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188节

  天启三年,

  皇家票号的盈利会更多。

  单是这两年皇家票号的盈利,

  梁王宫的财富就可以和当初蔡京忽悠赵佶纵情享乐时候的国库盈余相比了。

  当然大梁国库的财富更多,

  所以也没人再打梁王宫的主意。

  赵渊并没设计什么筒子楼,

  而是设计的独门独院的二楼,

  一楼做客厅、厨房,

  二楼做卧室。

  院子不大,但是汴京城中有大院子的人家都是非富即贵。

  很多百姓建的便是这种小二楼,

  工部郎中看了一下便明白了,

  “这种房子不难建,”

  “只是不知要用何种材料?”

  “土砖最便宜,”

  “木材居中,青砖最贵。”

  赵渊自然不会想着偷工减料,问道,

  “自己烧青砖的话,”

  “也无法降低成本吗?”.

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狗屁礼制

  工部郎中摇头道:“即使建窑烧砖,”

  “青砖的成本也很高,”

  “人工成本和消耗的炭都很大。”

  “乡下大户都很少用青砖。”

  赵渊想到后世很常见的红砖,不由问道,

  “那能烧出红砖吗?”.

  工部郎中点头道:“红砖烧制起来要比青砖简单,”

  “成本也可以降低很多,”

  “但是按礼制,百姓不能用红砖建屋。”

  赵渊倒是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愣了愣便道,

  “这个问题我会解决,”

  “你安排匠人建窑烧制红砖,”

  “所有的房子全部用红砖建,”

  “预算也不用做了,”

  “只要做好账册,”

  “我回头会让人查验。”

  即使不为了梁山老兵,

  单是为了给天下百姓解开红砖这个禁制,

  多花一些钱也是值得的。

  工部郎中自然不会怀疑梁王解决不了礼部,恭声道,

  “是,下官这就安排匠人筹建房屋。”

  当第一批红砖出现在汴京城中时,

  城中百姓得知朝廷已经准许百姓使用红砖,

  便纷纷四处询问打听红砖价格。

  城中商人看红砖有利可图,

  便也纷纷在城外建窑烧砖。

  一时间,汴京城中处处可见红砖,

  家境殷实一些的百姓纷纷改建红砖房子。

  青砖价格昂贵,

  除了少数达官显贵用青砖盖房外,

  大多数人用的都是土木结构。

  富裕一些的用木屋子,

  一样美观,但是一旦起了火头,很容易迅速扩大,

  烧成一片白地。

  普通百姓也用不起全木结构,

  只能用土木结合盖屋子,

  殷实一些的用的还是土砖,

  穷困一些的连土砖都用不起。

  当然红砖解禁,

  也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用起,

  但是受益的人群还是不少,

  而且也让朝廷增加了不少商税。

  没两个月,

  一排排漂亮的红砖楼便盖成了。

  刚刚新建的红砖楼比大户的青砖房都要漂亮许多,

  引得许多大户也纷纷拆了青砖房,

  改建红砖楼。

  边境城中的色彩也亮丽了许多,

  以前除了皇宫红墙绿瓦和少数权贵的红漆大门外都是灰蒙蒙的建筑,

  整个城池显得十分压抑,

  当然这是对现代人来说,

  古代人见的多是土房,

  偶尔看到一个青砖房子都会眼前一亮。

  当然红砖楼还不能和皇宫的红漆墙相比,

  皇宫的墙面用的是上好的红漆,

  是亮红色,而红砖则有些暗红。

  当房屋建成,

  赵渊以每个院子一百贯的价格出售给梁山老兵时,

  城中百姓才知道这些房子是给什么人建的。

  天启二年,

  汴京一个小小的土房子就能卖一百贯,

  现在价格更高。

  城中的人得知梁王给梁山老兵制定的价格后,

  马上找到梁山老兵,

  愿意以更高的价格从他们手里买。

  因此工部建的院子全部让梁山老兵买去.

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落户

  不过除了极少数人觉得寺庙上面盖的房子不吉利转手以外,

  多数人都在汴京落了户。

  梁山老兵现在阶官最低的也是都头,

  都头以上都不用担心强制退役,

  每月饷银便是十贯,

  足以在汴京安家落户了。

  而且他们参加的战役最多,.

  各种赏赐都有数百贯了,

  在京城也都是殷实人家了。

  .....

首节 上一节 2188/3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