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22节

扈三娘涨红着脸,抬手就要摸出鞭子去抽时迁,

却不想手上直接摸了个空,

这才想起,自己的那匹胭脂马早就被人盗走了,而马鞭也在她气恼之下,直接给丢了!

“好了,莫要胡说!”

赵渊向时迁大概说了一下扈三娘得经历,

“等到了前面镇上,帮她易容后,她就是胡三郎了,你可要记住,外人面前莫要说漏了嘴!”

“哥哥放心,俺明白的!”

时迁嘿嘿笑了两声,然后直接便在马上对着扈三娘拱手作揖道,

“时迁见过三郎哥哥!”

“兄弟客气了!”

扈三娘沉着嗓子回了一句,只是却依旧难掩那悦耳动听得声线。

时迁立刻笑出了声,眼见扈三娘又要羞恼,

他赶忙纵马向前,一溜烟的就没影了。

留下的赵渊和扈三娘不由得面面相觑,

如今这里只有一匹马,

若是一人骑,一人步行,显然要耽误不少时间,

而若是两人共乘,赵渊自然不介意,就是这扈三娘......

想到这,赵渊下意识地望了过去,

不想那扈三娘也正好在瞧着他,

瞅见赵渊望来,这位刚才还威风凛凛得女将,顿时便羞涩得转过了头。

“要不,我们俩骑一匹马?”赵渊试探着问道。

那扈三娘立在原地,好一会后,才微微点了点头。

赵渊先翻身上马,随后伸手一把将扈三娘也拉了上来,却是刚好坐到了他的怀里。

和李师师、琼英相比,这扈三娘的身量要高了许多,

前两人坐在赵渊怀里,都是一副小鸟依人的模样,

这扈三娘却完全是另一种感觉,

她身量足050够高,坐在赵渊前面,也只比他略微低矮了一些,

两人紧靠在一起,感受着那细腰长腿,

赵渊要是再没有一点反应,显然也就不是男人了。

而扈三娘也是第一次和男子这般近距离接触,

羞涩之下,只能没话找话得说道,

“你身上还带了防身的短棍?有些硌着我了!”

“这个......那是我的随身之物,现在不好收拾,等到了前面的城镇再说!”

赵渊尴尬一笑,不敢再想其他,

赶忙用力一夹马腹,打马向着前方的时迁追去!

......

须城东面,最近新开了一家梁记酒店,

相比城里其他的酒家,

这梁记酒店,也就是大堂宽敞了些,酒食干净了点,其他再无任何不同之处,

也因此,除了开业前几天,

有泼皮混混上门找事,被掌柜的带着几个伙计一顿胖揍,引起须城民众讨论了一阵外,

之后的日子里,这家酒店便陷入了沉寂,再未引起大的响动。

每日只是迎来送往,和须城内其他的酒家一模一样.......

第一百三十三章 被拒婚的董平

这一日,梁记酒店却是进来了三个身形各异的汉子,

那原本待在柜台后方算账的掌柜,

见到三人后,却是慌忙走了出来,将三人迎进了后堂。

大堂里有这些日子经常过来的客人见状,便向小二好奇地打听道,

“方才那三人是谁?居然要朱掌柜那般热切得迎接?”

“那是俺们的主家,掌柜的当然要亲迎了!”小二随口回了一句。

“原来还有主家,俺还以为这酒店就是朱掌柜的呢!”有客人诧异道。

“您这可就搞错了,”

小二解释道:“俺们这是梁记酒店,主家自然姓梁,怎么会姓朱呢!”

那客人拍了拍头,直呼没留神,

一旁得其他客人见状也都发出了善意得哄笑声。

后堂,

扈三娘挑着门帘,看着大堂里零散地几个客人,不经疑惑道:“朱贵哥哥,客人这般少,能探听到多少消息?”

方才进来的三人,自然便是赵渊、时迁和女扮男装得扈三娘。

先前赵渊已经给朱贵简单介绍过了,

现在听到扈三娘的疑问,朱贵笑着解释道:“俺这酒店乃是须城情报的中心,诸多探子都已分布在城中各处,一有响动,先来俺这汇报,由俺甄别后,再送往山寨。”

“所以这酒店生意不宜太好,太好容易遭人关注,还会招来那同行的嫉妒,这些人若是三天两头给你找点事,那就真是没完没了了。”

“生意也不宜太差,若是明显亏本的买卖,也会遭人怀疑。”

朱贵笑道:“便是如今这般不死不活,勉强保本才是刚刚好,既不引人瞩目,也能保证安全。”

“原来是这样,”扈三娘恍然大悟。

一旁的赵渊想起先前进城时所见,便询问道:“朱贵兄弟,方才我们三人进城时,怎么见这须城外面挤满了灾民?”

