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324节

  “吾代表大夏国皇帝,问候明国皇帝身体安康。”

  赵渊露出微笑:“免礼,也代朕向西夏国主问好。”

  “谢明国皇帝陛下!”

  李仁礼说完站直身体。

  曹昌庸开始念礼单:“大夏皇帝听闻大明皇帝建国称帝,”

  “特赠送大明皇帝宝刀一口、良弓一副、佛经十卷、骏马三十匹、白瓷五十件.....”

  赵渊点头说:“着令礼部选定回赠国礼。”

  “遵旨!”

  礼部尚书孟昭出列。

  李仁礼又说:“西夏与中国,皆礼仪之邦,”

  “我国皇帝陛下,希望与大明国皇帝永结邦交友谊。”

  北宋和辽国,

  一直在争“中国”名号。

  而西夏不论出使哪边,

  都经常称对方为“中国”。

  甚至有西夏文官,

  在面对西域使者时,

  还会自称西夏为“中国”。

  赵渊说:“此亦朕之愿望,若能休兵罢战,两国百姓必可久享安乐。”

  “一旦议和成功,大明与西夏可为兄弟之邦。”

  李仁礼闻言大喜,

  宋国与辽国是兄弟之邦,

  而辽国又是西夏的爸爸。

  若是西夏与大明约为兄弟邦交,

  西夏就成功升辈分了啊,

  自己这个使者回国必然有大功。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西夏蛮夷,怎能为中国兄弟?”

  “.....”

  一瞬间,就站出三四十个大臣反对。

  这阵势让李仁礼颇为心虚,

  连他自己都觉得西夏没那资格。

  指导翰林院官员搜集好资料的赵渊,

  此刻发言问道:“贵使可知,党项一族起源何地?”

  李仁礼回答说:“吾族乃拓跋鲜卑之种,”

  “源自姬姓,黄帝苗裔也。”

  此言一出,群臣面含怒色。

  闻焕章却微笑道:“非也,西夏拓跋皇族,才源自鲜卑拓跋部。”

  “更多的党项人,却与鲜卑无关,”

  “其实党项人是羌人一支。”

  李仁礼不认识闻焕章,愕然道,

  “敢问这位明国官员何出此言?”

  闻焕章开始背诗:“黔首石城漠水边,赤面父塚白河上,长弭药人在彼方。”

  “母亲阿妈起族源,银白肚子金乳(防和谐)房,取姓嵬名俊裔传。”

  “大千世界无比伦,白上国里圣贤君。”

  “请问这首诗歌,是否为西夏史诗?”

  “确为大夏先祖先王之诗!”

  李仁礼其实也半懂不懂,

  这首诗流传已久,

  而且最初取自民间,

  西夏国内乱七八糟有很多解释。

  赵渊穿越前做宋金辽夏视频,

  曾经翻阅过许多辽夏论文。

  蒙古人把成吉思汗的死,

  都发泄在西夏人身上,

  不但没有编修西夏史,

  还把西夏典籍悉数销毁。

  因此西夏历史模糊不清,

  其来源更是众说纷纭,

  但根据考古和史料还能推断出一些.

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都是华夏兄弟

  此事赵渊告诉了闻焕章,

  闻焕章又让翰林院官员帮忙翻资料,

  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论据更充足,.

  “白河,即白水、白龙江,岷江上游之称也。”

  “中国《北史》、《旧唐书》所载党项一族,出自‘东界松州’,”

  “正好与白水流经相合(青海、甘肃、四川交界带)。”

  “赤面本是吐蕃习俗,亦为党项习俗,”

  “赭色涂面,此乃源自印度之佛妆。”

  “‘赤面父塚白河上’此句,”

  “讲党项先祖是住在白龙江的信佛之人!”

  此言一出,不仅李仁礼愣住了,

  其他大臣也愣住了。

  岷江不是长江的源头吗?

  咋岷江的源头,

  跑去吐蕃成了党项人的母亲河?

  按照正常的地理发现,

  给长江、岷江正本清源,

  还得等到大旅行家徐霞客。

  “白上国里圣贤君,”

  闻焕章继续说,

  “这个白上国,即是吐蕃、党项佛教尚白,”

  “亦是指白河之上国度!”

  李仁礼忍不住点头。

  闻焕章又问:“长弭药人在彼方,这句不用我解释吧?”

  “《旧唐书》里讲得并不确切。”

  “是!”

  李仁礼继续点头。

  因为党项族还有其他史诗,

  在那些古老诗歌当中,

  党项人的先祖自称“弥药”人。

  《旧唐书》也可以佐证,

  但稍微有点出入,

  说是拓跋氏内迁之后,

  吐蕃侵占其故地,

  把未迁徙的党项人抓捕为奴,

  称那些党项奴隶为“弥药”。

  又引经据典一通,

  李仁礼大为震撼,

首节 上一节 2324/3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