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295节

  四川食盐运去也不贵,

  多余的就制成豆豉卖给军队。

  如今一股脑儿运到东京,

  已属于临时战略物资,

  既可提供盐分,

  也可提供豆类蛋白。

  许栗检查一番,放下勺子说,

  “都合规得很。”

  “签名按印!”文吏说道。

  许栗提笔在文书上签字,

  又蘸着红泥按下手印,

  这才吆喝民夫们过来领粥。

  由于是体力活,

  每人可食三大碗稠粥。

  但豆豉却只给一小匙,

  大概也就二三十粒豆子。

  民夫们或蹲或坐,

  也不顾粥饭烫嘴,

  一边吹气降温,

  一边抿着碗沿吸食。

  豆豉他们舍不得吃,

  咬下半颗咀嚼滋味,

  就能喝下好几口热粥。

  许栗笑着说:“如今管得挺严啊,”

  “放几捅粥都要签字盖印。”

  “谁说不是?梁王的规矩大,”

  文吏忍不住吐槽,

  “东京城内外的厢官长,”

  “全都是梁王从汉中带来的。”

  “他们做事认死理儿,”

  “少一个签名都要追责。”

  “你刚才若不签名,”

  “改天从上到下,全都要被查一遍。”

  许栗咋舌道:“那般还怎做事?”

  文吏叹息:“反正以后想捞油水难得很,”

  “顶多能跟着混几口吃的,”

  “还好咱们的薪俸涨了一些。”

  “不说了,桶留在这里,”

  “俺还要去下一处,”

  “过阵子再回你这来收桶。”

  唐代实行坊市制度,

  坊为居民区,市为商业区,

  两者建有围墙隔开,

  按照时辰开启或封闭。

  宋代改为厢坊制,

  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围墙被拆除。

  城市被划分为几个区域,

  即“某某厢”,

  类似后世“某某区”。

  “厢官长”即为“区长”,

  直属府衙或州衙管理,

  而附郭县衙只能管郊野地区。

  “厢公事所”则是“区政府”,

  负责民政和司法。

  “巡铺”等同“派出所”,

  一坊大概设一个,

  还兼职火警等业务。

  “保甲”类似“街道办”、“居委会”。

  这些城市管理制度,

  都是宋代的首创。

  赵渊搞出的“五城兵马司”,

  是在派出所之上,

  又设了一个警察局和五个分局。

  现如今,开封府、开封县、祥符县的官员,

  皆从旧宋官僚当中选取充任。

  但东京城内外的八个区长和警察局长,

  全是四川带来的心腹之人,

  父子俩渐渐能够控制城市基层。

  特别是那八位区长,

  清一色是朱国祥的弟子,

  其中三个来自洋州、三个来自汉中、两个来自蜀中。

  他们在东京城做完区长,

  下一次调任必然是县令。

  而且平均年龄,

  仅二十岁左右,

  最年轻的才十七岁!

  就似那文吏说的一样,

  这些区长认死理儿。

  知道自己玩不过奸猾老吏,

  啥事都必须照章执行,

  因为这套章程经受考验,

  已经在汉中反复修补过了,

  能填补的漏洞已补得差不多。

  许栗也捞了一碗稠粥坐下,

  他的豆豉要多些。

  几个相熟的靠过来,喝着粥说,

  “许大,伱倒是讨得好差事,”

  “走什么路子做了保长?”

  许栗没好气道:“这保长有甚搞头?”

  “也就盯着你们做公时,”

  “能多吃一碗粥,”

  “多食几粒豆,”

  “连薪俸也不给,”

  “出了差错还要吃挂落。”

  “你就卖乖吧,”

  一个民夫笑道,

  “谁不晓得?保长家去买粮食,”

  “每人能多买一斗。”

  “买醋、买盐、买布、买炭.....”

  “啥都能买到,不像俺们还要慢慢排队。”

首节 上一节 2295/3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