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613节
“皇上也能成为一代明君。”
王黼却是奏道,
“皇上乃天下之主,怎可下罪己诏。”
“百姓从贼,不过是因为蔡京昔曰变法不得人心,百姓负担太重。”
“臣出相以后,便开始废除蔡京法令,”
“只是时日尚短,一时还无法见效。”
“但是微臣相信,假以时日,”
“百姓便也知道朝廷体恤民情,”
“不会跟随叛贼作乱了。”
蔡攸也道,
“臣以为如今最紧要的事还是派兵剿灭作乱的贼寇,”
“朝廷以雷霆之势一举剿灭他们,”
“便可震慑那些刁民。”
“不然皇上下罪己诏,”
“也只会让那些贼寇以为皇上是被他们.....”
说到这里,
蔡攸一脸为难的看着皇上。
赵佶一巴掌排在龙椅上,
“朕为一国之君,我大宋又有雄兵百万,”
“朕会怕了那些贼寇?”
蔡攸赶忙道,
“那些贼寇向来会蛊惑百姓,”
“尤其摩尼教和京东晁盖更是假仁假义,”
“迷惑愚民,污蔑皇上。”
“若是皇上此时下罪己诏,”
“那些贼寇恐怕会趁机把所有罪责都推到皇上身上。”
“那些乡间百姓又愚昧无知,”
“臣恐皇上此举会弄巧成拙,反让贼寇坐大。”
赵佶闻言,
不由踟蹰起来。
他自觉也有一些错误,
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他可以下罪己诏,
检讨自己过失,
但是却不能容忍别人来指责他。
更不能承认那些贼寇安到自己头上的罪名。
宿元景见状,赶忙道,
“如今民怨沸腾,皇上若下罪己诏,则可收拢民心,”
“反之百姓恐怕会为乱贼所用,于朝廷不利。”
王黼闻言,立刻驳斥道,
“先前宿大人也说梁山贼寇不过一两万人,天下还不至大乱。”
“如何现在却要逼得皇上下罪己诏,”
“皇上罪己诏一下,无疑会成为那些乱臣贼子的笑柄,也会载入史册。”
“不知宿大人是何居心?”.
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这就后悔了?
宿元景听到王黼要给他扣帽子,
赶忙大声辩解道,.
“陛下,微臣一心为国,还请圣上明察。”
赵佶看着宿元景,
“朕相信你的为人,”
“朕只问你一句话,”
“现在天下大乱了吗?”
宿元景想了想说道,
“如今四寇作乱,东南形势确实有些糜烂之势,”
“但是童大人已经率兵南下,”
“想来摩尼教之乱不曰便可平定。”
“剩余赵大郎、田虎、王庆三人虽然也都是一方巨寇,”
“但还不至动摇国本,扰乱天下。”
赵佶听到这里,也松了口气,
“既然如此,那朕便先不下罪己诏,”
“先派大军剿灭了这些贼寇,”
“那时朕再视情况定夺。”
王黼闻言:“皇上圣明。””
一众奸臣也纷纷跟进。
若是皇上都下罪己诏,
承认自己过错,
那他们作为朝廷大臣,
自然也难逃其咎。
皇上承认错误,
没人敢拿他怎么样,
但是他们承认过失,
却是会被政敌攻击。
那些被他们排挤出朝廷中枢的清流们恐怕会趁机而起,
一旦被清流进入朝堂,
占了上风,
他们这些年做的恶事,
足以让他们粉身碎骨了。
宿元景见状,也只好道,
“皇上圣明,不过广开言路之事却是不可再拖,”
“皇上可下旨万民皆可上书,”
“了解民情,方好对症下药,改革弊政。”
王黼听到宿元景说万民上书,
不由暗骂宿元景阴险,
他们这些人在民间可谓恶名远扬,
若是让百姓也可上书,
恐怕到时皇帝看到的全是诅咒他们的书信。
王黼奏道:“百姓只关注自家绳头小利,”
“对朝廷政令能有何见解,”
“况且一旦让百姓上书,必然是让朝廷减税,”
“如今战事吃紧,国库告急。”
“若是让他们上书,必然也无法采纳,”
“到时恐怕还会让百姓以为皇上只是做做样子,反而不美。”
梁师成也一脸关切道,
“朝中大臣和地方官员每日呈上来的折子都有上百,”
“若是再让百姓上书,恐怕到时奏折会堆积成山。”
赵佶便是嫌奏折多,
批阅起来费时费力,
才让梁师成代劳,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