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661节
丁三也想起梁山的事情,
休假时间很多头领都会和士卒一起吃酒,
便也坐了下来。
那妇人也赶忙拿来碗筷。
赵渊拿起酒壶,
便给丁三倒起来。
丁三忙抢着道:“小人当不起,我自己来吧。”
“无妨。”
赵渊笑着给二人各自满上一碗端起来,
“我敬你一碗。”
丁三受宠若惊的道:“我也敬大王。”
两人一饮而尽。
赵渊放下酒碗,
“怎么样,这里正能做了吗?”
丁三忙道:“大梁的里正最是容易,”
“朝廷免了农税和所有徭役,”
“小人平时也就是决断一些村里的小纠纷,”
“还是能应付的。”
“再者村里百姓知道小人是梁山老兵,”
“也都敬重小人,没人故意闹事。”
赵渊笑道:“好,那便好。”
“朝廷给受伤军士的田地,你分到了没?”
丁三高兴道:“分到了,地契都给了我了,”
“按我的伤残等级,足足二十亩上好的良田。”
“村里的人看我分到钱和地后,”
“不少年轻后生都跑去县里报名当兵了。”
梁山攻占各地后,
杀了很多贪官劣绅,
没收了很多田地,
加上宋朝扩田所扩的田地。
可以说在大梁境内最大的地主便是大梁朝廷,
许贯忠等人主张把田地分给百姓,
但是赵渊却建议做为抚恤金的一部分,
分给伤残的大梁军士,
以保证他们以后生活无忧。
在赵渊极力主张下,
加上许贯忠等人分给百姓,
也拿不出具体的办法来,
要想把土地公平的分给所有百姓,
却不是许贯忠几个人一下能想出办法的。
最后便都同意了赵渊的主张。
赵渊本意是想让将士们没了后顾之忧,
爆发出更强的战斗力。
也免得最后英雄流血又流泪,
却没想到反而引起一股从军风,
改变了北宋男儿耻于当兵的习惯,
汉人也慢慢开始尚武,
即使最后不能封侯拜相,
便是战死沙场也可保家人生活无忧.
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老兄弟
北宋为了防止军士逃跑,
入伍便要刺字,
这对有骨气的人来说,
无疑是一种侮辱。
因此当时有谚语说,
“好铁不打钉,好儿不当兵”.
赵渊听得很多人去当兵,
也是十分开心。
打下东京后,
缺的便是兵马,
新兵虽然无法上阵杀敌,
却能帮助老兵驻守城池。
“这个时节也该播种了吧?”
“县里可有借种子啊?”
“播了,小人雇了两个佃户,全部种了。”
“县里有借种子,”
“不过小人有抚恤金,”
“也不敢再麻烦朝廷,”
“自己买了种子播下去了。”
赵渊拍了拍丁三肩膀,
“不愧是梁山老兄弟,”
“村里佃户对没有分到土地有怨言没?”
丁三道:“没有,他们原本就没有田地,”
“又没对我大梁有贡献,”
“凭什么分到田地。”
“朝廷又提高了佃户分成,”
“比宋朝已经好多了,”
“村里百姓淳朴,这已经是白白得的好处了,”
“哪还有什么怨言。”
“要是他们敢说我大梁的坏处,我也饶不了他们。”
“不过想分土地的都去当兵了。”
赵渊笑道:“做了里正要讲道理,”
“不要动不动就拿拳头说话。”
“你退役了虽然不用再受军纪约束,”
“但要受朝廷律法制约,”
“打了人照样要受处罚。”
丁三忙道:“大王教训的是,”
“小人一定不给梁山老兄弟丢脸。”
赵渊也知道乡村间很多时候还是免不了用拳头说话,
便也不再多纠缠这个问题。
赵渊看店小二和十几个村汉都站在远处,
敬畏的看着他,不由笑道,
“大晚上害你们跑来,都坐下吧,”
“我请你们吃酒。”
那些村汉看了看赵渊,
却都畏缩在那里不敢动。
丁三看赵渊还和以前的梁山头领一样没有架子,
胆子也大起来,
“你们都坐下吧。”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