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821节

  赵渊想了想:“念你初衷是为了赡养老娘,”

  “我便赦你无罪,回去吧。”

  那汉子听得赵渊说他无罪,

  慌忙跪下叩头道:“谢梁王大恩。”

  赵渊笑道:“大梁只跪祖宗父母,”

  “起来吧,卖了盐,”

  “好好赡养老娘。”

  那汉子叩了三个头,

  爬起来让到一边。

  赵渊冲这汉子点点头,

  便打马往府衙而去。

  那汉子看赵渊离去,

  不由激动的喊道:“梁王千岁。”

  两旁的百姓,

  看梁王这般为百姓着想,

  也都跟着大喊起来,声震全城。

  任谅听着后面的大喊,

  也是暗赞赵渊的老辣,

  一个突发的事件,

  却让赵渊收货颇丰。

  今日过后,

  西北就会传遍梁王爱民的事情了。

  赵渊答应的这件事情,

  对大局却是几乎没有影响。

  西夏发动四十万大军入侵,

  恐怕制盐的人都出征了,

  即使西夏仍然在制盐,

  但是边境兵马必然也戒备森严,

  盐贩也无法运进多少盐来。

  用一件无关痛痒的事情换取民心,

  这样的梁王怎么会是一个单纯的武夫。

  当然也可能梁王只是单纯的出于爱民之心。

  若是这样的话,

  那就更是天下百姓之福了。

  后面的百姓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但是听到前面的人都喊,

  便也都跟着喊起来。

  到的府衙,

  才得了清净。

  任谅早已在侧厅准备好酒宴,

  便请梁王入座。

  酒足饭饱,

  任谅才请梁王往大堂奉茶。

  赵渊和任谅寒暄几句,便道,

  “任公先前在陕西做过转运使,”

  “想必十分了解这青盐之事,”

  “还请任公为我解惑。”

  任谅道:“青盐产于西夏盐州、灵州一带,”

  “因为颜色发青,所以叫青盐。”

  “这青盐品质纯美,”

  “加上西夏盛产青盐,”

  “所以价格也极低。”

  “因此西北百姓更愿意用青盐。”.

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该不该卖

  “若不是朝廷禁止贩售青盐,”.

  “河东解池的解盐恐怕在西北会一斤都售不出去。”

  “因为西夏青盐产量很大,”

  “一旦任其自由买卖,”

  “西夏便可以获得大量钱财。”

  “因此宋太宗时,便禁止贩售西夏青盐,”

  “严厉时私贩青盐者处斩。”

  “但是因为陕西各路内附的番人很多,”

  “他们又穷困一些,”

  “相对解盐,他们更喜欢价廉味美的青盐。”

  “因此闹了许多事情出来,”

  “甚至有不少归附宋朝的番人叛投西夏,”

  “所以禁令也除去几次。”

  “李元昊建国后,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大败宋军,”

  “逼迫宋朝议和。”

  “李元昊的国书中就曾让宋朝允许西夏每年向宋朝贩卖十万石青盐。”

  “但是欧阳修、包拯等人都认为不可开这个禁令,”

  “因此宋神宗只同意少数几个榷场,”

  “可以定量交易青盐。”

  “对青盐的态度也还是以禁止为主。”

  赵渊听到这里,不由摇头道,

  “他们怕钱财流入西夏,”

  “却又同意给西夏岁币,”

  “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任谅也不好为宋朝解释,只能继续道,

  “宋神宗之后,宋朝对西夏政策便没怎么变过了。”

  “即使前些年童贯连续对西夏用兵,”

  “榷场也还在象征性的交易青盐。”

  赵渊奇道:“那汉子说私贩青盐的很多又是怎么回事?”

  “早年间私贩青盐的多是不法商人,”

  “因为西夏青盐贱,品质又好,”

  “所以虽然朝廷三令五申,”

  “但是私贩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

  “这两年却是童贯麾下的一些将领在贩,”

  “因此私贩青盐的问题就越发严重了。”

  说到后来,任谅也是无奈摇头。

  赵渊皱眉道:“童贯不是一直想着平定西夏吗?”

  “怎么会让手下资敌。”

  任谅道:“宣和元年,童贯让刘法出兵攻打西夏腹地灵州,”

  “结果刘法败亡,丧师十万。”

  “天生神将刘法去世,”

  “童贯便知道他灭不了西夏,”

  “也不再对西夏用兵。”

  “转而想着夺回燕云十六州,”

  “做第一个宦官王爷。”

首节 上一节 1821/3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