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富则莱茵金属,穷则莱茵钢铁!

富则莱茵金属,穷则莱茵钢铁! 第383节

  两台用来解算卫星数据的电脑退出操作页面,一台用来上传数据,另外一台用来下载数据。

  准备就绪之后,装有西游记的存储硬盘开始工作,将数据传输到左边电脑,然后上传到卫星。

  而右边的卫星也在同一时间发出请求,从卫星端连接数据,开始进行电视剧下载。

  看着那缓慢移动的数值,苗元心里异常的兴奋。

  全球在轨的几千颗卫星里,也有他带队研发的9颗了!

  从现在起,他也能当得上是一个响当当的卫星方面的研究专家了!

  不过,这一切还得感谢自家厂长,是他,给了自己资金,试验场地,人员,然后才有这一切的成果。

  要不然,就凭研究场地这一点,就够他喝上一壶,更别说一次性弄九颗卫星。

  那可是接近两千万的资金!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吃完泡面,苗元坐在椅子上慢慢睡了过去。

  当通红的太阳再次从东边升起,温热的光撒到他脸上,把他从沉睡中叫醒时,旁边上传和下载的两台电脑上,那个进度条也走到了尽头。

  按捺住激动的心,苗元先用水擦拭一下眼睛,这才打开对应的数据抓取软件,检查起这一次传输过程中的情况。

  132兆的电视剧,传了一小时二十二分钟。

  这速度……

  嗯……

  将就。

  接下来就要看通话质量和坐标定位数据了。

  如果这两个能够满足需求,那么这一次莱茵钢铁的卫星发射,就能算得上大成功!

  双手用力揉搓一下太阳穴,苗元拿起身旁的座机,回忆一下借用的仓库的电话,顺手拨了出去:

  “厂长,卫星数据已经调整成功了,现在,就该你们的定位测试了。”

  存放青鸟-1的仓库里,听到电话里的内容,林语长舒了一口气。

  终于,卫星数据调整成功,就意味着做好了准备,现在,是骡子是马,该拉出来溜溜了。

  深吸一口气,他转过身,摸出专用的卫星电话,直接将电话打回莱茵钢铁,听到钱建国的声音从那一头传来,随即轻声吩咐起任务:

  “让留守的武器测试组开车,拿着我们的终端设备在市政府门前的水准点采样,采样之后给我朝八个方向开。”

  “沿着之前找的那些水准点,一个个扫过去。”

  “能扫多远扫多远!”

  发出命令,林语伸一个懒腰,坐在椅子上看着其他几人说道:

  “你们去吃早餐吧,给我带三根油条一份豆浆,多加糖。”

  等人离开后,他又拿起旁边的草稿纸,开始在上面写写画画,这一次,是在准备给阿布的旅游线路。

  …………

  兰陵,得到林语的指令,武器实验组的人登上卡车,拿着卫星研发中心研发的设备,带着地图,按照八个方向,各自飞快地地离开。

  作为武器实验组组长,邵晓峰前往的是西边,在他的地图上,向西,在微山湖边上,有十几个防洪水准点。

  这些防洪水准点,都是国家级的水准点,都是为了防洪而存在的,相对于其他公路的水准点,要更加精确。

  车辆在道路上飞驰,大半个小时后,一群人就找到了第一个水准点,一个高度大约1米,四边宽度大约30公分,整体呈现棱台型的一根水泥柱子。

  而那个精确坐标点,就在水泥柱子正中心,是一个不锈钢十字钉。

  邵晓峰将数据接收终端放到水泥柱子上,让数据终端中心正对水泥柱子顶端的不锈钢十字钉。

  调整水平。

  等待几分钟,确认彻底水平后,负责解算数据的研究员按下笔记本电脑上的回车键。

  数据解算开始。

  看着缓慢前进的进度条,一群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千万别给出一个离谱的数据,要是太离谱了,那就完蛋了!

第334章 天王老子来了,这也是火箭弹!(第二更!)

  5%!

  7%!

