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318节
“调派一万大军进驻八馆,”
“显然是不愿遵守割地之约。”
“当以此事,对晋王严厉训斥,”
“削弱晋王的威望!”
李乾顺摇头道:“没用的,”
“不夺了他兵权,”
“惩罚反而会坏事。”
李仁忠又说:“听闻中国已改朝换代,”
“开国君主赵渊是仁厚之人。”
“太子赵渊更才华横溢,”
“其诗词大作,臣亦曾悉数拜读。”
“如今是金国强而明国弱,”
“金人又暗中支持晋王,”
“陛下可派使者去开封,”
“看看能否跟明国交好。”
“交好了明国又如何?”李乾顺问道。
李仁忠说道:“大夏久经战争与天灾,”
“这些年民生日渐困顿,”
“各族百姓已不愿再打仗。”
“晋王为了一己私利,”
“强征粮食军队攻略汉地,”
“虽有建树却并未抢到太多财货。”
“那古骨龙城更是穷得没有军粮,”
“晋王兴师动众不过占据一块疲敝之地。”
“晋王开出的议和条件太苛刻,”
“明国是不会答应的。”
“如果陛下派出使者,”
“成功与明国议和,”
“厌战将士必然心向陛下!”
李乾顺点头道:“此言有理,谁适合出使?”
李仁忠说道:“臣的胞弟李仁礼,”
“有才思,善歌咏,通汉文,当可为使者。”
李乾顺问道:“该怎样议和?”
李仁忠说道:“大夏与中国的界限,”
“恢复到十年前,古骨龙城可以还给明国。”
“若明国还不满意,”
“再给一些不重要的寨堡。”
“主要是青盐生意,”
“明国不许干涉。”
“岁币也可以不给,”
“毕竟大明刚刚开国,”
“皇帝是要面子的。”
“最好能选一宗女,”
“嫁给明国皇帝,”
“再有明国选一族纪,”
“陛下迎娶为妃。”
李乾顺皱眉道:“两国皇室联姻,”
“是否纠缠太深,引得金人不快?”
李仁忠说道:“晋王结交金人,”
“陛下就该拉拢明国。”
“金国虽然军力强盛,”
“有明国大敌当前,”
“却也不敢跟我国擅自开战。”
“而且,金人乃蛮夷也,”
“腥臊之气未除,”
“沐猴而冠必不得长久!”
一个西夏党项人,
竟嘲笑金人是蛮夷,
这事儿多少有点滑稽。
但李仁忠的母亲是汉人,
他从小就学习儒家经典,
其政治倾向是推行汉化,
而且其自身堪称道德典范。
李仁忠不但自己清廉无私,
还严格约束家人。
弟弟李仁礼只因收受贿赂,
就被李仁忠给怒斥一通。
在李仁忠的影响之下,
李仁礼也洁身自爱,
去世时家中甚至没什么钱粮积蓄。
李仁忠又说:“陛下派遣使者前往开封,”
“必然引来晋王忌惮。”
“为防晋王狗急跳墙,”
“须将萧合达召回京师,”
“把京城的兵权交给此人。”
“京城的兵权,晋王肯让出来吗?”李乾顺问道。
李仁忠提醒道:“陛下终归是皇帝。”
李乾顺点头:“朕知道该怎么做了。”
萧合达是带兵逃到西夏的辽将,
在辽国灭亡之后,
他还派人去寻耶律大石。
后来西夏彻底给金国做狗,
萧合达怒不可遏,
暗中联络辽国遗民,
在李乾顺驾崩当年就起兵复辽。
李乾顺这个西夏皇帝,
一登基就做了外戚傀儡,
靠迎娶辽国宗女才稳住权力。
而今辽国已灭,
晋王又手握重兵,
李乾顺能够信任的,
居然只剩萧合达这个辽将。
二月底,李乾顺命令晋王亲征兰州,
李察哥不得不听从命令。
李察哥前脚刚带兵离开,
萧合达后脚就带兵过来,
顺利接管西夏都城的防御。
得知消息,李察哥大怒,
却又无可奈何,
他还真没把握篡位成功!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