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我是发牌大师 第937节
他们大部分进攻回合都以传导球为主,不断地突破,不断地分球,不断地掩护,不断地在行进中完成出手。
这就是团队篮球的精髓。
听起来是很简单的,但做起来那是相当难。
因为团队篮球要求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它有一套指令,而球员只是团队篮球这台机械的一个零件而已,需要你严格去执行,去根据轨迹去运转。
但球员是人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事方式,自己的打球特点,自己的打球风格。
我明明擅长跑步,你却让我游戏,这怎么行呢?
所以,团队篮球强调的是执行力,和教练的调教能力。
很多主教练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权威,更没有这样的魄力。
而波波维奇则是联盟中少有的这样一位教练。
他能让巨星听话,变成团队篮球的零件。
不过历史轨迹中,莱昂纳德成为第一个挑战波波维奇的人,嗯……而且成功了。
这也间接打破了波波维奇团队篮球的神话。
湖人这边:薛连城,考特尼-李,格伦-罗宾逊,詹姆斯-约翰逊,兰德尔。
还是那一套。
相比马刺的传统阵容,湖人这套则是纯粹的死亡五小。
马刺是极限团队篮球,而湖人是极限打快,或者说是极限持球大核打法。
两个极端的较量,注定会擦出别样的火花。
薛连城对战马刺还算比较有心得,屡战屡胜,但那是常规赛,季后赛算是第一次相遇。
他心底里其实已经做好了苦战的准备。
结果比赛一开始,让他相当意外。
因为马刺根本就没有对他使用什么提前夹击啊!提前逼抢啊!提前上强度的策略……
这反而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想不明白波波维奇想要搞什么。
但他没多想。
就借着挡拆,踩着油门往里冲。
然后。
下一秒。
他就发现了不对。
他在完成挡拆后,马刺第一时间换防,然后做一个延误,接着两边开始靠拢给他防守压力,再接着莱昂纳德来接上领防的任务。
最后形成合围之势。
这……
似曾相识啊?
不就是马刺对付詹姆斯那一套吗?
念头通达后,他再想传球的时候,路线就不怎么好了。
因为他们合围起来以后,会把你拢在一个区域,手脚并用,张龙舞爪,尽最大可能,最大范围去干扰你。
如果薛连城脑海里不是有着动态影像图,面对这样的防守,他还真不好传球。
但问题是。
这样的干扰,对他伤害性为零。
他的金大腿已经为他免疫掉了呀!
轻轻往篮筐沿的高空一抛。
下一秒。
哐当!
兰德尔冲击进来完成了空中接力。
第488章 老顽固的波波维奇!
场边的波波维奇看到这一幕,眉头开始紧锁了。
合围干扰已经形成,结果薛连城好像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竟然轻松写意地助攻兰德尔得分。
这可相当出乎他的意料。
要知道,哪怕视野再好的球员,也是有盲区的。
再加上实时干扰,你的传球路线会被阻断掉。
这种情况下,你却还是像装了定位一样,把皮球传到了指定位置,这已经堪称神奇了。
但他并没有说什么,毕竟比赛才刚开始,这又是第一场,可以说双方完全处于试探阶段。
他不会因为一两个回合而否定了他们赛前做的布防计划。
马刺进攻。
米尔斯飞快地冲过来,作为托尼-帕克的替代品,米尔斯的优点十分明显,那就是速度飞快。
薛连城防的话,确实不太好防,所以这个任务就交给了考特尼-李。
但现实就是,考特尼-李的速度也不算特别快。
这个回合退防,考特尼-李只能勉强跟上。
而一个掩护以后,考特尼-李就被甩开了身位,兰德尔不得不横移过来补位。
米尔斯毫不畏惧,就这么一个体前变向就冲过来。
所有人都以为米尔斯要冲击禁区的时候,他却传了。
传给了一旁的阿尔德里奇。
考特尼-李来补,但这个身位差太多了,阿尔德里奇根本就无视考特尼-李的干扰,直接直臂投了。
稳稳命中。
湖人快速发球。
同样是快速推进,薛连城没有像在勇士那轮系列赛那样遭遇疯狂夹击,所以由他来持球推进。
又一次回到属于自己的节奏里,那种久违的感觉让他很舒服。
但是很快,他就舒服不起来了。
因为米尔斯来防。
这一部署非常意外,让解说团都震惊了。
主持人:“什么情况?把莱昂纳德和格林放一边,让米尔斯来防薛连城?波波维奇这是想要干什么?”
解说员:“这是一种新的尝试?”
评论员:“我也没看明白波波维奇这是什么操作。”
换了谁,估计都很难明白。
毕竟马刺队中有丹尼-格林这样赫赫有名的防守悍将,也有莱昂纳德这样的最佳防守球员,结果竟然让身高183cm,体重84公斤的米尔斯来领防钢炮身材的薛连城。
这不是找虐是什么?
一开始,薛连城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当他推过半场后,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
米尔斯的小身板,确实没办法阻挡他推进,但米尔斯灵活啊!
这里掏一下,那里又捅一下,哪怕他把米尔斯过掉,米尔斯也很快能够跟上来继续纠缠。
就像一块甩不掉的牛皮膏药似的,让他在推进过程中,甩都甩不掉。
以至于他不得不分神出来应付米尔斯,导致推进快攻的节奏有些延迟的感觉。
等他彻底推过来,马刺基本站好位了。
没能找到机会,自然要打阵地,打挡拆。
最终。
马刺还是以合围之势对他围剿。
这个回合,他的视野虽然还是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但传球路线确实被阻断了。
最终他只能甩给外线的格伦-罗宾逊。
后者三分尝试,没有。
最主要是马刺的补位速度真的是联盟一绝,非常积极。
格伦-罗宾逊接球以后,确实有一定的空间,但等他调整过来,人们补防也来了,还是对格伦-罗宾逊形成了一定的干扰。
当然。
也有格伦-罗宾逊出手速度不够快的原故。
回头。
马刺还是推快攻,而这次考特尼-李有了准备,给预留了一些空间,米尔斯没能利用速度优势生吃了。
又一次挡拆突破,然后分球。
接着大加索尔接着分。
然后就是马刺那种眼花缭乱的拉扯跑,像转动的齿轮一样,飞速运转起来。
搞得湖人的无限换防,最后都给换懵逼了,把格林给漏出来了。
最终格林冲进来,接球后,一个低手上篮也有。
上一篇:三国战场:这个刺客不务正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