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409节
老师的年龄也不大,
三十岁左右而已,语气平淡道,
“急个什么?”
“这块地离得远,”
“等官家巡视过来,”
“起码还要两三刻钟。”
“伱且记住,在劝农司溜须拍马没用,”
“想要讨得官家欢心,”
“必须老老实实做出成果。”
“咱们若能搞出茄子良种,”
“并且达到可以推广的地步,”
“官家必定不吝赏赐与夸赞。”
“是!”
赵桓很喜欢这里,
因为没人歧视他,
顶多对他前朝皇帝的身份感到好奇。
以前住的地方才难熬呢,
那些被安置的流民,
不但经常恶语相向,
有时甚至往他身上吐痰。
赵桓不时回头眺望,
终于能远远看到影子,
一堆人围着的多半是皇帝。
只见皇帝换了好几块地,
即将来到他们这边时,
却突然改变方向往东走,
估计今天是不会过来了。
赵桓有些失望,
也有些庆幸,
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新皇帝。
说心里没有怨恨是假的,
但也只是怨恨而已,
赵桓还真不怎么怀念旧时生活。
做了十多年梁王,
每日提心吊胆,
活得战战兢兢,
有时做梦都梦见赵楷带兵来杀他。
接着又被强行披上黄袍,
皇帝宝座都还没坐热,
金兵和反贼已经杀到城外。
不止是城外有敌人,
手下那些大臣也不省事儿,
赵桓很多时候能看明白但无能为力。
什么梁王?
什么皇帝?
他一天都没安稳过!
还不如现在呢,
白天忙碌,晚上睡觉,
日子过得极为充实。
脑子里飞起乱七八糟的思绪,
忽然有人跑来说,
“劝农司要增设山东所、淮南所,”
“这两所的所正皆为从七品,”
“资历够的明天就可以报名。”
“另外还要调去那边十二人,”
“主要负责棉花种植课题,”
“普通劝农官也可报名参与。”
赵桓猛地生出一个想法,
如果调去山东或淮南,
自己是否就能隐瞒身份,
不用活在异样的目光之中?
赵桓硬着头皮问道,
“俺可以报名吗?”
那人愣了愣,回答说,
“须得请示官家。”
又过了好一阵,
那人回来说:“官家已经应允,”
“但不能去淮南,”
“只能去山东种棉花。”
真放自己远离开封?
赵桓感觉不可思议,
自己可是前朝皇帝啊。
赵渊确实对此无所谓,
宋徽宗割据东南都不怕,
还怕赵桓这个孤家寡人造反?
即便是赵桓举家潜逃,
大明朝廷也就张贴海捕文书而已,
不会专门组织人手耗费财力去寻。
在琼林苑的劝农司办公中心,
仔细听取各种课题汇报之后,
一个鸿胪寺官员来报,
“陛下,高昌回鹘的使节团进京了。”
“照规矩安排。”赵渊说道。
高昌回鹘的地盘,
在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一带,
虽然表面臣服于西夏,
却暗中跟大宋眉来眼去,
与大宋约为“甥舅之国”.
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认舅舅
如今大明取代大宋,
又重创西夏军队,
高昌回鹘立即派遣使节团觐见,.
希望沿袭旧约做大明新朝的“外甥”。
他们是从黄头回鹘的地盘绕来的,
黄头回鹘就是裕固族的祖先,
隶属于大宋的陇右都护府管辖。
但实质上属于半独立状态,
名义上臣服大宋而已,
宋朝想找黄头回鹘借兵都困难。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