  解算的进度条速度非常慢,慢到让邵晓峰怀疑人生,他慢慢扭过头,满脸不信任地看向负责解算的研究员。

  面对他的质疑,研究员双手一摊,无奈地说道:“没办法,这破电脑处理能力就这样。”

  “除非你能给我更好的电脑。”

  这句话,彻底将邵晓峰剩下的话堵死。

  这段时间,为了配合卫星研发中心的工作,他们武器实验组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每天都跟在这些负责计算的人身后,忙前忙后。

  自然也知道他们手中这些电脑的价格,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鬼东西,每一台的价格都超过了一万。

  而且还不是每一台都能使用,拿到手,需要研发部的先拆开,将里面的电子元件一个个检查一遍,确认没有问题,才会开机,才会进入到软件检查。

  就这些流程下来,一台电脑的成本,直接就超过两万,就这样,居然还说这样的电脑不行,不够。

  那要什么样的电脑才够?

  那样的电脑,一台需要多少万?

  不会要弄一个那些程序员天天说的超大号服务器吧?

  也许是湖边的微风让电脑的机魂产生了愉悦感,在两人叽叽喳喳的交谈中,坐标解算速度骤然加快。

  从原本预估的一个小时,缩短到了半个小时。

  又等了十几分钟,电脑显示器上的进度条消失,显示界面随即弹出一个文本框,文本框里,是通过卫星定位,结算出的水准点经纬度坐标。

  117°18'34.0352“,34°39'10.7866“

  拿到数据,邵晓峰立马从怀里掏出那张从兰陵市拿到的经纬度坐标文件。

  他们脚下的水准点标识,在官方文件里,标注为微防洪07。

  他手指下滑,很快就找到标注为微防洪07的水准点经纬度坐标:

  117°18'34.1994“,34°39'10.6715“

  有误差。

  但是看到误差在小数点之后,邵晓峰松了一口气,立马招呼人,从车里取下一套经纬仪,将挂在水准点上的设备挪开,用原始的办法,用这个水准点为基准点。

  寻找电脑计算出的这个点的位置。

  不大一会儿功夫,从施工队调过来的测量员,就找到了电脑解算出的坐标点的位置。

  就在旁边,就在这个水准点桩东南大约5米的位置。

  用步子在两个点之间来回走了两遍,邵晓峰扭头看向旁边准备进行第二次结算的研究员,问道:

  “啥情况?”

  研究员挠挠头,目光在两个点上打量一遍,随即很认真地回应道:“第一种可能,我们的卫星数量不够,无法提供足够的精度计算。”

  “第二种,我们的算法有问题。”

  “不过就当下而言,我还无法做出有效的判断。”

  “如果是第一种可能,那麻烦,但是也比较简单,只需要多发射两颗卫星就行,如果是算法的问题,那有可能要推倒重来。”

  “走吧,去下一个点,争取今天之内,把所有的点弄完。”

  将相关数据记录,一群人开车前往下一个水准点。

  从早上忙碌到晚上,一群人终于跑遍了微山湖边上的水准点,同时,也得到了准确的答案。

  14个水准点,其中准确的水准点有7个,剩下的误差都在1-20米左右。

  得到这个答案,邵晓峰这一组的人松了一口气。

  趁着晚上休息的时候,这14组数据被发到卫星研发中心,混合其他数据一起,一起发到了远在大漠中的苗元手里。

  等待的时间,是非常难熬的。

  收到这组数据,苗元立马将下面的人,按照将卫星运行情况,软件算法,地面数据采集情况分组,分开分析。

  “卫星运行时没有受到额外信息源干扰,内部陀螺仪,信号传输设备正常,当前轨道数据和地面站高度反馈正常。”

  “不是这里的问题。”

  “算法检查完毕,所有算法正常,而且,如果算法有问题,那应该是一起有问题。”

  “从这一百多组数据中发现,准确的点和不准确的点分布均匀,完全没有逻辑。”

  “这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在算法上。”

  “第二种,我们的算法成精了,它知道给我们搞事。”

  “地面数据这边,我们刚刚问基地要了照片,除了原本就在基地北部丘陵中的那几个点,其余点位无遮挡,无信号干扰源。”

  “也不是地面数据采集的问题。”

  都不是问题?

  听到下属们的汇报,苗元忍不住歪了一下头,怪可爱的。

  都没有问题?

  那岂不是说,到处都有问题?

  低头思索许久,他又将所有的数据放到眼前,一点点查看起来。

  看着看着,他的目光落到了卫星的移动速度上。

  这一看,他发现了盲点。

首节 上一节 383/11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网游:开局洞悉之眼,看破一切

下一篇:每天都在升级打怪爆装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