次考察,好好给自己补补课。”

  在这片牧草地里转悠了一两个小时,姜宇等人就又立即坐飞机去了信江的喀什地区。

  次日一早,齐光禄带着姜宇去了当地的巨菌草种植区。

  从很远的地方,就看到沙土地里绿油油的一片“巨菌草”,但是比起广东的“巨菌草”却矮了很多。

  齐光禄在一旁解释道:“这片‘沙地巨菌草’有将近五百亩,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观了周围的生态圈。

  “这里的巨菌草只有两米到两米半,不过在北方地区的话,已经算是很高的牧草了。

  “您看那边,那是一个咸水湖,一般的农作物都很难在湖边生长,或者没办法用湖中的水浇灌。

  “这个品种的巨菌草,却是为了这样的环境而设计的,因为有水源灌溉,所以才能长得这么高。

  “不过受水资源限制,这里的巨菌草每年最多只能收两季。”

  姜宇看着周围随风飘荡的巨菌草,感觉沙漠里的炎热气息都消散了不少。

  他又问:“巨菌草种在取水难的沙漠地区会怎么样?”

  齐光禄深吸了口气才道:“明天您就能看到了。”

  于是又经过了大半天的奔波,一行人来到一处戈壁滩。

  一阵风吹过,黄沙四起,一不小心就要吃一口沙。

  在沙丘的另一边,种着一排排绿中带黄,跟沙子差不多颜色的草。

  他们也就到膝盖那么高,要不是还有些叶子发绿,姜宇都要以为它们已经枯死了。

  通过这些草的叶子,姜宇可以分辨出来,这也是巨菌草。

  比起广东的巨菌草,这里的巨菌草就像是来自小人国。

  齐光禄道:“这里获取水很不方便,即便是根系可以扎入地下几米,这个特殊品种的巨菌草,也长得这么惨淡。

  “如果从别的地方引水来灌溉,成本太高,效益又太小,所以只有这片试验田,根本形不成规模。”

  齐光禄顿了顿又道:“沙漠之所以是生命的禁区,就是因为它极度的缺水,不适宜任何植被的生长。”

  姜宇蹲在矮矮的“巨菌草”旁良久不语,他感叹果然是隔行如隔山,他之前就意识到自己把沙漠农业想得过于简单了。

  没想到哪里是过于简单,简直是过于天真!

  连生命力顽强的草都长得这么没精打采,别说是农作物了。

  短暂的失落后,姜宇又强打起精神,如果是那么容易被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不需要借用面壁者的力量了。

  他迅速控制住了自己的沮丧情绪,在周围溜达了一圈,又跟着专家们去内蒙一个沙漠试验田考察。

  到达试验田已经是一天之后了,离得还很远,姜宇就看到试验田由一个个规则的绿油油的圆形组成。

  给姜宇做解说的,是另一位叫张旸的专家。

  他指着地上那些圆解释道:“在这里的沙子里,我们掺入了一种特殊的粘合剂。

  “这种粘合剂可以让沙子像土壤一样粘合在一起,可以有效的留住水分。

  “尤其是在沙漠中,灌溉是最大的成本,这一个发明可以有效地减少沙漠农作物的灌溉成本。”

  到了试验田前,姜宇发现这里种的是小麦,麦穗也就有他家乡的三分之二大,而且也不是很饱满。

  不过远处却已经有收割机在收割。

  姜宇问:“现在麦穗还发绿,收得早了点吧?”

  张旸解释道:“这里日照时间长,如果等麦穗发黄再收就来不及了,那时候会有很多麦粒掉在地里。”

  姜宇点了点头,看着成片的圆形麦地,这未必不是一个另辟蹊径的办法。

  他问张旸:“那种粘合剂贵么?”

  “现在还不能量产,并不便宜。”张旸回到道:“就算是量产了,这里小麦的成本也比普通土地里小麦的种植成本高三到四倍。

  “而收获还不足正常土地的三分之二,完全入不敷出。

  “所以这个项目目前还只处于实验阶段,离大面积推广,还有不小的距离。”

  姜宇看着绿油油的麦田,似乎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

  接着,他心中渐渐有了些思路。

第115章 新思路

  在武装直升机上,姜十六在耳麦里对发愣的姜宇道:“我之前还以为面壁者是天底下最爽的职业。

  “这几天我才发现,权力不是万能的,起码他不能影响自然规律。”

  姜宇笑道:“不光不是万能的,越大的权力就代表着越大的责任,和越大的道德阻力。

  “就拿以前的皇帝来说,一言一行都要有规范,看似是有无上的权力,但是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有大臣们贼着呢。”

  姜十六道:“是啊,面壁者的责任是拯救人类!这个责任实在太大了。

  “如果是我突然要背负起人类存亡的命运,我一定会变得极为焦躁,想做点什么,但是还没有开始就会意识到自己能力不足。

  “守着这么多的资源,关键是还背负着这么重要的使命,什么也不做吧又不像话。”

  姜宇笑着摸了摸姜十六的脑袋:“这不是你这个年纪该承受的煎熬。”

  姜十六问:“考察结束的时候,你一直阴沉着脸,刚才我见你会心一笑,难道已经想到了突破点?”

  “我是有了些想法,得回北京之后再说。”姜宇道:“我刚才是联想到了另一件事。”

  他问姜十六:“你记得我们在齐家屯,对人类起源的讨论么?”

  “当然记得!”

  姜宇道:“我突然把你的假想,跟‘黑方’联系到了一起。”

  “黑方?”

  “你自己看!就在那里!”

  看到姜十六的震惊,姜宇突然笑了笑,估计自己第一眼看到“黑方”的时候,也是这么震惊吧!

  对三体星人来说,“黑方”似乎有特殊的意义,这让姜宇越发得重视对“黑方”的研究。

  带思路清奇的姜十六来,是为了借用这小子的脑力和思路,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线索。

  未来姜宇还打算带三十六来看看“黑方”,说不定能参悟出什么东西来。

  姜宇牵着在震惊中的姜十六,先开车带他近距离看了看“黑方”,然后两个人来到了帐篷里的会议室。

  参会人员依旧是那名老者,以及徐组长等人。

  老者叫吴铮,徐组长全名叫徐清,他俩是研究组的副组长。

  研究小组没有明确的负责人期间,小组的研究工作,就由他俩安排。

  姜宇现在是研究组的负责人,自然而然地坐在了首位,又让姜十六坐在了自己身边。

  姜宇先问大家,有没有新的进展?

  照例由吴铮汇报道:“之前我们对黑方地测量到了毫米,它的宽是1333333毫米。

  “这段时间我们对‘黑方’地测量精确到微米,竟然发现它的宽是133333333微米!

  “我们猜测,如果我们继续精确测量,后面的‘3’一定会没有穷尽!”

  姜十六的口气像是在问,又像是在说明:“‘黑方’的计量单位,跟我们的计量单位完全不同!”

  吴铮一愣,本来他还奇怪姜宇为什么带着个孩子来参会,现在这孩子直接把他们的结论说出来了,大家顿时对姜十六有些刮目相看。

  姜宇跟着道:“这倒是可以证明,‘黑方’的确不是人类创造的产物。”

  接着他又问:“别的地方还有进展么?”

  大家纷纷摇头,之前地猜测要么被推翻,要么缺少有力证据。

  姜宇一挥手:“总这么原地打转可不行!要尽快找到新的突破口!”

  徐清等人都有点犯难,“黑方”实在是超出了大家的认知,这个突破口哪是这么好找的?

首节 上一节 74/4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末日:我的技能愈发变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