“此事说来,也是因哥哥之故,”

朱贵举起酒壶,给赵渊酒杯中添满,

“先前哥哥让小七兄弟带口信回山,让山上的头领们想办法将河北的灾民引到梁山上去。”

“众位兄长便决定以粮食引导,初时还颇见成效,足有七八千灾民被引上了梁山!”

赵渊听到梁山一下多了这许多人口,不由得开怀笑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即才注意到朱贵的措辞,

“初时颇见成效?可是后来出事了?这郓州的太守插手了?”

“哥哥猜的不错,”

朱贵无奈道:“这郓州去年新来的程太守也算是个有能力的官员,见到灾民络绎不绝被引到梁山水泊,此人担心俺们乘势做大,便也在这须城开仓放粮,既有官府救济,那些灾民自然不愿再往梁山,于是慢慢就聚集在了须城外面,不过,听说这程太守已经撑不了多久了。”

“这是为何?”时迁惊讶道。

“这须城乃是新建之城,原本得城池因济水水患,已被河水浸没,这才将须城牵来此处。”

朱贵解释道:“只是新城一建,也将郓州多年的积蓄损耗一空,直到去年才稍微恢复了一些,州府中的钱粮自然不是很充足,如今城外足有三四万的灾民,便是煮稀粥,每天也要二十多石的粮食!”

“这程太守早已发了布告,希望郓州士绅能够捐钱捐粮,只是这郓州上下有粮的,无不屯粮等着粮价大涨后赚上一笔,自是不愿白白捐给官府,那程太守前后催缴了几次,各处士绅也才捐了不到两百来石得粮米。”

“听闻那程太守已向朝廷奏报,说明情况,希望由朝廷下令,命各处州府给郓州运粮救急,不过目前还没有收到回报。”

听到这,赵渊顿时冷笑了一声,

“东京汴梁那些官吏家中,大多也都在屯粮等着涨价大赚一笔呢,若把这些灾民赈济下去,粮价也就涨不起来了,他们怎么可能会同意程太守的奏报!”

“那哥哥的意思是?”

“这两日先不要理会那些灾民,官府既然要赈济,就让他们去损耗钱粮,”

赵渊沉吟道:“等这郓州得粮食耗得差不多了,城外灾民饥饿难耐之时,你再使人混进难民里,散步梁山有粮的消息,届时自然不愁这些灾民不去梁山!”

“.」哥哥,就恐到时那程太守调集兵马阻碍,”

朱贵提醒道:“这郓州,大多数将领都庸碌无为,只有一兵马都监,别号双枪将董平的,极为勇武,需要提防一二。”

“这董平之名我倒也听说过,”

旁边的扈三娘插话道:“据说此人善使双枪,有万夫不当之勇,只是为人极爱出风头,又心胸狭隘,但凡稍有得罪他之处,便会招来报复。”

“胡兄弟说的不错,此人......”

朱贵刚开口想要说什么,就听前面的大堂隐有喧哗声传来,随即一个小二进来禀告道,

“掌柜的,那双枪将董平不知为何带了一队人马忽然进城了!大堂里的客人,都去街上凑热闹了。”

“我等便也去瞧瞧这位双枪将究竟是何模样?”

赵渊起身,带着其他人出了后堂,也来到了街(的李的)边,

便见一队人马正行走在街道中央,

为首之人身材魁梧,仪表堂堂,面目瞧着极是俊朗,

只是不知为何,脸色有些难看,神情也是怒气冲冲,

在他所骑马上的两侧,挂着两杆短枪,

一旁的箭壶中,还插着一面小旗,

上面写着“英雄双枪将,风流万户侯及。”

“观此人脸色阴沉,可是出了什么事?”赵渊好奇道。

“据说这双枪将在元宵节须城灯会时,与那程太守之幼女相遇,见其貌美,顿时心动,准备了许多时日,方于昨日差了媒婆到那程太守府上提亲,”

首节 上一节 122/3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