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390节

  赵渊和闻焕章又在花园逛了一阵。

  赵渊突然说:“我打算跟四川一样,”

  “先在京畿、河南、关中,”

  “全面废除厢军体系。”

  “保留巡检和驿递功能,”

  “而且这两方面各有归属,”

  “不再隶属于专门的厢军编制。”

  “另外,还要保留纲军。”

  “四川没遭太多天灾人祸,”

  “厢军杂役大量被移民安置,”

  闻焕章问道,

  “你说的这三个地方,”

  “想好了怎么安置吗?”

  赵渊说道:“就近分田垦荒,部分原地转吏役。”

  “今后实行免役法,”

  “这个要配合摊丁入亩来完成。”

  “所以裁撤厢军,是跟清查田亩、摊丁入亩配套的,”

  “不混在一起搞肯定要出乱子。”

  闻焕章点头道:“给一套章程出来,”

  “我让地方官去执行。”

  “先在京畿、河南试行,”

  “不断填补漏洞、微调政策,”

  “继而扩大到关中与淮南。”

  赵渊说道:“一旦平定南方,”

  “两淮是厢军改革的重中之重。”

  “那里能改过来,”

  “全国就没什么问题了。”

  宋代的厢军,

  可不只是用来打仗的,

  他们有各种各样的职责。

  第一,运输物资。

  不管是搬运粮草,

  还是朝廷的各种纲运,

  首先考虑的就是让厢军去做,

  人手不齐的情况下才会征调民夫。

  第二,修筑水利、修缮城池、营建宫室、修建皇陵。

  这种政府性工程,

  同样优先调派厢军,

  再根据工程量征调民夫补充。

  第三,屯田垦荒。

  边疆或少数内部地区,

  如果需要屯田,

  也是把厢军扔过去。

  第四,供官员役使。

  官员奉诏出京,

  监司巡查地方,

  官员长途赴任,

  甚至是官员搬家换宅,

  都可以直接让厢军来做保镖和打杂。

  甚至是官员的父母病故,

  官员有重任在身无法回家丁忧,

  可以申请让厢军帮忙协助处理丧事,

  原则上调拨的厢军在一百以内。

  又或者官员本人病故,

  派厢军一路护送遗体回家,

  原则上调拨厢军不得超过三十人。

  又或者,当官的把厢军叫来充任杂役,

  甚至是让厢军无偿给自己当属吏。

  就连最低级的副都头,

  也可以役使一个厢军。

  而知州级别,

  可以役使两百个厢军。

  宋代边将甚至大规模调派厢军伐薪烧炭,

  不给任何补贴,

  等于长期做苦役,

  烧出来的炭却被将领卖了赚钱。

  这个做法一度很流行,

  导致大量烧炭的厢军难以忍受,

  直接逃进山中聚集做土匪。

  由于逃亡的烧炭厢军太多,

  北宋朝廷不得不下令禁绝,

  明文禁止厢军从事烧炭工作。

  其他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

  能做巡检兵、递铺兵的厢军,

  已经算是厢军当中运气很好的。

  他们甚至还要接受伐木、造船、酿酒、挖矿、生产兵器、传递文书、宫观杂役等任务,

  反正有啥事儿让厢军去做便是。

  你以为大宋朝廷心善,

  一出事儿就把流民和反贼编为厢军,

  全国那么多厢军是官府掏钱白养着的?

  南宋官员章如愚,

  直接用八个字来总结:宋有天下,悉役厢军。

  正是由于厢军的业务范围太广,

  牵扯到的人数太多,

  赵渊一直难以全面改革。

  四川那边,大量厢军杂役被安置垦荒,

  甚至是被迁徙到南阳和襄阳,

  结果导致官府很多时候人手奇缺。

  稍微大点的公共工程,

  就必须全部征召民夫,

  非常考验地方官的治理和协调能力,

  偏偏四川各府县还在大修水利.

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天文馆

  而厢军改革的深层区域在两淮,

  说白了就是纲运问题。

  如果废除两淮纲军,

  要不要再组建一个两淮漕军?

  赵渊的想法是,

  纲军脱离厢军序列,

首节 上一节 2390/3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